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年初,作家青禾的长篇小说《戏台》由《福建文学·长篇小说专号》隆重推出。这部小说的副标题是:1952年漳州歌仔戏的故事。2018年,《戏台》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这位70岁的老作家,坐在自己的书斋里,平静地述说六十多年前发生的那些事。他的年轻英俊的父亲,成了故事里的主角,五岁的他,是贯穿整个故事的线索,倒流的时光把人们带回时势开合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锣鼓喧天,那些知名的不知名的演员,身穿美丽的衣衫,在戏台上进进出出;曲终人散,空荡荡的戏台,仿佛刚经历了一场盛宴。空气中似乎还泛着未尽的喧哗……
岁月回不去了,戏台可以;人生不会一次次重演,戏可以。
一
借着青禾的小说回到1952年。
1952年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年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的第三个年头。世界在新与旧之间摆动,思想、制度、生活方式、衣着习惯、语言表达……许多事情让人们感动新鲜,希望、激情、催人奋发的远景、高昂的歌声、浓烈的政治氛围,一股巨大的力量,裹挟着人们向前涌动,不管是勇冲潮头,还是身不由己。有些人感到不适、困惑、苦恼、徘徊、怀疑,有些人将为此付出代价,有些人最终蜕变。想到那个时代,就想到流行于那个时代的大时钟,刻着优雅的罗马数字,日复一日地“咔嚓咔嚓”,催着人们的心跟上时间刻度,无论是白昼,还是夜晚。沉重的木质钟壳发出岁月的叹息,现在,它又必须面对时代的洪流。
一个骤然变化的社会,一群来自旧时代的艺人,一次意外的演出事故,台湾的“艺光班”和漳州的“水仙班”整合在一起,政府派出文化干部林方正来带领他们。未来两年,林方正要努力改造他们的思想,笑三春等漳州艺人要迅速适应新生活,滞留漳州的台湾艺人要忘却丧家的凄惶。当地政府两个最高首长宋专员和卢副专员关注他们,希望他们为新时代出力。他们朝夕相处,艰难磨合。
围绕剧本《义偷》的编写、排练,台下,讲清社会关系,批判旧思想,舞台之戏和人生之戏相互交替、轮番上演,一群人共同面对人生苦恼、喜乐,友情和爱情贯穿故事的始终。时代的波澜考验人性,最终,陷入爱情旋涡的林方正离开剧团,到山区参加土改工作;大胆追求爱情的秋月回到乡间,剧团的《义偷》节目在演出时获空前成功。剧团的思想改造也得到了宋专员的高度肯定。
这是一个作家关于一个特殊年代的记忆,闽南的风情流韵与闽南歌仔戏艺人们的生存状态相互交织,往事已经如烟,但是那些旧日陈香夹杂著土地的泥腥味和市井的尘埃,弥漫在我们的生活中,让人意犹未尽,欲言又止。
今天,我们借助青禾的目光重回过去,试图通过芗剧之所以称之为芗剧的最初那一段时光,了解一个时代的艺人们的心理悸动,那些不全然虚构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便成了今天我们走近那个剧烈变化中的时代最合适的媒介。
二
水仙班的班主笑三春出现在1952年的漳州歌仔戏故事里。
想象这个即将步入中年的英俊小生,长着质朴的脸,眉宇间透着一股清气,嘴角淡淡的笑意,仿佛正从那些散落在今天的老照片里走出,穿着古早时的盔甲,头顶插着两支长长的雉尾,在幽深的岁月中踱着方步。我们弄不清楚那个充满时代感的澄澈的表情背后,究竟潜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过去。
那个站在新旧社会的人,有众多戏迷、红遍半个漳州城的名气,彼此相知却一定错过的红颜知己,有些不如意却必须厮守的婚姻,令他痴迷的戏文,和他一样被命运裹挟的艺人兄弟。他将在新社会生活下去,从1952年开始。
他小心翼翼地扮演着生活中的角色:丈夫、父亲、班主、剧团团长、梦中情人……对于身边的人或事,不敢太用情,太用情则折,不敢不用情,不用情则幻灭。他的生活,仿佛是一只易碎的花瓶,被小心捧着。他沉默、隐忍,生命中的红颜知己渐行渐远,他竟不能挽她于忧伤。所有风流倜傥的日子,只能在舞台上,日复一日,无论生活发生了什么,他都必须光鲜地出现在舞台上,用他的好听的歌,美好的扮相,去赢得台下的一片喝彩。
这真是一个令人心疼的角色。
我们常常想到那个艺人,带着旧时代的痕迹,步履有些迟疑地走向新时代。他的心,低沉而又轻盈,如一只鼓动薄羽的蝴蝶。在一个不断旋转的世界,面对扑面而来的全新的事物,他想到了什么?当舞台不仅仅是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生活中不仅仅有隐秘的欲望,政治氛围已经渗透到了台上台下,他知道,自己已经处在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中了吗?他的真诚,他的善良,他的怯懦,将怎样一点一点地被时代的洪流吞没呢?
我们常常想起那一张似喜似悲的脸、欲言又止的神情,那是一种经历蜕变的人所必须有的吗?
三
在《戏台》里的笑三春和他的艺人在戏台上进进出出的1952年,青禾的父亲、歌仔戏艺人黄杭照迎来了他生活的新的阶段。
在芗剧界老一代艺人中,人们都记得一个叫“含笑师傅”的,这是黄杭照的闽南话谐音。
黄杭照早年的生活有些令人不忍叙述。七岁丧母,十一岁随父亲逃债到漳州,十二岁哥哥病死,十三岁去鼓吹店做吹鼓手。如果没有这些变故,他大约会一辈子守在永定县抚溪龙川村,薄田些许,不足果腹时做些帮工。闲时对着山风溪流唱几句客家山歌,和歌仔戏没有一点关系。
十三岁,这个永定乡村少年成了漳州城的吹鼓手。他吹的唢呐是不是有永定山里的风,九龙江水里的鱼,或者新桥头水手的呼喝,南门商贾的喧哗,天晓得。
他的鼓吹店“漳合兴”东家,自己办了个戏班,有生意时,大家吹吹打打赚钱,没生意时,就学戏。好在人世间生生死死,本是常事,这鼓吹头路(生意),便一直有人做,戏也就一直唱了下去。吹鼓手是黄杭照的正当营生,唱戏,则是业余的。在漳州,戏班多如牛毛,情形大抵却是一样的。
十九岁,戏学成了,便去华安教戏,先在下坂,而后上坂。都是乡村业余戏班,自娱自乐,也接些活,比如红白喜事、酬神娱神。农闲时教戏,农忙时则回新桥头做吹鼓手。
这位70岁的老作家,坐在自己的书斋里,平静地述说六十多年前发生的那些事。他的年轻英俊的父亲,成了故事里的主角,五岁的他,是贯穿整个故事的线索,倒流的时光把人们带回时势开合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锣鼓喧天,那些知名的不知名的演员,身穿美丽的衣衫,在戏台上进进出出;曲终人散,空荡荡的戏台,仿佛刚经历了一场盛宴。空气中似乎还泛着未尽的喧哗……
岁月回不去了,戏台可以;人生不会一次次重演,戏可以。
一
借着青禾的小说回到1952年。
1952年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年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的第三个年头。世界在新与旧之间摆动,思想、制度、生活方式、衣着习惯、语言表达……许多事情让人们感动新鲜,希望、激情、催人奋发的远景、高昂的歌声、浓烈的政治氛围,一股巨大的力量,裹挟着人们向前涌动,不管是勇冲潮头,还是身不由己。有些人感到不适、困惑、苦恼、徘徊、怀疑,有些人将为此付出代价,有些人最终蜕变。想到那个时代,就想到流行于那个时代的大时钟,刻着优雅的罗马数字,日复一日地“咔嚓咔嚓”,催着人们的心跟上时间刻度,无论是白昼,还是夜晚。沉重的木质钟壳发出岁月的叹息,现在,它又必须面对时代的洪流。
一个骤然变化的社会,一群来自旧时代的艺人,一次意外的演出事故,台湾的“艺光班”和漳州的“水仙班”整合在一起,政府派出文化干部林方正来带领他们。未来两年,林方正要努力改造他们的思想,笑三春等漳州艺人要迅速适应新生活,滞留漳州的台湾艺人要忘却丧家的凄惶。当地政府两个最高首长宋专员和卢副专员关注他们,希望他们为新时代出力。他们朝夕相处,艰难磨合。
围绕剧本《义偷》的编写、排练,台下,讲清社会关系,批判旧思想,舞台之戏和人生之戏相互交替、轮番上演,一群人共同面对人生苦恼、喜乐,友情和爱情贯穿故事的始终。时代的波澜考验人性,最终,陷入爱情旋涡的林方正离开剧团,到山区参加土改工作;大胆追求爱情的秋月回到乡间,剧团的《义偷》节目在演出时获空前成功。剧团的思想改造也得到了宋专员的高度肯定。
这是一个作家关于一个特殊年代的记忆,闽南的风情流韵与闽南歌仔戏艺人们的生存状态相互交织,往事已经如烟,但是那些旧日陈香夹杂著土地的泥腥味和市井的尘埃,弥漫在我们的生活中,让人意犹未尽,欲言又止。
今天,我们借助青禾的目光重回过去,试图通过芗剧之所以称之为芗剧的最初那一段时光,了解一个时代的艺人们的心理悸动,那些不全然虚构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便成了今天我们走近那个剧烈变化中的时代最合适的媒介。
二
水仙班的班主笑三春出现在1952年的漳州歌仔戏故事里。
想象这个即将步入中年的英俊小生,长着质朴的脸,眉宇间透着一股清气,嘴角淡淡的笑意,仿佛正从那些散落在今天的老照片里走出,穿着古早时的盔甲,头顶插着两支长长的雉尾,在幽深的岁月中踱着方步。我们弄不清楚那个充满时代感的澄澈的表情背后,究竟潜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过去。
那个站在新旧社会的人,有众多戏迷、红遍半个漳州城的名气,彼此相知却一定错过的红颜知己,有些不如意却必须厮守的婚姻,令他痴迷的戏文,和他一样被命运裹挟的艺人兄弟。他将在新社会生活下去,从1952年开始。
他小心翼翼地扮演着生活中的角色:丈夫、父亲、班主、剧团团长、梦中情人……对于身边的人或事,不敢太用情,太用情则折,不敢不用情,不用情则幻灭。他的生活,仿佛是一只易碎的花瓶,被小心捧着。他沉默、隐忍,生命中的红颜知己渐行渐远,他竟不能挽她于忧伤。所有风流倜傥的日子,只能在舞台上,日复一日,无论生活发生了什么,他都必须光鲜地出现在舞台上,用他的好听的歌,美好的扮相,去赢得台下的一片喝彩。
这真是一个令人心疼的角色。
我们常常想到那个艺人,带着旧时代的痕迹,步履有些迟疑地走向新时代。他的心,低沉而又轻盈,如一只鼓动薄羽的蝴蝶。在一个不断旋转的世界,面对扑面而来的全新的事物,他想到了什么?当舞台不仅仅是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生活中不仅仅有隐秘的欲望,政治氛围已经渗透到了台上台下,他知道,自己已经处在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中了吗?他的真诚,他的善良,他的怯懦,将怎样一点一点地被时代的洪流吞没呢?
我们常常想起那一张似喜似悲的脸、欲言又止的神情,那是一种经历蜕变的人所必须有的吗?
三
在《戏台》里的笑三春和他的艺人在戏台上进进出出的1952年,青禾的父亲、歌仔戏艺人黄杭照迎来了他生活的新的阶段。
在芗剧界老一代艺人中,人们都记得一个叫“含笑师傅”的,这是黄杭照的闽南话谐音。
黄杭照早年的生活有些令人不忍叙述。七岁丧母,十一岁随父亲逃债到漳州,十二岁哥哥病死,十三岁去鼓吹店做吹鼓手。如果没有这些变故,他大约会一辈子守在永定县抚溪龙川村,薄田些许,不足果腹时做些帮工。闲时对着山风溪流唱几句客家山歌,和歌仔戏没有一点关系。
十三岁,这个永定乡村少年成了漳州城的吹鼓手。他吹的唢呐是不是有永定山里的风,九龙江水里的鱼,或者新桥头水手的呼喝,南门商贾的喧哗,天晓得。
他的鼓吹店“漳合兴”东家,自己办了个戏班,有生意时,大家吹吹打打赚钱,没生意时,就学戏。好在人世间生生死死,本是常事,这鼓吹头路(生意),便一直有人做,戏也就一直唱了下去。吹鼓手是黄杭照的正当营生,唱戏,则是业余的。在漳州,戏班多如牛毛,情形大抵却是一样的。
十九岁,戏学成了,便去华安教戏,先在下坂,而后上坂。都是乡村业余戏班,自娱自乐,也接些活,比如红白喜事、酬神娱神。农闲时教戏,农忙时则回新桥头做吹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