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语文童话教学存在本末倒置、流于形式和文体错位等现状,要改变这些现状,首先应从童话的文本价值、中学生的情感发展需求、课程标准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要求三个方面认识童话教学的价值。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品析内容与形式,读出童话之美;创设情境,解放童心,读出童话之趣;透过表象悟出意蕴,读出童话之真。
【关键词】初中语文;童话教学;教学策略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童话的定义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寫的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在2013年进行了中国儿童阅读调查,调查报告表明:童话类图书既是儿童最喜爱阅读的书籍,也是家长们最愿意给孩子购买的书籍。然而,备受儿童与家长欢迎的童话进入课堂后却变得索然无味,陷入尴尬境地。
一、初中语文童话教学的现状
由于学科的重要性,语文一直承担着更多的德育责任,但教师不可过度解读,使之扭曲。就像原本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总是被过分强调其说教功用,而忽略其作为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就有失偏颇。
童话是一种既古老又年轻的文学体裁。作为一种面向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其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与精神内核,与小说、散文、诗歌有着明显的区别。入选教材的童话作品多是经典之作,许多学生都有相关的阅读经历,即使没有读过,也不存在阅读障碍。但在课堂教学中,许多语文老师缺乏文体意识,无视童话自身的特点,每到童话教学单元便随意让学生读一读,演一演,说一说。课堂上看似热闹非凡,实则走马观花,流于形式,缺乏针对学生思维发展、审美情感培养的有效训练,既难以满足中学生的情感发展需求,又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认为要改变这样的童话教学现状,首先要正确认识童话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二、正确认识童话教学的价值
(一)童话具有独特的文本价值
“它(童话)所体现出来的对纯真事物的推崇,对诗性品质和幻想品质的守卫,对自然的亲近,对儿童精神的张扬,对生命与灵魂的追问以及寓深刻于单纯的表现世界、表现自我的方式,所有这些,都曾深深打动我们的心灵,亦将永远为我们珍惜。”李红叶一语道出了童话文本的独特价值。学生喜欢阅读童话,这是从幼儿时期便已经培养出的审美趣味。在优美的童话熏陶中长大的孩子热爱幻想,亲近自然,对真善美也有着更执着的向往和信念。许多成年人也喜欢童话,因为透过童话浅显的情节、丰富的想象,看到了隐藏在故事背后更为丰富和深刻的精神与审美层面的内涵。笔者以为,童话的内容是“浅显”的,表现方式也显得“单纯”,但它决不“浅薄”。它带给读者精神层面的感受丰富多元、深刻隽永。
(二)童话对于满足初中生的情感发展需求具有特殊意义
从学生的发展来看,进入初中阶段的少年们在人生的发展中进入了“分裂期”。别林斯基指出:“每一个人的幼年时期是精神和外界环境不自觉地和谐一致的时期,因而是幸福的时期;幼年之后是青年时期,也就是向成年过渡的时期,这种过渡往往总是分裂、不调和,因而也是犯罪的时期……他必须经过千百次的迷误,必须对自己作斗争,所以也有蹉跎的时候,这一点无论对于个人,或是对于人类,都是一个确定不移的法则。”也就是说,面对童话这一文体,中学生已不满足于仅停留在皆大欢喜的层面,随着视野的开阔,对生活的体验愈来愈丰富,他们迫切需要从童话中寻找到一些与真实生活联系更紧密的内涵,以解答、安抚过渡期中的种种困惑、焦虑,使情感发展更加健康。
(三)新课标对文学类作品阅读教学的明确要求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是语文新课标对文学类作品阅读教学提出的目标。要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落实这些目标,离不开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而童话作为学生最亲切、最喜爱,共鸣感最强的文本类型,对实现新课标的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童话时既不能因为学生“一读就懂”而随便应付,忽视学生的发展需求;也不能一味走向道德教育的极端,无视童话自身的文本价值,使得童话教学流于表面。
三、初中语文童话教学的策略
在正确认识童话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后,初中阶段应采取哪些对策改变童话教学现状呢?
(一)品析内容与形式,读出童话之美
刘绪源曾说:“文学(包括儿童文学)的功能首先是审美功能,其他功能都是由审美功能转化而来的。”更进一步指出:“只有在审美的体验和审美的创造中,人才能学会长久地注视自己的心灵,才能成为多情而真诚的人,才会对自己的人生有一种深刻而真挚的眷恋。”笔者认为,童话教学的首要目标是让学生品味童话之美。童话之美,美在大胆夸张的幻想形式,美在以快乐童真为本的游戏精神,美在诗意生动的语言表达,更美在对真善美的坚守与讴歌。童话教学要从引导学生内容、形式入手,让学生读出童话之美。
《骆驼寻宝记》是陈伯吹创作于20世纪改革开放初期的作品,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单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不算童话中的极品之作。笔者在讲授这一课时,发现学生对前半部分描写各种动物参加寻宝,而后又因各自原因退出的描写内容特别喜欢。究其原因是作者根据各种动物的特点,加以合理的想象,三言两语便把动物们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令学生们百读不厌。于是笔者指导学生反复品读,童话主旨则显得清晰明了。笔者认为,在初中童话的教学中,应多根据童话体裁的特点引导学生品语言文本,激励学生展开想象,品读童话之美。
(二)创设情境,解放童心,读出童话之趣
童话之所以备受孩子的喜爱,之所以在文学发展中经久不衰,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童话精神”,即快乐原则、幻想品格、诗意境界和游戏精神。笔者以为,童话的“精神”与儿童热爱幻想、追求快乐、喜欢游戏的心理特点有着“天然的契合”,要让学生对童话的喜爱从课外走进课内,从浅层认知到深层领悟,首先要尊重学生对童话的个性化兴趣与体验,创设平台解放学生的童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读出童话的童真童趣。 笔者在执教《蟋蟀在时报广场》前做了深度的解读,但学生交流最喜爱的角色时却出乎笔者的意料,甚至有学生说他最喜欢哈里,因为它很善良,不吃老鼠。笔者幡然醒悟:学生读童话时是用他们单纯的内心感受童话,而教师却在用自己的人生阅历、文学修养来解读童话,也许教师的解读更透彻,思考更深刻,但却不是学生所感,若把自己的感受强加于学生的身上,代替学生去感受童话,必然让童话的教学失去趣味和自身价值。于是,笔者立刻调整思路,耐心聆听学生的阅读心声,适时追问、点拨,不仅积极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其直观感受童话的趣味,也让他们对童话的感悟在自由的交流碰撞中得以升华。
(三)透过表象悟出意蕴,读出童话之真
刘绪源在《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一书中将爱的母题细分为“母爱型”“父爱型”作品。认为处于向成年过渡期的青少年需要在审美的过程中“体验人世的黑暗、丑陋、罪恶,体验到人生所难免的琐碎、平庸、烦杂、疲惫”,“注意促成孩子坚忍的生活意志和不屈的追求精神”将有助于过渡期的孩子自然地成熟起来,“父爱型”作品具有一种引领学生直面现实人生的力量。笔者以为,文学作品的分类没有绝对的界限,在“母爱型”的作品中常会有“父爱型”作品的元素,反之亦然。而在中学语文的童话教学中关注“父爱型”——直面人生的元素,是对中学生成长需求的充分关注,是以生为本的体现,是由生情决定教学内容的依据。
这就要求教师明确中学童话教学与小学童话教学的区别,领会编者的良苦用心,引导学生透过简单的故事情节去探寻更深层的意蕴,读出童话中所反映的生活的真实、情感的真挚、人生态度的真诚。
《地毯下的尘土》是一篇浅显的童话,表面看它属于典型的“母爱型”作品,但是编者将其放在七年级下册的童话单元,所为何意?笔者再三细读后,将问题抛给了学生:童话在情节上为什么要安排最后一天的“意外”呢?学生们马上陷入了沉思。细读之下发现,米妮的美德之所以能称为美德,还在于她在无人处的自律,在于经过挣扎、矛盾后的自我超越,即经得起考验的美德才能成为一种信念。当这一层深意在学生的交流中逐渐显山露水后,他们不禁感叹浅显的童话细读之下往往有“真意”,而这些“真意”正好可以解答成長中的困惑。
参考文献
[1]李红叶.安徒生童话的中国阐释[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
[2]别林斯基.莎士比亚的剧本《汉姆莱脱》[M].上海:译文出版社,196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闫春梅.童话精神与儿童审美教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
[5]刘绪源.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刘绪源.对一种传统的儿童文学观的批评[J].儿童文学研究,1988(05).
【关键词】初中语文;童话教学;教学策略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童话的定义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寫的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在2013年进行了中国儿童阅读调查,调查报告表明:童话类图书既是儿童最喜爱阅读的书籍,也是家长们最愿意给孩子购买的书籍。然而,备受儿童与家长欢迎的童话进入课堂后却变得索然无味,陷入尴尬境地。
一、初中语文童话教学的现状
由于学科的重要性,语文一直承担着更多的德育责任,但教师不可过度解读,使之扭曲。就像原本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总是被过分强调其说教功用,而忽略其作为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就有失偏颇。
童话是一种既古老又年轻的文学体裁。作为一种面向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其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与精神内核,与小说、散文、诗歌有着明显的区别。入选教材的童话作品多是经典之作,许多学生都有相关的阅读经历,即使没有读过,也不存在阅读障碍。但在课堂教学中,许多语文老师缺乏文体意识,无视童话自身的特点,每到童话教学单元便随意让学生读一读,演一演,说一说。课堂上看似热闹非凡,实则走马观花,流于形式,缺乏针对学生思维发展、审美情感培养的有效训练,既难以满足中学生的情感发展需求,又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认为要改变这样的童话教学现状,首先要正确认识童话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二、正确认识童话教学的价值
(一)童话具有独特的文本价值
“它(童话)所体现出来的对纯真事物的推崇,对诗性品质和幻想品质的守卫,对自然的亲近,对儿童精神的张扬,对生命与灵魂的追问以及寓深刻于单纯的表现世界、表现自我的方式,所有这些,都曾深深打动我们的心灵,亦将永远为我们珍惜。”李红叶一语道出了童话文本的独特价值。学生喜欢阅读童话,这是从幼儿时期便已经培养出的审美趣味。在优美的童话熏陶中长大的孩子热爱幻想,亲近自然,对真善美也有着更执着的向往和信念。许多成年人也喜欢童话,因为透过童话浅显的情节、丰富的想象,看到了隐藏在故事背后更为丰富和深刻的精神与审美层面的内涵。笔者以为,童话的内容是“浅显”的,表现方式也显得“单纯”,但它决不“浅薄”。它带给读者精神层面的感受丰富多元、深刻隽永。
(二)童话对于满足初中生的情感发展需求具有特殊意义
从学生的发展来看,进入初中阶段的少年们在人生的发展中进入了“分裂期”。别林斯基指出:“每一个人的幼年时期是精神和外界环境不自觉地和谐一致的时期,因而是幸福的时期;幼年之后是青年时期,也就是向成年过渡的时期,这种过渡往往总是分裂、不调和,因而也是犯罪的时期……他必须经过千百次的迷误,必须对自己作斗争,所以也有蹉跎的时候,这一点无论对于个人,或是对于人类,都是一个确定不移的法则。”也就是说,面对童话这一文体,中学生已不满足于仅停留在皆大欢喜的层面,随着视野的开阔,对生活的体验愈来愈丰富,他们迫切需要从童话中寻找到一些与真实生活联系更紧密的内涵,以解答、安抚过渡期中的种种困惑、焦虑,使情感发展更加健康。
(三)新课标对文学类作品阅读教学的明确要求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是语文新课标对文学类作品阅读教学提出的目标。要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落实这些目标,离不开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而童话作为学生最亲切、最喜爱,共鸣感最强的文本类型,对实现新课标的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童话时既不能因为学生“一读就懂”而随便应付,忽视学生的发展需求;也不能一味走向道德教育的极端,无视童话自身的文本价值,使得童话教学流于表面。
三、初中语文童话教学的策略
在正确认识童话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后,初中阶段应采取哪些对策改变童话教学现状呢?
(一)品析内容与形式,读出童话之美
刘绪源曾说:“文学(包括儿童文学)的功能首先是审美功能,其他功能都是由审美功能转化而来的。”更进一步指出:“只有在审美的体验和审美的创造中,人才能学会长久地注视自己的心灵,才能成为多情而真诚的人,才会对自己的人生有一种深刻而真挚的眷恋。”笔者认为,童话教学的首要目标是让学生品味童话之美。童话之美,美在大胆夸张的幻想形式,美在以快乐童真为本的游戏精神,美在诗意生动的语言表达,更美在对真善美的坚守与讴歌。童话教学要从引导学生内容、形式入手,让学生读出童话之美。
《骆驼寻宝记》是陈伯吹创作于20世纪改革开放初期的作品,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单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不算童话中的极品之作。笔者在讲授这一课时,发现学生对前半部分描写各种动物参加寻宝,而后又因各自原因退出的描写内容特别喜欢。究其原因是作者根据各种动物的特点,加以合理的想象,三言两语便把动物们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令学生们百读不厌。于是笔者指导学生反复品读,童话主旨则显得清晰明了。笔者认为,在初中童话的教学中,应多根据童话体裁的特点引导学生品语言文本,激励学生展开想象,品读童话之美。
(二)创设情境,解放童心,读出童话之趣
童话之所以备受孩子的喜爱,之所以在文学发展中经久不衰,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童话精神”,即快乐原则、幻想品格、诗意境界和游戏精神。笔者以为,童话的“精神”与儿童热爱幻想、追求快乐、喜欢游戏的心理特点有着“天然的契合”,要让学生对童话的喜爱从课外走进课内,从浅层认知到深层领悟,首先要尊重学生对童话的个性化兴趣与体验,创设平台解放学生的童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读出童话的童真童趣。 笔者在执教《蟋蟀在时报广场》前做了深度的解读,但学生交流最喜爱的角色时却出乎笔者的意料,甚至有学生说他最喜欢哈里,因为它很善良,不吃老鼠。笔者幡然醒悟:学生读童话时是用他们单纯的内心感受童话,而教师却在用自己的人生阅历、文学修养来解读童话,也许教师的解读更透彻,思考更深刻,但却不是学生所感,若把自己的感受强加于学生的身上,代替学生去感受童话,必然让童话的教学失去趣味和自身价值。于是,笔者立刻调整思路,耐心聆听学生的阅读心声,适时追问、点拨,不仅积极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其直观感受童话的趣味,也让他们对童话的感悟在自由的交流碰撞中得以升华。
(三)透过表象悟出意蕴,读出童话之真
刘绪源在《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一书中将爱的母题细分为“母爱型”“父爱型”作品。认为处于向成年过渡期的青少年需要在审美的过程中“体验人世的黑暗、丑陋、罪恶,体验到人生所难免的琐碎、平庸、烦杂、疲惫”,“注意促成孩子坚忍的生活意志和不屈的追求精神”将有助于过渡期的孩子自然地成熟起来,“父爱型”作品具有一种引领学生直面现实人生的力量。笔者以为,文学作品的分类没有绝对的界限,在“母爱型”的作品中常会有“父爱型”作品的元素,反之亦然。而在中学语文的童话教学中关注“父爱型”——直面人生的元素,是对中学生成长需求的充分关注,是以生为本的体现,是由生情决定教学内容的依据。
这就要求教师明确中学童话教学与小学童话教学的区别,领会编者的良苦用心,引导学生透过简单的故事情节去探寻更深层的意蕴,读出童话中所反映的生活的真实、情感的真挚、人生态度的真诚。
《地毯下的尘土》是一篇浅显的童话,表面看它属于典型的“母爱型”作品,但是编者将其放在七年级下册的童话单元,所为何意?笔者再三细读后,将问题抛给了学生:童话在情节上为什么要安排最后一天的“意外”呢?学生们马上陷入了沉思。细读之下发现,米妮的美德之所以能称为美德,还在于她在无人处的自律,在于经过挣扎、矛盾后的自我超越,即经得起考验的美德才能成为一种信念。当这一层深意在学生的交流中逐渐显山露水后,他们不禁感叹浅显的童话细读之下往往有“真意”,而这些“真意”正好可以解答成長中的困惑。
参考文献
[1]李红叶.安徒生童话的中国阐释[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
[2]别林斯基.莎士比亚的剧本《汉姆莱脱》[M].上海:译文出版社,196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闫春梅.童话精神与儿童审美教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
[5]刘绪源.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刘绪源.对一种传统的儿童文学观的批评[J].儿童文学研究,198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