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是第一学段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也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在识字教学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识字,用自己的方法认识汉字。在识字过程中,教师应适当渗透一些识字知识和识字方法,做好检评工作,并激励学生从生活中识字。
【关键词】浅谈 一年级 识字教学 方法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如何改革识字教学,使其尽快满足学生读写的需要,是多少年来小语界共同研究的一个难题。如何在新课程中有效地进行识字教学呢?从识字本身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我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教学,实践证明还是比较有效的。
一、把握要求教识字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阅读的基础,是写作的基础,这种基础性主要表现在“会认”这个识字教学的基本要求上。在传统意义上,对识字教学上要求“四会”,即“会读、会写、会义、会用”。这种单向度的努力和多维度的要求,导致的教学后果就是识字教学越来越呆板,越来越模式化、机械化。其实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大可不必进行这种耗时的训练,在“四会”中我们可先让学生学会“二会”,即“会读、会义”,不要急于要求他们“会写”和“会用”。这样就能在短时间内学会一批常用字,可以较早阅读一些浅近的儿童读物;既可以提高识字兴趣,又可以拓展知识面。反过来,较早阅读儿童读物又能巩固学过的生字。这样的反复运用,还可以减少生字回生率。
二、掌握方法教识字
教育心理学认为,单调、乏味的学习活动容易产生疲劳,并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因此,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和遵循认知的规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教以学生适用有效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反复多次和字见面,让学生大量识字。
(一)形、音、义的结合教识字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正确的听说读写运用。为此,学生不仅要分别识别形、音、义三个因素本身,还要建立音、形、义之间的统一联系,做到“口诵其字,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评价识字能力也必须从形、音、义的结合上全面评价。
(二)比較观察与示范演示的结合教识字
一年级起步阶段,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要求。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教师都要笔笔指导到位。教师的范写很重要。示范是写字教学的先导。在指导学生整体认知之后,教师要在黑板上画好的田字格中示范,向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教师要边演示边讲述: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第一笔在田字格的哪个部位落笔,每一笔画的名称、运笔方法以及笔顺等,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仅仅范写还远远不够,由于受到观察能力的限制,学生的临摹并不能一步到位。此时,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合语境教识字
单纯地识某个字,非但不好记字形,其字音也容易忘,字义印象就更难深刻了。把生字放到具体语言环境中去学情况就不同了。正是在这反复多次地接触过程中,汉字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记忆模块,经过了陌生到不陌生,不陌生到熟悉的心理变化过程,而认识汉字。
三、激发兴趣教识字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课堂应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让课堂充满情趣。这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的需要。
(一)以启发引导的方式教学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随着学习的慢慢深入,汉字的逐步增加,摸索出汉字的一定的结构规律,并依自己的年龄特点在老师的引领下,形成一定的识字习惯。
(二)以课堂提问和新颖的练习激励起学生的识字兴趣。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学生的日常识字兴趣和习惯,激励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识字活动成为极快乐极有趣的事,足以支撑他们在识字的征途中不断进取,获得极大的成功和愉悦,终身受益。”如何让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字形产生兴趣,如何让学生对写字感兴趣呢?
小学低年级儿童机械记忆处于优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知识大抵从兴趣出发,表现欲也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千方百计激励学生的兴趣,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成功,为孩子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
四、多元评价教识字
传统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是评价的客体,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新课程倡导教学评价的主体的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价以及学生和教师的互动评价等等,使评价成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以学生自我评价、教师与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激励评价促进学生识字。
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外学习表现,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五、课堂与生活相结合教识字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生活为学生的识字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识字来源于生活,再让识字回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阅读、寻找。学生在课文的语境中初次认识了这些生字,初步了解了它的意义和用法,课后可以引导让学生到生活环境中去找一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这些字。因此,生活识字又由课内识字带动了课外识字,不经意中扩大了识字量。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还将班里学生名字注上拼音并粘贴在教室中,让学生从伙伴的名字中识字。
总之,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是第一学段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识字教学要从课本、课堂中识字走向生活中识字,让生活成为学生识字的资源,引导学生将生活中那些自己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识字的材料,真正体现了“要使教材成为学生的世界转变为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材”。只要我们把握好要求,相信学生一定能学得更好。
【关键词】浅谈 一年级 识字教学 方法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如何改革识字教学,使其尽快满足学生读写的需要,是多少年来小语界共同研究的一个难题。如何在新课程中有效地进行识字教学呢?从识字本身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我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教学,实践证明还是比较有效的。
一、把握要求教识字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阅读的基础,是写作的基础,这种基础性主要表现在“会认”这个识字教学的基本要求上。在传统意义上,对识字教学上要求“四会”,即“会读、会写、会义、会用”。这种单向度的努力和多维度的要求,导致的教学后果就是识字教学越来越呆板,越来越模式化、机械化。其实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大可不必进行这种耗时的训练,在“四会”中我们可先让学生学会“二会”,即“会读、会义”,不要急于要求他们“会写”和“会用”。这样就能在短时间内学会一批常用字,可以较早阅读一些浅近的儿童读物;既可以提高识字兴趣,又可以拓展知识面。反过来,较早阅读儿童读物又能巩固学过的生字。这样的反复运用,还可以减少生字回生率。
二、掌握方法教识字
教育心理学认为,单调、乏味的学习活动容易产生疲劳,并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因此,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和遵循认知的规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教以学生适用有效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反复多次和字见面,让学生大量识字。
(一)形、音、义的结合教识字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正确的听说读写运用。为此,学生不仅要分别识别形、音、义三个因素本身,还要建立音、形、义之间的统一联系,做到“口诵其字,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评价识字能力也必须从形、音、义的结合上全面评价。
(二)比較观察与示范演示的结合教识字
一年级起步阶段,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要求。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教师都要笔笔指导到位。教师的范写很重要。示范是写字教学的先导。在指导学生整体认知之后,教师要在黑板上画好的田字格中示范,向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教师要边演示边讲述: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第一笔在田字格的哪个部位落笔,每一笔画的名称、运笔方法以及笔顺等,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仅仅范写还远远不够,由于受到观察能力的限制,学生的临摹并不能一步到位。此时,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合语境教识字
单纯地识某个字,非但不好记字形,其字音也容易忘,字义印象就更难深刻了。把生字放到具体语言环境中去学情况就不同了。正是在这反复多次地接触过程中,汉字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记忆模块,经过了陌生到不陌生,不陌生到熟悉的心理变化过程,而认识汉字。
三、激发兴趣教识字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课堂应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让课堂充满情趣。这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的需要。
(一)以启发引导的方式教学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随着学习的慢慢深入,汉字的逐步增加,摸索出汉字的一定的结构规律,并依自己的年龄特点在老师的引领下,形成一定的识字习惯。
(二)以课堂提问和新颖的练习激励起学生的识字兴趣。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学生的日常识字兴趣和习惯,激励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识字活动成为极快乐极有趣的事,足以支撑他们在识字的征途中不断进取,获得极大的成功和愉悦,终身受益。”如何让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字形产生兴趣,如何让学生对写字感兴趣呢?
小学低年级儿童机械记忆处于优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知识大抵从兴趣出发,表现欲也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千方百计激励学生的兴趣,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成功,为孩子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
四、多元评价教识字
传统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是评价的客体,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新课程倡导教学评价的主体的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价以及学生和教师的互动评价等等,使评价成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以学生自我评价、教师与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激励评价促进学生识字。
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外学习表现,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五、课堂与生活相结合教识字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生活为学生的识字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识字来源于生活,再让识字回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阅读、寻找。学生在课文的语境中初次认识了这些生字,初步了解了它的意义和用法,课后可以引导让学生到生活环境中去找一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这些字。因此,生活识字又由课内识字带动了课外识字,不经意中扩大了识字量。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还将班里学生名字注上拼音并粘贴在教室中,让学生从伙伴的名字中识字。
总之,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是第一学段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识字教学要从课本、课堂中识字走向生活中识字,让生活成为学生识字的资源,引导学生将生活中那些自己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识字的材料,真正体现了“要使教材成为学生的世界转变为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材”。只要我们把握好要求,相信学生一定能学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