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你可能了解得很少

来源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en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城是如何成为民族象征的


  提到长城,大家想到的画面就是在崇山峻岭中有一道高大的城墙,它有着整齐的垛口,其间分布着一些高大的关楼式的建筑。除此之外,我们的脑海中还会浮现出一些关键词,比如秦始皇、八达岭、孟姜女、世界遗产、烽火台……再比如,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
  长城是如何成为民族象征的?首先回答一个问题:长城到底是谁修的?很多人的回答是秦始皇。没错,秦始皇和长城的修建关系很大,长城确实是在秦始皇的主持下修建的。
  为什么叫万里长城?因为在秦始皇的主持下,长城作为单一的防御体系,首次超过了1万华里。但是,长城不是秦朝一个朝代修成的,它不是秦始皇的发明创造,而早在秦始皇之前的两三百年时间,长城就已经存在了。



  考古显示,在战国时代,除了韩国之外,其他诸侯国都有过大规模修建长城的举动。不仅是华夏民族修建长城,如果放眼全世界的话,很多古代的民族都曾经修建过长城。比如英国的哈德良长城,它是由古罗马帝国在公元前122年修建的,总长度大概有100公里。
  既然世界上很多民族都修建过长城,为什么我们只记住了秦始皇呢?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孟姜女。孟姜女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说她把长城哭塌了。实际上,孟姜女的故事诞生的时候,我们中国人并不喜欢长城。大家记住秦始皇,是作为一个暴君的负面形象,人们当时是把长城和暴虐的统治以及劳民伤财紧紧地绑在一起的。
  那么,这个大家都讨厌的建筑,为什么又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呢?它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唐宋时期的地图《华夷图》中,在北方的位置上明显画了一道长城,这张地图是我们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古代第一幅把长城标注上的地图。从那个时候开始,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开始潜移默化地认为长城是中国一个不可或缺的事物,它已经变成了我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文化认同。

长城到底有多长


  长城成了一个承载了很多精神意义的符号,但实际上,长城有一个最基本的身份,那就是文物。既然是文物,我们就要用文物保护的方法去保护它,用研究文物的方法去研究它。然而,太多人只关注它的象征意义,太少的人关注长城本身。
  长城到底有多长?有人说长城只有几百公里,有人说长城有5万公里。5万公里是什么概念?比赤道一圈还要长1万公里,这实在有点夸张。实际上,全面、精确的长城测量工作一直没有人去做,这些數据都是不可信的,都是出于推测。
  过去,我们修长城是出于“爱我中华”的目的,是为了呈现一个民族的象征,所以之前的长城维修保护工程,像滦平金山岭长城、怀柔慕田峪长城、司马台长城,都是以八达岭长城的样本去修的,要呈现出八达岭长城那样的宏伟气势。但是,如果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去修复战国时期的长城,就会出问题,因为我们不知道战国时期的长城长什么样子。所以,我们要保护长城,首先要了解长城。
  2006年,国家文物局组织了一个叫作长城资源调查的项目,它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对长城进行了非常系统的考古调查与研究。在这个调查的基础上,我们终于绘制出了迄今为止最精确的一幅全国长城的分布图,而且得到了长城的精确长度。
  中国境内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公里,它分布于北方15个省、97个地市、404个县,沿途分布有墙体、关隘、城堡、烽火台等单体建筑和相关遗存等共计43721处。这就是长城的总长度,没有5万公里,但是有2万多公里,相当于从北极到南极的距离。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得出了一些具有颠覆性的结论。比如,过去我们常说“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这个概念显然是不对的,在山海关以东、嘉峪关以西都有长城段落分布。
  通过调查发现,长城有很多不同的样貌,也有很多不同的材质。比如有夯土的长城,有石砌的长城,还有一类长城很特殊,在西北的沙漠戈壁地区,有一段汉代的长城是由胡杨木、梭梭木、红柳枝等搭砌起来的。
  还有一种更奇特的长城,位于黑龙江和内蒙古交界地区,它的学名叫金界壕,它是由金代的女真人在公元12至13世纪修建的,其实它就是在边界上的一道壕沟,非常宽非常深,很震撼。为什么修沟呢?因为金代的西北边疆是在草原上,草原上无险可守,修长城很不划算,一些很深的沟同样可以阻止蒙古骑兵的冲击,所以他们的长城样式就是这样的。而且,这一类长城在2万多公里长城中占到了近1/5,有4000多公里都是这样的长城。

长城不仅活在我们的心中


  最后,我们应该怎样保护长城。
  文物保护有一系列原则,比如不改变原状、真实性、完整性、最低限度干预、保护文化传统、使用恰当的保护技术等等。重点说说和长城保护关系密切的两点。
  一是不改变原状。什么是不改变原状?顾名思义,它原来什么样,修完了还是什么样。另一个是最低限度干预,就是说能不修就不修,这是文物保护的一个重要原则。
  因为长城是一个有年代感、有沧桑感的文物,把它比喻成人,一个人到了70岁、80岁的时候,他的美不再是外在的,而是饱含岁月的痕迹。同样,长城保护也是这个道理,我们要保护的是它的沧桑感和厚重感。
  修长城并不是唯一的文物保护方法。为什么我们一直在修长城?因为长城平时的保养维护工作没有做好。上世纪90年代,世界遗产保护界诞生了一个新的概念,叫作文化遗产监测,就是经过长时间数据的积累,对一处文物的保护管理状况、风险进行识别,对它的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如果做好了日常的评估工作,我们就会知道哪一段长城的风险较大,哪一段长城更需要保护,这个工作我们才刚刚起步。
  长城有43000多个点段,但是沿线专门保护管理长城的人员连1000人都不到。所以保护长城,需要社会大众的理解、参与和支持。
  比如,我们大家最熟悉的长城就是八达岭长城,但实际上很多偏远地区的长城就是一段段土墩。长城的保护和长城边上的居民息息相关,如果老乡们热爱长城,它们就保存得好;但如果老乡们不把它当回事,甚至从它身上取砖取土,那么它们就只剩下一堆堆夯土地基,或者变成了满山坡的一堆碎石。野外的长城沿线有很多碑刻、石刻,包括文字砖,它们常常被扔在山沟里,有的甚至被砌在老百姓家的院墙里。
  河北省卢龙县刘家口长城的关楼(城上供瞭望用的小楼),它是唯一一座保持明代长城原貌的关楼,里头的碑上刻着“定远戚继光”的名字,那是戚继光当年修建长城的时候留下来的。但从这个关楼走出去,转过一座山,没多远就有一个矿场,轰隆隆的机器声不时传来,我站在关楼下,感觉地面不停地在震颤,我不知道这个苍老的关楼什么时候会轰然崩塌。很多时候消失了,就是永远消失了。
  希望大家都能尽我所能地去保护长城,希望长城不仅活在我们的心中,更能真实地永远活在这个世界上。
  (刘名远摘自2018年12月7日《解放日报》)
其他文献
在大多数人眼里,袋鼠是一种充满灵气的萌物,拥有亮晶晶的眼睛和滑稽搞笑的动作。然而网红袋鼠“罗杰”却颠覆了这种印象。  “罗杰”身高超过2米,体重超过100公斤,虽然它时常抱着毛绒兔玩,看起来颇具少女心,但人们站在它的面前依旧会胆战心惊,因为“罗杰”不仅满身肌肉,目露凶光,而且战斗力惊人——它把爪子一挥,厚实的铁桶就会瘪下去。此外,“罗杰”跳跃时可以一步跨越9米,奔跑时速超过60公里。  这种袋鼠颠
期刊
像离家出走般地离开日本,是第一次去美国的时候。当时在美国完全没有可以依靠的人,甚至连英文都不太会讲。但由于乐天的个性,我根本不在乎。  我的缺点就是太过乐观,因此,经常会贸然做决定。虽然有时候乐观可算是长处,不过,加上年轻时的莽莽撞撞,经常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困扰。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替自己捏把冷汗。  在美国记住的第一句话是“Please”。之前我连句打招呼的英语都没学过,更不知道该怎么跟美国人沟通
期刊
安德森先生说:“亲爱的,吉米在哪里?”  “在外面的环形山上,”安德森太太回答道,“他没事的,罗伯特和他在一起。——它到了吗?”  “到了。正在火箭站通过那些烦人的检查呢。事实上,我自己都等不及想看见它了。从十五年前离开地球后,如果不算上电影或者电视的话,我还再也没有见到过一只呢。”  “吉米才根本没有见过呢。”安德森太太仿佛有些遗憾似的。  “因为他是月生人,又不能去地球看看,因此我才带了一个过
期刊
我何其幸运,因为我不是气象学家,不用知道云彩如何形成或气流里有什么成分,但我却可以用我的眼采集天边的流云,放在心里细品那份最抽象的唯美。  我何其幸运,因为我也不是动物学家,我不清楚鸟到底靠什么飛翔,我只知道阳光下那对神奇的羽翼,常常让我感应到蓝天白云之间有天使飞过的痕迹。  我何其幸运,因为我也不是植物学家,我至今都不太明了光合作用的原理,只是会近乎固执地钟情于那最简单的绿,坚信再小的林子里也会
期刊
在谈业务的时候,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惑:“一场业务谈下来,明明感觉不错,以为稳操胜券,可为什么事实正好相反?对方明明对我很和善、有礼貌,我提出的件件事情,他们都答应得干脆利落,可为何真到了签约时就全盘推倒说‘拒绝’呢?”说白了,这并不是因为对方出尔反尔,或者故意耍你,而是因为你没有读懂对方的“拒绝”。  拒绝一个人有很多种方式,不是只有冷冰冰地说“不”才代表他不赞同你。当端坐在你对面的他(她),不假
期刊
画家黄永玉28岁即被安排在中央美术学院教书,院长是徐悲鸿,徐院长提议:“所有的教授、讲师都画一画素描。”有些老师不高兴,说:“什么话,学生画素描还差不多。”不少教授认为自己应该画宏伟巨作了,对徐院长的提议很不以为然。  一天上人体素描课,徐院长来观摩,他一眼就发现黄永玉画得有些问题,便说:“靠里的脚踝骨比外边的高。”黄永玉一惊,没想到徐院长对素描如此精通,对素描的结构如此到位。  休息时,徐院长与
期刊
有一個年轻人跟我抱怨,说他在团队里犯了一个错误,他道歉了,当众反省了,毛病也改了,其他人也表示原谅他了,但他就是感觉大家还是在排斥他。他不禁感慨:“这个时代的人怎么这么不宽容呢?”  我说:“可能是你自己没有搞清楚状况。”  人们常说错了不要紧,改了就是好同志。没错,在是非对错这个维度上,世界确实变得越来越宽容,大家不会揪住你的小辫子不放。但是你别忘了,这个世界还有另外一个维度,叫信任。这跟对错没
期刊
风,从远方来到城市,带着不寻常的礼物,但只有少数敏感的人才察觉得到,像对花粉过敏的人,就会因为别处飘来的花粉而打喷嚏。  一天,不知从哪里来了一阵夹带着孢子的风,于是蘑菇在市区街道的花坛上萌芽了。没有人发现,除了小工马可瓦多,他每天早上都在那里等电车。  马可瓦多对城市的生活不是很适应:广告招牌、红绿灯、橱窗、霓虹灯、海报,装腔作势地想吸引人注意,但是他就像行走在沙漠上从未停驻过目光。相反地,一片
期刊
放手并不總是简单易做的事情。但是,千万不要让放手会失去某些东西的担心改变自己放手的决心。这里讲个小故事给大家听听:  某天,一小男孩拿一只很珍贵的花瓶玩。他将手伸进花瓶内,拔不出来了,就大声喊叫妈妈。他妈妈过来后,想帮他轻轻地将手滑出来,但她试了很多次,他的手仍然卡在花瓶内。  没办法,她只好打算将花瓶打碎,所以她说:“好吧,让我们再试一次。打开你的手,让手指向外伸直,然后往上拔。”  “不,妈妈
期刊
2019年1月8日,著名防护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军工程大学教授钱七虎一身戎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登上领奖台,领取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现场掌声雷动,向这位年逾八旬的“铸盾先锋”致敬。抗战炮火中出生成长立志报国  钱七虎出生于1937年10月,那一年淞沪会战爆发,日本侵略者占领上海,血腥的战争逼迫邻近的江苏昆山人民流离失所,钱七虎就是在母亲逃难途中的一艘小船上出生,因家中排行老七,取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