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使用越来越多,而裂缝成为混凝土施工中问题的关键。控制混凝土裂缝问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混凝土裂缝是无法避免的,大部分裂缝并不可怕,都可以通过控制使其不会产生危害。但是虽然如此,我们必须重视裂缝问题,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或者由于裂缝导致的重大问题。本文分析了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方法。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控制方法
1.前言
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支架以及模板的辅助,这两种不同的系统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常常诱发结构质量事故。目前,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工程结构中混凝土的裂缝,并且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对生产和生活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很多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造成严重困扰,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混凝土工程质量受到了混凝土裂缝的严重影响。变形作用导致了混凝土出现裂缝,其中包括:基础不均匀沉降导致的变形、收缩变形、温度变形等被称作会引起混凝土裂缝的变形作用,目前,我们对这些由于变形导致的裂缝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的规范也不完善,它涉及环境状态、材料质量、施工技术、地基基础、结构设计等诸多因素,尤其是泵送混凝土近年来的发展,使控制混凝土裂缝更加困难。
2.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
产生混凝土裂缝有很多种原因,各种因素错综复杂、相互关联,使得混凝土裂缝的研究工作越发困难。经研究分析,不规范的施工工艺以及不恰当的材料使用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不同,通常情况下把混凝土裂缝分为:施工裂缝、应力裂缝、徐变裂缝、沉降裂缝、温度裂缝、收缩裂缝等几大类。
2.1不规范的施工工艺
不规范的施工工艺是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具体情况:
第一,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过长的搅拌和运输时间导致大量水分的蒸发,造成了浇筑混凝土时坍落度过低;
第二,施工中水和水泥用量过大也会使混凝土出现裂缝,并且同时导致徐变增大;
第三,浇筑混凝土的速度太快,在浇筑后一到二个小时后容易在梁与柱、板与墙等交接部位出现纵向裂缝;
第四,现场进行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振捣棒位置不当或者由于过振、漏振,或抽撤振捣棒速度过快等都会使混凝土均匀性和密实性受到影响,最终导致裂缝的产生;
第五,由于错误的施工缝处理,导致接茬裂缝的出现;
第六,早期受冻,会使混凝土构件表面受损,造成裂缝或者出现局部脱落现象,脱模之后形成空鼓;
第七,时间不足就进行拆模过程或者在混凝土初凝之前承重等现象都可能会造成受力裂缝的产生;
第八,养护措施不当,使混凝土出现早期脱水的现象,导致收缩裂缝的产生。
2.2材料选用不当
经实践表明,材料性质使用不当会严重导致混凝土裂缝问题,具体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第一,水泥受潮或过期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
第二,使用水热化过高的水泥容易导致温度裂缝出现;
第三,骨料或水泥中有害物质过量,使化学反应在水泥硬化后仍然继续进行,产生很大的膨胀应力,最终导致水泥浆体破坏;
第四,骨料中泥土、生石灰、硫酸盐、硫化物、有机质等杂志含量过量,不利于水泥水化和硬化过程,破坏粘结过程,最终导致裂缝出现。
第五,拌合水、掺和料、外加剂、水泥中可溶性碱与骨料中活性成分反应;
第六,施工配合比不良使坍落度与和易性等都不能达到标准,容易形成孔洞和蜂窝,成为各受力裂缝的起点。过大的水灰比导致混凝土体积增大,容易导致干缩裂缝和塑性裂缝。这些裂缝的出现都是由于材料选用不当,严重的情况还可能导致混凝土丧失使用功能。
3.控制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方法
3.1结构方面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明,永久式伸缩的方法可以有效避免结构开裂,摆脱温度收缩应力的影响。根据施工现场调查,一系列综合性问题导致结构裂缝的出现,影响收缩应力的因素中结构长度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但却不是唯一的因素。
经研究发现,一些混凝土裂缝能够引起破坏,同时也有一些裂缝没有危险性,通常根据使用功能来界定裂缝是否有害。通过恰当的设计和有效措施能够防止有害裂缝的发生。通过化学灌浆处理可以控制少量有害裂缝,使其达到标准。结构所受的外荷载称为第一类荷载,变形作用称为第二类荷载。其中,变形作用包括地基不均匀沉降、湿度、温度,受到变形作用混凝土抗拉性能决定于结构的抗力。
3.2施工方面
搅拌站受到施工单位委托提供商品混凝土然后运输到现场,由设计院确定的强度等级作为委托的技术依据,这就使混凝土性能是否符合工程特点被完全忽略掉了,也就很容易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所以说,施工单位应该确立技术方案,使混凝土浇筑部门严格执行关于浇筑、振捣、养护等特定要求,特别是与搅拌站进行沟通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
3.3混凝土材质方面
泵送混凝土对于原材料的要求很高,这是由于泵送混凝土要求具有流动性,恰恰与抗裂性相矛盾,所以应该选用最小的水灰比,同时还应满足泵送的坍落度。目前很多搅拌站不能有效控制骨料的含水量,这就使混凝土的水灰比受到了影响。必须采用传感器或测定仪精确测定含水量,经过计算机处理,使配料的水灰比自动调整,才能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出现。
沙石的含泥量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等重要指标。我国对含泥量的规定过于宽泛,导致实际施工中时常出现超标情况,导致结构开裂。因此,应选择粒径较大的沙石骨料,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3.4环境影响
环境条件同样能影响混凝土出现裂缝。所以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环境变化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高温、低温或激烈干燥等环境因素对混凝土造成不利影响。
4.总结
裂缝普遍存在于混凝土结构中,它导致建筑物抗渗能力下降,还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同时,还可能导致钢筋腐蚀、材料耐久性降低、混凝土碳化等现象,严重影响建筑物承载能力。因此,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具有不容置疑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忠立.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及修护[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16).
[2]杨国建.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J].城市建设,2011(15).
[3]李继全,陈杰.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以及后期养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5).
[4]吴建萍.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3).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控制方法
1.前言
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支架以及模板的辅助,这两种不同的系统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常常诱发结构质量事故。目前,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工程结构中混凝土的裂缝,并且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对生产和生活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很多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造成严重困扰,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混凝土工程质量受到了混凝土裂缝的严重影响。变形作用导致了混凝土出现裂缝,其中包括:基础不均匀沉降导致的变形、收缩变形、温度变形等被称作会引起混凝土裂缝的变形作用,目前,我们对这些由于变形导致的裂缝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的规范也不完善,它涉及环境状态、材料质量、施工技术、地基基础、结构设计等诸多因素,尤其是泵送混凝土近年来的发展,使控制混凝土裂缝更加困难。
2.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
产生混凝土裂缝有很多种原因,各种因素错综复杂、相互关联,使得混凝土裂缝的研究工作越发困难。经研究分析,不规范的施工工艺以及不恰当的材料使用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不同,通常情况下把混凝土裂缝分为:施工裂缝、应力裂缝、徐变裂缝、沉降裂缝、温度裂缝、收缩裂缝等几大类。
2.1不规范的施工工艺
不规范的施工工艺是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具体情况:
第一,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过长的搅拌和运输时间导致大量水分的蒸发,造成了浇筑混凝土时坍落度过低;
第二,施工中水和水泥用量过大也会使混凝土出现裂缝,并且同时导致徐变增大;
第三,浇筑混凝土的速度太快,在浇筑后一到二个小时后容易在梁与柱、板与墙等交接部位出现纵向裂缝;
第四,现场进行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振捣棒位置不当或者由于过振、漏振,或抽撤振捣棒速度过快等都会使混凝土均匀性和密实性受到影响,最终导致裂缝的产生;
第五,由于错误的施工缝处理,导致接茬裂缝的出现;
第六,早期受冻,会使混凝土构件表面受损,造成裂缝或者出现局部脱落现象,脱模之后形成空鼓;
第七,时间不足就进行拆模过程或者在混凝土初凝之前承重等现象都可能会造成受力裂缝的产生;
第八,养护措施不当,使混凝土出现早期脱水的现象,导致收缩裂缝的产生。
2.2材料选用不当
经实践表明,材料性质使用不当会严重导致混凝土裂缝问题,具体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第一,水泥受潮或过期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
第二,使用水热化过高的水泥容易导致温度裂缝出现;
第三,骨料或水泥中有害物质过量,使化学反应在水泥硬化后仍然继续进行,产生很大的膨胀应力,最终导致水泥浆体破坏;
第四,骨料中泥土、生石灰、硫酸盐、硫化物、有机质等杂志含量过量,不利于水泥水化和硬化过程,破坏粘结过程,最终导致裂缝出现。
第五,拌合水、掺和料、外加剂、水泥中可溶性碱与骨料中活性成分反应;
第六,施工配合比不良使坍落度与和易性等都不能达到标准,容易形成孔洞和蜂窝,成为各受力裂缝的起点。过大的水灰比导致混凝土体积增大,容易导致干缩裂缝和塑性裂缝。这些裂缝的出现都是由于材料选用不当,严重的情况还可能导致混凝土丧失使用功能。
3.控制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方法
3.1结构方面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明,永久式伸缩的方法可以有效避免结构开裂,摆脱温度收缩应力的影响。根据施工现场调查,一系列综合性问题导致结构裂缝的出现,影响收缩应力的因素中结构长度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但却不是唯一的因素。
经研究发现,一些混凝土裂缝能够引起破坏,同时也有一些裂缝没有危险性,通常根据使用功能来界定裂缝是否有害。通过恰当的设计和有效措施能够防止有害裂缝的发生。通过化学灌浆处理可以控制少量有害裂缝,使其达到标准。结构所受的外荷载称为第一类荷载,变形作用称为第二类荷载。其中,变形作用包括地基不均匀沉降、湿度、温度,受到变形作用混凝土抗拉性能决定于结构的抗力。
3.2施工方面
搅拌站受到施工单位委托提供商品混凝土然后运输到现场,由设计院确定的强度等级作为委托的技术依据,这就使混凝土性能是否符合工程特点被完全忽略掉了,也就很容易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所以说,施工单位应该确立技术方案,使混凝土浇筑部门严格执行关于浇筑、振捣、养护等特定要求,特别是与搅拌站进行沟通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
3.3混凝土材质方面
泵送混凝土对于原材料的要求很高,这是由于泵送混凝土要求具有流动性,恰恰与抗裂性相矛盾,所以应该选用最小的水灰比,同时还应满足泵送的坍落度。目前很多搅拌站不能有效控制骨料的含水量,这就使混凝土的水灰比受到了影响。必须采用传感器或测定仪精确测定含水量,经过计算机处理,使配料的水灰比自动调整,才能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出现。
沙石的含泥量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等重要指标。我国对含泥量的规定过于宽泛,导致实际施工中时常出现超标情况,导致结构开裂。因此,应选择粒径较大的沙石骨料,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3.4环境影响
环境条件同样能影响混凝土出现裂缝。所以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环境变化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高温、低温或激烈干燥等环境因素对混凝土造成不利影响。
4.总结
裂缝普遍存在于混凝土结构中,它导致建筑物抗渗能力下降,还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同时,还可能导致钢筋腐蚀、材料耐久性降低、混凝土碳化等现象,严重影响建筑物承载能力。因此,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具有不容置疑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忠立.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及修护[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16).
[2]杨国建.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J].城市建设,2011(15).
[3]李继全,陈杰.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以及后期养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5).
[4]吴建萍.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