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场所理论从空间的角度解读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提倡依据城市当地的特色文化进行设计,大量运用在城市规划、城市更新、建筑保护等领域。历史街区作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地域文化的积淀,在当地居民心中占据重要地位,构成了居民的共同记忆。当下,传统的历史街区面临着不同的发展路径。对于其保护和改造应当如何留存传统风貌,保护场所精神,是值得设计者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南宁市“三街两巷”传统历史街区为例,对场所理论进行概述,分析该街区在改造过程中如何应用场所理论,对地域文化与特色进行保存与延续。
关键词:场所理论;传统历史街区;“三街两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9-154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由面向增量的规划向面向存量的规划转变。城市更新、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等主题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在以功能和用途为指导的城市发展理论盛行的当下,城市的发展忽视了对于场所精神的构建。城市中的各类空间不应只是满足居民基本需求的场所,而应当融入各类文化、社会因素,将人的各类需求与城市空间的建构结合起来。
“三街两巷”是南宁历史的起源地。广西南宁在古代属于百越之地,而坐落于南宁母亲河邕江岸边的“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自晋代建城已有 1680 年的历史。“三街两巷”位于南宁市兴宁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该街区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最能体现南宁历史、建设时间最长、最古老和历史文化资源最集中的地区。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地更新以保留传统文化内涵,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场所理论概述
(一)场所理论的内涵
场所理论由诺伯格·舒尔茨在其作品《场所精神》中提出。该理论强调人与空间的密切联系,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具有实体意义的物质空间,例如外在的实际环境或空间的组织形态,空间的范围、色彩、尺度等具体衡量指标。这些空间构成了搭载场所精神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指场所内在的文化脉络。场所的文化脉络与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以及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紧密联系,这使得场所不再是单纯的城市空间且与其他城市中的场所存在着差异。其与城市空间的区别便在于,空间不再仅仅只是以实体形式呈现,而是包含了行为主体,即人的活动。人处在这些较为稳定的场所系统中,会获得认同与归属的感觉。
(二)场所理论对于传统历史街区更新的意义
场所理论强调在设计时注重对空间进行延续。只有经过历史的积累与不断的实践,场所精神才能被居民感知与认同。在城市设计者对场所进行设计改造时,不能只注重对空间形态的设计与建造,也需要为空间塑造出适合的环境,融合实体环境与具体文化内涵。既能满足当代的城市发展与居民使用需求,又能对传统的精神风貌进行保护。
在进行传统历史街区的改造时,我们可以以场所理论为指导。在改造的过程中注重延续城市的文脉与弘扬传统文化。传统的历史街区承载着一方水土的特殊人文情怀,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等对与城市居民归属感的构建与城市文化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因而保护传统历史街区的场所精神,是改造过程中需要强调的话题。
二、以场所理论为指导的改造实践
1、塑造空间因素,再现历史空间格局
在空间因素的塑造上,“三街两巷”通过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改造,再现历史文化传统。对于南宁市传统的骑楼,以恢复重建為主。遵循着简洁大方的改造原则,以历史照片上反映的骑楼特征为基础进行重建,力求再现真实的骑楼景观。例如民生商场、闽南春购物广场沿街立面恢复成骑楼界面(图1)。对于街区内的金狮巷传统居民区,则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采取保护修缮的改造方法,对原有的建筑结构进行保留,只对建筑物的表面与装饰进行统一的修补与改造提升,最大程度上做到风格的统一与传统风貌的保护。
2、保留传统业态,唤醒传统记忆
在南宁历史上,该街区就包含多类行业形态,能够满足市民的不同需求。多样化的业态与一些传统业态构成了居民的传统记忆与文化归属。因而在进行“三街两巷”更新时,对有利于街区文化展示和发展的业态进行保留,对一些重要的记载着南宁市历史资源的节点也进行修复与改造。例如对于具有历史记忆的业态如亨德利眼镜店、南宁百货等进行鼓励发展与政策支持。同时,在街巷内部,分布着许多南宁传统小吃的流动摊位或店铺,市民们可品尝记忆中的老南宁小吃;在城隍庙中,市民也得以一窥南宁的历史;在打银匠的店铺内,也可体验传统银器制造工艺并进行选购。在博物馆、书院等文化空间,市民们通过实物、老照片、情景展示、声光互动体验等方式,了解“三街两巷”的历史以及老南宁的市井生活。
三、结语
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是历史传承的载体,更是现实生活的场所。街区的更新与改造作为城市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过程,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历史风貌的继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场所理论的指导下,采用有效的更新手法对历史街区进行改造,才能使历史文化街区得以延续并获得持久发展的动力。既能促进传统街区在现代重获活力,又能守护与延续地域文化特色,建构和强化居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参考文献
[1]张中华,张沛,朱菁.场所理论应用于城市空间设计研究探讨[J].现代城市研究,2010,25(04):29-39.
[2]于辰龙. 基于城市文脉延续的济南市老城区场所精神塑造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
[3]潘婧.南宁市“三街两巷”历史街区更新方式探讨[J].城市观察,2019(04):108-116.
作者简介:卢诗瑶(2001—),女,汉族,广西南宁,本科,南开大学城市管理专业
南开大学 天津市津南区 300350
关键词:场所理论;传统历史街区;“三街两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9-154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由面向增量的规划向面向存量的规划转变。城市更新、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等主题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在以功能和用途为指导的城市发展理论盛行的当下,城市的发展忽视了对于场所精神的构建。城市中的各类空间不应只是满足居民基本需求的场所,而应当融入各类文化、社会因素,将人的各类需求与城市空间的建构结合起来。
“三街两巷”是南宁历史的起源地。广西南宁在古代属于百越之地,而坐落于南宁母亲河邕江岸边的“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自晋代建城已有 1680 年的历史。“三街两巷”位于南宁市兴宁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该街区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最能体现南宁历史、建设时间最长、最古老和历史文化资源最集中的地区。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地更新以保留传统文化内涵,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场所理论概述
(一)场所理论的内涵
场所理论由诺伯格·舒尔茨在其作品《场所精神》中提出。该理论强调人与空间的密切联系,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具有实体意义的物质空间,例如外在的实际环境或空间的组织形态,空间的范围、色彩、尺度等具体衡量指标。这些空间构成了搭载场所精神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指场所内在的文化脉络。场所的文化脉络与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以及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紧密联系,这使得场所不再是单纯的城市空间且与其他城市中的场所存在着差异。其与城市空间的区别便在于,空间不再仅仅只是以实体形式呈现,而是包含了行为主体,即人的活动。人处在这些较为稳定的场所系统中,会获得认同与归属的感觉。
(二)场所理论对于传统历史街区更新的意义
场所理论强调在设计时注重对空间进行延续。只有经过历史的积累与不断的实践,场所精神才能被居民感知与认同。在城市设计者对场所进行设计改造时,不能只注重对空间形态的设计与建造,也需要为空间塑造出适合的环境,融合实体环境与具体文化内涵。既能满足当代的城市发展与居民使用需求,又能对传统的精神风貌进行保护。
在进行传统历史街区的改造时,我们可以以场所理论为指导。在改造的过程中注重延续城市的文脉与弘扬传统文化。传统的历史街区承载着一方水土的特殊人文情怀,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等对与城市居民归属感的构建与城市文化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因而保护传统历史街区的场所精神,是改造过程中需要强调的话题。
二、以场所理论为指导的改造实践
1、塑造空间因素,再现历史空间格局
在空间因素的塑造上,“三街两巷”通过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改造,再现历史文化传统。对于南宁市传统的骑楼,以恢复重建為主。遵循着简洁大方的改造原则,以历史照片上反映的骑楼特征为基础进行重建,力求再现真实的骑楼景观。例如民生商场、闽南春购物广场沿街立面恢复成骑楼界面(图1)。对于街区内的金狮巷传统居民区,则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采取保护修缮的改造方法,对原有的建筑结构进行保留,只对建筑物的表面与装饰进行统一的修补与改造提升,最大程度上做到风格的统一与传统风貌的保护。
2、保留传统业态,唤醒传统记忆
在南宁历史上,该街区就包含多类行业形态,能够满足市民的不同需求。多样化的业态与一些传统业态构成了居民的传统记忆与文化归属。因而在进行“三街两巷”更新时,对有利于街区文化展示和发展的业态进行保留,对一些重要的记载着南宁市历史资源的节点也进行修复与改造。例如对于具有历史记忆的业态如亨德利眼镜店、南宁百货等进行鼓励发展与政策支持。同时,在街巷内部,分布着许多南宁传统小吃的流动摊位或店铺,市民们可品尝记忆中的老南宁小吃;在城隍庙中,市民也得以一窥南宁的历史;在打银匠的店铺内,也可体验传统银器制造工艺并进行选购。在博物馆、书院等文化空间,市民们通过实物、老照片、情景展示、声光互动体验等方式,了解“三街两巷”的历史以及老南宁的市井生活。
三、结语
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是历史传承的载体,更是现实生活的场所。街区的更新与改造作为城市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过程,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历史风貌的继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场所理论的指导下,采用有效的更新手法对历史街区进行改造,才能使历史文化街区得以延续并获得持久发展的动力。既能促进传统街区在现代重获活力,又能守护与延续地域文化特色,建构和强化居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参考文献
[1]张中华,张沛,朱菁.场所理论应用于城市空间设计研究探讨[J].现代城市研究,2010,25(04):29-39.
[2]于辰龙. 基于城市文脉延续的济南市老城区场所精神塑造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
[3]潘婧.南宁市“三街两巷”历史街区更新方式探讨[J].城市观察,2019(04):108-116.
作者简介:卢诗瑶(2001—),女,汉族,广西南宁,本科,南开大学城市管理专业
南开大学 天津市津南区 30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