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教学重“情感”、显“人性”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r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要用情与爱感染学生,形成情深意重的师生情、肝胆相照的师生谊。教师要善于创设激动人心、激发情感的情境,激情导课,引导学生学习探究。而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生成的过程,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实现教师引情、煽情、激情的作用,达到“情绪—情感—情操”的价值升华。
  关键词:课堂教学;情感;互动
  新课改呼唤情感教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的能力发展。”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对认知指向的发动起导向作用。因此,重情感、关注人性是新一轮课改的一个重要的亮点。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师生角色的不同,往往会导致师生间的矛盾和冲突,而缓解冲突、成功教学的关键是关注师生情感交流与沟通,增加了解和理解,实现目标认同和情感上的融洽,也离不开教师的真情付出。教育者必须要仔细揣摩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心换心,以情动情,真心坦诚,竭诚相待,讲究心灵沟通,掌握情感交流的艺术性和原则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侧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展示思想品德课的学科魅力。
  一、课外储情,课内生辉
  因为中考思想品德是属于考查科,而且是开卷考。很多学生不重视,认为考试时只要翻翻书就能对付,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感受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苦恼,教学的积极性受到打击,教学的效果也受到影响。对此,笔者把课堂教学的情感交流模式延伸到课外,教育的秘诀就是“爱”,要把学生时刻放在心上,经常利用课外时间找他们谈心、拉家常,了解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关注他们,平时还通过家访、QQ聊天等方式与他们互动,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为课堂教学的情感交流教学环境奠定了基础。在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同时,还通过班主任具体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对那些成长环境比较特殊的学生,如单亲家庭、留守孩子等都做了特别的了解和记录,这样在上课时,特别是提问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坚持尊重他们的隐私,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是真诚的,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课堂的表现也很活跃。
  二、创境激情,引心导课
  震撼人心的精彩导课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善教者往往是情境开路、情感引领,人的认知活动总是在导课过程中,教师应该是“引情者”“激情者”和“煽情者”,要创设精彩动人的情境,让学生去品尝、体味、经历及感受,用它去感染学生心灵的深处,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课时通常运用讲述故事、案例分析、小品表演等方式进行导入。例如:在教八年级“我爱我家”时,运用讲述故事进行导入,即由学生回忆小时候被父母呵护的甜蜜时光,把自己的童趣讲给学生听,讲述父母对家庭的贡献、父母的优秀品质,学生情绪很激动。
  三、互动生成,以情促教
  如果说精彩的导课是情感导学,那么,“情感引领,认知相随”是课堂教学引向纵深发展的途径。新课标倡导互动生成的教学方式和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情感生成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成为自己情感生成的主体。这种情感互动不仅表现为情感交流、沟通,而且表现为师生情感由“冲突”“对抗”向“协调”“融洽”转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用善言语、美体语、佳教态等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思维、情感等因素介入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合作,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在导课之后,关注学生的动态,帮助学生消除胆小和依赖心理,教励学生积极思考。有一部分学生很想自我展示,但因为种种原因,欲望与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课堂上生怕被教师“请”到。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必须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使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参与。第一,教师板书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课堂上分组原则是前后四人,有时学生自由组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交流,这种交流有利于解决特困生的问题,使他们能在小组讨论中踊跃发言。第二,教师将巡视中发现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展示出来之后,进行师生角色互换,由学生代表上台进行归纳整理,教师补充,师生互动,平等交流。在角色交换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感受,一些简单的问题则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并予以肯定。
  四、情感升华,彰显人性
  一堂好课必定是真情涌动,是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令人感动的课。课堂教学目的要让学生感受到真、善、美的洗礼和陶冶。让学生体验到真:“真情”感染,“真爱”的博大和“真心”的可贵;领悟到“善”,引导学生广生“善心”,萌发善意、行善举、做善事;感悟“美”的熏陶,在欣赏人性美、心灵美、道德美、理性美和艺术美中,陶冶出自身美德和完善的人格。一个造诣高的教师,往往能以高超的教学艺术,驾驭学生情感的缰绳,像琴师一样弹奏学生心灵的和弦,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回缠绵,时而激越振奋,时而怅然悲鸣,错落有致地激起学生思想的涟漪,思维的漩涡,情感的浪潮。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心弦的共振和情感共鸣。
  总之,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让我们用审慎的眼光细察课改的“时代潮痕”和“岁月的印记”,立足现在,着眼未来,让教育彰显个性化、人性化的魅力,闪耀思想智慧的光辉。
  参考文献:
  [1]成平.让思想品德课程奏响生命之歌[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2(8).
  [2]何文吉.情境教学策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2(11).
其他文献
<正>任务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完成的任务及其要求的察觉与认识,培养大班幼儿的任务意识是幼小衔接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它包括对任务的理解,对任务的态度及完成任务的责任感。田
会议
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已经不是个新鲜的话题,早在1997年,各级工商联组织就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配合国有企业改革,参与再就业工程.
通过整理2005年至2015年报道的关于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研究的文献,总结出研究主要集中在改善甲皱微循环、改善神经超微结构、调节机体自身免疫、改善血液流变学指
摘 要:观察法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是一种学习手段,也是一种教授方法,它包含了“教”与“学”。教师既要观察幼儿各方面发展的过程,也要有目的地指导幼儿运用观察法自发地感知与学习。本文主要分析了教师在认知活动和区域活动中采用的观察法。  关键词:观察法;区域活动;幼儿  所谓观察法,是指提供大量的直接经验,让幼儿有目的地感知、探索,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自发观察、发现、探索客观世界事物和现象并获得具体印象、形成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传统的自制教具如何延续自己的生命力,寻求与新课程的结合点,笔者通过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从自制教具辅助学生感官认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自制教具激发学生的学
本文分析了常见的网络视频的智能推荐算法,如:协同过滤的推荐算法、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基于知识的推荐算法,基于热度的推荐算法,等,并提出了自己的视频智能推荐算法设计原
互联网近年来一直呈现较快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基于网络的电子商务取得了快速的进步,网络购物一直保持着快速的发展速度。网络购物很大程度地节省了消费者的购物时间,允许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