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作业设计;评价方法;作业形式;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7—0047—01
一、规范设计,丰富作业形式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为了使学生巩固、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系统地理解、掌握知识体系,提高能力, 依托所学的知识设计的课内外练习。作业设计力求体现学科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巩固课堂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发展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起到显著作用。学校把作业作为备课组集体研讨的一项内容,使每一学科每一次的作业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同时追求作业形式的变化,向着趣味性、实践性和时效性发展。目前我校各学科主要的作业形式有:
1.巩固性作业。通过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等形式掌握好巩固牢基础知识,为更高、更深层次的作业作好铺垫。
2.拓展性作业。拓展性作业是针对教材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采用多种形式的实践方法对知识进行探索性的深入和扩展。它融新颖性、启智性、情趣性、层次性为一体,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
3.探究性作业。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设计开放性的、探究性的题目,让学生通过探索完成,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性作业。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操作等动手实践完成的作业。通过观察日记、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探究小论文、探究小故事等形式展示出来。
二、多元评价,激发学习兴趣
1.评价主体多元。在作业评价中,我们坚持让教师、学生、家长都参与到我们的作业评价中,家长、学生、教师构成评价的不同主体,他们学识水平、生活经验、个人喜好都不同,看问题的方式、角度自然也不同。多元化评价,使评价更为客观。
教师评价主要着眼于学生的纵向发展和横向比较,是作业评价的权威群体。教师根据每次作业,或者从学生知识掌握的角度进行评价,指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或者从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入手,肯定积极的成分,或者从作业中分析学生的思维特点,提出改进的方向。
学生评价主要采用同桌互评、小组互评、生生互评等,着眼于同伴之间互相学习,更多的是看优点,学长处,学生往往选择和老师不同的视角。学生评价构筑了学生交流互动的平台,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地跟自我比较,从而找到努力的方向,实现自我教育。
从某种程度上说,家长更了解学生发展的基础,由家长参与评价,也给不同层次和不同程度的学生留有更广阔的余地。对家长而言,主动参与到评价中,能充分调动家长的参与教育、参与学生管理的积极性,更好地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2.评价方式多样。
(1)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相结合。口头评价因为随机性大、运用灵活,经常被老师使用,老师的一句“你写的作业真棒”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成就感。但这种评价持续性太短。而书面评价就弥补了这一点,书面评价语在教师精心组织和用心斟酌中形成,不仅学生自己可以读,而且家长和其他同学也能读。我们通过书面评价向家长传达学生作业情况,同时交流学生其他情况,家长的意见也在作业本上展现,书面评价成为家校、师生沟通的桥梁。
(2)符号评价和评语评价相结合。符号评价简便易行,但感情色彩单一,难以将丰富的评价内涵表达出来。作为符号评价的必要补充,我们大力提倡评语评价,每次作业评价评语占到总作业本数的五分之一。一句句鼓励的话语,犹如教师一束束关注的目光,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评语评价还注重持续跟踪评价,表达教师对他持久的关注,这对于问题学生的转化有很明显的效果。
(3)个体评价和集体评价相结合。面对行行色色的个体,作业评价力求凸显个性色彩,使评价富有针对性。我们对学生评价时大量使用“个性色彩”的语言,如,“你写的字总是一笔一画,老师很爱看,可就是起笔时顿笔太明显,今后试着‘不落痕迹’如何?”实践证明,有归因的评价要比那种“公式化语言”评价更有效,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信心十足、情绪高涨的心理状态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
集体评价一般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评价学习小组的作业。小组长严格把关,每一个组员不敢大意,这样将学生置于一个群体之中,树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意识,效果显著。
编辑:郭裕嘉
〔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7—0047—01
一、规范设计,丰富作业形式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为了使学生巩固、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系统地理解、掌握知识体系,提高能力, 依托所学的知识设计的课内外练习。作业设计力求体现学科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巩固课堂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发展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起到显著作用。学校把作业作为备课组集体研讨的一项内容,使每一学科每一次的作业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同时追求作业形式的变化,向着趣味性、实践性和时效性发展。目前我校各学科主要的作业形式有:
1.巩固性作业。通过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等形式掌握好巩固牢基础知识,为更高、更深层次的作业作好铺垫。
2.拓展性作业。拓展性作业是针对教材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采用多种形式的实践方法对知识进行探索性的深入和扩展。它融新颖性、启智性、情趣性、层次性为一体,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
3.探究性作业。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设计开放性的、探究性的题目,让学生通过探索完成,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性作业。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操作等动手实践完成的作业。通过观察日记、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探究小论文、探究小故事等形式展示出来。
二、多元评价,激发学习兴趣
1.评价主体多元。在作业评价中,我们坚持让教师、学生、家长都参与到我们的作业评价中,家长、学生、教师构成评价的不同主体,他们学识水平、生活经验、个人喜好都不同,看问题的方式、角度自然也不同。多元化评价,使评价更为客观。
教师评价主要着眼于学生的纵向发展和横向比较,是作业评价的权威群体。教师根据每次作业,或者从学生知识掌握的角度进行评价,指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或者从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入手,肯定积极的成分,或者从作业中分析学生的思维特点,提出改进的方向。
学生评价主要采用同桌互评、小组互评、生生互评等,着眼于同伴之间互相学习,更多的是看优点,学长处,学生往往选择和老师不同的视角。学生评价构筑了学生交流互动的平台,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地跟自我比较,从而找到努力的方向,实现自我教育。
从某种程度上说,家长更了解学生发展的基础,由家长参与评价,也给不同层次和不同程度的学生留有更广阔的余地。对家长而言,主动参与到评价中,能充分调动家长的参与教育、参与学生管理的积极性,更好地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2.评价方式多样。
(1)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相结合。口头评价因为随机性大、运用灵活,经常被老师使用,老师的一句“你写的作业真棒”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成就感。但这种评价持续性太短。而书面评价就弥补了这一点,书面评价语在教师精心组织和用心斟酌中形成,不仅学生自己可以读,而且家长和其他同学也能读。我们通过书面评价向家长传达学生作业情况,同时交流学生其他情况,家长的意见也在作业本上展现,书面评价成为家校、师生沟通的桥梁。
(2)符号评价和评语评价相结合。符号评价简便易行,但感情色彩单一,难以将丰富的评价内涵表达出来。作为符号评价的必要补充,我们大力提倡评语评价,每次作业评价评语占到总作业本数的五分之一。一句句鼓励的话语,犹如教师一束束关注的目光,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评语评价还注重持续跟踪评价,表达教师对他持久的关注,这对于问题学生的转化有很明显的效果。
(3)个体评价和集体评价相结合。面对行行色色的个体,作业评价力求凸显个性色彩,使评价富有针对性。我们对学生评价时大量使用“个性色彩”的语言,如,“你写的字总是一笔一画,老师很爱看,可就是起笔时顿笔太明显,今后试着‘不落痕迹’如何?”实践证明,有归因的评价要比那种“公式化语言”评价更有效,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信心十足、情绪高涨的心理状态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
集体评价一般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评价学习小组的作业。小组长严格把关,每一个组员不敢大意,这样将学生置于一个群体之中,树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意识,效果显著。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