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仿生态人工繁殖技术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xue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介绍了大鲵仿生态人工繁殖技术,主要包括:繁殖场地选择,仿生态繁殖池的建造,大鲵亲体选择与培育,大鲵人工繁殖等。为大鲵的资源保护,增值和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鲵;仿生态;人工繁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S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7731(2014)14-114-03
  
  中国大鲵,俗称“娃娃鱼”,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经济价值很高野生珍稀动物,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性别决定分子机制等研究的材料,对于科学研究具有巨大潜在贡献,被称为“活化石”。1975年7月1日,大鲵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CITES)附录I,禁止其国际贸易。1988年12月10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大鲵列为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此外,大鲵还被IUCN物种保护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物种。大鲵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药用动物,早在李世珍药典名著《本草纲目》以及《本草拾遗》等药典中即有“治痢疾、治斑疾”等记载,大鲵入药在美容、益肤等方面有显著的功效。后经临床观察与不断实践证明,大鲵有滋阴、补血行气之功效,对贫血、霍乱、痢疾、麻风、血经等具很好的疗效。民间利用大鲵治疗烧伤,消化不良等偏方应用甚为广泛。因此,大鲵的资源保护、增殖和利用是当前水产养殖研究的热点,也是农业产业化重点开发的品种之一。
  1 繁殖场地选择
  自然界中天然大鲵繁殖场地在深山峡谷溪河或山泉穴洞之中,其气候特点是温凉湿润,日照少,云雾多,降雨量充沛。仿生态繁殖场地质条件选择石灰岩层,河床多石质、砾石、卵石,植被茂密,覆盖率60%~80%,水源丰富,雨量充沛,水流量一般在0.3~0.5m/min。水质要求溶氧5mg/L以上,pH6.5~7.5,硬度大,钙含量35.2~56.5mg/L,镁含量13.0~19.7mg/L,水质清新。
  2 仿生态繁殖池的建造
  仿生态繁殖池的要求,长度一般为30~50m,宽度为0.8~1.5m,池深0.4~0.6m,池的作用是水流与大鲵摄食活动场所,池的形状L型。穴洞呈弧形,洞口向池,池口的长宽高均为30~40cm,穴洞长0.8~1.2m,宽0.8~1.2m,高0.3~0.5m。穴洞是前低后高,穴洞内墙用大卵石砌成,穴洞底部用小卵石铺5~10cm垫层,穴洞上方用水泥制板或当地石板盖上,覆土30~40cm 隔热保暖,在覆土上面种植水草遮荫。穴洞上方安装透气管,同时在溪流两边和洞穴旁种植草木,在溪流两边设立防逃围栏。
  3 大鲵亲体选择与培育
  3.1 亲本选育 亲本选择采用同一区域雌雄产地不同的亲本为原则,挑选体重5kg以上、体型好、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大鲵进行培育,经严格挑选性腺发育良好、副性征明显的雌雄大鲵作为亲鱼。
  3.2 亲鱼的喂食管理 亲本培育时的饵料适合多元化,平时以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及富含微量元素饵料为主,产后及产前30d投喂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亲鱼的食物有泥鳅、溪蟹、米虾、青蛙、鱼块等高蛋白饵料,食量多少以吃完不剩为度。雄鲵要多喂溪蟹,少喂高脂肪类饵料,雌鲵临产前30d投喂一定数量的青蛙,可提高卵带质量,通过控制亲鲵食物的品种和数量还能起到调节性腺发育速率的作用。
  3.3 亲鱼池的水位流量调节 大鲵喜浅水,平常水深比大鲵体高深5~10㎝即可,因大鲵卵不耐水压,随着雌大鲵卵巢的发育要逐步降低水位,临产前雌大鲵喜呆在岸上,身体保持湿润即可。大鲵喜静、需要微流水环境,但在繁殖季节需要流水声和大水流的刺激,雄大鲵从春季开始要逐步加大水量以促进性腺成熟。
  3.4 亲鱼的光照调节 大鲵畏强光,喜在月光皎白的夜晚离穴活动觅食。大鲵驯养要保持阴暗的弱光环境,穴洞里面光照在50~200lx,池中在1 500~2 500lx。光照对于大鲵性腺成熟具有重要的生理促进作用,从春季开始要根据月相变化规律给大鲵补充一定强度的自然光照。
  3.5 亲鱼池的温度调节 大鲵池水源有山涧源头水、山谷暗泉水和深井水,用保温管道引入,山涧水季节水温变化在4~24℃之间,山谷暗泉和深井水温度一年四季稳定在15℃左右。大鲵的培养主要用山涧水,水温随季节周期变化。从春季开始对雄大鲵池适当加入一定流量的暗泉水或井水以人为提高雄大鲵池水温1~2℃,能加快雄大鲵性腺发育进度,从而解决雄大鲵性成熟比雌大鲵迟的难题,使雌雄大鲵能同步进入繁殖期。也可适当降低雌大鲵池水温,延缓雌大鲵性腺发育进程,以达到雌雄大鲵同步成熟的作用。
  3.6 亲鱼的疾病防治 野生大鲵是一种抗病力极强的动物,但在人工养殖环境下却较容易发生疾病。大鲵疾病的防治重在预防,要按照大鲵的生理特点和野生环境条件来创造人工驯养繁殖环境,做到大鲵池阴暗幽静、成体大鲵分池独养、水源清洁水质良好、进排水各池独立、食物新鲜洁净、喂食均匀、检查捕捉大鲵操作轻缓温柔,每日定时巡池检查,发现有异常现象及时处置。大鲵驯养繁殖过程中常见疾病有两种:一是因投喂了不洁的食物引起大鲵反吐、厌食,一般停食7d即可自愈,若是产前亲鱼则不能停食,用抗菌素口内喷雾,1~2次/d即可;二是由外伤引起的皮肤溃烂,用庆大霉素溶液药浴8h,连用2d,有很好的疗效。
  4 大鲵人工繁殖
  4.1 新鲵性别区分 区分亲鲵的性别并进行针对性培育至关重要。对亲鲵的雌雄鉴别方法主要从头部、体型、行为、褶皱和泄殖孔等方面加以区分,相同规格的大鲵,雄性头部相对较大,一般头宽大于体宽,头部两侧有一个明显的突起。相反,雌性大鲵的头部较小,头部没有明显的突起,眼后也无隆起,整个头部的线条比较柔和。在相同的培育条件下,特别是在繁殖季节,雄性大鲵的体型略显瘦长,腹部较小。而雌性大鲵的体型略显胖短,躯干部分,从前至后一般稍向两侧突出,腹部膨大而柔软,有饱满松软和富有弹性之感。繁殖季节雌雄鉴别:雌性泄殖孔小,周围向内凹陷,内周边光滑,泄殖孔无小白点突起。雄性泄殖孔大,周围外凸,形成椭圆形的隆起圈,泄殖孔外隆起圈上有不规则的小白点突起。
  4.2 大鲵的繁殖季节 大鲵是1a1次性产卵类型的变温动物,其性腺成熟遵循有效积温原则,春季水温升至12℃后累计达到一定的有效积温即进入繁殖期。在人工驯养繁殖实践中,测量计算有效积温是一件繁琐而困难的事情,往往由于测量计算方式的不同造成很大的误差,而且不同个体大鲵所需的实际有效积温也不尽一致,因而积温法在生产上并不实用。同一环境条件下同一群体的不同大鲵个体之间的性成熟时间有很大的差异性,前后相距30~60d,而且雄大鲵性成熟时间普遍比雌大鲵晚30d左右,但通过人工调节水温、光照、食物品种和数量等生态因子能促使雌雄大鲵同步成熟。从6月份开始就要密切注意雌雄大鲵性腺发育情况,及时调节每尾大鲵的食物、水温、水深、水流量、光照强度等因素,以促使雌雄大鲵同步达到性成熟。雄大鲵在繁殖季节特别凶狠,检查时需用毛巾包裹住头部,检查操作中要十分轻柔,防止造成雄大鲵发育迟滞、退化和雌大鲵卵带纠缠粘结的不良后果。大鲵性腺发育成熟后,在20d之内催产都能够顺利繁殖,而以10~15d内卵子和精子的质量最好,受精率最高。
  4.3 亲鱼的催产注射 大鲵催产使用宁波激素制品厂生产的鱼用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鲤鱼脑垂体混合注射。剂量根据每尾大鲵的性腺发育程度、体质和繁殖习性而具体确定。为防大鲵挣扎受伤,使用塑料输液器注射激素操作简便、效果很好。将输液器针头插入大鲵背部肌肉,入针深度约0.5cm,一人手持注射器从输液器软管另一端缓缓将药液注入大鲵体内。因为注射时大鲵可以自由活动,减少了大鲵的应激反应,能提高大鲵卵带和精子的质量。
  4.4 自然产卵受精 注射催产药物后将雌雄大鲵按1∶1配对放入产卵池中,雌雄大鲵个体大小不宜相差太大。池水深度控制在10㎝左右,水源采用地下泉水或井水,流量不宜太大,保持微流水即可。注射后的雌大鲵静静呆在池中一角,雄大鲵则很活泼,主动向雌大鲵贴身亲近、挤压、爬跨、顶腹。水温维持在18~20℃时,3~10d就能产卵,雌大鲵产卵时,雄大鲵与之交尾排精,0.5~1h产卵完毕。产卵完成后雌大鲵到池角静卧休息,雄大鲵用头拱挤卵带,将卵带缠在身上进行护卵孵化。初产大鲵卵子数量较少,质量也较差,经产2~3a后卵带质量大大提高、卵子也逐渐增多,繁殖能力较强。由于大鲵产卵时两条卵带同时产出,当两枚卵同时从生殖孔通过时,极易因挤压造成卵子受伤,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能见卵膜有伤痕。初产大鲵卵子伤损率为70%~80%,第二年为60%~70%,第三年后稳定为17%~20%。自然交配需要较多的雄大鲵,而且受精率较低。子代亲大鲵的繁殖可以采用自然交配受精的方法,尽可能地保持大鲵的自然繁殖能力。
  4.5 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可以得到很高的受精率,而且一尾成熟雄大鲵的精液能供3~4条雌大鲵产卵所需。雌大鲵开始产卵时,按雌大鲵数量的1/3挑选雄大鲵挤出微量精液镜检,若精子发育良好、活力强、畸形少则留用,否则淘汰另选雄大鲵。雌大鲵产卵完毕,收集卵带放入干净瓷盆,一人将雄大鲵用毛巾包住头部后抱起对着瓷盆,一人轻挤雄大鲵腹部,让精液流在卵上,每盆卵用4~5mL精子即可,然后加入精子培养液,再加入适量的清水,用羽毛辅助搅拌均匀,静置5min后加水漂洗2遍,即可进行人工孵化。
  4.6 产后亲鱼护理 大鲵产卵排精完毕后须仔细检查,若无伤残各自放回原池,若有损伤则用2~4mg/L庆大霉素药浴。产后大鲵池中适当掺入地下泉水以降低水温1~2℃,保持微流水和阴暗静谧的环境,7d内不要喂食。7d后可开始少量投喂,并逐渐减少泉水流量、增加山涧水流量让水温逐步回升至自然状态。
  5 人工孵化
  孵化生态环境条件(1)水温:大鲵受精卵的孵化水温14~20℃,孵化时间为35~40d。人工控温22~23℃,则只需27d。水温在18~21℃,则需要36d。水温变化幅度不宜过大,严格控制在±2℃。(2)容氧量:大鲵受精卵要在含氧量很高的水中发育,水中溶氧量低于3mg/L,对胚胎发育会产生抑制作用,甚至造成受精卵窒息死亡。故受精卵在孵化期间,水中溶氧量不得低于3.5mg/L。受精卵的孵化适宜溶解氧为5mg/L~7mg/L。(3)光照:受精卵在黑暗条件下孵化,适宜大鲵受精卵的光照为lx50~100。
  利用水头压力跌水增氧,控制昼夜水温变幅不超过1℃,孵化池水深30㎝左右,始终保持微弱的流水状态,受精卵6h内不要触动,6h后将卵子小心移入直径20㎝、深10cm的塑料滤篮内,塑料滤篮用泡沫浮子浮于水面上,卵子逐渐吸水膨胀。当卵堆接近水面时要及时分篮,如此最终每个篮可容200枚卵子,孵化过程中每隔1~6h需用羽毛轻轻翻动卵子1次。当胚胎能自行运动旋转后就不需人工翻卵了,对于未受精的和发育不良、坏死的胚胎要及时剔除,以防感染正常胚胎。
  6 幼鱼的培育
  大鲵胚胎出膜后,可放在大塑料盆中静水培养,水深5~8㎝,换水1次/d,用微弱流水效果更佳。约30d左右卵黄囊吸收完毕,可适时投喂开口饵料。开口饵料可用活体水丝蚓或鱼糜,鱼糜需用纱布过滤以除细刺。先投喂1~2d的鱼糜,待娃娃鱼开始排粪后再投喂水丝蚓,这样能提高娃娃鱼的成活率。大鲵的生长速率差别较大,培育过程中要及时按体长规格分池饲养,以防自相残杀,幼体培养要保持安静、阴暗弱光的环境,避免强光和噪声的干扰。 (责编:徐焕斗)
其他文献
作者报道了信息网(Internet)同设备网(Devicenet)互连的一种方法,采用客户/服务器计算模型和Java技术,将自动控制技术同网络技术融合为一体,以实现信息网和设备网之间的无缝
采用模式识别中的K最近邻法(KNN方法)对不满足于统计模型的数据阵中的缺省值进行预测,预测以样本值作为预测参照 由于原始数据阵没有训练集,故采用对原始数据进行最大似然主成分分析(MPCA),获得的结论与KNN方法处理后的数据的主成分分析结论相比较,结果表明,两套数据分析得出的主因子数、因子负载阵基本一致,而因子得分阵有细微的差别,预测较缺省值处理可获得更详尽的信息
摘 要:以沙县官庄林场2.5代杉木种子园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容重、有机碳含量及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100cm土层,2.5代杉木种子园高中低生产区平均容重为:1.29g·cm-3、1.44g·cm-3、1.58g·cm-3;3个生产区有机碳含量大小为:高生产区>中生产区>低生产区;3个生产区有机碳储量为:184.29t·hm-2、145.80t·hm-2、164.11t·hm-2,高生产区的
摘要:为探讨“梨归蒜”高产栽培,田间采用了L9(34)正交试验设计。结果表明,临夏皮胎果产量最高模式为A2B3C1或A1B3C1、当归鲜产量最高模式为A1B1C1、大蒜鲜产量最高模式为A3B3C2。红蒜蒜头生产对当归鲜根增重最明显,白蒜蒜苗生产次之,白蒜蒜头生产最差。白蒜蒜头生产对当归抽薹率抑制作用较红蒜蒜头和白蒜蒜苗明显;红蒜对当归麻口病抑制作用较白蒜明显。  关键词:临夏皮胎果;当归;大蒜;高
该文主要研究了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挥发酚的方法,并对该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加标回收率、线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线性相关可达到0.999以上,精密度在7%以内,检出限为0.011mg/kg,加标回收率在89%~105%。
为研究阿维菌素对斑点叉尾鮰的急性毒性作用,采用生物毒性方法,记录96h内斑点叉尾鮰的死亡情况和观察其毒性反应。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斑点叉尾鮰96h半数致死浓度为9.869×1
摘 要:间伐对人工林木材质量有重要影响。该文通过对塞罕坝机械林场千层板林场间伐与未间伐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测定,分析了间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出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伐能够提高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木材规格,增加出材量。  关键词:间伐;出材量;华北落叶松人工林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8-142-02  Abstract:Intermediate
作者用考虑了二阶微扰贡献的理论公式和由光谱获得的晶场参量,计算了CaF2晶体中四角对称的Yb3+- F-中心的电子顺磁共振参量(g因子和超精细结构常数Ai),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
合成了4个N-取代异羟肟酸钴(Ⅱ)配合物CoL2(L1H=N-[4-(2-乙酰氧基乙氧基)苯甲酰基]-N-苯基羟胺,L2H= N-(4-乙酰氧基苯甲酰基)-N-苯基羟胺,L3H=N-丁酰基-N-苯基羟胺,L4H= N-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