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条鱼有N种做法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anol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发现中国的问题不是问题,发现中国教育的问题也不是问题,而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显然没有一个普世方案。一个国家选拔人才毕竟需要一个尺度和标准,于是,上大学拿文凭成为中国学子们十年寒窗之后的最大期盼。很少人去深究,在恢复高考30年后的今天,文凭本身在经历着怎样的演变。最近,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周光礼的新书——《中国博士质量调查》中爆出,中国最牛导师曾同时带47名博士,这一事实足以让人掂出当今文凭的含金量。
  这就是中国教育的现实——文凭不断贬值,人才依然稀缺。满大街本科生找不到工作,而中专中技学生却供不应求。用杜马夫妇的话来说,就是中国教育连“大棚菜”都没种好,品种单调,无序繁殖,直把宝种成了草。
  杜马决心铤而走险,让自己的孩子脱离“大棚”,开自己的花,结自己的果。
  与杜马夫妇的对话充满了交锋和质疑。七天采访、七天的朝夕相谈,记者不仅了解了杜马在教育方面不寻常的思考和审慎的追求,同时也读出了他们的人生之道——就私人教育而言,他们为自己立了一块行动者的碑。
  
  《孩子》杂志: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婴儿生下来第三天才开始教育,就已经晚了两天。”在斯然的早期甚至超早期教育方面你们显然做到了。但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过早学习认字反而会固化孩子的思维,对想像力的开发不利,你们怎么看?
  马蕙菁:所谓“过早唤醒”我不认同。孩子自生下来,她的五官就是用来感知世界的,比如图形、色彩、气味等等,这是她认识世界的第一站。汉字本身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对幼儿来说,认字的实质就是辨认图形,我还是那个观点,只要孩子认识他妈妈,就能认字。而我和斯然爸爸都学美术,斯然也许遗传了某种基因,所以“图形”辨认起来特别快——完全没有难度,就像孩子学母语一样,自自然然,就永远不会过早。
  连最笨的妈妈都知道,教育孩子不能只做一件事。孩子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调动和训练花去了母亲多少心血呀,婴儿期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全面刺激脑细胞的生长发育,认字只是其中一个部分,根本谈不上固化。
  《孩子》杂志:斯然13、14岁当杂志记者时,曾为某时尚家居品牌做过“软文”包装——《一个人的六个梦》,关于一间卧室的奇思妙想可以说是极尽新奇。当然这也客观地证明了她的思维并未早衰和固化。但也有学者善意地提醒,如果让聪明的斯然按常规上学,接受各个科目的训练,和众多的伙伴互为镜子,是否她会比现在更加优秀?
  马蕙菁:我从不做妄想和妄断。就像做陶艺一样,陶土的色泽、纹理、软硬决定了它适合做成何种器物或饰物,大棚菜式的统一栽培不会有植物独特的色香味。比如一条鱼,如果它很鲜活我就用来清蒸或做成鱼生,如果它死了我就煎炸红烧,每一种做法都有局限,关键在于判断和选择。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说,林中有两条路,踏上哪一条人生都会全然两样。从斯然体现出来的先天禀赋、兴趣,我们做出了选择,当然这也是她自己的选择——在家上学。童年时的斯然其实从不缺玩伴,村边小学的孩子三五成群地来家里闹腾玩耍,周末和假期,朋友们携家带口来访,斯然是老朋友不缺,新伙伴不断。我们的教育目的始终是以人为归依的,即幸福生活,快乐工作,身心健美,至于文学家、数学家、化学家等等,历史上从来也不缺,这些有成就的人,是学习加造化的结果,斯然还能不能有更高的造化,还要看未来的很多因素。
其他文献
案例:  最近接诊了一位小患者,孩子4岁半,最近几个晚上经常半夜惊醒,或者惊叫哭闹,或者突然跳起来,两眼直呆呆地看着爸爸妈妈。家长叫唤孩子时,孩子却并不应答,过会儿就又躺着睡着了。家长很担心,咨询这是属于什么情况,是一种病症吗?  从孩子的这些症状看来,我诊断为幼儿夜惊。夜惊是儿童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为幼儿夜间睡着以后,有时会突然惊醒、哭叫、表情紧张、手脚乱动、大汗、呼吸急促等症状。发作时幼儿心跳
有些年轻的家长朋友总存在这样的疑问:如何教育年幼的孩子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做好生活的点点滴滴,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孩子做出榜样,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我的孩子刚满一岁半,语言表达以单字或叠词为主,但他已经具备了一些良好的习惯。    早晨按时起床  儿子从出生起就有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晚间熟睡,很少哭闹,到现在一直保持着晚上8:00左右睡觉,早晨7:00左右起床的习惯,很少赖床。偶尔起得
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主要包括唱歌、音乐欣赏、律动、音乐游戏等,这几年又兴起了打击乐。为了更好地感受、体验、理解音乐,家长有必要仔细遴选幼儿音乐教材。下面推荐几套非常不错的经典教材:  ○奥而夫音乐教学(适合5岁以下幼儿)  奥尔夫认为,人都有一种本能欲望,即通过语言、歌唱(包括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流露出思想和情绪。而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启发和提升人的这种本能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不好,
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实用技巧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家长必须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心特点,以及学习和生活需要,力求做到有的放矢训练。如何用具体的方法步骤进行训练呢?不妨参考以下的实用技巧。    技巧1:同步传带式    一边是家长演示讲解,一边是孩子模仿操作。这一技巧方式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年龄很小的孩子,他们刚有动手和做事的意识,是动手能力学习的开端,所以需要我们手把手地教他;另一种情况是,对于一件
在一个著名的旅游风景区,生活着成群结队的大雁。大雁体态优美,羽毛漂亮,长长的脖颈上印着奇异的花纹,走路的姿势像少女在翩翩起舞。每年秋末,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南方飞行,来年春天又排成“一”字或“人”字形飞回。它们吸引了众多游客,风景区也因它们的存在而远近驰名。  有一年,公园解除了“禁止向动物投食”的禁令,将标示着禁令的木牌拆下了。于是,游客纷纷把香蕉、饼干、薯片等食物投向他们心爱的大雁,大雁摆弄着
在美国,暑假大约有10个星期左右,假期里各种各样的活动非常多,家家户户的孩子们基本都闲不着。    暑期学校  美国的公立学校,会安排几星期的暑期学校。暑期学校的课程丰富多彩,包括数学、语文、手工、科学自然、阅读、运动等等。家长们一般会根据自己孩子的兴趣为他们选课。参加暑期学校,补习文化不是主要目的,而是学习一些生活技能等。暑期学校与平时学校的不同之处是,假期学校只开半天学,通常只是上午授课,家长
李光煜(点击看大图)
朱亚鹏等
儿子不但乐于写作,而且善于写作,个中的秘诀是什么呢?我的体会是:“积累就是秘诀。”下面就介绍一下几点经验。    语言的积累    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语汇是习作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为了帮儿子建立“语汇库”,我给儿子买了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科普读物等方面的书籍,虽然儿子不一定都读、都懂,但广泛的阅读开阔了他的视野,增加了他的知识,也为习作积累了必要的语
女儿6岁,一次,我跟她闲聊时,她忽然问我:“妈妈,你知道我怎么对付老跟我开玩笑的男孩子?”我没反应过来,女儿得意地接着说:“我掀起裙子把他们都吓跑了!”我小小地吃了一惊:“真的?!”女儿发现自己说漏了嘴,觉察到我的愕然和生气,就像小乌龟钻进壳里一样,怎么也不肯再开口了。我想,我失去了一次了解孩子真实想法、与她真诚交流的机会。   我的想法和大多数父母一样,希望孩子能对自己无所不谈,以了解他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