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书”年代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llove09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图书出版便捷,品种日益丰富,家里的书房总在不断增添新书。面对各种装帧精美的圖书,我却总是忘不了很多年前的那段往事。因为对书有一股莫名其妙的爱,中学时代,我曾经疯狂地自制“书籍”。
  那时,生活在农村,家里藏书极其有限。为了增加自己的“藏书量”,我只好自己动手“做”书。办法有二:一是将剪报粘贴成“书”,二是手抄资料成“书”。
  我在一篇短文里提到,中学时代,我的课余时间都花在捡报纸上面。有些破损的报纸,保存不便,就取其精华,将有用的部分“截留”下来。时间一长,剪报资料就多了,翻阅、查看便越来越不方便。这时,我便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将它们“文以类聚”,粘贴成册,像出“丛书”般。这些自己制作的孤本“书”,分生活类、文艺类、科技类等,五花八门,样样齐全。那几年,这类“书”我几乎坚持每月“出版”一册,而且给它们编上了“统一书号”。为了使它们美观些,在编排上可得费尽心机,才能做到每页数篇文章刚好吻合成一个整体。我想,报社的工作人员也没我辛苦,当时便很盼望着编辑同志能方便我剪报,尽量把每篇文章排得方正些。
  与剪报“辑”书相比,手抄“制”书的经历更值得我引以为豪。读中学时,我有个不错的阅读习惯:借人家的报刊书籍,见到自认为有价值的,必抄录之。起先因為没有“出书”的预见,抄得很潦草。后来数量多了,感到很有必要按内容整理成册,于是便越抄越工整,最后干脆将前头不工整的几册重新抄录一遍(称为“再版”)。那时,正宗的教科书没读到多少,“杂牌”书刊倒是一册接一册地借阅,时间浪费不少,试卷上不考的“见识”也增长了不少。记得有一年寒假,从语文老师那里借得一部《唐宋词鉴赏辞典》,如获至宝,没日没夜地抄,连春节这天也不例外,二十来天假期过去,一千多首词也被我一首不漏地抄完,还编为上、中、下三册。开学还书时,右手中指已被钢笔压得起了厚茧。
  读初三那年,正值全国各地通俗文学刊物泛滥之际,我很不小心地迷上了武侠小说。年轻人果然有激情,读得多了便想一试身手,笔名也取好了,就叫“全庸”(意思是比金庸还差着两点)。尝试着写了几章,困难就来了:自己不学武术,每逢小说中侠士过招时,场景描写总是“活”不起来。咋办?想出了一个笨法子:做笔记。大约两年时间,我将数十部武侠小说中的武打场面描写、历史地理知识都抄了下来,每逢“写作”卡壳时,便翻到其中一段模仿几招。这样一来,这所谓的“小说”还真“活”起来了,有关笔记也积累了十几本。
  大约四五年时间下来,我剪辑了二十多本铅印的书,手抄本更是多达数十册,所抄字数在百万以上。后来读大学中文系,有些同学惊诧于来自乡野的我在文史知识方面颇有“博览群书”的嫌疑,我将当年制书的经历如实道来,闻者无不咂舌。
  当然,读大学后,书籍多了,也有条件买些书了,自制书籍的历史便自然终止了。当年那些“书”,剪报本因为太粗糙,且已“书老纸黄”,我早已废弃不用,后来干脆塞进老家的灶膛;手抄本则因为付出心血太多,至今仍珍藏在书箱。
其他文献
一下子,身边不少朋友都爱上了跑步。  有个朋友是某杂志编委,每天在微信状态刷屏,晒跑步纪录:5公里、8公里、10公里……不时还秀他复活的腹肌,瓦片样扣在曾是肚腩的地方,神气活现地向我们这些胖子示威。  我常给他的状态点赞,带点欣赏,夹杂羡慕。坚持跑步是件不容易的事,它需要毅力,还需要时间。这两样东西我都没有。不过,我最喜欢点赞的还是他抱怨骼胫束(包绕大腿的深筋膜)和胫骨痛或者左腿受伤的状态。恨不得
期刊
陈家丽作词陈志远作曲苏芮演唱的《跟着感觉走》,听起来感觉好极了。但如果在生活和工作中也轻易地“跟着感觉走”,就可能闹出把土豆当白薯的误会。  马未都闹过这样的误会。有次他去甘肃张掖讲课,晚间朋友请吃饭。席面上都是他要求的当地产土菜。他挑了块大白薯吃,感觉很面,但不够甜,口感不是很好。第二天去乡下,自然还是吃土菜,席间朋友给他挑了块他昨天吃过的那种大白薯,说:“尝尝我们甘肃的土豆,又沙又甜。”嚯,昨
期刊
去年末,《人民日报》“百姓生活”栏目中刊文说:我们正处在一个“快”时代,吃快餐、乘快车、收快递、住快捷酒店,穿衣也流行“快时尚”。许多人都想着早成功、早成名、早成有钱人。的确,快,有利于争取时间,有利于提升效率,有利于创造业绩。  《现代汉语词典》上说,“快”表示速度大,与“慢”相对。诸如快车,快件,快步,快速,快捷,快马加鞭;快是一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精神。但是,有的时候,却往往是“心急
期刊
说来话长。两千多年前的一天,在鲁国为相的公仪休议事归来,一进后堂,娘子笑盈盈地告诉他:今晚给你做最爱吃的鱼,犒劳你……  公仪休一愣:非节非假,为何买鱼?  娘子笑道:不是买的,是有人了解到你素爱吃鱼,送来给你尝鲜的……  公仪休坚辞不受。娘子不屑:你爱吃,人家爱送,人情社会嘛,一条鱼多大点事呀?  却听公仪休侃侃道出自己的“生活经济学”:人情忒负重呢!我虽然嗜鱼,但如果从这条“礼鱼”開始,送鱼不
期刊
要想让批评发挥作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批评是得当的,开出的药方也是符合实际的,而不是为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然而,即使你认为自己的批评恰如其分、温和理性,也难免由于智识的有限,立场的不同、思想的独断等因素,到了别人眼中可能就是另一样光景。比如你觉得自己的观点很平和,别人就会觉得有些偏激;甚至自己与自己的想法都会有矛盾,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所以,批评后是允许再批评的,关键是要摆事实、讲道理,能够自圆其
期刊
我非常喜欢《菜根谭》里的一句话:“每临大事有静气。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古人认为,静气是一种修养、一种气质、一种境界、一种智慧。一个人只有内心安静,才能冷静思考,正确判断,平和处事,坦然地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  平心静气并不是说了无牵挂、无所事事、观望等待,而是指由襟怀坦然所得到的心理宁静淡泊,不追逐名利,不惑于浮华,遇事能够保持清醒,冷静思考,沉着应对,从容不迫,泰然自若,永不言
期刊
1941年5月15日,我投生到鄂西一个经济和人文都极其落后的山村;还摊上个地主家庭;还扯上个海外关系(四姨夫是国民党空军驾驶员);母亲去世后5年父亲去世,之后,继母改嫁,9岁的我与14岁的姐姐(别无兄弟姊妹)相依为命。  1962年高考成绩很好,但“政审不合格”在当时那个年代,没被录取。做小学代课教员,干了不到一年,赶上“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口号的提出,女校长找我谈话说“我是依依不舍地辞退你的”
期刊
前天读潘荣陛在乾隆年间写的《帝京岁时纪胜》,里面有这样一段描写,引起了我的注意,“每于新正月旦至十六日,百货云集,灯屏琉璃,万盏棚悬,玉轴牙签,千门联络,图书充栋,宝玩填街”。很明显,这是写琉璃厂书市景象的。的确,那时的文人学士,没有在春节假期期间逛过厂甸的,还真不多。  萧乾在他的《北京城杂记》中就曾经说过:“我最怀念的,当然是旧书摊了。隆福寺、琉璃厂——特别是年下的厂甸。我卖过书,买过书,也站
期刊
陶渊明出于愤世嫉俗,不愿与当权的腐败势力合作,毅然弃官归隐。他留下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一直为后人所赞誉。  但是,也有个别对陶渊明的气节看不上眼,并加以讥讽的人,唐代大诗人、名画家王维就是一个。《王右丞集》卷十八有一封他晚年写给朋友的信《与魏居士书》,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近有陶潜(渊明),不肯把板屈腰见督邮,解印绶弃官去。后贫,《乞食》诗。云‘叩门拙言辞’,是屡乞而多惭也。尝一见督邮,安食
期刊
由于不是有钱人,所以在购物这件事上,一直比较克制(也没有办法不克制)。但从年轻的时候开始,我和老伴就喜欢旅游。不过早期的东游西转,除过在住宿上稍稍讲究以外,其它的行、吃、购物等,统统特别节俭。记得一次從杭州到宁波,买的是最便宜的火车硬座,在拥挤不堪、空气污浊的车厢里一夜没睡,苦不堪言。没办法,谁让你挣钱不多,却喜欢旅游这么一种有钱人才能够好好享受的消费呢?陕西关中土话调侃这样的人是:“小姐的身子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