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波罗的海三国中,立陶宛的领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分别为6.53万平方公里和335万人;爱沙尼亚的领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只有4.5万平方公里和134万人;居中的拉脱维亚领土面积6.46平方公里,人口数量226万。
三国在国家命运上也是紧紧相连。历史上,它们都长期受制于瑞典和沙皇俄国,十月革命后也都一度建立起苏维埃政权,但在1918至1920年间都成立了独立国家。后来,根据1939年的“莫洛托夫一里宾特洛甫条约”,它们都被划入苏联的势力范围,1940年苏联出兵占领了三国。虽然苏德战争爆发后它们一度被德国占领,但战后根据“雅尔塔协议”,它们又都被并入苏联,成为苏联的最后三个加盟共和国。到1991年再次独立前,它们在苏联生活了半个多世纪。
于是,到了波罗的海三国之后,我努力寻找历史的印迹,用自己的眼睛解读三国民众的想法。在这方面,拉脱维亚的首都里加给我的印象最深。
“斯大林建筑”仅余一幢
同立陶宛、爱沙尼亚一样,拉脱维亚再次独立成国之后,在社会发展各方面全方位地倒向西方,不仅实行了多党的议会民主制和自由的市场经济,而且加入了欧盟和北约。拉脱维亚已经没有了作为制度的苏联社会主义,但后者的某些标识依然存在。
首都里加位于波罗的海里加湾的道加瓦河口,由老城、新城和旧城几部分构成。其中,老城建于13世纪初,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在里加老城之外的一片破败旧城区里,有一座20多层的高楼,它就是典型的“斯大林建筑”。
所谓“斯大林建筑”,指的是上个世纪3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为了“显示共产主义的革命激情和荣耀”,苏联修造的“气势磅礴,高耸雄伟,布局对称,装饰富丽堂皇”的高大建筑。这样的楼莫斯科有7座,最大的是莫斯科大学。
里加这座楼虽然无法与莫斯科的那些“斯大林建筑”相比,在波罗的海三国里却也是最高最大的了。现在它是拉脱维亚国家科学院所在地,只是周边的建筑破旧不堪,与老城和新城的繁荣景象反差极大。更为重要的,这座建筑已不再有“斯大林建筑”原来的内涵。
不仅如此,今天的拉脱维亚同立陶宛和爱沙尼亚一样,对苏联持否定态度。这三国的民众觉得,加入苏联意味着他们独立国家的消失,过去的岁月是一种“殖民地化”。其中,拉脱维亚人的情绪表现得最为直接。
“被占领博物馆”展出“波罗的海之路”
里加城区有不少与拉脱维亚争取独立有关的雕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里加老城区自由纪念碑旁的“拉脱维亚1940~1991年被占领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的外形是一个长方体,主体部分是黑色,看上去有一种沉重的压抑感。它的标牌十分特殊,是正面楼体上的一块很大的白色牌子,牌子中间有两条粗黑道,黑道的上面是拉脱维亚语写的博物馆,下面则用英文写着“拉脱维亚1940~1991年被占领博物馆”。
通过参观和与工作人员交谈,我了解到,这个博物馆是在1993年由一批苏联时期流亡到海外的拉脱维亚人及其支持者筹建的。从1997年开始,拉脱维亚政府开始接手维护它的日常运转。
博物馆主体部分是上下两层,主要展区是二层。由于参观免费,也由于它位于里加老城边上,参观者很多,男女老少都有,并以拉脱维亚本国人为主。2009年是苏东剧变20周年,许多国家都有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拉脱维亚也不例外。9月中旬我去参观时,博物馆正举办“波罗的海之路:1989~2009年回顾展”,展览的副标题是“回首过去,为了将来”。
所谓“波罗的海之路”,是指1989年8月23日,200万爱沙尼亚人、立陶宛人和拉脱维亚人为了要求脱离苏联独立,手拉手从最北的爱沙尼亚塔林到最南的立陶宛维尔纽斯组成了长达600公里的人链,这被视为波罗的海三国要求独立的高潮。这个展览主要是通过图片、图示和文字说明来描述当时三国民众群情激昂的场面。
当然,“波罗的海之路”的展览是临时性的。这个博物馆的主题还是用大量的档案文献、照片和实物来说明拉脱维亚在20世纪4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社会发展的曲折性,而其中着重反映的是对苏联及其社会制度的认知。
从历史上看,拉脱维亚和另两个波罗的海国家在20世纪的首次独立只持续了20年,接下来先后被苏联和德国三次占领,即1940年苏联的军事占领,1941年纳粹德国的军事占领,1944年7月至1945年5月苏联的再次军事占领。正因如此,该馆2008年出版的一本小册子,标题就非常明确地叫做《拉脱维亚的三次被占领:1940~1991年》。书的封面是斯大林1939年8月接见前来签约的里宾特洛甫时两人握手的黑白照片,与下面红底白字的书名形成鲜明对比。
苏德都是“占领者”
在拉脱维亚人眼中,苏联和德国都是占领者,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创伤,但苏联更甚于德国。在拉脱维亚人心里,苏联的最后一次占领不仅剥夺了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而且强行将它们变成苏联的最后三个加盟共和国。
与东欧其他国家一样,波罗的海三国正式并入苏联之前不仅社会发展的各方面与西欧国家联系比较密切,而且宗教传统上也是天主教和新教占主导地位。因此,并入苏联后,拉脱维亚的社会发展轨道被硬生生地纳入苏联模式。在这座博物馆里,拉脱维亚人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失去独立的角度对苏联做出了否定的解释,力图说明其社会制度如何不适合拉脱维亚的国情、怎样阻碍了拉脱维亚的社会发展。
不仅如此,由于与拉脱维亚的历史传统和政治文化缺乏兼容性,苏联与拉脱维亚民族主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难以避免。于是,这个博物馆就用许多档案文献来说明,为了彻底征服拉脱维亚,苏联政府在40年代对那些曾抵抗过苏联军队的拉脱维亚人进行镇压,将他们从正常的社会生活中排除出去,送进“古拉格”(强制劳动营),甚至流放到西伯利亚。
与此同时,苏联政府还采取大量从其他地区向拉脱维亚等波罗的海国家移民的政策,以改变这一地区的民族构成。就拉脱维亚而言,俄罗斯人在拉脱维亚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从战前的10%左右增长到1989年34%,而拉脱维亚人则从75%降到52%。这种后果对拉脱维亚人来说是刻骨铭心的。
该博物馆出版的书直言不讳地说:“苏联第二次占领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对拉脱维亚的殖民地化。”
现在,虽然苏联解体了,拉脱维亚也已经独立,但是,它们之间的历史恩怨似乎并没有完全了结。
2005年5月,受总统委托,拉脱维亚议会曾设立了一个由历史学家和政府各部代表组成的专门委员会,评估1940~1990年苏联“统治”时期给拉脱维亚造成的“损失”。经过3个多月的“评估”,该委员会于同年8月提出了一个结论性的报告,要求苏联的后继国俄罗斯赔偿拉脱维亚1000亿美元的“损失”。俄罗斯当然不会履行,此事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但是,拉脱维亚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却一直不太顺畅。2008年初,两国还相互驱逐了对方的外交官。
走出里加这个“被占领”博物馆,我的心境久久难平。我并不完全同意博物馆解说词中提出的所有观点,但能够理解拉脱维亚人那种复杂的心情。
博物馆展品中有一首描写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拉脱维亚人的诗,其中一段是这样的:“那些看上去非常廉价的东西有多么珍贵,当家乡的面包都被吃光的时候,我们靠蕴藏在思想里的种子坚持着。”
三国在国家命运上也是紧紧相连。历史上,它们都长期受制于瑞典和沙皇俄国,十月革命后也都一度建立起苏维埃政权,但在1918至1920年间都成立了独立国家。后来,根据1939年的“莫洛托夫一里宾特洛甫条约”,它们都被划入苏联的势力范围,1940年苏联出兵占领了三国。虽然苏德战争爆发后它们一度被德国占领,但战后根据“雅尔塔协议”,它们又都被并入苏联,成为苏联的最后三个加盟共和国。到1991年再次独立前,它们在苏联生活了半个多世纪。
于是,到了波罗的海三国之后,我努力寻找历史的印迹,用自己的眼睛解读三国民众的想法。在这方面,拉脱维亚的首都里加给我的印象最深。
“斯大林建筑”仅余一幢
同立陶宛、爱沙尼亚一样,拉脱维亚再次独立成国之后,在社会发展各方面全方位地倒向西方,不仅实行了多党的议会民主制和自由的市场经济,而且加入了欧盟和北约。拉脱维亚已经没有了作为制度的苏联社会主义,但后者的某些标识依然存在。
首都里加位于波罗的海里加湾的道加瓦河口,由老城、新城和旧城几部分构成。其中,老城建于13世纪初,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在里加老城之外的一片破败旧城区里,有一座20多层的高楼,它就是典型的“斯大林建筑”。
所谓“斯大林建筑”,指的是上个世纪3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为了“显示共产主义的革命激情和荣耀”,苏联修造的“气势磅礴,高耸雄伟,布局对称,装饰富丽堂皇”的高大建筑。这样的楼莫斯科有7座,最大的是莫斯科大学。
里加这座楼虽然无法与莫斯科的那些“斯大林建筑”相比,在波罗的海三国里却也是最高最大的了。现在它是拉脱维亚国家科学院所在地,只是周边的建筑破旧不堪,与老城和新城的繁荣景象反差极大。更为重要的,这座建筑已不再有“斯大林建筑”原来的内涵。
不仅如此,今天的拉脱维亚同立陶宛和爱沙尼亚一样,对苏联持否定态度。这三国的民众觉得,加入苏联意味着他们独立国家的消失,过去的岁月是一种“殖民地化”。其中,拉脱维亚人的情绪表现得最为直接。
“被占领博物馆”展出“波罗的海之路”
里加城区有不少与拉脱维亚争取独立有关的雕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里加老城区自由纪念碑旁的“拉脱维亚1940~1991年被占领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的外形是一个长方体,主体部分是黑色,看上去有一种沉重的压抑感。它的标牌十分特殊,是正面楼体上的一块很大的白色牌子,牌子中间有两条粗黑道,黑道的上面是拉脱维亚语写的博物馆,下面则用英文写着“拉脱维亚1940~1991年被占领博物馆”。
通过参观和与工作人员交谈,我了解到,这个博物馆是在1993年由一批苏联时期流亡到海外的拉脱维亚人及其支持者筹建的。从1997年开始,拉脱维亚政府开始接手维护它的日常运转。
博物馆主体部分是上下两层,主要展区是二层。由于参观免费,也由于它位于里加老城边上,参观者很多,男女老少都有,并以拉脱维亚本国人为主。2009年是苏东剧变20周年,许多国家都有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拉脱维亚也不例外。9月中旬我去参观时,博物馆正举办“波罗的海之路:1989~2009年回顾展”,展览的副标题是“回首过去,为了将来”。
所谓“波罗的海之路”,是指1989年8月23日,200万爱沙尼亚人、立陶宛人和拉脱维亚人为了要求脱离苏联独立,手拉手从最北的爱沙尼亚塔林到最南的立陶宛维尔纽斯组成了长达600公里的人链,这被视为波罗的海三国要求独立的高潮。这个展览主要是通过图片、图示和文字说明来描述当时三国民众群情激昂的场面。
当然,“波罗的海之路”的展览是临时性的。这个博物馆的主题还是用大量的档案文献、照片和实物来说明拉脱维亚在20世纪4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社会发展的曲折性,而其中着重反映的是对苏联及其社会制度的认知。
从历史上看,拉脱维亚和另两个波罗的海国家在20世纪的首次独立只持续了20年,接下来先后被苏联和德国三次占领,即1940年苏联的军事占领,1941年纳粹德国的军事占领,1944年7月至1945年5月苏联的再次军事占领。正因如此,该馆2008年出版的一本小册子,标题就非常明确地叫做《拉脱维亚的三次被占领:1940~1991年》。书的封面是斯大林1939年8月接见前来签约的里宾特洛甫时两人握手的黑白照片,与下面红底白字的书名形成鲜明对比。
苏德都是“占领者”
在拉脱维亚人眼中,苏联和德国都是占领者,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创伤,但苏联更甚于德国。在拉脱维亚人心里,苏联的最后一次占领不仅剥夺了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而且强行将它们变成苏联的最后三个加盟共和国。
与东欧其他国家一样,波罗的海三国正式并入苏联之前不仅社会发展的各方面与西欧国家联系比较密切,而且宗教传统上也是天主教和新教占主导地位。因此,并入苏联后,拉脱维亚的社会发展轨道被硬生生地纳入苏联模式。在这座博物馆里,拉脱维亚人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失去独立的角度对苏联做出了否定的解释,力图说明其社会制度如何不适合拉脱维亚的国情、怎样阻碍了拉脱维亚的社会发展。
不仅如此,由于与拉脱维亚的历史传统和政治文化缺乏兼容性,苏联与拉脱维亚民族主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难以避免。于是,这个博物馆就用许多档案文献来说明,为了彻底征服拉脱维亚,苏联政府在40年代对那些曾抵抗过苏联军队的拉脱维亚人进行镇压,将他们从正常的社会生活中排除出去,送进“古拉格”(强制劳动营),甚至流放到西伯利亚。
与此同时,苏联政府还采取大量从其他地区向拉脱维亚等波罗的海国家移民的政策,以改变这一地区的民族构成。就拉脱维亚而言,俄罗斯人在拉脱维亚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从战前的10%左右增长到1989年34%,而拉脱维亚人则从75%降到52%。这种后果对拉脱维亚人来说是刻骨铭心的。
该博物馆出版的书直言不讳地说:“苏联第二次占领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对拉脱维亚的殖民地化。”
现在,虽然苏联解体了,拉脱维亚也已经独立,但是,它们之间的历史恩怨似乎并没有完全了结。
2005年5月,受总统委托,拉脱维亚议会曾设立了一个由历史学家和政府各部代表组成的专门委员会,评估1940~1990年苏联“统治”时期给拉脱维亚造成的“损失”。经过3个多月的“评估”,该委员会于同年8月提出了一个结论性的报告,要求苏联的后继国俄罗斯赔偿拉脱维亚1000亿美元的“损失”。俄罗斯当然不会履行,此事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但是,拉脱维亚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却一直不太顺畅。2008年初,两国还相互驱逐了对方的外交官。
走出里加这个“被占领”博物馆,我的心境久久难平。我并不完全同意博物馆解说词中提出的所有观点,但能够理解拉脱维亚人那种复杂的心情。
博物馆展品中有一首描写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拉脱维亚人的诗,其中一段是这样的:“那些看上去非常廉价的东西有多么珍贵,当家乡的面包都被吃光的时候,我们靠蕴藏在思想里的种子坚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