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幸福魔方》自2010年1月4日正式开播以来,由于选题范围实现了突破且不俗,内容真实,关注正常家庭的主流价值观,主持人的知性、机智又富含哲理的主持风格,追求逻辑真实的制作技巧等特点,使节目一直受到观众的热捧,赢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幸福魔方》 栏目特点 情感节目 真实性
一座“透明玻璃屋”、一方“网友九宫格”、一个“心理疏导师”、一位“知性主持人”和一扇“幸福回归门”,2010年1月4日23:00,一档形式新颖的民生情感类节目《幸福魔方》正式亮相,与观众一起寻找幸福之门。自正式开播以来,《幸福魔方》一直受到观众的热捧,赢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众多情感类节目林立的电视界,《幸福魔方》的出现不仅令观众耳目一新,而且也攀上了情感类电视节目的收视新高峰。随着收视率的不断攀升,《幸福魔方》的播出时间也不断前移,3月1日改为每周一至周四21:20播出,时长60分钟。参加第16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论坛“中国电视主持人三十年回顾与展望”的各位专家、名嘴对东方卫视的情感类节目《幸福魔方》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幸福魔方》可以说是目前情感类节目中,“形式感最强,故事最完整,主持人把控最到位的”①。
《幸福魔方》缘何广受青睐
第一,从题材和内容谈起。
题材不俗。选题是节目成功的一半,选什么样的题材,既是节目定位的需要,也是节目能否表现与众不同的所在,情感问题是各情感类栏目的永恒话题和主要选题,但情感话题又是涉及范围很广的,选什么样的问题是关键。东方卫视《幸福魔方》制片人陈晔认为,《幸福魔方》特别“贴近生活”,选题是主流色彩的话题,杜绝“小三、同性恋、变性、‘小姐’”一类的边缘化话题。很多节目对观众来说是有意义的,他们看着别人的故事,想着如果我遇到应该怎么处理,而且感动之余也有深思的地方。②
题材实现了突围。《幸福魔方》抓住了三个要害:一是抓住了一线大城市如上海、北京等城市的年轻人群,因为他们具有示范作用,这是二、三线城市年轻人所不具备的功能。二是抓住了“80后”这个概念,这个群体当前是生活矛盾的聚焦点,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具有强大的冲击力。三是走进社区,不是把困惑与情感局限在家庭之中,而是扩大到整个社会,走进上海现代社区、老弄堂、高校、商场、监狱、写字楼、上海书城等,关注社会上更多需要关注的人。前不久,《人民日报》刊文,认为该节目突破了男女狭隘的感情,从狭义的“情感”走向广义,关注民生,反映整个社会的精神和情感。
内容坚持“真实娱乐”的理念,把精力放在关注正常家庭的主流价值观上,是《幸福魔方》栏目一贯坚持的原则。比如说恋爱纠纷、婆媳关系、朋友的情谊等等,在节目中,帮助受到伤害的双方提出正确温馨的解决办法,给矛盾双方带来了全新的心灵解脱,给了观众很大的启发。综观已经播出的100期节目(截至7月10日),围绕亲情、爱情、友情的占多,随着时间的推移,节目在内容的选择上有所变化,把帮助人们进行心理疏导作为主要题材,如《我需要一份工作吗》、《都是身高惹的祸》、《我的男友一米六》等等,虽然节目中以展示个人隐私、心理疾病等为主要内容,带有娱乐色彩,但这种娱乐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的,是健康向上的,因此也牢牢地吸引了一批忠诚度较高的观众,构建了《幸福魔方》的收视群体。
第二,从形式谈起。
形式新颖是《幸福魔方》的一个亮点。玻璃魔方的独特造型,为“当局者迷”的嘉宾营造了一个适合倾诉的空间、清晰和安全的港湾。舞台中央,灯光分明,一座玻璃屋中有两人,一位是主持人,另一位可能是因为被误会、被误解的“当局者”,因深陷其中,方寸已乱,终成“当局者迷”的“当局者”,他需要一个安全的港湾,需要得到保护,还需要一个陪伴者在一旁抚慰不安的心灵,帮其沟通外界各关联的元素:坐在四方的亲人、同学、同事,甚至是专家,还有连线的网友,帮助他找回全新的幸福之门。《幸福魔方》的玻璃屋和舞台的光影效果,让节目中的参与者(包括主持人在内)看不到摄像机,从而能够心里很平静,感到仿佛这里是在世界上最隐秘和安静的角落,在这儿可以向自己信任的人倾诉自己的故事。
心理咨询师的出现,突破了一般情感类节目由主持人劝导、总结、协调的模式,改由权威性的心理专家通过运用心理学理论,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传授实用的生活技巧来对嘉宾进行心理测试、心理辅导与引导,权威、可信,从而为魔方里的嘉宾走向“圆满”创造了条件。“这个节目我觉得能为家庭社会的和谐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平台。”③心理疏导师是关键时刻任何人都需要的智慧指路人。
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使《幸福魔方》的内容颠覆了故事的结构,呈现给大家的不是“正反两个方面的问题”,而是一件事情的发生,节目不再纠缠于一个场景的细节再现,更关注当事人和关联人对于未来幸福所做出的努力,这是一种真正的幸福关怀。
第三,从主持人谈起。
在《幸福魔方》中,主持人陈蓉有机、协调地将节目内容贯穿一线,各种元素稳步推进,一步一步走向“圆满”。有专家这样点评说:“在数年的主持中,她(陈蓉)逐渐形成了大气、稳健、知性并具亲和力的主持风格,在各种主持场合能够把握节目进程,掌控节目节奏,带动现场气氛,并与嘉宾观众达到良好沟通,实现最佳演播状态。”主持这样一档都市人的心理谈话节目,驾驭好节目并不容易,有人认为该节目是“形式感最强、故事最完整、主持人把控最到位的”④。她的知性,在节目中得到了强化;她的敏锐、沉稳和淡定,构建了一种强大的气场,始终引领着节目往善意的方向走,让人感动而温馨。陈蓉的语言风格是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充满机智又富含哲理,她留给观众的是思考和享受。关注正常家庭的主流價值观是《幸福魔方》节目的宗旨。对待节目中嘉宾的是非表述,陈蓉“不做老好人,有明显是非对错判断的,会用委婉的方式提醒他们,让他们自己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引导人们用积极阳光的心态对待生活,“我不是人生指导师,但一定要负责”。陈蓉在《幸福魔方》中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制片人陈晔的肯定,他认为在节目中,陈蓉实现了很好的突破。“《幸福魔方》的主持人是节目是否精彩的关键因素,主持人要询问、引导、分析、判断,在多个角色中自由转换,并且要求主持人一气呵成,不能断掉重来。现在的主持人陈蓉,表现得十分精彩,她是以综艺娱乐为观众所熟悉,但是在《幸福魔方》中,陈蓉通过自身多年的磨炼和人生积淀,很好地控制了节目的节奏,也让观众看到了她作为主持人更有深度的一面。”⑤如今,陈蓉已经成为该节目的一个品牌。
第四,从节目制作技巧谈起。
上海大学教授顾骏认为,情感类节目“应该追求的不是一般的真实,而是逻辑的真实,把社会中各个面相的人都呈现出来”⑥。也就是说,在改变当事人的一些表达方式、改变事情发生的顺序的同时,要看节目内容的叙述是否符合真实性原则,是否符合生活逻辑,条理是否清晰,内容之间的联系是否合理自然,只要是符合逻辑的真实就可以在制作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制造”。为了制造“兴趣点”,节目制作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情感表现策略。因为观众忠实于一档电视节目,往往对节目有一种期待,在共鸣中能够满足自身的某些需求。《幸福魔方》在制作中,通过设计敏感带与戏剧效果来增加观众的兴趣。以《透支爱情》为例,对观众而言,起承转合、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是他们的“兴趣点”;对嘉宾而言,原原的拉环戒指,作为背景音乐的属于她和俊浩的那首《天使的翅膀》就是“敏感带”,引发了他们更深层次的情感宣泄,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兴趣。在制作方面,要想把私人生活中的情感故事在特定的时间里表现出来,就必须进行提炼加工。《幸福魔方》为迎合都市人的需求,在保持节目真实性的前提下,增加了一些戏剧效果。3月16日播出的《爱上离婚女》,为了摆脱母亲对罗琳的偏见,节目组制造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让罗琳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介入。当陈蓉说到“笑笑就是罗琳”时,不仅妈妈,还有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被这强烈的戏剧效果感染,节目最终也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幸福魔方》无法回避的尴尬
伴随着《幸福魔方》栏目的走红和专家学者的肯定,节目内容的真假问题也成为该栏目被重点质疑的内容,这个强调真实的节目播出过程中却被网友“指认”出某些当事人是由演员扮演,有弄虚作假的嫌疑。在2010年5月18日《幸福魔方》举行的研讨会上,上海大学教授顾骏也对《幸福魔方》的内容提出了几点疑问,他认为节目中有些嘉宾在说话时会蹦出很多书面语,“比如有的嘉宾说出了‘忤逆’这个词,但日常生活中我们并不会说这样的话,还有《金钱与爱情》这期节目的女主角也用了‘于丹式’的语言,表达方式不符合口语习惯。”主持人陈蓉也收到很多短信:“很多人给我发消息,当然还会问上一句: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制片人陈晔的父母也常问他“这个到底是真还是假”。为此,制片人不得不出来做出回应:“我们在电视上呈现的案例都是真实的,有时我们为了更符合电视语言,改变的只是事情发生的顺序。除此以外全部真实。”并在2010年5月18日的专家研讨会上郑重做出宣布:从现在起,我们节目绝对保证真实,如有作假,欢迎举报,重金悬赏。
于丹在接受王志采访时曾说:“其实人的主观意愿,他听到的东西,人都在放大他心里真正想放大的成分。”⑦特别是面对镜头的时候,与平时的交流是不一样的。《幸福魔方》中的嘉宾都是带着他想解决的问题走进魔方的,因此,在节目录制的过程中,在叙述真实事情的时候,必然会根据他的需要来放大他需要放大的成分。因此,对这些真人真事,在面对镜头时会出现表演的成分,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此,关于节目内容真假问题,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在符合逻辑真实的前提下,坚持“真实娱乐”的理念,为了更符合电视荧屏这个平台,可以适当改变当事人的一些表达方式,为了更符合电视语言,可以改变事情发生的顺序。
《幸福魔方》还能“魔”多久
如今《幸福魔方》已经制作播出了100多期,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来讲都是成功的,收视效果是令人骄傲的,尽管来自各方的质疑声不断,但我认为,《幸福魔方》的收视率会继续飘红。当然,幸福魔方要继续“魔”下去,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节目不应过分刻意地追求“圆满”。虽然《幸福魔方》中运用的都是现在进行时,主持人在节目中努力将当事人的困惑化为现在要共同解决的问题,是好意,但在节目的最后,都需要有当事人及相关人的明确表态,这虽然是给观众和嘉宾自己有一个交代,但有时显得牵强,给人感觉现场的主持人、嘉宾和网友的疏导与劝说是灵丹妙药。嘉宾态度的突然转变,不能令人信服。其实结局并不重要,只要嘉宾能够通过“魔方复原幸福”的功能,感受到魔方传递幸福的能力就可以了。因为幸福是一种象征,是一种心灵的感觉,每个人对幸福的诠释也各不相同的。
注意细节,避免硬伤,以免影响节目的真实性。节目在编辑制作过程中既要讲究逻辑的真实,也要讲究生活的真实,切忌由于过于关注情节的精彩,而忽视了起码的生活逻辑。如4月29日的《儿子为钱诬陷老爸》节目中,当故事讲到父亲指责儿子雇用女子发短信勾引自己时,随手掏出手机短信就给主持人看。稍有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我们要打开手机某条短信时,总要按几下才能调出短信,而不是直接從兜里掏出来就能看。汪中求老师说“细节决定成败”,用在这里虽然感觉言重了,但不能不说细节对节目的重要性。
坚持真善美原则,开展错位竞争。目前全国情感类节目多达100多个,同质化恶性竞争严重。《幸福魔方》要避免落入俗套,就不能为了收视率追求“生猛”,甚至弄虚作假,而要以真情实感打动人,秉持真善美原则。同时要开展“错位竞争”,始终要关注其他同类节目的变化,不断跟进和颠覆,产生新的“错位竞争”举措。
注 释:
①③④李云灵:《〈幸福魔方〉获好评》,《东方早报》,2010-06-10。
②吴海鸥:《〈幸福魔方〉,关注正常家庭的主流价值观》,《生活报》,2010-04-18。
⑤《幸福魔方的魔力》,http://zazhi.wingsmedia.com.cn/60qzz/11615/11629.html,2010-04-14
⑥《〈幸福魔方〉悬赏“抓假” 专家称无绝对真实》,《上海青年报》,2010-05-19。
⑦《于丹:穿越喧嚣》,《面对面》,2007年8月27日。
(作者单位:常州工学院人文学院)
编校:张红玲
关键词:《幸福魔方》 栏目特点 情感节目 真实性
一座“透明玻璃屋”、一方“网友九宫格”、一个“心理疏导师”、一位“知性主持人”和一扇“幸福回归门”,2010年1月4日23:00,一档形式新颖的民生情感类节目《幸福魔方》正式亮相,与观众一起寻找幸福之门。自正式开播以来,《幸福魔方》一直受到观众的热捧,赢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众多情感类节目林立的电视界,《幸福魔方》的出现不仅令观众耳目一新,而且也攀上了情感类电视节目的收视新高峰。随着收视率的不断攀升,《幸福魔方》的播出时间也不断前移,3月1日改为每周一至周四21:20播出,时长60分钟。参加第16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论坛“中国电视主持人三十年回顾与展望”的各位专家、名嘴对东方卫视的情感类节目《幸福魔方》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幸福魔方》可以说是目前情感类节目中,“形式感最强,故事最完整,主持人把控最到位的”①。
《幸福魔方》缘何广受青睐
第一,从题材和内容谈起。
题材不俗。选题是节目成功的一半,选什么样的题材,既是节目定位的需要,也是节目能否表现与众不同的所在,情感问题是各情感类栏目的永恒话题和主要选题,但情感话题又是涉及范围很广的,选什么样的问题是关键。东方卫视《幸福魔方》制片人陈晔认为,《幸福魔方》特别“贴近生活”,选题是主流色彩的话题,杜绝“小三、同性恋、变性、‘小姐’”一类的边缘化话题。很多节目对观众来说是有意义的,他们看着别人的故事,想着如果我遇到应该怎么处理,而且感动之余也有深思的地方。②
题材实现了突围。《幸福魔方》抓住了三个要害:一是抓住了一线大城市如上海、北京等城市的年轻人群,因为他们具有示范作用,这是二、三线城市年轻人所不具备的功能。二是抓住了“80后”这个概念,这个群体当前是生活矛盾的聚焦点,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具有强大的冲击力。三是走进社区,不是把困惑与情感局限在家庭之中,而是扩大到整个社会,走进上海现代社区、老弄堂、高校、商场、监狱、写字楼、上海书城等,关注社会上更多需要关注的人。前不久,《人民日报》刊文,认为该节目突破了男女狭隘的感情,从狭义的“情感”走向广义,关注民生,反映整个社会的精神和情感。
内容坚持“真实娱乐”的理念,把精力放在关注正常家庭的主流价值观上,是《幸福魔方》栏目一贯坚持的原则。比如说恋爱纠纷、婆媳关系、朋友的情谊等等,在节目中,帮助受到伤害的双方提出正确温馨的解决办法,给矛盾双方带来了全新的心灵解脱,给了观众很大的启发。综观已经播出的100期节目(截至7月10日),围绕亲情、爱情、友情的占多,随着时间的推移,节目在内容的选择上有所变化,把帮助人们进行心理疏导作为主要题材,如《我需要一份工作吗》、《都是身高惹的祸》、《我的男友一米六》等等,虽然节目中以展示个人隐私、心理疾病等为主要内容,带有娱乐色彩,但这种娱乐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的,是健康向上的,因此也牢牢地吸引了一批忠诚度较高的观众,构建了《幸福魔方》的收视群体。
第二,从形式谈起。
形式新颖是《幸福魔方》的一个亮点。玻璃魔方的独特造型,为“当局者迷”的嘉宾营造了一个适合倾诉的空间、清晰和安全的港湾。舞台中央,灯光分明,一座玻璃屋中有两人,一位是主持人,另一位可能是因为被误会、被误解的“当局者”,因深陷其中,方寸已乱,终成“当局者迷”的“当局者”,他需要一个安全的港湾,需要得到保护,还需要一个陪伴者在一旁抚慰不安的心灵,帮其沟通外界各关联的元素:坐在四方的亲人、同学、同事,甚至是专家,还有连线的网友,帮助他找回全新的幸福之门。《幸福魔方》的玻璃屋和舞台的光影效果,让节目中的参与者(包括主持人在内)看不到摄像机,从而能够心里很平静,感到仿佛这里是在世界上最隐秘和安静的角落,在这儿可以向自己信任的人倾诉自己的故事。
心理咨询师的出现,突破了一般情感类节目由主持人劝导、总结、协调的模式,改由权威性的心理专家通过运用心理学理论,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传授实用的生活技巧来对嘉宾进行心理测试、心理辅导与引导,权威、可信,从而为魔方里的嘉宾走向“圆满”创造了条件。“这个节目我觉得能为家庭社会的和谐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平台。”③心理疏导师是关键时刻任何人都需要的智慧指路人。
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使《幸福魔方》的内容颠覆了故事的结构,呈现给大家的不是“正反两个方面的问题”,而是一件事情的发生,节目不再纠缠于一个场景的细节再现,更关注当事人和关联人对于未来幸福所做出的努力,这是一种真正的幸福关怀。
第三,从主持人谈起。
在《幸福魔方》中,主持人陈蓉有机、协调地将节目内容贯穿一线,各种元素稳步推进,一步一步走向“圆满”。有专家这样点评说:“在数年的主持中,她(陈蓉)逐渐形成了大气、稳健、知性并具亲和力的主持风格,在各种主持场合能够把握节目进程,掌控节目节奏,带动现场气氛,并与嘉宾观众达到良好沟通,实现最佳演播状态。”主持这样一档都市人的心理谈话节目,驾驭好节目并不容易,有人认为该节目是“形式感最强、故事最完整、主持人把控最到位的”④。她的知性,在节目中得到了强化;她的敏锐、沉稳和淡定,构建了一种强大的气场,始终引领着节目往善意的方向走,让人感动而温馨。陈蓉的语言风格是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充满机智又富含哲理,她留给观众的是思考和享受。关注正常家庭的主流價值观是《幸福魔方》节目的宗旨。对待节目中嘉宾的是非表述,陈蓉“不做老好人,有明显是非对错判断的,会用委婉的方式提醒他们,让他们自己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引导人们用积极阳光的心态对待生活,“我不是人生指导师,但一定要负责”。陈蓉在《幸福魔方》中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制片人陈晔的肯定,他认为在节目中,陈蓉实现了很好的突破。“《幸福魔方》的主持人是节目是否精彩的关键因素,主持人要询问、引导、分析、判断,在多个角色中自由转换,并且要求主持人一气呵成,不能断掉重来。现在的主持人陈蓉,表现得十分精彩,她是以综艺娱乐为观众所熟悉,但是在《幸福魔方》中,陈蓉通过自身多年的磨炼和人生积淀,很好地控制了节目的节奏,也让观众看到了她作为主持人更有深度的一面。”⑤如今,陈蓉已经成为该节目的一个品牌。
第四,从节目制作技巧谈起。
上海大学教授顾骏认为,情感类节目“应该追求的不是一般的真实,而是逻辑的真实,把社会中各个面相的人都呈现出来”⑥。也就是说,在改变当事人的一些表达方式、改变事情发生的顺序的同时,要看节目内容的叙述是否符合真实性原则,是否符合生活逻辑,条理是否清晰,内容之间的联系是否合理自然,只要是符合逻辑的真实就可以在制作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制造”。为了制造“兴趣点”,节目制作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情感表现策略。因为观众忠实于一档电视节目,往往对节目有一种期待,在共鸣中能够满足自身的某些需求。《幸福魔方》在制作中,通过设计敏感带与戏剧效果来增加观众的兴趣。以《透支爱情》为例,对观众而言,起承转合、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是他们的“兴趣点”;对嘉宾而言,原原的拉环戒指,作为背景音乐的属于她和俊浩的那首《天使的翅膀》就是“敏感带”,引发了他们更深层次的情感宣泄,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兴趣。在制作方面,要想把私人生活中的情感故事在特定的时间里表现出来,就必须进行提炼加工。《幸福魔方》为迎合都市人的需求,在保持节目真实性的前提下,增加了一些戏剧效果。3月16日播出的《爱上离婚女》,为了摆脱母亲对罗琳的偏见,节目组制造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让罗琳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介入。当陈蓉说到“笑笑就是罗琳”时,不仅妈妈,还有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被这强烈的戏剧效果感染,节目最终也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幸福魔方》无法回避的尴尬
伴随着《幸福魔方》栏目的走红和专家学者的肯定,节目内容的真假问题也成为该栏目被重点质疑的内容,这个强调真实的节目播出过程中却被网友“指认”出某些当事人是由演员扮演,有弄虚作假的嫌疑。在2010年5月18日《幸福魔方》举行的研讨会上,上海大学教授顾骏也对《幸福魔方》的内容提出了几点疑问,他认为节目中有些嘉宾在说话时会蹦出很多书面语,“比如有的嘉宾说出了‘忤逆’这个词,但日常生活中我们并不会说这样的话,还有《金钱与爱情》这期节目的女主角也用了‘于丹式’的语言,表达方式不符合口语习惯。”主持人陈蓉也收到很多短信:“很多人给我发消息,当然还会问上一句: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制片人陈晔的父母也常问他“这个到底是真还是假”。为此,制片人不得不出来做出回应:“我们在电视上呈现的案例都是真实的,有时我们为了更符合电视语言,改变的只是事情发生的顺序。除此以外全部真实。”并在2010年5月18日的专家研讨会上郑重做出宣布:从现在起,我们节目绝对保证真实,如有作假,欢迎举报,重金悬赏。
于丹在接受王志采访时曾说:“其实人的主观意愿,他听到的东西,人都在放大他心里真正想放大的成分。”⑦特别是面对镜头的时候,与平时的交流是不一样的。《幸福魔方》中的嘉宾都是带着他想解决的问题走进魔方的,因此,在节目录制的过程中,在叙述真实事情的时候,必然会根据他的需要来放大他需要放大的成分。因此,对这些真人真事,在面对镜头时会出现表演的成分,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此,关于节目内容真假问题,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在符合逻辑真实的前提下,坚持“真实娱乐”的理念,为了更符合电视荧屏这个平台,可以适当改变当事人的一些表达方式,为了更符合电视语言,可以改变事情发生的顺序。
《幸福魔方》还能“魔”多久
如今《幸福魔方》已经制作播出了100多期,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来讲都是成功的,收视效果是令人骄傲的,尽管来自各方的质疑声不断,但我认为,《幸福魔方》的收视率会继续飘红。当然,幸福魔方要继续“魔”下去,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节目不应过分刻意地追求“圆满”。虽然《幸福魔方》中运用的都是现在进行时,主持人在节目中努力将当事人的困惑化为现在要共同解决的问题,是好意,但在节目的最后,都需要有当事人及相关人的明确表态,这虽然是给观众和嘉宾自己有一个交代,但有时显得牵强,给人感觉现场的主持人、嘉宾和网友的疏导与劝说是灵丹妙药。嘉宾态度的突然转变,不能令人信服。其实结局并不重要,只要嘉宾能够通过“魔方复原幸福”的功能,感受到魔方传递幸福的能力就可以了。因为幸福是一种象征,是一种心灵的感觉,每个人对幸福的诠释也各不相同的。
注意细节,避免硬伤,以免影响节目的真实性。节目在编辑制作过程中既要讲究逻辑的真实,也要讲究生活的真实,切忌由于过于关注情节的精彩,而忽视了起码的生活逻辑。如4月29日的《儿子为钱诬陷老爸》节目中,当故事讲到父亲指责儿子雇用女子发短信勾引自己时,随手掏出手机短信就给主持人看。稍有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我们要打开手机某条短信时,总要按几下才能调出短信,而不是直接從兜里掏出来就能看。汪中求老师说“细节决定成败”,用在这里虽然感觉言重了,但不能不说细节对节目的重要性。
坚持真善美原则,开展错位竞争。目前全国情感类节目多达100多个,同质化恶性竞争严重。《幸福魔方》要避免落入俗套,就不能为了收视率追求“生猛”,甚至弄虚作假,而要以真情实感打动人,秉持真善美原则。同时要开展“错位竞争”,始终要关注其他同类节目的变化,不断跟进和颠覆,产生新的“错位竞争”举措。
注 释:
①③④李云灵:《〈幸福魔方〉获好评》,《东方早报》,2010-06-10。
②吴海鸥:《〈幸福魔方〉,关注正常家庭的主流价值观》,《生活报》,2010-04-18。
⑤《幸福魔方的魔力》,http://zazhi.wingsmedia.com.cn/60qzz/11615/11629.html,2010-04-14
⑥《〈幸福魔方〉悬赏“抓假” 专家称无绝对真实》,《上海青年报》,2010-05-19。
⑦《于丹:穿越喧嚣》,《面对面》,2007年8月27日。
(作者单位:常州工学院人文学院)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