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就本科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而言,全面性导师制运作模式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已取得令人瞩目成绩,在本科生培养方面成绩斐然。本文是在阐述本科导师制发展及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本科生导师制运行的一般模式,最后则是从实践的视角出发,对本科导师制运行现状做出研究。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高校;学生
1.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及概念综述
(1)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导师制最初来源于英国教会学校,教育者的职责主要是面对一些特殊的学生实施道德驯化与生活教导,教育者因此而成为被教育者生活与道德方面的导师,这一制度到了14世纪被英国的一些知名的大学引进。在19世纪,导师制成为一些国际型大学竞相采用的模式,而我国则是在20世纪的20年代才开始引进导师制,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本科生导师制的基本概念。本科导师制指的就是在本科阶段所设置的,旨在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专业发展,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从而为其职业规划作出正确引导的一种教学模式。本科导师制职责的内涵主要是涉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空间的拓展、师生协作关系的构建、学业水平与能力的提升、职业规划的引导这五个方面。
2.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模式
(1)全程导师模式。这一模式要求从学生一进入高校就推行导师制,导师在思想道德、专业素质、科研水平、职业规划等诸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
(2)科研导师模式。科研导师模式主要是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这一能力将会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这一选择性存在的标准即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导师就是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具象化的科研指导。
(3)精尖导师模式。所谓的“精尖”,指的就是将培养精尖的学生作为导师关注的对象,在高校落实国家人才培养规划实践中,着力于抽取部分具有实力的学生作为精尖培养的对象,并将其交由学术界权威导师带领,从而实现该部分精尖学生的超常规发展。
(4)目标导师模式。这里的目标是相对于学生来说的,即学生根据自己在职业规划、学业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来自主选择导师,从而使自己在实践能力方面得到提升,使创新精神的培养处于相对宽松与自由的空间之中。
(5)阶段导师模式。这一导师模式是以高校为主导,既可以根据不同专业课程划分为不同的导师,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阶段划分为不同导师,这就使得学生的培养更具系统性。
3.本科生导师制运行的实践
(1)基础衔接阶段。从字面上理解,基础衔接阶段主要是应用于刚升入高校的初期,这一时期对于大学生们来说尤为关键,因为刚升入大一的学生会对大学生活产生诸多的不适应,此时的导师制模式的运作,主要是在引导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等,从而为其以后的大学生活奠定极为坚实的基础。对于此时的大学生而言,基础衔接阶段的导师大多应该是生活辅助或是心理辅导型的导师。
(2)高校学习阶段。这一阶段是指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阶段,时间持续为三到四年,在这三到四年的学习生涯中,导师任务最为繁重,主要是体现在指导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提升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方面,并在最后阶段帮助学生制订出自己的职业规划。导师的选择主要限定于在学术界具有一定权威、具有较高专业性造诣的高校教师这一范围内。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导师会对不同学生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知识基础予以充分调查,并据此因材施教,从而督促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业,尤其是在职业规划阶段,导师的意见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可以对自己未来有清醒的认知。
(3)社会实践阶段。这是本科高校毕业生进行毕业设计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高校的毕业生即将面临社会的选择。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中,如何提高自己实践能力成为高校毕业生关键性的问题,导师在这个阶段就承担起培养高校毕业生实践能力的职责。导师的选择倾向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校教师,导师会带领学生步入社会,走向工厂企业,立足于专业对口岗位磨炼其意志,从而使学生为以后参加工作积累更多的经验。
本科生导师制模式的运作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夯实理论基础,提高实践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从长期发展来看,应该以一种更为积极的态度来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模式。
参考文献:
[1]龙献忠,钟和平.人文关怀视野下的高校对话德育及其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12(01).
[2]应跃兴,刘爱生.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嬗变及启示[J].浙江社会科学,2009(03).
(作者单位:沈阳建筑大学)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高校;学生
1.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及概念综述
(1)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导师制最初来源于英国教会学校,教育者的职责主要是面对一些特殊的学生实施道德驯化与生活教导,教育者因此而成为被教育者生活与道德方面的导师,这一制度到了14世纪被英国的一些知名的大学引进。在19世纪,导师制成为一些国际型大学竞相采用的模式,而我国则是在20世纪的20年代才开始引进导师制,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本科生导师制的基本概念。本科导师制指的就是在本科阶段所设置的,旨在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专业发展,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从而为其职业规划作出正确引导的一种教学模式。本科导师制职责的内涵主要是涉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空间的拓展、师生协作关系的构建、学业水平与能力的提升、职业规划的引导这五个方面。
2.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模式
(1)全程导师模式。这一模式要求从学生一进入高校就推行导师制,导师在思想道德、专业素质、科研水平、职业规划等诸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
(2)科研导师模式。科研导师模式主要是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这一能力将会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这一选择性存在的标准即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导师就是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具象化的科研指导。
(3)精尖导师模式。所谓的“精尖”,指的就是将培养精尖的学生作为导师关注的对象,在高校落实国家人才培养规划实践中,着力于抽取部分具有实力的学生作为精尖培养的对象,并将其交由学术界权威导师带领,从而实现该部分精尖学生的超常规发展。
(4)目标导师模式。这里的目标是相对于学生来说的,即学生根据自己在职业规划、学业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来自主选择导师,从而使自己在实践能力方面得到提升,使创新精神的培养处于相对宽松与自由的空间之中。
(5)阶段导师模式。这一导师模式是以高校为主导,既可以根据不同专业课程划分为不同的导师,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阶段划分为不同导师,这就使得学生的培养更具系统性。
3.本科生导师制运行的实践
(1)基础衔接阶段。从字面上理解,基础衔接阶段主要是应用于刚升入高校的初期,这一时期对于大学生们来说尤为关键,因为刚升入大一的学生会对大学生活产生诸多的不适应,此时的导师制模式的运作,主要是在引导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等,从而为其以后的大学生活奠定极为坚实的基础。对于此时的大学生而言,基础衔接阶段的导师大多应该是生活辅助或是心理辅导型的导师。
(2)高校学习阶段。这一阶段是指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阶段,时间持续为三到四年,在这三到四年的学习生涯中,导师任务最为繁重,主要是体现在指导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提升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方面,并在最后阶段帮助学生制订出自己的职业规划。导师的选择主要限定于在学术界具有一定权威、具有较高专业性造诣的高校教师这一范围内。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导师会对不同学生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知识基础予以充分调查,并据此因材施教,从而督促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业,尤其是在职业规划阶段,导师的意见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可以对自己未来有清醒的认知。
(3)社会实践阶段。这是本科高校毕业生进行毕业设计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高校的毕业生即将面临社会的选择。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中,如何提高自己实践能力成为高校毕业生关键性的问题,导师在这个阶段就承担起培养高校毕业生实践能力的职责。导师的选择倾向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校教师,导师会带领学生步入社会,走向工厂企业,立足于专业对口岗位磨炼其意志,从而使学生为以后参加工作积累更多的经验。
本科生导师制模式的运作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夯实理论基础,提高实践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从长期发展来看,应该以一种更为积极的态度来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模式。
参考文献:
[1]龙献忠,钟和平.人文关怀视野下的高校对话德育及其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12(01).
[2]应跃兴,刘爱生.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嬗变及启示[J].浙江社会科学,2009(03).
(作者单位:沈阳建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