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杨大城子油层的油藏类型、油气聚集特点、产能主控因素进行的系统分析较少,对其内部复杂的油水分布规律认识不清,这使杨大城子油层的进一步评价与开发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给下一步油气勘探、探明储量落实及油藏开发等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研究区的主力开发层位为泉四段扶余油层,且整体已经进入“三高”的开发阶段,注水开发的效果逐渐变差,杨大城子油层成为扶余油层的重要接替力量,其系统的研究与认识成为研究区稳产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油藏构造;分布规律;鼻状构造
近年来,对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扶新隆起带区域扶余油层的构造及岩性类油藏的研究逐渐深入,并在油田的勘探开发中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但对杨大城子油层的系统研究还较为欠缺。
1 地质概况:
研究区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扶新隆起带华字井阶地构造带上,东南为东南隆起区,西邻乾安长岭凹陷(见图1),继承性发育的大型古隆起为油气运聚成藏提供有利的构造背景。其泉三段顶面构造形态为近东西走向,呈北翼陡南翼緩的不对称状的鼻状构造。最大的翼部倾角5°左右,整个构造东面高,向北、西、南三个方向倾没(见图2)。该区域泉三段沉积时期主要受西南物源控制,为典型曲流河沉积,条带状的曲流河道砂体为最主要的油气储集载体。
油源对比表明,杨大城子油层的油气主要来自上覆青山口组一段生油岩。青山口组烃源岩成熟度高、生烃量大,具有超压的特点。同时,松辽盆地构造回返期在T2界面形成了众多断穿青一段烃源岩及下伏杨大城子油层的断层,为油气在超压作用下向下部储层做垂向运移提供了通道,进入储层后,继续沿着储层向低势区做侧向二次运移,在各类有利的圈闭中聚集成藏,形成了区域上生下储含油气组合的特殊运移模式(图3)。此种运移方式在扶新地区普遍存在,具备形成大面积连片含油的条件。
2 油藏类型及油水分布规律
2.1 油藏类型
杨大城子油层的砂体为先期砂体,构造相对于砂体为后期构造。单砂体在平面和纵向上连通性较差,但其在空间上错叠连片,并与嫩江期末形成的构造互相匹配,可形成大面积的构造-岩性或岩性圈闭。木头鼻状构造即为区域含油的整体构造背景,同时其内部被众多南北向断层切割,与砂体匹配形成多样的油藏类型。主要以构造—岩性油藏为主,该类油气藏受大段的近南北向断层及局部构造控制,分布广泛,主要以断层—岩性油藏及鼻状构造—岩性油藏为主。在鼻状构造轴部及其南翼缓坡,均发现以局部微幅构造控制,以岩性为主导的岩性油藏。在大的断层分割区,且内部无断层的大面积低幅度构造内,砂体呈断续条带状或透镜状镶嵌于周围的分流间湾泥质沉积之中形成砂岩上倾尖灭油藏。
通过对已发现的油藏精细解剖,有相当一部分圈闭面积大于背斜构造及断鼻构造所圈定的面积,说明即使是在背斜构造及断鼻构造背景下,油气分布仍受构造和岩性的双重控制。在鼻状构造的有利成藏背景下,本区曲流河沉积所发育的条带状河道砂体与其内的局部构造及断层匹配,形成研究区的特殊多样的有利圈闭类型。
2.2 油水分布规律
从多年的开发结果表明,木头鼻状构造内整体含油,油气主要聚集在鼻状构造轴部及南翼缓坡,明显好于北翼陡坡,在鼻状构造轴部,断层遮挡的较高部位油气最为富集。鼻状构造内部却并没有统一的油水界面,而在各独立圈闭中,油水界面却相对一致,这也说明油水分布并非受鼻状构造控制,而是主要受内部单一圈闭控制。由于鼻状构造内部,河道砂体变化复杂,油藏类型多样,导致油水分布在开发实践中表现得异常复杂,主要表现为:①鼻状构造轴部较高部位区块含油性却明显较位于鼻状南翼倾没端的区块差。同样位于鼻状构造轴部前沿的两区块含油性表现也明显不同,如M126区块平均日产油2.0吨,但相邻区块M118则只有0.9吨。② 同一区块内,位于相同一构造部位,且生产同一层位的两井,但产能状况明显不同,如M146-32井与M146-34井基本位于同一构造海拔,且都动用17号小层,但M146-32井初产为10.0吨/天,累产油14.0万吨,而M146-34井初产为3.0吨/天,累产为0.4万吨。③ 构造高部位井产水,而构造低部位井产油,如在M126区块,M126-4井位于构造较高部位,初产为8.0吨/天,累产为1260吨,而M126-16井位于构造较低部位,初产为14.0吨/天,累产油为8000吨。
3 结论
以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侧翼杨大城子油层为例,通过对已发现油藏的类型和分布特征的研究,探讨了此类油藏区油气聚集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取得了以下结论:
(1)研究区油藏整体表现为以巨型鼻状构造为背景,内部呈现多种构造—岩性油藏组合的特征,此种特征也导致鼻状构造内油水分布极其复杂现象。
(2)研究区油藏具有“鼻状构造背景下单一圈闭控藏特征,单砂体与局部构造控制油气边界”聚集特征。木头鼻状构造控制构造趋势,有效单一圈闭控制油气聚集特征。局部构造边界和分流河道砂体边界控制油气平面分布边界,油水的垂向分布层位则受油气的输导通道及单砂体的垂向分布特征控制。
(3)复杂局部构造与单砂体组合形成的圈闭以及非圈闭在空间上复杂叠置是造成鼻状构造内部油水分布极其复杂的根本原因。局部构造与单砂体的空间组合关系是控制区域内极其复杂的空间油水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是研究区杨大城子油层开发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李静松.致密砂岩油气藏开发工程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8(15).
[2] 黄薇,梁江平,赵波,孙国昕,杨庆杰.松辽盆地北部白垩系泉头组扶余油层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J]. 古地理学报. 2013(05).
(作者单位:吉林油田公司扶余采油厂)
关键词:油藏构造;分布规律;鼻状构造
近年来,对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扶新隆起带区域扶余油层的构造及岩性类油藏的研究逐渐深入,并在油田的勘探开发中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但对杨大城子油层的系统研究还较为欠缺。
1 地质概况:
研究区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扶新隆起带华字井阶地构造带上,东南为东南隆起区,西邻乾安长岭凹陷(见图1),继承性发育的大型古隆起为油气运聚成藏提供有利的构造背景。其泉三段顶面构造形态为近东西走向,呈北翼陡南翼緩的不对称状的鼻状构造。最大的翼部倾角5°左右,整个构造东面高,向北、西、南三个方向倾没(见图2)。该区域泉三段沉积时期主要受西南物源控制,为典型曲流河沉积,条带状的曲流河道砂体为最主要的油气储集载体。
油源对比表明,杨大城子油层的油气主要来自上覆青山口组一段生油岩。青山口组烃源岩成熟度高、生烃量大,具有超压的特点。同时,松辽盆地构造回返期在T2界面形成了众多断穿青一段烃源岩及下伏杨大城子油层的断层,为油气在超压作用下向下部储层做垂向运移提供了通道,进入储层后,继续沿着储层向低势区做侧向二次运移,在各类有利的圈闭中聚集成藏,形成了区域上生下储含油气组合的特殊运移模式(图3)。此种运移方式在扶新地区普遍存在,具备形成大面积连片含油的条件。
2 油藏类型及油水分布规律
2.1 油藏类型
杨大城子油层的砂体为先期砂体,构造相对于砂体为后期构造。单砂体在平面和纵向上连通性较差,但其在空间上错叠连片,并与嫩江期末形成的构造互相匹配,可形成大面积的构造-岩性或岩性圈闭。木头鼻状构造即为区域含油的整体构造背景,同时其内部被众多南北向断层切割,与砂体匹配形成多样的油藏类型。主要以构造—岩性油藏为主,该类油气藏受大段的近南北向断层及局部构造控制,分布广泛,主要以断层—岩性油藏及鼻状构造—岩性油藏为主。在鼻状构造轴部及其南翼缓坡,均发现以局部微幅构造控制,以岩性为主导的岩性油藏。在大的断层分割区,且内部无断层的大面积低幅度构造内,砂体呈断续条带状或透镜状镶嵌于周围的分流间湾泥质沉积之中形成砂岩上倾尖灭油藏。
通过对已发现的油藏精细解剖,有相当一部分圈闭面积大于背斜构造及断鼻构造所圈定的面积,说明即使是在背斜构造及断鼻构造背景下,油气分布仍受构造和岩性的双重控制。在鼻状构造的有利成藏背景下,本区曲流河沉积所发育的条带状河道砂体与其内的局部构造及断层匹配,形成研究区的特殊多样的有利圈闭类型。
2.2 油水分布规律
从多年的开发结果表明,木头鼻状构造内整体含油,油气主要聚集在鼻状构造轴部及南翼缓坡,明显好于北翼陡坡,在鼻状构造轴部,断层遮挡的较高部位油气最为富集。鼻状构造内部却并没有统一的油水界面,而在各独立圈闭中,油水界面却相对一致,这也说明油水分布并非受鼻状构造控制,而是主要受内部单一圈闭控制。由于鼻状构造内部,河道砂体变化复杂,油藏类型多样,导致油水分布在开发实践中表现得异常复杂,主要表现为:①鼻状构造轴部较高部位区块含油性却明显较位于鼻状南翼倾没端的区块差。同样位于鼻状构造轴部前沿的两区块含油性表现也明显不同,如M126区块平均日产油2.0吨,但相邻区块M118则只有0.9吨。② 同一区块内,位于相同一构造部位,且生产同一层位的两井,但产能状况明显不同,如M146-32井与M146-34井基本位于同一构造海拔,且都动用17号小层,但M146-32井初产为10.0吨/天,累产油14.0万吨,而M146-34井初产为3.0吨/天,累产为0.4万吨。③ 构造高部位井产水,而构造低部位井产油,如在M126区块,M126-4井位于构造较高部位,初产为8.0吨/天,累产为1260吨,而M126-16井位于构造较低部位,初产为14.0吨/天,累产油为8000吨。
3 结论
以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侧翼杨大城子油层为例,通过对已发现油藏的类型和分布特征的研究,探讨了此类油藏区油气聚集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取得了以下结论:
(1)研究区油藏整体表现为以巨型鼻状构造为背景,内部呈现多种构造—岩性油藏组合的特征,此种特征也导致鼻状构造内油水分布极其复杂现象。
(2)研究区油藏具有“鼻状构造背景下单一圈闭控藏特征,单砂体与局部构造控制油气边界”聚集特征。木头鼻状构造控制构造趋势,有效单一圈闭控制油气聚集特征。局部构造边界和分流河道砂体边界控制油气平面分布边界,油水的垂向分布层位则受油气的输导通道及单砂体的垂向分布特征控制。
(3)复杂局部构造与单砂体组合形成的圈闭以及非圈闭在空间上复杂叠置是造成鼻状构造内部油水分布极其复杂的根本原因。局部构造与单砂体的空间组合关系是控制区域内极其复杂的空间油水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是研究区杨大城子油层开发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李静松.致密砂岩油气藏开发工程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8(15).
[2] 黄薇,梁江平,赵波,孙国昕,杨庆杰.松辽盆地北部白垩系泉头组扶余油层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J]. 古地理学报. 2013(05).
(作者单位:吉林油田公司扶余采油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