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鼠有多面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cd920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在民间,和“鼠”沾边的词,大多带着嘲讽和贬低的意思:胆小如鼠、鼠目寸光、獐头鼠目、蛇鼠一窝、抱头鼠窜、投鼠忌器、首鼠两端,等等,最常用的恐怕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了。
  而在中国古代的文人笔下,老鼠又有着不同的形象和寄托。
  老鼠的繁殖能力惊人,生命力又极为顽强,所以即便人民不断灭鼠,也没能将“鼠患”消除。先民们便开始巴结讨好我们的这位“死对头”,希望可以把它送走,所以民间便有了“老鼠嫁女”的民俗活动,并且延续至今。北方的大部分地区老鼠嫁女是在正月二十五日的晚上。按习俗,在这天夜里,全家要围坐炕头,摸黑吃面粉做成的“老鼠爪爪”、“蝎子尾巴”和炒大豆。吃“老鼠爪爪”表示人们期望老鼠的爪子发痒,好早些起来行动;吃“蝎子尾巴”即是为了老鼠嫁女出洞时不会受到蝎子伤害。吃炒大豆发出嘎嘣的脆响,是为老鼠娶亲鞭炮。而在南方,则是为准备嫁女的老鼠们准备炒芝麻糖的“喜糖”,当然“喜糖”最后都会成为孩子们童年最美好的回忆。这段回忆也保留在年幼的鲁迅先生心中,在《朝花夕拾》中,他回忆自己的床头就贴着“老鼠成亲”的年画:“自新郎新妇以至傧相、宾客、执事,没有一个不是尖腮细腿,象煞读书人的,但穿的都是红衫绿裤。”本是黑暗洞穴生活的老鼠,也由于人们祈求来年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变得有烟火气和人情味起来。
  秦代丞相李斯的“厕鼠仓鼠”的感叹影响深远。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李斯年轻时看到厕所中的老鼠和谷仓中的老鼠境遇相差甚远,甚为感叹:“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人的出息与否就和见到的老鼠一样啊,完全是由所处的环境所决定。而这件事也影响了李斯的一生。小小的老鼠可能也不会想到,它们自己的生活竟然影响了这样一位对中国历史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人物。
  有的人却爱鼠如命。如唐代的柳宗元就写过《永某氏之鼠》的寓言:永某氏“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永州的这位仁兄生在鼠年,便认为老鼠就是自己的守护神,以至于家中“养鼠为患”,连吃的都是老鼠剩下的,被老鼠骚扰得休息都成问题,竟然不以为意。老鼠也没想到屋主迁徙后,新来的主人却对它们痛下杀手。所以柳宗元最后感叹说“老鼠们认为自己一直会吃饱喝足且不会有灾祸,怎么可能呢?!”当然柳宗元的这篇寓言也是别有所指,嘲讽了当时的社会现象。
  宋代的苏轼也写过一篇老鼠的文章:《黠鼠赋》,记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小故事。一天晚上苏轼家里进了老鼠,躲在床下。当苏轼命童子用烛火查找的时候,发现在床下袋子里有一只死老鼠,当把死鼠倒出来的时候,死鼠落地后却突然逃走了。
  最让人敬佩动容的老鼠则是蒲松龄笔下的《义鼠》:故事里的老鼠和同伴道遇蛇,一只被蛇吃掉后,活着的老鼠却并没有逃走,反而“瞪目如椒,似甚恨怒”。在蛇返洞后,这只弱小的老鼠勇敢地去咬蛇的尾巴。“蛇入则来,蛇出则往,如是者久。”蛇最终将吞下肚的老鼠吐出来。“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衔之而去。”老鼠在和蛇斗智斗勇后,最终取得胜利。活着的老鼠在悲悼过死掉的同伴后,衔着死鼠离去了。蒲松龄在这只弱小的生命身上看到了存在在人身上的勇气和义气,让人长久唏嘘感叹。

  文人笔下的老鼠已经脱离了其本身的形象,成为自我情感抒发的媒介和寄托。
  明代李长卿在《松霞馆赘言》一文中,为鼠排名生肖之首寻求“科学”解释:“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 意思就是说,一天的开始是从子时,而老鼠的活动时间正是在这个时候,所以鼠自然成為了生肖之首。
  最后,再借由清代才子袁枚记载的小故事《鼠荐卷》,为同学们送去一些祝福:
  繁昌令黄公,与余同校江南甲子乡试。黄阅赵字号一卷,不合其意,置之落卷箱中。次日早起看文,此卷仍在几上。初意以为本未入箱,偶忘之耳,乃仍放箱中。次早此卷又在几上。疑家人作弊,夜张烛佯寐伺之,见三鼠钻入箱,共扛一卷放几上。黄疑此人有阴德,故朱衣遣鼠为之,遂勉强一荐而中。榜发,其人姓闵名某来见,乃告之故,且问:“君家作何善事?曰:“家贫,无善事可做,但三世不许畜猫耳。”
  小小老鼠竟然帮助闵某中了举人。笑话不可当真,仅借此祝愿同学们学习顺利,考什么过什么!
  责任编辑:宋明晏
  作者:李桔松
  文学博士,北京教育学院教师

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和语文教育研究


  就再接着老师简单讲讲我知道的几个关于鼠的文学作品。从古至今的文学作品中,神奇的、善良的、仁义的“鼠”形象频繁出现。两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训诂学家郭璞就写过关于神奇的老鼠的诗作,传世的有《鼮鼠赞》《飞鼠赞》《鼯鼠赞》《鼷鼠赞》《鼫鼠赞》五篇。
作者:秦钰阳
浙江大学

  明末清初的小说《隋唐演义》在结尾处借仙人之口讲述因果轮回,原来隋炀帝是终南山下一只老鼠精转生,再转生则成了杨贵妃。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有一篇《阿纤》,讲述了一家人如何认可老鼠媳妇,最后过得幸福美满的故事。
  清代晚期无垢道人的小说《八仙全传》里描述的修成正果的老鼠仙:在一次大水灾中,桥梁被冲毁,有老鼠衔枝搭桥救人,最终力竭被大水吞噬。这一舍生取义的壮举感动了仙人文美真人,他赐给老鼠一枚仙果,助其长出翅膀,并收其为徒,最终成仙得道,也就是八仙之一的张果老。
  责任编辑:陈晓丽
  作者:秦钰阳
  浙江大学
其他文献
作者给老师提交的锻炼记录形体课老师创建的共享表格,记录运动前后脉搏、练习期间休息次数、是否酸痛等信息  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我会躺在卧室的床上,跟着体育老师在网上上体育课。  因为疫情的缘故,全校学生都无法返校,我的所有课程统一改成了线上授课的方式进行,当然也包括体育课。  一年下来,我已经上了近20节在线体育课。  体育课与其他课程相比较有其特殊性,除了有理论知识教学部分,还有专项实践应用教学部
寒冬紧咬着秋风的衣角来临,我也追随着时间的脚步,奔波在求学之路上,努力抓住一切锻炼自己的机会。一次机缘巧合,在专业课老师的引导下,我有幸参与了北京市地震局一个调研课题。经过线下与线上的两次培训,我明确了此次工作的内容:基于遥感影像中房屋的影像特征,按照规定的判别规则,按照估计设防达标、疑似不达标、疑似严重不达标三个等级,初步判别每个房屋片区的地震灾害风险水平,完成北京市15个区(除海淀区)房屋分布
麦克风故障每当此时,他冒出了另外一种想法:正确的作息多么重要啊,为什么我不能有自己的主见呢?最后就陷入了剧烈的冲突,无数个不眠之夜都在辗转反侧于琢磨如何做才是正确的。每当此时,他冒出了另外一种想法:正确的作息多么重要啊,为什么我不能有自己的主见呢?最后就陷入了剧烈的冲突,无数个不眠之夜都在辗转反侧于琢磨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一天,我正在码字,有一位朋友打电话来说,他儿子已经整整一周没有出门了,眼看
辛丑除夕,阖家团圆。我们一家祖孙四代汇聚一堂,相谈甚欢。也不知是谁提议,让大家讲讲自己青年时代的回忆。  近百岁的老祖母最先开口,颤颤巍巍地说道:“还记得我18岁左右,正好赶上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日军进军到山东地区,当时我老祖母的父亲在省厅中任职,为了帮助抗日军抗日,经常“三过家门而不入”,我的老祖母那时是最小的,她还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免不了对父亲的思念,但国家正在存亡之际,他们
毕业典礼可说是大学的“最后一课”,从几百所大学的“讲义”中,我们摘编出几千字,希望对在读的同学能有启发。  专业看世界  你所学的专业现在是什么形势?听校长高屋建瓴的论述。  中国传媒大学廖祥忠校长说,传媒正在发生的裂变。  媒体技术和传媒业态已经临近奇点,高速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技术正在彻底革新媒介形态、重构传媒业态,传媒正在模糊行业边界。世界正在进入人人皆媒、万物亦媒、人机合一、共同进化的智媒时代
草窗花,五大色,重彩点染?剪桐封虞,阴阳混剪,镂金做胜传荆俗?你是不是连中文都闹不懂啥意思?这些濒临失传的中国“非遗”,怎么首次译成标准英文?  我这个90后译者,接了一个“3000岁”的赔钱大买卖——为了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濒危失传的国粹,这回真是战战兢兢“把半条命都搭进去”了。  “翻译公司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其实我做这套书的译者,严格而讲是不合适的——因为一套书的写、译应该避免是同一个人。但
2019年,我花了一年时间,开始跳出人生中之前22年的条条框框,郑重地思考自己想成为怎为怎样的人,想过上怎样的生活。  这一年,我从杭州来到北京,从浙江大学来到北京大学。虽然仍在象牙塔,但我开始尝试走出象牙塔,去接触不一样的人,去接纳不一样的自己。  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不论做任何事,我都希望能做到最好。作为一名金融专业的学生,本科四年我在GPA和实习上竭尽全力,取得了年级Top 5%的学业成绩,
百年中国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央  北京理工大学  李众一  1910年,大清王朝已是病入膏育,我们五千年的国运处于前所未有的低谷,此时有一位医生陆士谔出版了一本小说,名为《新中国》。  他在小说中大胆预言,百年后的中国将在上海举办世界工业品博览会。百年前的世界,工业品博览会只是西方列强的专利,中国人的这个梦想无疑被视作是痴人说梦。然而,它实现了!  就在2010年,年仅12岁的我在上海亲眼见证了
荷兰莱顿大学,政治学专业是公认的世界最好之一,全球很多著名的政要从这里毕业。  去年,我来这里攻读硕士。我惊喜发现,无论哪门课,其中1/3的课程内容都在讲述中国。  来吧,一起讨论中国  民主三大辩论中,最后一个辩论基于米尔斯海默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中的国家实施进攻性现实主义的理论。教授留给我们两周的时间集中讨论:在每个国家都会不择手段追求安全的前提下,作为大国的中国能否和平崛起成为世界霸主?  
建校伊始的校名是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姑娘们站在校门口,背靠着简易的铁门,看不出一点因天气寒冷而瑟缩的样子,在这所新成立的培养俄语人才的学校面前,她们朴实明快的笑容,仿佛昭示着一切未知与生命力在期待之中绽放的稚嫩与欣喜。自1994年后,已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过去的书本呈现出是古老而温柔的色泽,而今的书本被涂上鲜活的色彩。依然是那片熟悉的草坪,同学们盘腿而坐,谈心话天地。  建校伊始的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