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受众的角度反观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状况及问题

来源 :高教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h12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依据对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状况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结果,从受众的角度客观分析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指出问题的症结,揭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受众 高校知识产权教育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7)03—0114—03
  [作者简介]秦彩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长春 130052)
  
  一、问题的提出
  
  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格局已然形成,中国要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知识产权问题无可选择地被推上了我国政治、经济的历史舞台。学者们的目光也从“人世”谈判之初对知识产权法规条款的关注逐步扩展到对知识产权执法问题、管理问题、人才问题的关注。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哪里?知识产权教育!高等学校作为专门培养各类人才的场所和基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教育是一种典型的双主体活动。考察一项教育活动开展的情况如何、成功与否,一方面要看教育者的意识水平、教育能力、教学条件等;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看受教育者(受众)实际接收的效果如何。目前,对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研究,多是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问题,很少有从受众的角度来考察和认识的,即使有,也多是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或推测。基于以上认识和实际情况,我们于2005年1月至4月,分别对全国227所高校的3000多名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部分实地访谈,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918份。本文以本次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结果为依据,进行实证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受众对知识产权及相关知识的认知和需求状况
  1、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一般性地知道或了解一些知识产权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但真正能够做到“相当了解”的并不多。
  在受访的1918名大学生中,有1912人对“您知道什么是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回答。其中,回答“知道”的占39.2%,“知道一些”的占54.9%,“不知道”的占5.9%。在对“您是否了解知识产权方面的内容”进行回答的1915人中,回答“相当了解”的占6.8%,“一般了解”的占73.0%,“不了解”的占20.2%。可见,知识产权对大学生来说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认知率”已高达94.1%。但绝大多数大学生对知识产权或相关方面知识的“认知”都仅限于一般性地了解,而真正能够做到“相当了解”的并不多,仅占样本总数的6.8%。
  2、能够对知识产权相关问题做出正确判断的学生平均不足四成,大学生对知识产权相关知识的实际了解和掌握情况令人堪忧。
  本次调查共给出四个问题,考察大学生对知识产权相关知识的实际了解和掌握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对四个问题能做出肯定或正确回答的比率平均仅为36.5%,对其中一题回答的正确率最低,仅为15.6%。今天的大学生们,明天就将是各行各业的中坚骨干力量,如此的知识产权知识状况,明天将如何去面对日益高涨的知识经济的竞争!更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设置在几个问题里的选项“没有注意过”、“不知道”等被选的比例有的竟高达近40%。有时候,“意识”不到,可能比错误的判断更令人担忧。因此,唤起大学生对知识产权问题的重视,是我国众多高校和高等教育工作者应做的工作。
  3、大学生对知识财产的“权利保护”意识普遍较弱,尤其是对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六成以上的学生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86.7%的受访大学生没有“遭遇过”侵权的经历;而对“若遭遇过,您会申诉吗”做出回答的543名大学生中,仅有56.9%的学生打算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的权利;更令我们担忧的是,调查中有63.7%的大学生曾“侵犯过”他人的知识产权,有61.3%的大学生对继续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而未觉“不妥”!(见下表)
  


  也许是因为“遭遇过”被侵权的情况比较少(只有13.3%),也许是对侵权者的惩罚力度比较小,或者是对举报、诉讼等繁琐程序的“不耐烦”……,大学生对知识产权的侵权与被侵权整体上表现比较淡漠,尤其是对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60%以上的学生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
  4、大学生获取知识产权知识的主要渠道是“新闻媒体的报道”,而通过“知识产权课程学习”获得相关认知的不足1/5。
  在对“您获取知识产权知识的来源”问题进行回答的1587名大学生中,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获取的最多,占到样本总数的44.3%。可见,“新闻媒体的报道”是大学生获取知识产权知识的主渠道;其次,通过其它多种渠道(包括知识产权课程学习、讲座、与别人交谈及其他)获取知识产权知识的人数占到样本总数的24.7%。看来,多渠道地获取知识已成为大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其中,通过“知识产权课程学习”获取知识产权知识的人数比例仅占14.7%,通过“讲座”和“与别人交谈”获取知识产权知识的分别为5.2%和7.8%。如果我们假定“讲座”都由样本所在学校举办,则学生通过学校开展的知识产权教育活动(“知识产权课程学习”和“讲座”两种方式)获取知识产权知识的比例(人次)也只有28.7%,仍不足样本总数的3/10。由此可见,知识产权在大学生中高达94.1%的“认知率”,主要是新闻媒体的“功劳”,而学校的“知识产权课程”起到的作用则非常有限。从中我们也得到一个启示:我们的高等学校应该改变一下传统的“教育观”、“学习观”,利用越来越发达的信息技术,比如利用因特网来开展教学活动等。在普及教育方面,应该采取更生活化、更加丰富多彩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取得的普及效果会更好。
  5、大学生对“在校期间学一些跟知识产权有关的课程”的需求度较高。
  尽管对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非常感兴趣的学生不足样本总数的1/4,但由于社会各界对知识产权越来越重视,使得九成以上的学生认为“在校期间学一些跟知识产权有关的课程”很有必要。
  在对“您对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感兴趣吗”进行做答的1902名大学生中,回答“感兴趣”的为23.3%,回答“一般”的占65.7%,回答“不感兴趣”的占11%。即对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非常感兴趣的学生不足样本总数的1/4,但却有90.8%的学生认为“在校期间学一些跟知识产权有关的课程”很“有必要”。进一步调查“认为必要的原因”,学生的选择依比例大小的排列顺序是:“社会各界对知识产权越来越重视”占47.7%,将近半数;“怕毕业后在工作岗位由于不懂而吃亏”为26.0%,占总数的1/4强;选择“多学一些知识总没有坏处”的为22.3%;而选择“以上多种原因”的为19.8%。可见,市场需求、就业需求是促使大学生选择学习知识产权相关课程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我国高校开展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状况   为了从多角度来反映我国高校开展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状况,本次调查设计了知识产权相关课程开设状况、讲座的举办状况以及知识产权奖学金制度的建设状况等几个数据指标,来综合考察我国高校开展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基本状况。有关调查结果如下:
  1、受访者对“您所学课程是否开设与知识产权法相关的课程”做出肯定回答的为405人,占21.5%。
  2、受访者在问卷上实际填写出所学与知识产权法相关课程名称的,人数为278人,占样本总数的14.5%。
  3、受访者在问卷上实际填写出课程名称为“知识产权法(类)”的人数为142人,占样本总数的7.4%。
  4、受访者对“若贵校未开设,您是否在其他课程中听过有关知识”做出肯定回答的为765人,占53.6%;近60%的学生认为所学课程中有关“知识产权内容讲解所占的比例”普遍“较小”。
  5、受访者所在学校曾举办过有关知识产权方面讲座的为877人,占46.1%;但去“听过”这类讲座的人数不多,只有18.3%,还不足总数的1/5;各学校举办这类讲座的频次也较低,只有1/10强(10.7%)的受访者所在学校能够经常举办这类讲座。
  6、对受访者所在学校“是否设有知识产权奖学金项目”的调查中,受访者“知道”或“确定”的比例更低,只有5.0%。
  以上几个指标的调查结果显示,从纵向上比较(即同我国以前开展的知识产权教育相比),总体情况确实比以前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如果从横向上比较(即同知识产权教育开展的比较好的国家如日本、美国比),我国高校开展的知识产权普及教育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还远远不够,从实际需要的角度来看,也远远满足不了目前正迅速发展的“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对知识产权知识的普及教育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进行,但对高等学校来说,通过专门对所有大学生开设专业课程的方式来进行知识产权的普及教育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一方面,它对学生、甚至对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它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科技人才等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高等学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和基地,它对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任何其他机构所无法比拟、无法取代的。
  
  (三)受众对学校开展的知识产权专业教育的评价
  本次调查,分别从受教育者对自身专业选择及专业未来发展趋势的评价、对教育者的教育水平及提供的教育条件的评价两个方面,来反映我国高校开展的知识产权专业教育的基本状况。
  1、大学生对自身专业的选择以及未来专业的发展趋势总体上不甚乐观,“不确定”感比较明显。
  在受访的知识产权专业学生中,只有40%左右是“自愿”选报该专业的。而在问及“高校是否有必要开展知识产权专业教育”,“通过学习知识产权,对您的生活和学习有多大作用”等问题时,回答“非常必要”和“一般必要”的学生比例分别为55.5%和41.4%,回答“作用很大”和“多少有点作用”的学生比例分别为50.7%和46.9%。进一步对学生未来的专业就业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学生对未来就业持“不太好说”态度的,比例最高,为43.4%;而认为“非常有信心找到一个适合本专业的工作”的比例仅有17.7%。多数学生对自身专业选择的“不自愿”以及近半数左右学生对专业未来发展趋势的“不自信”,折射出目前我国高校开展的知识产权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即高校在人才培养方向、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诸多方面本身就存在着很多模糊认识,教育者方向不清、目标不明,在所难免地导致受教育者对专业未来发展趋势的“不乐观”、“不确定”!
  2、大学生对教育方(者)的教育水平、提供的教育条件总体评价“一般”。
  调查中。受访学生对所在学校“知识产权专业授课教师的满意程度”、“知识产权专业教材的满意程度”、“开办知识产权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情况”,以及“开办知识产权专业教育的总体评价”,选择比例高的是“比较满意”、“一般”,而选择“非常满意”或“很好”的比例不足1/5,尤其对教材“非常满意”的比例更低,占1/10强。
  
  三、结论与启示
  
  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方面结论:
  
  第一,受众自身对知识产权的认知和需求状况总体上反映出社会各界对知识产权这一新生事物愈来愈重视,对其概念的认知率不断攀升。但是,对这一概念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实践中应如何运用真正了解的则很少。这可从受众对知识产权相关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以及对知识财产的“权力保护”意识的淡漠两个方面得到验证。大学生对知识产权相关课程开设的必要性的认识表达了对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需求。同时,大学生们对知识产权概念的重视与对知识产权实务的无知与淡漠,反衬出我国高校在知识产权普及教育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国的知识产权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教育者可以抓住契机,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跨越。
  
  第二,从受众的角度反观我国高校的知识产权教育·无论普及教育还是专业教育,总体上都差强人意,主要表现在普及教育普及不够、供给不足,专业教育方向不清、目标不明、教育水平不高、教育条件不足等问题。当然,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我国的知识产权教育起步比较晚,经验积累不足;二是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三是教材、实习实践基地等物力资源不足……归结起来,最根本的还是“意识问题”,尤其是教育者的“意识问题”,意识上不够重视,不够清晰。重视不够、思考不多即容易导致意识不清,意识不清又容易导致做事方向不清、目标不明。重视不够,教育的各项投入自然就不足。比如,整个知识产权学科体系建设的投入,对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教育经验的研究投入,优秀师资、教材的引进投入,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等等。因此,解决目前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好教育者的意识问题。意识清晰、重视是今后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大资金、人力、物力等的各项投入,整合利用传媒、网络等校外各方面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政府、高校齐努力,相信我国高校的知识产权教育一定会有一个更快更好的发展前景,知识产权教育的双主体——教育者和受众,都会有一个更加广阔的施展才华的未来!
  
  责任编辑 刘新才
其他文献
新的教育理念形成过程中,传统语文教学已很难承担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新的语文教学要有新的要求,语文教学要在观念、内容、方式上作出新的变革。
期刊
在高考现代文阅读中,从描写入手探究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本文对环境描写的作用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论述。以期给学生提供一些解题的思路与方法。
从数学建模课认知定位出发,从分课堂教学、赛前培训两方面探讨了数学建模课的教学模式,为数学建模教学提供了一种借鉴。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其中,人口变动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是基础性、长期性和规律性的。所谓人口变动,本质上是指某一人口按其生理与社会发展规律有序地变
摘要 问题教学法是指将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本文对问题教学法的实际运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 问题教学法 教学模式 理解运用    初中语文教学任务繁重,需要传授汉语言的字、词、句、篇及语法、逻辑、修辞等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要培养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健康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陶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求语文教师既要抓好基本功的培养,又必须对学生不断进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
地方文化在编写校本文化教材中、在课文课堂教学中、在作文训练中、在"大语文教学"实践中是大有"作为"的。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地方文化的发掘和利用,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独立学院要加强教学环节,必须依托企业办学优势,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基础,不断稳定和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行校内校外共建共享,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构建全方位、多功
现代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应顺应工程实践教学改革趋势,建立起现代工程训练教学体系,在训练目标、功能定位、内容体系和建设特色方面必须随实践教学体系的发展变革而“变”,在建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