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不断加码,伴随着普惠金融等数字金融工具的产生,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得到了有效纾解。本文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当前金融环境中普惠金融下企业融资约束的现状,分析了普惠金融下企业融资约束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即:普惠金融的技术支持问题、普惠金融客户群体的接受能力问题和普惠金融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过程中产生的监管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四项对策:一是政府应适当调整货币政策、调整企业信贷状况;二是金融服务提供商应提升数字普惠金融的技术适应性;三是构建数字金融高风险领域的高保障监管机制;四是中小企业加强自身建设、追求主动创新。
关键词:普惠金融;中小企业融资;融资约束
0引言
近年来,实体经济企业的发展主要受制于金融环境、信贷结构、供求关系等方面发展不均衡的现状,从世界银行的数据可以看到,融资约束问题已经被中国多数企业列为影响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国内外学者对普惠金融与融资约束之间关系的不断研究,普惠金融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化解作用已得到了基本证实。另外,“扶植普惠金融体系”和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新方向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给出。据此,在当前金融环境下对普惠金融与融资约束的并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普惠金融与融资约束是否存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有哪些解决路径和对策是针对于解决此类问题的?这是本文致力于探讨的主题。
1文献综述
有关普惠金融的研究,现存的实证研究大多集中于对普惠金融的演化和内在含义、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普惠金融的影响因子这三方面。关于普惠金融的发展的定量评测,暂时尚未具有统一的量化标准,目前主要有三种测度指标:一是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Sarma(2010)在研究中选择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银行渗透度、使用情況作为主要测度指标;二是金融排斥程度,主要是以Kempson等人的研究为基础,总结了包括地理、自我、评估等六方面的排斥性。三是普惠金融发展指数体系,这是由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提出的“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的实证基础。关于普惠金融的影响因素,焦瑾璞(2017)将其划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认为宏观经济环境、金融基础设施、公益性质的小额信贷三方面对我国普惠金融的持续生长均有一定影响。
有关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研究,始于融资约束度量模型的组构,随后又经历了探究融资约束成因、分析融资约束分析细化的几个阶段[1]。1988年,Fazzari(1988)初次提出了融资约束假说,认为融资约束是在资本市场不完全的条件下企业获取外部筹资成本显著高于内部,从而导致企业投资过于依靠内部资源支撑,致使最优投资水平无法正常发挥。关于融资约束度量模型,FHP(1988)最先提出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模型。随后,Almeida启发性的首次将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作为衡量企业融资约束的尺度。关于融资约束影响因素的探究,Myers认为企业的信息越是处于高度不对称状况,其融资约束的程度也越大。Bernanke和Gertler(1989)在此基础上认可了代理问题对受融资约束程度的影响作用,除此之外,高昂的交易费用也会使企业面临融资“高难度”的问题。基于此,融资约束理论最初被学者们认为是由信息的不对称性、代理问题、交易费用三方面共同作用引起的。张纯(2007)认为民营企业面对的融资约束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显著高于国有企业;李科、徐龙炳(2011)发现新兴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出现能够拓宽公司的融资道路。由此可见,当前的企业融资约束问题受公司发展层次、金融环境、金融创新、资本市场等多维的影响。
有关普惠金融与融资约束的研究,黄益平和黄卓(2018)通过对普惠金融“成本低、速度快、覆盖广”的主要优势的认定,定性分析了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缓解机制[3]。现有文献主要集中于普惠金融对融资约束纾解路径的认定分析,相关的实证定量分析鲜少出现,梁榜和张建华(2018)以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为基础,利用相关数据定量分析了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4]。
基于此,本文致力于探究的重点是:在现有的文献基础和实证研究的分析上,综合普惠金融及融资约束的衡量指标、普惠金融和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和两者在当前金融环境下的现状来进一步分析普惠金融下企业融资约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普惠金融下的企业融资约束的现状分析
目前政府对于我国的实体经济产业投入了巨大的经济支持和政策扶持,然而在当前的金融环境中,中国的实体经济仍然受困于金融结构性错配的问题难以保持良好的持续性发展[5]。201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议中指出要深化我国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金融环境是解决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优化金融结构、促进金融服务准确度的重要渠道,对普惠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6]。
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经济背景下,金融信息获得了更多的互惠互通,金融服务的覆盖广度也有了质的改善,此类金融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与科技的深层次融合。从政府层面来看,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助力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普惠金融政策”,一是针对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准许放开普惠型中小企业的贷款期限延长政策。二是促进考核鼓励机制的全面普及,鼓励商业银行对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进行融资帮扶。三是放宽中小微企业登记经营场所限制[7]。在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的影响下,更多金融机构特别是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银行表现出更大优势;从金融机构的层面来看,国际基金融资组织推行各类改革方案,银监会也相继发布了内部评级法、杠杆率、金融服务覆盖率等管理办法。目前,各种大型商业银行也已陆续建立普惠金融业务部,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有针对性的服务[8];从中小企业自身层面来看,我国中小微企业为了更好的配合国家对于普惠金融政策的施行,愿意主动的做出金融创新领域的学习。 3普惠金融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面临的问题分析
从中小企业的自身特征来看,中小企业体量庞大、涉足领域广、不确定的风险因素较多,部分高层管理人员对本企业的融资发展方向缺少实质性的把控,使得难以与普惠金融发展同步接轨;从外部因素来看,目前的大部分金融机构考虑到中小企业的信贷能力,大型的商业银行及各类金融服务提供方都有一定的风险规避性和利益趋向性。
(1)普惠金融的技术支持问题
目前大多数金融服务提供商都致力于挖掘数字技术潜力,大力创新各种金融服务,同时由于普惠金融面向群体的庞大体量,金融机构就面临着技术方面的问题和风险。在大数据技术的使用方面,数据的大量运载处理使得其安全监管的危险性和安全度处于一个易被破防的状态;在生物技术运用方面,由于现在科技的发展和普及,指纹、面部等信息的泄露会导致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在云计算的运用方面,云服务提供商在为海量金融机构提供技术支持时出现的故障将会导致大“一触即发”的大范围金融服务系统的瘫痪。
(2)普惠金融面向群体接受能力的问题
数字普惠金融主要是为各类弱势群体提供的帮扶性金融服务和产品,由于此类面向对象的认知水平和金融知识普惠度相对较低,导致无法全面吸收新兴技术和创新金融产品及服务的养分。其次,数字普惠金融面向的客户群整体的安全意识都相对较弱。与此同时,普惠金融客户群因为各类因素导致的服务低接受度会助长金融诈骗行为的发生。
(3)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解决过程中的监管问题和挑战
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普及对金融市场的高效精准监管也有一定的影响。目前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产品已经走入了逐渐混合使用的趋势,这也使得监管工作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此番情形对目前的分业监管体制提出了挑战。由此可见,金融部门与非金融部门的协同合作以及协调监管仍处于待发展地带。同时,金融机构产品的高耦合性使得金融监管成本高昂,金融机构在监管成效和监管方式上也将受制于高成本门槛。
4普惠金融下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对策建议
(1)政府适当调整货币政策,以此调整企业信贷状况
从宏观经济背景来看,国家采取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道路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在过度紧缩的货币政策下,可能导致不良资产的增多、投资的机会减少、中小企业融资规模等受到影响[9];在相对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实行下,融资渠道的拓宽、融资质量的提升以及“资源错配”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
(2)金融服务提供商应提升数字普惠金融的技术适应性
要想从根基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金融服务和数字科技的黏合程度有很大的影响[10]。金融供给方可以利用各类新兴技术来建立更加完备的客户信息库,应当详尽掌握客户的各类公司信息并做好风险评测,这样金融机构的风险预警和及时控制能力才能大幅度发挥。除此之外,还可以适时适当的进行信息披露,达到供给双方信息互惠互通[11]。另一方面,在交易支付方式上要积极创新、谋求发展,提高交易支付的准确性,实现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的精准帮扶。
(3)构建数字金融高风险领域的高保障监管机制
首先是改变传统审批流程,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有利于监管风险的排除。除此之外,国家金融机构应当挑选具有较好资质、较强创新意识和技术优势的网贷平台作为监管试点平台,从而更好地服务与金融服务寻求方。银行要及时与政府部门交换数据信息,降低对外部评估的依赖,在金融机构内构件尽职免责的体系,打通征信人员在尽职工作中的免责通道。
(4)寻求融资的中小企业加强自身建设、追求主动创新
中小企业应明确本企业在市场中所处的优势及劣势地位,适时增强接轨经济形势与行业形势方面的能力,规范经营管理模式,完善各项企业制度。除此之外,主动配合金融相关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也是尤为重要的一环[12];正确认识本企业的长短版,有意识的推行新型金融工具的运用,从主观角度上为企业打破“被动融资”的局面。
基于此,本文得到了如下的政策启示:一是优化金融产业结构,进一步发展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机构,以便普惠金融更加行之有效的渗透;二是加快利率市场化,进一步缩小存贷利差,从风险角度趋势中小企业成为金融机构的新趋向;三是增强企业技术软实力,提高普惠金融等金融服务的普及程度和覆盖率。
参考文献
[1] 叶志伟. 融资约束研究综述与发展启示[J]. 国际商务财会, 2016, 332(No.332): 3-9.
[2] 连玉君,程建.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融资约束还是代理成本?[J]. 财经研究, 2007(No.303): 37-46.
[3] 黄益平,黄卓. 中国的数字金融发展:现在与未来[J]. 经济学(季刊), 2018(v.17;No.70): 1489-1502.
[4] 梁榜,张建华. 中国普惠金融创新能否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Z], 2018.
[5] 吕敏蓉. 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滴灌”小微企业[J]. 人民论坛, 2019(No.642): 82-83.
[6] 黄鹏程,衷凤英.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路径[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v.28;No.129): 22-24.
[7] 尹振涛. 透视2020年金融政策新风向——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J]. 金融博览, 2020: 30-31.
[8] 王睿映,吴迪. 浅析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基于普惠金融视角[J]. 价值工程, 2018(v.37;No.504): 93-95.
[9] 陈涛. 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J]. 金融博览, 2019: 16-17.
[10] 张磊,吴晓明. 数字化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机制、困境与对策分析[J]. 理论探讨, 2020(No.216): 110-114.
[11] 陈铃敏,高嘉华. 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分析[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v.22;No.124): 44-46.
[12] 文洪武. 小微企业融资约束的逻辑与对策[J]. 中国金融, 2019(No.915): 87-89.
作者简介:张一涵,女(2000.9-),陕西铜川人,学生,汉族,学士,研究方向:投资金融管理;
郑蕊,女(1983.3-),山东曲阜人,副教授,博士,汉族,研究方向:投融资管理。
基金項目:陕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秦巴山区科技精准扶贫长效机制研究”(2019KRM119);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返乡劳动力创业融资的担保机制与风险防控研究”(2019D052)
(西安石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5)
关键词:普惠金融;中小企业融资;融资约束
0引言
近年来,实体经济企业的发展主要受制于金融环境、信贷结构、供求关系等方面发展不均衡的现状,从世界银行的数据可以看到,融资约束问题已经被中国多数企业列为影响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国内外学者对普惠金融与融资约束之间关系的不断研究,普惠金融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化解作用已得到了基本证实。另外,“扶植普惠金融体系”和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新方向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给出。据此,在当前金融环境下对普惠金融与融资约束的并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普惠金融与融资约束是否存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有哪些解决路径和对策是针对于解决此类问题的?这是本文致力于探讨的主题。
1文献综述
有关普惠金融的研究,现存的实证研究大多集中于对普惠金融的演化和内在含义、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普惠金融的影响因子这三方面。关于普惠金融的发展的定量评测,暂时尚未具有统一的量化标准,目前主要有三种测度指标:一是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Sarma(2010)在研究中选择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银行渗透度、使用情況作为主要测度指标;二是金融排斥程度,主要是以Kempson等人的研究为基础,总结了包括地理、自我、评估等六方面的排斥性。三是普惠金融发展指数体系,这是由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提出的“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的实证基础。关于普惠金融的影响因素,焦瑾璞(2017)将其划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认为宏观经济环境、金融基础设施、公益性质的小额信贷三方面对我国普惠金融的持续生长均有一定影响。
有关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研究,始于融资约束度量模型的组构,随后又经历了探究融资约束成因、分析融资约束分析细化的几个阶段[1]。1988年,Fazzari(1988)初次提出了融资约束假说,认为融资约束是在资本市场不完全的条件下企业获取外部筹资成本显著高于内部,从而导致企业投资过于依靠内部资源支撑,致使最优投资水平无法正常发挥。关于融资约束度量模型,FHP(1988)最先提出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模型。随后,Almeida启发性的首次将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作为衡量企业融资约束的尺度。关于融资约束影响因素的探究,Myers认为企业的信息越是处于高度不对称状况,其融资约束的程度也越大。Bernanke和Gertler(1989)在此基础上认可了代理问题对受融资约束程度的影响作用,除此之外,高昂的交易费用也会使企业面临融资“高难度”的问题。基于此,融资约束理论最初被学者们认为是由信息的不对称性、代理问题、交易费用三方面共同作用引起的。张纯(2007)认为民营企业面对的融资约束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显著高于国有企业;李科、徐龙炳(2011)发现新兴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出现能够拓宽公司的融资道路。由此可见,当前的企业融资约束问题受公司发展层次、金融环境、金融创新、资本市场等多维的影响。
有关普惠金融与融资约束的研究,黄益平和黄卓(2018)通过对普惠金融“成本低、速度快、覆盖广”的主要优势的认定,定性分析了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缓解机制[3]。现有文献主要集中于普惠金融对融资约束纾解路径的认定分析,相关的实证定量分析鲜少出现,梁榜和张建华(2018)以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为基础,利用相关数据定量分析了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4]。
基于此,本文致力于探究的重点是:在现有的文献基础和实证研究的分析上,综合普惠金融及融资约束的衡量指标、普惠金融和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和两者在当前金融环境下的现状来进一步分析普惠金融下企业融资约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普惠金融下的企业融资约束的现状分析
目前政府对于我国的实体经济产业投入了巨大的经济支持和政策扶持,然而在当前的金融环境中,中国的实体经济仍然受困于金融结构性错配的问题难以保持良好的持续性发展[5]。201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议中指出要深化我国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金融环境是解决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优化金融结构、促进金融服务准确度的重要渠道,对普惠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6]。
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经济背景下,金融信息获得了更多的互惠互通,金融服务的覆盖广度也有了质的改善,此类金融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与科技的深层次融合。从政府层面来看,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助力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普惠金融政策”,一是针对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准许放开普惠型中小企业的贷款期限延长政策。二是促进考核鼓励机制的全面普及,鼓励商业银行对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进行融资帮扶。三是放宽中小微企业登记经营场所限制[7]。在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的影响下,更多金融机构特别是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银行表现出更大优势;从金融机构的层面来看,国际基金融资组织推行各类改革方案,银监会也相继发布了内部评级法、杠杆率、金融服务覆盖率等管理办法。目前,各种大型商业银行也已陆续建立普惠金融业务部,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有针对性的服务[8];从中小企业自身层面来看,我国中小微企业为了更好的配合国家对于普惠金融政策的施行,愿意主动的做出金融创新领域的学习。 3普惠金融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面临的问题分析
从中小企业的自身特征来看,中小企业体量庞大、涉足领域广、不确定的风险因素较多,部分高层管理人员对本企业的融资发展方向缺少实质性的把控,使得难以与普惠金融发展同步接轨;从外部因素来看,目前的大部分金融机构考虑到中小企业的信贷能力,大型的商业银行及各类金融服务提供方都有一定的风险规避性和利益趋向性。
(1)普惠金融的技术支持问题
目前大多数金融服务提供商都致力于挖掘数字技术潜力,大力创新各种金融服务,同时由于普惠金融面向群体的庞大体量,金融机构就面临着技术方面的问题和风险。在大数据技术的使用方面,数据的大量运载处理使得其安全监管的危险性和安全度处于一个易被破防的状态;在生物技术运用方面,由于现在科技的发展和普及,指纹、面部等信息的泄露会导致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在云计算的运用方面,云服务提供商在为海量金融机构提供技术支持时出现的故障将会导致大“一触即发”的大范围金融服务系统的瘫痪。
(2)普惠金融面向群体接受能力的问题
数字普惠金融主要是为各类弱势群体提供的帮扶性金融服务和产品,由于此类面向对象的认知水平和金融知识普惠度相对较低,导致无法全面吸收新兴技术和创新金融产品及服务的养分。其次,数字普惠金融面向的客户群整体的安全意识都相对较弱。与此同时,普惠金融客户群因为各类因素导致的服务低接受度会助长金融诈骗行为的发生。
(3)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解决过程中的监管问题和挑战
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普及对金融市场的高效精准监管也有一定的影响。目前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产品已经走入了逐渐混合使用的趋势,这也使得监管工作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此番情形对目前的分业监管体制提出了挑战。由此可见,金融部门与非金融部门的协同合作以及协调监管仍处于待发展地带。同时,金融机构产品的高耦合性使得金融监管成本高昂,金融机构在监管成效和监管方式上也将受制于高成本门槛。
4普惠金融下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对策建议
(1)政府适当调整货币政策,以此调整企业信贷状况
从宏观经济背景来看,国家采取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道路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在过度紧缩的货币政策下,可能导致不良资产的增多、投资的机会减少、中小企业融资规模等受到影响[9];在相对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实行下,融资渠道的拓宽、融资质量的提升以及“资源错配”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
(2)金融服务提供商应提升数字普惠金融的技术适应性
要想从根基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金融服务和数字科技的黏合程度有很大的影响[10]。金融供给方可以利用各类新兴技术来建立更加完备的客户信息库,应当详尽掌握客户的各类公司信息并做好风险评测,这样金融机构的风险预警和及时控制能力才能大幅度发挥。除此之外,还可以适时适当的进行信息披露,达到供给双方信息互惠互通[11]。另一方面,在交易支付方式上要积极创新、谋求发展,提高交易支付的准确性,实现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的精准帮扶。
(3)构建数字金融高风险领域的高保障监管机制
首先是改变传统审批流程,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有利于监管风险的排除。除此之外,国家金融机构应当挑选具有较好资质、较强创新意识和技术优势的网贷平台作为监管试点平台,从而更好地服务与金融服务寻求方。银行要及时与政府部门交换数据信息,降低对外部评估的依赖,在金融机构内构件尽职免责的体系,打通征信人员在尽职工作中的免责通道。
(4)寻求融资的中小企业加强自身建设、追求主动创新
中小企业应明确本企业在市场中所处的优势及劣势地位,适时增强接轨经济形势与行业形势方面的能力,规范经营管理模式,完善各项企业制度。除此之外,主动配合金融相关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也是尤为重要的一环[12];正确认识本企业的长短版,有意识的推行新型金融工具的运用,从主观角度上为企业打破“被动融资”的局面。
基于此,本文得到了如下的政策启示:一是优化金融产业结构,进一步发展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机构,以便普惠金融更加行之有效的渗透;二是加快利率市场化,进一步缩小存贷利差,从风险角度趋势中小企业成为金融机构的新趋向;三是增强企业技术软实力,提高普惠金融等金融服务的普及程度和覆盖率。
参考文献
[1] 叶志伟. 融资约束研究综述与发展启示[J]. 国际商务财会, 2016, 332(No.332): 3-9.
[2] 连玉君,程建.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融资约束还是代理成本?[J]. 财经研究, 2007(No.303): 37-46.
[3] 黄益平,黄卓. 中国的数字金融发展:现在与未来[J]. 经济学(季刊), 2018(v.17;No.70): 1489-1502.
[4] 梁榜,张建华. 中国普惠金融创新能否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Z], 2018.
[5] 吕敏蓉. 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滴灌”小微企业[J]. 人民论坛, 2019(No.642): 82-83.
[6] 黄鹏程,衷凤英.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路径[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v.28;No.129): 22-24.
[7] 尹振涛. 透视2020年金融政策新风向——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J]. 金融博览, 2020: 30-31.
[8] 王睿映,吴迪. 浅析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基于普惠金融视角[J]. 价值工程, 2018(v.37;No.504): 93-95.
[9] 陈涛. 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J]. 金融博览, 2019: 16-17.
[10] 张磊,吴晓明. 数字化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机制、困境与对策分析[J]. 理论探讨, 2020(No.216): 110-114.
[11] 陈铃敏,高嘉华. 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分析[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v.22;No.124): 44-46.
[12] 文洪武. 小微企业融资约束的逻辑与对策[J]. 中国金融, 2019(No.915): 87-89.
作者简介:张一涵,女(2000.9-),陕西铜川人,学生,汉族,学士,研究方向:投资金融管理;
郑蕊,女(1983.3-),山东曲阜人,副教授,博士,汉族,研究方向:投融资管理。
基金項目:陕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秦巴山区科技精准扶贫长效机制研究”(2019KRM119);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返乡劳动力创业融资的担保机制与风险防控研究”(2019D052)
(西安石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