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组织中CD44v6、MMP-9蛋白的表达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nan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CD44v6和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双染技术检测CD44v6和MMP-9在60例原发性胃癌及60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在胃癌浸润转移过程中的相关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CD44v6和MMP-9蛋白的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χ2配对=36.393和44.083,P<0.001)。CD44v6和MMP-9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χ2=10.899和11.129,P<0.05)、TNM分期(χ2=8.102和6.376,P<0.05)有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及生长的部位无关(P>0.05)。CD44v6和MMP-9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呈正关联(rS=0.036,P=0.009)。结论:CD44v6和MMP-9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可能在肿瘤浸润及转移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罗库溴铵和顺式阿曲库铵用于肝部分切除术的肌松效应。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剖腹单纯肝部分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罗库溴铵组(R组)和顺式阿曲库铵组(C组)。全麻肌松
涎流冰是寒冷地区独特的冷生现象,给公路和边坡防护等构筑物的稳定与交通运营造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现阶段国内外有关涎流冰病害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冻土地区的低等级公路,
2011年,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的何传启教授等人,将其有关“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研究成果公布,引起了一些相关的讨论,也引起了一些院士们的关注。然而,作为传统的科学史概念
楚辞和汉赋文体为各国历代作家所效法,持久不衰。朝鲜、日本、越南、印尼、新加坡都有相关模仿作品。有的不能算仿作,而是学习、效法,或明或暗吸取其营养,包括立意、谋篇、选
<正>基于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隐蔽性、潜伏性、连续性和反复性,防控任务必然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从长远来看,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在短期内将会有增加,因为人工林面积持
报告1例寻常狼疮(lupus vulgaris,LV)继发高分化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患者女,70岁。左侧面部及颈部结节、溃疡、瘢痕45年余,左侧面颊肿块半年。皮损组
<正>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堪称世界级的教育大师,他广泛涉猎世界各国的教育经典、哲学著作,长期坚持深入中小学课堂,访问过世界各国3500多所学校,聆听了1万多节中小学教师的课。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LESS)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和体会。方法:2010年1月~2010年12月对5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患者行经脐LESS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右侧3例,左侧2例。
研究背景:西部地区外感发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证候分型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西部地区外感发热主要证型有外感风寒、外感风热、湿热互结、热毒壅盛四型,外感风热型占总
目的比较CCK-8法与BrdU-ELISA法检测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可靠性。方法待细胞贴壁生长融合度分别达60%及80%时,以10-7mol/L浓度AngⅡ刺激细胞增殖,24小时后分别用CCK-8法和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