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前教师教育的学校和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前教师教育的发展规模、结构、质量和投资效率。现在的设置标准、程序、结果都不适应学前教师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从调整体制、制定规划、明确标准等方面加强调节。
[关键词]学前教师教育;学校和专业设置;调节
学前教师教育的学校和专业设置包括设置的标准、审批的体制与程序以及设置的结果(办学点的层次、数量与布局),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前教师教育的发展水平和秩序。目前学前教师教育在发展规模、结构、质量和投资效率等方面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失衡现象,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前教师教育的学校和专业设置失衡。因此,要促进学前教师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对其学校和专业设置的调节。
一、调节学前教师教育的学校和专业设置的重要性
1.有利于调控学前教师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学前教师教育的学校和专业设置首先表现为对学前教师教育的投资,最终表现为学前教师教育的发展规模。设置学前教师教育学校和专业,可能会得到政府的相应投资,或者以收取学生学费的方式筹措到资金,所以,相对一定的时空范围来讲,学校和专业设置得多,培养的规模就比较大,发展的速度就比较快;反之,培养的规模就比较小,发展的速度就比较慢。同时,学前教师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终表现为社会对学前教师的需求水平。如果学前教师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发展不足,会造成学前教师的供给不足,影响学前教育乃至基础教育的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事业的发展;发展过度,则会造成学前教师供过于求,浪费教育投资。学前教师教育是一种职业定向的专业教育,需要较长周期的系统培养和较多的投资,一旦造成发展不足或发展过度,对社会来讲需要较长时间的教育结构调整,对受教育者来讲需要较长时间的职业改向培训,必然造成很大的损失。
2.有利于优化学前教师教育的层次结构和区域结构
学前教师教育的学校和专业设置又表现为一种教育结构,即学前教师培养的层次结构和区域结构。因为各种学历层次的学前教师教育学校和专业设置多少、在不同区域设置多少,必然表现为学前教师培养的层次结构和区域结构。社会对学前教师的有效需求不仅表现在数量和质量上,而且表现在层次和区域结构上。培养的学前教师学历层次过低,或者虽然培养的总量大致相当但本区域数量较少,这也是学前教师教育发展不足的一种表现。前者需要进行学历补偿教育,后者则要吸引外地毕业生来本地任教。同样,培养的学前教师学历层次过高,或者培养的总量大致相当但本区域数量较多,这也是学前教师教育发展过度的表现。前者导致用人单位消费不起或者毕业生低质量就业,后者则要动员毕业生到异地任教(不计劳务输出因素)。这种结构性失衡同样需要通过对学前教师教育学校和专业设置的调控加以避负。
3.有利于提高学前教师教育的质量和投资效率
学前教师教育的学校和专业设置还表现为一种教育水平,即学前教师教育的质量水准。因为批准一所学校设置学前教师教育,就是认可它具备举办学前教师教育的基准水平。各个学校的学前教师教育水平综合起来就是那个时期的学前教师教育水平。但无论从办学历史和现有条件来看,还是从筹措资金的能力来看,在一定时期内能达到学前教师教育基准水平的学校是有限的。要保证学前教师教育的质量,就必须选择那些具备基准水平的学校举办学前教师教育,排除不具备基准水平的学校。
教学质量又是动态的,基准水平并不是理想水平。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加大投入力度,实行专业化办学。加大投入既与政府和学校的财力丰厚程度、自我努力程度有关,也与办学点的多少有关。因而要保证对学前教师教育的投入力度,就要合理控制其学校和专业设置的数量。
专业化办学有两层含义:一是专业教育。专家和教育部官员一致认为,中小学教师的培养提倡综合化,但幼儿园教师的培养仍然应该提倡专业教育。二是相对集中办学,即一个办学点能够连续招生,并且每届招生都具有较大的规模。相对集中办学便于调配教育资源,尽快满足教学需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便于开展教学研究,积累教学经验,尽快掌握和运用教学规律;便于加强管理,落实各个教学环节,形成一定办学特色。教学质量和相对集中办学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前教师教育的投资效率,如果教学质量不高,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其投资效率也不会高。
4.有利于规范学前教师教育的办学秩序
学前教师教育的学校和专业设置也表现为学前教师教育的举办资格,这是政府代表社会公权力和公信力对举办学前教师教育的授权,或者是对进入学前教师教育市场的准许。在学费收入是办学经费主要来源的条件下,作为一种办学资格,学校和专业的设置还是一条重要的筹资渠道。拥有了举办学前教师教育的资格,就拥有了这条重要的筹资渠道,学校的发展机会就多一些,发展速度就可能快一些。进一步讲,非学前教师教育学校少设置或不设置学前教师教育专业,学前教师教育学校的办学规模就可能大一些,发展速度就可能快一些。而且学前教师教育的学校和专业设置过多,常常会影响市场秩序,削弱优势学校的办学影响力,造成“劣币驱逐良币”、市场主体就劣不就良的现象,不利于优势学校的发展。
二、学前教师教育的学校和专业设置的现状分析
以湖南省为例,从学前教师教育发展的规模来分析其学校和专业设置的结果。湖南省有4700万人口,2005年学前教师教育毕业10417人,招生18092人,在校生46915人。而湖南省省政府批转的省教育厅制定的《湖南省2010年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公布,2003年全省有学前教师30070人,预计到2010年增加到48035人,折合每年增加2566人,加上对自然减员的补充,每年最多增加4000人。也就是说,2005年湖南省学前教师教育毕业生人数和招生人数相当于当年学前教师最大有效需求量的2.6倍、4.5倍,在校生数相当于2010年预计在职的所有学前教师数。
目前全国还没有独立设置的学前教师教育本科学校,所以我们主要分析目前各个学校学前教师教育专业设置的具体形势。除少数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外,绝大部分地区目前还不具备消费本科层次学前教师的条件。因此,本科层次学前教师教育专业现在大致上每个省市一两个办学点,每个点每年招生二三十人,主要为学前教师教育学校培养教师,以及为少数优势幼儿园培养管理人员。即使办学点这样少,办学规模这样小,学前教师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仍然面临就业困难的问题。由媒体披露的消息看,学前教师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对口就业率不到70%。这表明目前的这种本科专业设置格局还是比较超前或者基本适
[关键词]学前教师教育;学校和专业设置;调节
学前教师教育的学校和专业设置包括设置的标准、审批的体制与程序以及设置的结果(办学点的层次、数量与布局),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前教师教育的发展水平和秩序。目前学前教师教育在发展规模、结构、质量和投资效率等方面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失衡现象,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前教师教育的学校和专业设置失衡。因此,要促进学前教师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对其学校和专业设置的调节。
一、调节学前教师教育的学校和专业设置的重要性
1.有利于调控学前教师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学前教师教育的学校和专业设置首先表现为对学前教师教育的投资,最终表现为学前教师教育的发展规模。设置学前教师教育学校和专业,可能会得到政府的相应投资,或者以收取学生学费的方式筹措到资金,所以,相对一定的时空范围来讲,学校和专业设置得多,培养的规模就比较大,发展的速度就比较快;反之,培养的规模就比较小,发展的速度就比较慢。同时,学前教师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终表现为社会对学前教师的需求水平。如果学前教师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发展不足,会造成学前教师的供给不足,影响学前教育乃至基础教育的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事业的发展;发展过度,则会造成学前教师供过于求,浪费教育投资。学前教师教育是一种职业定向的专业教育,需要较长周期的系统培养和较多的投资,一旦造成发展不足或发展过度,对社会来讲需要较长时间的教育结构调整,对受教育者来讲需要较长时间的职业改向培训,必然造成很大的损失。
2.有利于优化学前教师教育的层次结构和区域结构
学前教师教育的学校和专业设置又表现为一种教育结构,即学前教师培养的层次结构和区域结构。因为各种学历层次的学前教师教育学校和专业设置多少、在不同区域设置多少,必然表现为学前教师培养的层次结构和区域结构。社会对学前教师的有效需求不仅表现在数量和质量上,而且表现在层次和区域结构上。培养的学前教师学历层次过低,或者虽然培养的总量大致相当但本区域数量较少,这也是学前教师教育发展不足的一种表现。前者需要进行学历补偿教育,后者则要吸引外地毕业生来本地任教。同样,培养的学前教师学历层次过高,或者培养的总量大致相当但本区域数量较多,这也是学前教师教育发展过度的表现。前者导致用人单位消费不起或者毕业生低质量就业,后者则要动员毕业生到异地任教(不计劳务输出因素)。这种结构性失衡同样需要通过对学前教师教育学校和专业设置的调控加以避负。
3.有利于提高学前教师教育的质量和投资效率
学前教师教育的学校和专业设置还表现为一种教育水平,即学前教师教育的质量水准。因为批准一所学校设置学前教师教育,就是认可它具备举办学前教师教育的基准水平。各个学校的学前教师教育水平综合起来就是那个时期的学前教师教育水平。但无论从办学历史和现有条件来看,还是从筹措资金的能力来看,在一定时期内能达到学前教师教育基准水平的学校是有限的。要保证学前教师教育的质量,就必须选择那些具备基准水平的学校举办学前教师教育,排除不具备基准水平的学校。
教学质量又是动态的,基准水平并不是理想水平。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加大投入力度,实行专业化办学。加大投入既与政府和学校的财力丰厚程度、自我努力程度有关,也与办学点的多少有关。因而要保证对学前教师教育的投入力度,就要合理控制其学校和专业设置的数量。
专业化办学有两层含义:一是专业教育。专家和教育部官员一致认为,中小学教师的培养提倡综合化,但幼儿园教师的培养仍然应该提倡专业教育。二是相对集中办学,即一个办学点能够连续招生,并且每届招生都具有较大的规模。相对集中办学便于调配教育资源,尽快满足教学需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便于开展教学研究,积累教学经验,尽快掌握和运用教学规律;便于加强管理,落实各个教学环节,形成一定办学特色。教学质量和相对集中办学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前教师教育的投资效率,如果教学质量不高,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其投资效率也不会高。
4.有利于规范学前教师教育的办学秩序
学前教师教育的学校和专业设置也表现为学前教师教育的举办资格,这是政府代表社会公权力和公信力对举办学前教师教育的授权,或者是对进入学前教师教育市场的准许。在学费收入是办学经费主要来源的条件下,作为一种办学资格,学校和专业的设置还是一条重要的筹资渠道。拥有了举办学前教师教育的资格,就拥有了这条重要的筹资渠道,学校的发展机会就多一些,发展速度就可能快一些。进一步讲,非学前教师教育学校少设置或不设置学前教师教育专业,学前教师教育学校的办学规模就可能大一些,发展速度就可能快一些。而且学前教师教育的学校和专业设置过多,常常会影响市场秩序,削弱优势学校的办学影响力,造成“劣币驱逐良币”、市场主体就劣不就良的现象,不利于优势学校的发展。
二、学前教师教育的学校和专业设置的现状分析
以湖南省为例,从学前教师教育发展的规模来分析其学校和专业设置的结果。湖南省有4700万人口,2005年学前教师教育毕业10417人,招生18092人,在校生46915人。而湖南省省政府批转的省教育厅制定的《湖南省2010年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公布,2003年全省有学前教师30070人,预计到2010年增加到48035人,折合每年增加2566人,加上对自然减员的补充,每年最多增加4000人。也就是说,2005年湖南省学前教师教育毕业生人数和招生人数相当于当年学前教师最大有效需求量的2.6倍、4.5倍,在校生数相当于2010年预计在职的所有学前教师数。
目前全国还没有独立设置的学前教师教育本科学校,所以我们主要分析目前各个学校学前教师教育专业设置的具体形势。除少数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外,绝大部分地区目前还不具备消费本科层次学前教师的条件。因此,本科层次学前教师教育专业现在大致上每个省市一两个办学点,每个点每年招生二三十人,主要为学前教师教育学校培养教师,以及为少数优势幼儿园培养管理人员。即使办学点这样少,办学规模这样小,学前教师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仍然面临就业困难的问题。由媒体披露的消息看,学前教师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对口就业率不到70%。这表明目前的这种本科专业设置格局还是比较超前或者基本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