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道琼斯指数昨天下跌了50点?为什么台风“海燕”的破坏力极强?为什么唐纳德·特朗普会赢得美国大选?五彩斑斓的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竭力去理解这个世界。
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他说万物都有使其成为该物的本质,没有了本质,该物就不存在。约翰·洛克把本质描述成“万物的存在,物之所以为物,亦全凭于它”。本质是万物构成的基础,是万物按照自己的方式运作的根本原因。
所以,狗的本质使它具有毛茸茸的外表、喜欢啃骨头、嗅觉灵敏、无比忠诚、喜欢叼东西玩。如果狗的本质可以通过手术切除,那么狗就会失去这些属性,不再是我们所熟悉的狗的样子。这种观点在哲学界影响甚广,尽管人们对这种本质是否真的以有意义的方式存在而争论不休。
心理学家回避了这个棘手的哲学争论,他们指出,不管世界实际是什么样子,人们总是愿意相信世界是由内在的本质构成的。我们总是对“看不见的内在力量决定了事物的存在”这种说法,深信不疑。
这种认为事物的本质决定了其特征的想法,被称为“本质主义”。这是最持久且被广泛记录的心理学偏见之一。正如我們将看到的那样,本质主义的几个显著特点,最终会影响我们对基因的看法。
首先,人们往往认为本质是深层次的、内在的。本质通常不会显现在事物的表面,而是隐藏在事物的最深处。所以,如果我们认为豹子有斑点是由其内在的豹子的本质决定的,那么即使我们能够通过染色或者手术的方法去除豹子的斑点,这也不会影响豹子的本质。豹子仍然是豹子,只不过是没有了斑点的豹子。我们认为是其本质导致了斑点,但是其本质并不存在于斑点之中。在我们的头脑中,本质始终是隐藏在最深处的。这样一来,我们会觉得事物的内部变化比外部变化的影响力更大。
这种倾向就是我们长久以来认为的“人如其食”的根源。当然,人们这么说的时候,并不是说我们就生活在像比萨饼或者啤酒这样的食物构成的躯体里。但是人们似乎相信,摄取不同食物的“本质”会影响他们自己的身份。这种我们可以获得所吃食物的本质的想法,在全世界各种文化中都很常见。比如,中医认为吃虎鞭可以壮阳;世界各地多个部落都有不同形式的食人行为,因为他们相信这样可以获得逝者的特点。摄取食物时,使其变成我们自身的一部分,深藏于我们的体内,这样就能更好地获得其本质。
本质的另外一个特征,是我们认为它们是天然的,本来就应该如此。这意味着,我们更愿意借助本质来理解一些天然事物,即可以在自然界观察到的事物,反而不太愿意相信一些人造物品的本质。比如,我们愿意相信天然事物,比如“兔子”“钻石”等具有内在的本质,而不愿意相信比如“衬衫”等非天然事物具有内在的本质。
人们感知的本质的这种天然性,让我们觉得不应该对其进行篡改。如果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本质,比如使用炼金术士的魔法把立方氧化锆变成钻石,或者通过某种显微外科手术把袋鼠的本质变为兔子的本质,那么你会觉得很不自然。
本质的第三个特征,是可以被当作划分事物类别的界限,比如当我们区分袋鼠和兔子的时候。我们认为同一种类的事物有共同的本质,而不同种类的事物则没有。如果随机选取两只兔子,那么这两只兔子会有相同的本质。这种本质是与其他动物完全不同的,哪怕是看起来很像兔子的小袋鼠。因为我们相信,相同种类的成员有相同的本质,所以我们会把个体的特点推广到相同种类的其他成员身上。如果我们看到一只兔子喜欢在夜间活动、喜欢吃树皮,那么我们就会认为相同种类的兔子都喜欢在夜间活动和吃树皮。我们认为是它们共同的本质导致它们拥有共同的行为特点。相反,知道一只兔子喜欢夜间活动和吃树皮,不会对我们了解小袋鼠的行为有任何帮助,因为我们认为它们的本质不同。这种对本质界限的认知,使我们对自然万物进行分类成为可能。
本质最后一个引人注意的特征是,人们认为本质是不可变的。比如,我们认为豹子的本质包括性情凶猛,即使被爱心人士当作宠物养大的豹子从来没有过凶猛的行为,大部分人仍然觉得它的凶猛本性没有消失。如果我们听说宠物豹子某一天出乎意料地袭击了邮差,我们可能也不会感到非常意外。不管社会化如何帮助控制深层本质的表达,本质本身始终是不可触碰的。
这就是本质主义的一些特点:本质是深藏于内部的,是天然的,是不可变的,是终极原因,它们构成了自然万物的界限。
这种本质思维的证据在全世界都有发现,只不过人们看重本质的程度不同。比如,富人比穷人的本质思想更严重,有钱人认为人们成功是因为内在天赋,而不是外在环境使然。相反,穷人则非常看重他们所面对的环境对自己的挑战。
这种本质思维普遍存在的更多证据,可以在年纪很小的孩子身上看到。在孩子刚刚可以对世界做出解释的时候,他们就表现出了注重天然物品而非人造物品的本质的倾向。比如,幼儿园的孩子得知医生给一只浣熊剃掉了一些毛,把身子涂成了黑色,中间留有一条白色条纹,还动手术在它身上安放了臭味液体囊,但是孩子们仍然认为这是一只浣熊而不是臭鼬:尽管披上了臭鼬的外衣,但是浣熊的本质仍然完好无损。
相反,当同样一批孩子听说医生把咖啡壶削去了一部分,又增加了其他一些零件,外表和功能都变得和喂鸟器差不多的时候,孩子们都很自然地认为咖啡壶被改造成了喂鸟器。孩子们已经认识到咖啡壶作为一种人造物品,不具备不变的本质。
同样,孩子们也都意识到物品可以获得其主人的本质。比如,一项研究发现,学龄前儿童认为,一枚国旗胸针如果被奥巴马佩戴过,其价值就会大大提升。孩子们认为,奥巴马的某种特点会永远附着在他佩戴过的胸针上,这对孩子们来说完全是一种直觉。
(摘自《看世界》2019年第19期。作者为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社会与文化心理学教授)
本质主义
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他说万物都有使其成为该物的本质,没有了本质,该物就不存在。约翰·洛克把本质描述成“万物的存在,物之所以为物,亦全凭于它”。本质是万物构成的基础,是万物按照自己的方式运作的根本原因。
所以,狗的本质使它具有毛茸茸的外表、喜欢啃骨头、嗅觉灵敏、无比忠诚、喜欢叼东西玩。如果狗的本质可以通过手术切除,那么狗就会失去这些属性,不再是我们所熟悉的狗的样子。这种观点在哲学界影响甚广,尽管人们对这种本质是否真的以有意义的方式存在而争论不休。
心理学家回避了这个棘手的哲学争论,他们指出,不管世界实际是什么样子,人们总是愿意相信世界是由内在的本质构成的。我们总是对“看不见的内在力量决定了事物的存在”这种说法,深信不疑。
这种认为事物的本质决定了其特征的想法,被称为“本质主义”。这是最持久且被广泛记录的心理学偏见之一。正如我們将看到的那样,本质主义的几个显著特点,最终会影响我们对基因的看法。
四个特征
首先,人们往往认为本质是深层次的、内在的。本质通常不会显现在事物的表面,而是隐藏在事物的最深处。所以,如果我们认为豹子有斑点是由其内在的豹子的本质决定的,那么即使我们能够通过染色或者手术的方法去除豹子的斑点,这也不会影响豹子的本质。豹子仍然是豹子,只不过是没有了斑点的豹子。我们认为是其本质导致了斑点,但是其本质并不存在于斑点之中。在我们的头脑中,本质始终是隐藏在最深处的。这样一来,我们会觉得事物的内部变化比外部变化的影响力更大。
这种倾向就是我们长久以来认为的“人如其食”的根源。当然,人们这么说的时候,并不是说我们就生活在像比萨饼或者啤酒这样的食物构成的躯体里。但是人们似乎相信,摄取不同食物的“本质”会影响他们自己的身份。这种我们可以获得所吃食物的本质的想法,在全世界各种文化中都很常见。比如,中医认为吃虎鞭可以壮阳;世界各地多个部落都有不同形式的食人行为,因为他们相信这样可以获得逝者的特点。摄取食物时,使其变成我们自身的一部分,深藏于我们的体内,这样就能更好地获得其本质。
本质的另外一个特征,是我们认为它们是天然的,本来就应该如此。这意味着,我们更愿意借助本质来理解一些天然事物,即可以在自然界观察到的事物,反而不太愿意相信一些人造物品的本质。比如,我们愿意相信天然事物,比如“兔子”“钻石”等具有内在的本质,而不愿意相信比如“衬衫”等非天然事物具有内在的本质。
人们感知的本质的这种天然性,让我们觉得不应该对其进行篡改。如果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本质,比如使用炼金术士的魔法把立方氧化锆变成钻石,或者通过某种显微外科手术把袋鼠的本质变为兔子的本质,那么你会觉得很不自然。
本质的第三个特征,是可以被当作划分事物类别的界限,比如当我们区分袋鼠和兔子的时候。我们认为同一种类的事物有共同的本质,而不同种类的事物则没有。如果随机选取两只兔子,那么这两只兔子会有相同的本质。这种本质是与其他动物完全不同的,哪怕是看起来很像兔子的小袋鼠。因为我们相信,相同种类的成员有相同的本质,所以我们会把个体的特点推广到相同种类的其他成员身上。如果我们看到一只兔子喜欢在夜间活动、喜欢吃树皮,那么我们就会认为相同种类的兔子都喜欢在夜间活动和吃树皮。我们认为是它们共同的本质导致它们拥有共同的行为特点。相反,知道一只兔子喜欢夜间活动和吃树皮,不会对我们了解小袋鼠的行为有任何帮助,因为我们认为它们的本质不同。这种对本质界限的认知,使我们对自然万物进行分类成为可能。
本质最后一个引人注意的特征是,人们认为本质是不可变的。比如,我们认为豹子的本质包括性情凶猛,即使被爱心人士当作宠物养大的豹子从来没有过凶猛的行为,大部分人仍然觉得它的凶猛本性没有消失。如果我们听说宠物豹子某一天出乎意料地袭击了邮差,我们可能也不会感到非常意外。不管社会化如何帮助控制深层本质的表达,本质本身始终是不可触碰的。
这就是本质主义的一些特点:本质是深藏于内部的,是天然的,是不可变的,是终极原因,它们构成了自然万物的界限。
来自孩童的证据
这种本质思维的证据在全世界都有发现,只不过人们看重本质的程度不同。比如,富人比穷人的本质思想更严重,有钱人认为人们成功是因为内在天赋,而不是外在环境使然。相反,穷人则非常看重他们所面对的环境对自己的挑战。
这种本质思维普遍存在的更多证据,可以在年纪很小的孩子身上看到。在孩子刚刚可以对世界做出解释的时候,他们就表现出了注重天然物品而非人造物品的本质的倾向。比如,幼儿园的孩子得知医生给一只浣熊剃掉了一些毛,把身子涂成了黑色,中间留有一条白色条纹,还动手术在它身上安放了臭味液体囊,但是孩子们仍然认为这是一只浣熊而不是臭鼬:尽管披上了臭鼬的外衣,但是浣熊的本质仍然完好无损。
相反,当同样一批孩子听说医生把咖啡壶削去了一部分,又增加了其他一些零件,外表和功能都变得和喂鸟器差不多的时候,孩子们都很自然地认为咖啡壶被改造成了喂鸟器。孩子们已经认识到咖啡壶作为一种人造物品,不具备不变的本质。
同样,孩子们也都意识到物品可以获得其主人的本质。比如,一项研究发现,学龄前儿童认为,一枚国旗胸针如果被奥巴马佩戴过,其价值就会大大提升。孩子们认为,奥巴马的某种特点会永远附着在他佩戴过的胸针上,这对孩子们来说完全是一种直觉。
(摘自《看世界》2019年第19期。作者为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社会与文化心理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