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螺旋桨状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肤筋膜瓣修复足背皮瓣供区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足背皮瓣切取后供区创面,设计以外踝上穿支为蒂,通过皮下筋膜层扩大切取的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肤筋膜瓣(皮肤宽度4~6 cm)旋转180.修复;供区直接拉拢缝合,受区皮下筋膜层表面一期或二期移植皮片修复.结果 2007年5月至2011年10月临床应用7例,皮肤筋膜瓣最大切取面积30 cm×11 cm,最小19 cm×8 c
【机 构】
:
65003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解放军昆明总院全军骨科中心,解放军第五十九医院成都军区战创伤显微外科中心,解放军第五十九医院成都军区战创伤显微外科中心,解放军第五十九医院成都军区战创伤显微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螺旋桨状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肤筋膜瓣修复足背皮瓣供区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足背皮瓣切取后供区创面,设计以外踝上穿支为蒂,通过皮下筋膜层扩大切取的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肤筋膜瓣(皮肤宽度4~6 cm)旋转180.修复;供区直接拉拢缝合,受区皮下筋膜层表面一期或二期移植皮片修复.结果 2007年5月至2011年10月临床应用7例,皮肤筋膜瓣最大切取面积30 cm×11 cm,最小19 cm×8 cm,皮瓣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9~ 23个月,足踝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可正常穿鞋行走;修复手背皮肤肌腱联合缺损的足背趾长伸肌腱皮瓣全部成活,至少部分恢复主动伸指功能(2例进行了二期肌腱松解术).结论 该皮瓣血供确切,旋转修复距离足够,小腿供区仅留线状缝合瘢痕,适用于不同面积足背皮瓣切取后供区创面的修复。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游离延展上臂外侧皮瓣修复颊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8月,应用游离延展上臂外侧皮瓣一期修复3例颊癌扩大切除术造成的软组织缺损,术前应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量后桡侧副动脉无变异后,根据其走行,以及术中软组织缺损的面积、形态设计皮瓣,皮瓣均越过肱骨外上髁,面积为9 cm ×5 cm~10 cm×6 cm,血管蒂长约10 cm.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3例皮瓣均成活,
新生儿期性别畸形的60%~70%是女性假两性畸形,最常见的原因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 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1],临床并不多见,且常延迟诊治.2007年7月至2010年3月,我们共收治3例CAH所致女性假两性畸形,经手术矫治结合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效果满意。
2009年2月至2011年5月,我们采用同侧腹部对合式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对5例多指套状撕脱伤修复,疗效较好.1临床资料本组5例16指,男3例,女2例,年龄19 ~65岁,平均44.5岁.均为绞面机滚轴伤致2~5指多指套状撕脱伤,其中2个手指1例,3个手指2例,4个手指2例。
目的 探讨青少年阴囊静脉血管畸形的治疗方法,评价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诊治的32例青少年阴囊静脉血管畸形的病例资料,从单纯性局部病变到弥漫性广泛病变,其中31例术前先行瘤体内局部多点注射40%尿素溶液治疗,每日1次,每次半分钟以内,注射量为2~6 ml,连续注射治疗5~12d;然后分一期或二期手术切除瘤体.1例放弃治疗.结果 31例中手术根治性切除共2
目的 总结额部斜头畸形——单侧冠状缝早闭症的整复手术方法.方法 应用浮动额骨瓣原理,采用额眶前移、额顶骨瓣、颞顶骨瓣替代畸形额骨并再造额眶3种术式修复斜头畸形,以可吸收板固定颅骨骨段.结果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临床应用9例,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2年,颅骨眼眶形态得以重建,解除了早闭的颅骨缝对大脑发育的限制,避免受累颅骨缝再次早闭及颅面畸形复发.采用
目的 探讨下颌骨牵引成骨配合正颌手术治疗成人严重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的方法.方法 将患者三维CT重建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进行手术模拟设计,确定截骨线的位置、牵引向量以及拟牵引的长度并制作手术导板.一期手术行口外入路内置式牵引器置入术,术后5~7d开始骨牵引,延长速度为1 mm/d,牵引结束后,牵引器保留3~6个月.二期手术采用上颌骨Le Fort Ⅰ型截骨,将上颌骨旋转、下降,关闭患侧开颌,采用下
Apert尖头并指(趾)综合征为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表现为颅缝早闭、颅面部畸形、严重的对称性并指(趾)畸形[1-2],由法国医生Apert于1906年首先报道而得名.2010至2012年我们收治2例,对其手足畸形行分次矫形手术,术后手足功能及外形均得到明显改善。
2006年3月至2011年12月,我们采用普通手术刀和不锈钢换药碗,以类似”刀削面”手法修皮回植大面积皮肤撕脱伤26例,获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共26例,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7 ~86岁,平均(24±11)岁.致伤原因:机器滚轴绞伤18例,车祸伤8例,均为急诊入院.损伤部位:上肢撕脱伤11例、下肢8例,头皮撕脱7例,创面最大面积27% TBSA,最小面积3% TBSA。
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我们对25例肌腱损伤断裂后回缩,采用常规方法无法找到近端断端的病例,通过克氏针结合输液管自制肌腱导针轻易找到断端,并实施修复手术,获得较好效果.一、临床资料本组共25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15 ~ 62岁.肌腱损伤后采用常规方法在原切口无法掏出20例,肌腱自肌腹处撕脱、拇指撕脱离断5例.二、方法(一)肌腱导针的制作:无菌输液管1套、1.0克氏针1根,术中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