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在现代企业的应用探究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102169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业成本法从概念的提出到发展的各个阶段,均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也被称为具有创新性和应用性的管理系统,其提出和发展被认为是会计行业当中一项重要的突破。这种方法的实施,不仅是对传统方法的重要补充,还是对当今市场环境的适用性体现。在企业发展和使用过程中,其体现出了较好的适用性,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也得到了较好的检验。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相比,作業成本法所提供的信息具有全面性、客观性和准确性,从现有国内外发展情况来看,国外发展更加成熟,在企业当中的使用率更高,主要表现在对企业采购成本的预测、产品开发、定价、顾客等方面的信息分析。在本文中,笔者以现代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并针对其研究方案的领域提升和产品方式等做了深入研究,发现其经历了为顾客制定化向顾客标准化方案的转变,且其顾客的数量出现不断上涨态势,正面临企业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转型过程。在这种背景下,企业所应用的传统核算成本的方法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产品和消费者的需求,也不能适应企业在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上的需求。所以,为了促进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进步,要探索建立并使用一种更为高效的方法,即作业成本法,运用这种方法来解决企业所面对的诸多难题,笔者将对这种方法的运用做深入研究和阐述。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经营决策;成本核算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进步和市场经济中竞争的日益激烈,国内外的企业均开始重视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的全过程,提高其对企业发展经济命脉的维系与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对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不断降低成本投入是当前所有企业面临的重要内容和方向。作业成本法的提出,不断引起理论界的重视,也在诸多企业当中引入并得到了较好的使用效果。从近些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市场上的企业对于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力度不断加大,充分体现了该方法的基本理念,充分进行事前化,且要不断发挥该方法在产品标准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不断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从成本控制基准角度来说,有利于提高作业的标准程度及信息的准确程度。为企业实施较好的考核评价体系和经营管理效率打下了坚实基础。所以,笔者在本论文中以现代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为作业成本法的深入推广提出借鉴和参考。
  一、作业成本理论概念
   作业成本法指的是作业成本方面投入成本的一种计算方法,具体指通过计算将资源动因所产生的各种费用纳入到作用中的一种方式。通过动因计量的方式将产生的作业成本归到相关产品或者顾客上的一种间接的成本分配方式。这种方法所持有的理念为以成本计算作为核心,以消费资源为基本动因,以生产的产品为基础,对其所有的成本进行计算并称为产品成本,它体现的是人力、机器设备、技术等多种资源在使用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及发挥的作用,是企业生产链条上不可或缺又需要相互合作的组成部分。在企业经营生产的全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工序等都可以被看做是企业进行管理单元划分的标准和界限,它能够有效地实现不同业务之间的分配和结合,有效分析成本作业的合理性,对企业的实际运营效率做出较好判断。作业成本法的根本是对投入的成本产生的动因进行深入发掘,并将产生的资源消耗通过其他方式间接地传递到产品或其他对象上去。这种方法并不是对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取代,而是一种改善和整合,更加充分地反映出成本信息所存在的局限,提出的具有创新性的核算方法中,在关于直接成本的核算方面,保持与传统方法一致。
  二、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
   从作业成本法在产生和投入使用的全过程来看,其表现出了范围内的合理性。一方面,确保了产品在多样化方面的逐步提升;另一方面,确保了产品在制作工艺上的复杂性不断调整。从我国企业所应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来看,大部分都是采用的传统方法,只有在一些技术和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当中采用了成本核算方法,但这两种方法并没有较大的差异。当前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在企业当中的接受度和使用度都较高。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想为作业——资源,产品——作业的递推消耗发展方式。所以,计算过程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要把产生的直接成本与相应的产品、项目等进行一一对应并计入项目成本内容;第二,把产生的间接成本根据不同作业项目当中所消耗的数量进行配比,根据成本动因进行分配率的设置,包括工时、强度等内容;第三,要依据分配率的具体数量及在过程中所消耗的作业数目,把成本归集到相关产品的组建上;第四,将组建的成本分别对应到相应的产品和实际项目上,在传统的成本计算法中,主要采用的是成本直接对应商品,且将制造费用与相应的生产部门进行有效对应后进行费用的归集。传统方法具有三个实施步骤,但在具体实施时,采用将分摊和直接分配的方式将成本数额加入到成本当中。作业成本主要是以各项具体实施的作业项目为中心而进行的一种管理系统。所以,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比作业成本法更易于分担,且方法更加简便。但作业成本法具有实现视野延伸至设计环节的效果。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及时对生产经营环节中的成本进行调整,并注重客户自身的价值和生产作业各个环节的整合优化过程。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将成本动因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分配方法上,能够对传统的分配基准作出一定的调整,实现财务和非财务相结合的基准方式,提高成本信息的准确性。
   传统成本法主要是对工时、机械费用等成本进行经济分配,但因为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情况更为复杂多变的因素影响,使产品成本表现出多样性特征,并使将所有的成本动因都归集于费用分配,而丧失了成本信息的准确性。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核心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需要对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间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并对其成本动因进行深入挖掘,将表现为同一性质的成本动因进行组合,并形成成本池,进而归集为成本,根据成本动因的类别进行成本的间接分配,将其归集到相应的产品和项目的成本当中。   三、作业成本法对企业战略决策及影响
   当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原材料等成本费用不断上涨,市场上的一些企业表现为传统的成本优势不断丧失的情况,并进而致使世界工厂的称号也在不断褪色,大多数的企业借助产品推销的方式来争取消费者的支持,并最终在市场中占据一定的份额。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其业务量不但提升,流程不断复杂,这些因素致使企业需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提升其对成本的把控能力,但实际的表现是,这种能力不但没有升高,反而降低了,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利润。此外,间接成本的不断增长引起了企业成本结构也在发生改变,再加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经济效益及其利润的不断降低等因素,都给企业的成本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借助有效的成本管理,企业能够充分发挥其在战略战术上的优势条件,借助坚实的基础维系积极的绩效管理和策略的提出。作业成本法,对于不断提升分配信息的准确性具有积极作用,能够帮助企业实施良好的成本计算,并为提出科学的决策、实现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指明方向。对于一个环节、工序而言,成本的降低会带动其他环节和单元成本的升高,缺乏适当的标准对不同的流程和环节的失真成本等作出衡量,不能实施恰当的成本分摊,对管理层提出正确的决策具有负面影响。作业成本和标准成本两种成本管理方式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提供具有多方面维度的材料,也能够加强管理层对企业内部价值链条等的深入了解,从而制定正确的决策,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
   企业管理会计层面在进行决策分析时使用的方法为增量成本分析,是一种建立在对相关成本进行充分分析基础上的决策方式。而传统使用的变动成本法主要是采用将全部固定成本在产品成本中进行排除的方法,忽视了特定条件下一些产品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一系列变动的问题。在这种方法下,很多具有固定性的成本具有与成本动因相关,与产量不相关的特征,这就决定了其在作出具体决策时仍然要将固定成本进行充分考虑,并将其作为长期变动部分,这就改变了传统的成本形态,并对动因进行了重新划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间接成本、资源消耗等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形成成本动因决策。这种方式是怎样对成本产生作用的,所以作为决策者,能够对间接成本进行清晰了解,包括其产生的原因,从而能够对其进行良好的成本控制,通过这种方式是在充分考虑成本动因的基础上,实施作业成本法,确保未来所获取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作业成本法能够提高获取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可靠性,这种方法建立在对长期变动资本为决策提供重要参考的基础上的。所以,该种方法下所获得的成本信息是企业决策参考的重要内容,对企业实施长期绩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详细来说,作业成本法对领导层决策的帮助作用体现在三个层面。其一,体现在产品定价方面,决策成本是影响产品变动的基础因素,必须要获得产品定价的准确信息,这就要求要对产品的成本进行准确的成本计算。实施作业成本法采用按比例对消耗作业量分配到相应产品中,使产品能够真实反映其在生产过程中的消耗成本数额,通过这种方式确定的产品价格更加合理;其二,在降低产品成本方面,作业成本法是以成本动因的引入和使用为重要基础的,这种基础能够为企业在产品成本上的降低提供准确性的指导和方向。通过对资源进行分析、成本进行有效把控能够实现对资源动因的良好分析,提供资源消耗和浪费的源头影响因素,采取适当的措施合理利用资源,实现成本节约的目的。从量化角度,将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节约资源和浪费资源进行比较,实现资源的节约和成本的控制。从质的角度,对资源动因、不同作业之间成本降低的比较更加显著。其三,从增减产方面,企业需要对产品的结构、范围等进行合理判断和了解,通过保留、增加、减少等方面对产品结构的合理性进行不断调整,降低对成本的负面影响。传统的决策主要是以变动成本法作为基础的,决策的提出更加注重对短期成本的把控,不考虑固定成本等成本的影响。而作业成本法则是注重对长期成本的考虑,将其与一些和产业不相关的成本也被列入决策参考范围,这样才能使得决策的参考内容更加全面、科学,避免企业在决策过程中更加着眼于眼前利益,而失去了长远利益。
  四、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成本管理主要是对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对影响其成本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在成本实际支出期间,要将费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要有合理的支撑和解释,避免发生成本浪费等情况。要对发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总结,不断提出改进措施,降低成本投入,实现将成本花费控制在预期范围内的目的。应采用完全成本法,实现将所有的成本进行与其相对应的产品、客户等主体的追溯,借助一些财务变量,例如直接人工等,将其作为参照标准对共有成本按比例进行分摊。对于一些产品类型较为单一,人工成本占比较高的产品及其项目来说,这种分摊方法更加具有准确性。在成本管理当中,定额控制、弹性预算等也是成本管理的重要方法。前者指的是企业对自身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消耗和费用支出,根据相关规定开展定额控制,主要包括利息、营业费用等项目的支出。后者指的是运行弹性的方法进行控制,主要特征为不断调整和变化,体现出一定的伸缩性。在经营费用当中的固定费用表现为同一水平上的固定性。但要对其中的变动费用进行弹性预算,但需要注意的是其计算缺乏一定的准确性。因为企业在实践中使用了较为简单的成本计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成本计算过程,导致其出现不准确,完全成本法不能清晰准确地对成本费用和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展示,共同成本在所有成本当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在完全成本法中,相关产品和服务的相关信息出现严重扭曲现象,對一些交易量大、复杂程度不高的产品可能会多分摊了成本费用,反之其他的产品可能会出现少分摊成本费用的情况,所以造成成本估值的非准确性。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了全部成本法在解决企业在成本分摊方面所存在的局限性,不能有效地开展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完全成本法更多是对一些成本控制较少、生产过程给予成本控制的目标作为前提,运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不能具体对产品、服务等作出成本反映。容易出现生产流程、成本之间的脱节,降低了信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不能进行良好的成本控制。   五、形成成本问题的原因
   成本问题的原因具有复杂性,包括内外部等多方面的因素,在现实情况下,对企业而言,较好地解决了成本问题,才能谋求更好的发展。因成本理论相关研究数量有限,缺乏专门的组织或机构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测算,缺少实践数据支撑。企业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其更多的是财务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对其成本的控制工作更多局限在相关部门对费用和支出的上报、监控等方面,对于一些发展中的相关部门而言,更加追求效果,而不考虑成本费用。在成本的考核方面,更加注重营业费用、坏账等内容的考核,而忽视了其他成本科学有效的考核方式。
  六、作業成本法应用优势
   第一,从已有相关理论来看,企业所从事的全部生产经营过程主要是满足顾客需要,其开展的每一个项目、作业、资源消耗等均产生了一定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作业、项目等的开展,形成良性循环,建立整体作业流程,逐步发展,并最终发展成为给予顾客的总价值,也产生了产品的最终成本。所以,作业成本法将在全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和成本建立中介效应,形成和作业相互联系的概念。第二,全面成本影响下更加注重支出费用的合理性,且将所有费用,都计入到产品成本核算里,这些对间接费用分配标准的重大改变,有利于提高产品成本核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利于为企业更加准确地掌握资源消耗等提供参考和依据。第三,在作业成本法的观念下,更多的是对产品的成本全过程的形成、问题、原因等进行了解,成本计算对象具有多层次多样化特征,区别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成本进行核算的内容和范围,搭建了三维成本的机构模型。包括产品、作业、加工三维成本,这一内容的提出和界定,有利于消除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所存在的弊端,有利于促进有效作业和经营过程的良性开展。
  参考文献
  [1]林伟.作业成本法在现代企业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7(011):29-30.
  [2]王本霞.作业成本法在现代企业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纳税,2017(34):145-146.
  [3]张绍卓.浅论作业成本法在现代企业的应用[J].江苏航空,2010(01):30-33.
  [4]王兰辉.浅论作业成本法在现代企业的应用[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2):50-52.
其他文献
摘 要:企业管理是企业实现经营发展目标的关键,在企业经济管理中,柔性管理的比重不断增大,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管理的人性化水平,让企业组织有更多的“人情味”,这会让企业员工更愿意付出知识劳动和体力劳动,帮助企业实现经营发展目标的同时,全面提升企业经济水平和行业竞争力。本文对柔性管理與企业经济管理进行了简要分析,在分析了柔性管理的主要应用特点,以及在企业经济管理中作用的同时,提出了几点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
本文简单分析了网络环境在优化图书资源结构、促进图书推广宣传、提高管理质量及效率、推动图书服务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重点围绕信息化基础、人员队伍、规章制度、共享
摘 要:企业在快速发展进程中会遇到各种不确定的财务风险,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而言,大都属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且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虽然发展前景良好,创业板也为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但是刚上市的中小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经营状况不稳定,处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中,种种迹象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面临更多的财务风险。因此,研究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
摘 要:房地产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纳税筹划是重要组成,尤其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商业地产开发企业只有统一进行纳税筹划,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对于商业地产开发企业来说,税务负担和其开发成本有密切联系,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应当将税务负担因素一同考虑进去。本文就围绕商业地产开发企业纳税筹划进行分析,从纳税筹划相关概念入手,再分析纳税筹划的意义、风险及规避措施,最后分析商业地产开发企业纳税筹
国内的很多企业都经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但是体系在这些认证企业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体系运行失效。其原因既有企业认识上的误差也有企业质量文化上的缺陷,还有外部影响
阅读推广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在国家倡导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图书馆在新时期肩负了新的使命。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应用,各级公共图书馆不断推陈出新,借助互联
基金项目:2021年度教育财务管理科研项目“高校办学成本分析与思考”(项目编号:2021C49)阶段性成果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出现了高速迅猛发展的态势,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创新越来越引起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关注,更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焦点。而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政府要求企业必须要强化创新意识,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如何提高企业的创新能
此文系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2020年度调研课题《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SKL—2020—2967  摘 要: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新时代的改革开放事业需要更好地弘扬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以创新、担当、坚毅、工匠、责任、开放精神与新时代相融合,是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向深入的重要力量,通过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
在新收入准则和新租赁准则下,售后回购价格大于和小于原售价的两种情形在会计处理上具有较大差异。区别在于: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时,基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视为融资交易处理;
在各大高校中,学生需要大量的课外知识和信息完成教师布置的课程研究,而教师也需要大量的资料完成科研项目和教学任务。因此,高校图书馆对于教师和学生的信息资源以及学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