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理想的育人课堂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ang2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样的课堂是理想课堂?我们认为,理想课堂应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体现师生的探究性,最大限度地体现课堂的创生性;不仅关注知识和能力,更关注过程与方法,不仅关注学生学识、学力的增长,更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更关注学生的持续发展。那么,在新课改理念下,如何构建理想的育人课堂呢?
  
  一、有备而来,调动积极有效的教学元素
  
  课前精心设计教学预案,是构建理想课堂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必须尽可能把教案设计得科学实用、生动有趣、精细周全,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准确地把握课堂上可能生成的东西,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笔者在上《我掉了一颗牙》一课时,最初想以一则谜语导入新课:“两队白衣兵,形状像玉米,守住红城门,唇舌紧相依。”谁知随口一问,孩子们居然能够一下子猜出谜底,似乎并不感兴趣。后来,我看到学生在活动课上快乐玩耍的情景,灵机一动,用数码相机拍下了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孩子们有的咧开嘴巴笑着,露出换牙的缺口,有的则三五成群,快乐地叫喊着。当拍到一个名叫小蕾的小女孩时,她突然用手捂住了嘴巴:原来她掉了大门牙,害羞了!课堂上,我运用这些照片导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学话题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然生成。
  又如,教学《我是独生女(子)——话说我们独生子女》一课时,沈琦琪老师课前走访班中每位学生的家长,请家长给自己的孩子写一封信。在课堂上的“亲情传真”环节中,教师充满激情地诵读了小婷妈妈的信:
  宝贝女儿:
  你长这么大,这还是妈妈第一次给你写信。因为11年以来,你从没长时间地离开过妈妈,一直是在妈妈的视线里长大的。从呱呱落地到蹒跚学步,再到上幼儿园、上小学,你现在已经是五年级学生了。看着你一天天长大,妈妈从心底里感到高兴和欣慰,因为让你健康快乐地长大就是妈妈最大的心愿。
  你小时侯身体不好,经常打针吃药。每次看到你细小的胳膊被针扎入,妈妈多想替你挨痛呀!那一针针哪里是扎在你的手上,那都是扎在妈妈的心里啊!……
  孩子,你永远是妈妈的骄傲,在你心中永远有妈妈的祝福!
  爸爸妈妈永远爱你!
  ……
  信未读完,小婷早已泣不成声。和小婷一样,很多学生读了父母的信,都流下了眼泪,他们的心中有感动、有悔恨……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课前采撷资源时,一是要关注学生生活,因为生活是最真实的课程资源。看似简单的照片,看似平常的掉牙故事,因为来自于学生的真实生活,所以一下子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二是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情感的认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学生与父母朝夕相处,对父母的爱常常体会不深,而书信看似平常,却能拨动学生的情弦,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到父母深深的爱意。
  
  二、适时调控,点化即时生成的鲜活话题
  
  课堂上,我们既要重视对教学预案的运用,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生成的东西,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适时地调控课堂,以实现课堂教学的真实、创新、高效。
  例如教学《参加正当有益的课余活动》一课时,学生都谈了自己参加的课余活动,并辩析了哪些是正当的,哪些是不正当的。一位学生突然提出:“老师,看电视是正当有益的课余活动吗?”这一问题虽然不在预设之内,但我立刻组织学生展开了讨论。学生的观点并不一致,有的认为看电视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了解国家大事,是正当的;有的认为看电视容易着迷,使人误了正当的工作,还不利于学习和保护视力。于是我就问:“那么这一活动在怎样的条件下才能变得正当有益呢?”接着,学生就在四人小组内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析了问题的关健,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交流中,大家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时间把握适当,注意选择有益的节目内容,看电视就是正当有益的课余活动。利用这个课堂生成的问题,老师带着学生进行了一次问题探究,同时也给了提问的学生一个极大的鼓舞——他的问题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重视。
  课中调控,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每一个不同寻常的提问表示尊重。“看电视”的问题虽然偏离了预设,但却是学生生活、学习中碰到的最直接的问题。组织学生探讨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学生当然全情投入,印象深刻。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对于生成的问题,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引导:如果是教师非常清楚的问题,当时就要给以明确的解答;如果是教师弄不准的问题,可以把学生的思路引向课外,让学生或师生一同从书中、生活中去探寻答案;如果学生在价值观上有误,教师则要及时给予正面的引导……总之,对于课堂生成,我们绝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训斥挖苦,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三、敦品笃行,看重身体力行的生活实践
  
  新课标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的确,对于我们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而言,“课外的事情比课内的事情更重要”。学生课堂上懂了,课后是否真的懂了?学生课堂上讲了,课后是否真的做了?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把握、寻找与学生生活建立联系的结合点,打破教学场所、教学时空的限制,让孩子们去接触原原本本的生活,去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从而获得真切的感受。
  课后实践,一是教师思想认识要到位。活动的结束并不等同于教育的结束,一节课结束了也绝不意味着学生认识活动的终结。在教育活动之后,教师需要有意识地总结提升:可以利用学生尚存疑问之处再提出新的教育要求,引导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或者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举办成果展示会,交流、推广或利用成果等。二是教师课后反馈要到位。教师要重视课后评价,学生的学习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更应该包括课外的实验操作、手工制作、饲养种植、调查访问等等实践活动,我们要通过成果展示的形式(如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所完成的作品、收集到的资料等)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既对课外实践增强兴趣,又清楚地看到自己参加实践活动的情况。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身体力行的生活习惯。
  如学习《让我自己来吧》一课,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还可以与家长配合,布置“量身订造”的作业,培养学生每天按时完成作业、按时作息的习惯。学习《家人关爱我成长》一课,可以要求学生坚持自己能做的事情不给父母添麻烦,帮助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请父母监督,并做好有关记录。
  总之,一个理想的品德课堂,既需要课前的精心准备,又需要课堂上的机智调控;既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也要真正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既要看学生课堂上的表现,也要关注他们课后生活中的行为,关注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课堂质量是个永恒的话题,只要我们善于学习与反思,勤于实践与探索,我们的教学效果一定会越来越理想。
  
  (作者单位:浙江常山县芳村镇小学)
  责任编辑李红霞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课堂教学越来越精彩纷呈,这与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重视对新教学理念的学习和运用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了对预设
爱是什么?初为人师时,以为“爱”是苦口婆心的教育,是严厉的批评,是高声的训斥,是深深的抱怨,并以此方式“爱”自己的学生。结果发现学生怕自己、恨自己,为此笔者 What is l
用射频溅射法制备了金属/半导体Fex(In2O_3)(1-x)颗粒膜.用XRD,TEM辅以磁性测量研究了该系列颗粒膜的微结构实验结果表明,纳米尺度的Fe颗粒均匀地分散在非晶态In2O3中.退火可使In2O3
近段时间以来,国内多个城市和地区均遭遇“十面霾伏”。2013年春节期间,74个城市PM2.5平均超标率为42.7%,最大日均值为426微克/米~3。2013年底则首次在长三角地区发布了雾霾
南与磅礴的长江鼓乐应和,北同繁华的南通家纺城灯火相邀,这里就是有着百年办学底蕴的川港小学。1895年,清未举人周家禄同乡兴教办学,创办了私塾性质的白华苑,后与第二国民学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过程控制仪表与系统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于2009年4月23-25日在重庆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上级协会领导、专委会理事单位的领导、代表、以及特邀专家,共23人。
一、营造宽松班级氛围(一)了解、悦纳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班几十名学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优缺点,他们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态度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
这是三年前的一堂课。那天上《荷花淀》的时候,恰逢从河北专程来昕我课的几位老师。下课后,他们对这一堂课赞口不绝:“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语文课!”“行云流水,很自然地就走
侵权行为作为一种非常复杂的民事违法行为,在现实生活中虽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但又并非杂乱无章,它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表现为不同的侵权行为类型。而针对不同类型的侵权行为
即便是应诺记者采访后拖延了1个半月,方兴东接受采访还是不太情愿。他说,很多事情还没敲定。以此为由,方兴东不愿意谈及他目前的商业动作。他只是表示,现在一切都在过渡,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