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新快报》报道,不定制“互教通”短信,就收不到学校通过此平台发来的通知;如果定制,每年收费100元。7月10日上午,广州市天河区棠德南小学举行一年级新生家长会,当天有三名收费员在校内摆摊,会后约200名家长被通知到收费员处交费,此举引起不少家长质疑:“免费的微信群、QQ群已經非常好用了,为什么还要另外付费安装其他平台呢?”
我们知道,家校沟通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基于信息科技的设备和手段广泛运用到家校沟通中,商家利用家校沟通这一需求开发并设计了许多相关软件产品,并深入地推广到学校和家长当中。通过广州天河区这所小学所引发的事件,我们不难发现,其核心就是到底是使用免费的“微信群”、“QQ群”进行家校沟通,还是使用付费的“互教通”以及现实中各地都广泛使用的“校讯通”等家校互动平台进行家校沟通。然而,笔者认为,这样的争论其实本身就脱离了家校沟通的本质和原则。
家校沟通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桥梁,一方面科学的家校沟通可以促进家校之间的了解和相互配合,更有利于建立一个无缝隙的、互为补充的教育氛围进而实施科学有效的教育。另一方面,科学的家校沟通,也更有利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相促进,为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和身心全面发展服务。从消除误解、统一认识、形成合力的角度而言,家校沟通的作用更是毋庸置疑的。但关键是,家校沟通不仅需要科学的态度和积极参与,更需要有效的载体与桥梁。对学校、教师和家长而言,“三结合教育”看似容易,但因工作性质、自身素质、专业素养、教育观念、成才观念等不同,双方如果没有科学的、合适的载体和渠道,很难达到理想成效。因而,现实中不管是家长还是学校和教师,都在寻找科学有效的家校沟通渠道和载体,也正是基于此,“校讯通”、“互教通”等平台才应运而生。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免费即时通信工具不断普及,微信、QQ等也逐渐成为家校沟通的重要途径与载体。但相对于不同的平台和载体而言,使用的便捷程度、功能的专业化与否、使用成本的有无,也成为家校沟通中影响学校、教师和家长选择的主要因素。因而,才产生了上述所谓的该使用免费平台还是付费平台的争议。
不管是免费平台还是付费平台,只要对家校沟通是好的,是起到积极促进意义的,都不能忽视其作用和功能以及效果。但关键是,这样围绕着沟通交流成本的争论,事实上却忽略了沟通本质和原则。家校沟通的本质,是融合家庭和学校教育资源,取长补短,在相互融合促进中对孩子形成成长的教育引导合力。很明显,在这个本质和原则基础上,家校沟通的最本真、最有效的表达方式,乃是经教育改革发展证明了的家访、家长会、班队会、家长开放日等,以及教师、学校和家长之间的电话、微信、信函留言等等的无缝隙对接。在传统教育理论体系中,家访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学校、教师和家长的面对面沟通交流,对孩子的影响和成长的帮助是所有技术手段都无法达到的。但让人遗憾的是,目前大多数学校、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交流,不管是微信、短信、QQ还是其他信息平台,都是利用技术手段在虚拟的环境和氛围之下沟通,这样教育的直观性效应、对孩子成长影响的体验式效应、对家校彼此理解的触动性效应则大打折扣。在虚拟环境下,情感的因素减小,直观的影响肯定弱化,教育的内涵魅力也无法淋漓尽致地呈现,这种家校沟通的成效是值得怀疑的,更不是理想的教育本质的彰显。
因此,对于家校沟通而言,与其喋喋不休地争论平台的选择以及付费与否,倒不如认认真真地反思我们的家校沟通是否陷入了纯粹的“技术依赖”。如果真的沦为后者,这才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退化和畸变。
付费与否和用哪个技术性“家校沟通平台”不重要,那只是现代化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个体选择,以及虚拟环境下的沟通方式之一,最关键的是反思并矫正我们的家校沟通观念以及表达方式。家校沟通一定要走出“技术依赖”和“虚拟场景”,“技术依赖”和“虚拟场景”只是家校沟通的辅助手段之一,而真正的家校沟通还是建议以家访为主,以人性、温暖、和谐的面对面、心连心、爱意充盈的沟通联络为主,这不仅蕴含了对教师、对学校、对教育的尊重,更蕴含了对家长、更是对孩子成长的尊重,这才是教育的原则和本色的体现。
我们知道,家校沟通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基于信息科技的设备和手段广泛运用到家校沟通中,商家利用家校沟通这一需求开发并设计了许多相关软件产品,并深入地推广到学校和家长当中。通过广州天河区这所小学所引发的事件,我们不难发现,其核心就是到底是使用免费的“微信群”、“QQ群”进行家校沟通,还是使用付费的“互教通”以及现实中各地都广泛使用的“校讯通”等家校互动平台进行家校沟通。然而,笔者认为,这样的争论其实本身就脱离了家校沟通的本质和原则。
家校沟通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桥梁,一方面科学的家校沟通可以促进家校之间的了解和相互配合,更有利于建立一个无缝隙的、互为补充的教育氛围进而实施科学有效的教育。另一方面,科学的家校沟通,也更有利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相促进,为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和身心全面发展服务。从消除误解、统一认识、形成合力的角度而言,家校沟通的作用更是毋庸置疑的。但关键是,家校沟通不仅需要科学的态度和积极参与,更需要有效的载体与桥梁。对学校、教师和家长而言,“三结合教育”看似容易,但因工作性质、自身素质、专业素养、教育观念、成才观念等不同,双方如果没有科学的、合适的载体和渠道,很难达到理想成效。因而,现实中不管是家长还是学校和教师,都在寻找科学有效的家校沟通渠道和载体,也正是基于此,“校讯通”、“互教通”等平台才应运而生。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免费即时通信工具不断普及,微信、QQ等也逐渐成为家校沟通的重要途径与载体。但相对于不同的平台和载体而言,使用的便捷程度、功能的专业化与否、使用成本的有无,也成为家校沟通中影响学校、教师和家长选择的主要因素。因而,才产生了上述所谓的该使用免费平台还是付费平台的争议。
不管是免费平台还是付费平台,只要对家校沟通是好的,是起到积极促进意义的,都不能忽视其作用和功能以及效果。但关键是,这样围绕着沟通交流成本的争论,事实上却忽略了沟通本质和原则。家校沟通的本质,是融合家庭和学校教育资源,取长补短,在相互融合促进中对孩子形成成长的教育引导合力。很明显,在这个本质和原则基础上,家校沟通的最本真、最有效的表达方式,乃是经教育改革发展证明了的家访、家长会、班队会、家长开放日等,以及教师、学校和家长之间的电话、微信、信函留言等等的无缝隙对接。在传统教育理论体系中,家访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学校、教师和家长的面对面沟通交流,对孩子的影响和成长的帮助是所有技术手段都无法达到的。但让人遗憾的是,目前大多数学校、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交流,不管是微信、短信、QQ还是其他信息平台,都是利用技术手段在虚拟的环境和氛围之下沟通,这样教育的直观性效应、对孩子成长影响的体验式效应、对家校彼此理解的触动性效应则大打折扣。在虚拟环境下,情感的因素减小,直观的影响肯定弱化,教育的内涵魅力也无法淋漓尽致地呈现,这种家校沟通的成效是值得怀疑的,更不是理想的教育本质的彰显。
因此,对于家校沟通而言,与其喋喋不休地争论平台的选择以及付费与否,倒不如认认真真地反思我们的家校沟通是否陷入了纯粹的“技术依赖”。如果真的沦为后者,这才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退化和畸变。
付费与否和用哪个技术性“家校沟通平台”不重要,那只是现代化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个体选择,以及虚拟环境下的沟通方式之一,最关键的是反思并矫正我们的家校沟通观念以及表达方式。家校沟通一定要走出“技术依赖”和“虚拟场景”,“技术依赖”和“虚拟场景”只是家校沟通的辅助手段之一,而真正的家校沟通还是建议以家访为主,以人性、温暖、和谐的面对面、心连心、爱意充盈的沟通联络为主,这不仅蕴含了对教师、对学校、对教育的尊重,更蕴含了对家长、更是对孩子成长的尊重,这才是教育的原则和本色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