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忘不了那位带着二胡拄着竹竿的盲人老者。
在我念初一时,有个带着二胡的外乡人经常在我家所在的村子里挨户乞讨。
他双目失明,大约六十来岁。不像别的乞者那样只伸着手一直要,他总是说“好心人搭帮一下”,若无回应,便默然走开。虽是乞讨,他却总是把自己的旧衣弄得极齐整,手也总不知在哪里洗得极干净,因此我们村里的人家都乐意舍米给他。每到此时,他便必定挺直了腰板拉上一首曲子作谢,也确实拉得动听。
那时,我总是一放学便飞跑回家,为的只是能听到他那凄婉的二胡曲。若他经过我家门前,我就抢在妈妈前面,捧一小塑料袋米,奔去塞在他手里,站着听他拉完一首曲子,然后好奇地问这问那。慢慢知道他是个无儿无女的孤老头儿,得了极严重的青光眼,后来就瞎了,家乡又遭了灾,这才不得不出来乞讨。
大约过了半年,他不再到我们那里讨饭了,我猜想他又带着他的二胡去了别处。到我升了初二之后,一天放学,竟又意外地在路上碰见他。他还是穿得整整齐齐,虽然衣服很旧,仍然拿着二胡拄着竹竿,只是竹棍顶端用尼龙绳绑着一个蛇皮袋子。
我从口袋里搜出几块钱来塞在他手里说:“这钱给您。”
他愣了愣,说:“哦,多谢了!我不要。”
我以为他受之不安,便说:“这钱您拿着,拉首曲子给我听吧!像原先您在我们巷子里头拉的那些曲子。”
他脸上现出慈祥的笑,却摸索着又将钱塞还给我。“好心人哪,我现在不要饭了,四处去收些废纸破瓶儿的过日子。哪个人情愿老跟人讨饭吃呢?”说罢还是拉了首曲子给我听,如泣如诉的《二泉映月》,引来许多路人。
等到他与路人都走了,我还在那里待了半天,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
此后,我再也没碰到过他。
前不久的一日,我午睡起来出门洗脸。刚开门,就看见一个陌生人正对着水龙头狂饮。听见开门的响声,那人转过头来,满脸胡茬,一身难辨本色的破衣,袖管捋过手肘,露出粗黑的胳膊。
也不知是干什么的,我想。谁知他可怜兮兮地道:“姑娘,给点米吧!”一双粗手微曲着伸到我面前。
我吃惊地端着脸盆抓着手巾站在原地——讨饭的?
再重新打量他一番:人高马大的,虽然灰头灰脸,却仍不难看出他还不到40岁。
“行行好吧!”他又乞求道,“行行好,给点米吧,姑娘……”
我盯了一眼他粗壮的手臂,一声不吭地进屋用塑料袋装了些米给他。他弯腰接过,连声道谢。待他转身准备走时,我对自己说:“人要是有力气干活儿,还是找点事做好。”或许是我声音大了,他微微停了一下,旋即离开了。不一会儿,隔壁传来女主人的声音:“走开走开!老大不小的人,又没缺胳膊少腿儿的,好意思开口讨……”
我不禁又想起几年前那位盲人老者。
这世上乞讨什么的都有,什么样的乞者也都有。像今天这人,在伸手的一刹那丢了自己的尊严。而那位失明的六旬老人,我不认为他是一个乞者。因为他并非光伸着手向人乞讨,而是用婉转凄清的二胡曲唤起舍物于他的人们心中的善良。
(选自《中学生》,略有改动)
在我念初一时,有个带着二胡的外乡人经常在我家所在的村子里挨户乞讨。
他双目失明,大约六十来岁。不像别的乞者那样只伸着手一直要,他总是说“好心人搭帮一下”,若无回应,便默然走开。虽是乞讨,他却总是把自己的旧衣弄得极齐整,手也总不知在哪里洗得极干净,因此我们村里的人家都乐意舍米给他。每到此时,他便必定挺直了腰板拉上一首曲子作谢,也确实拉得动听。
那时,我总是一放学便飞跑回家,为的只是能听到他那凄婉的二胡曲。若他经过我家门前,我就抢在妈妈前面,捧一小塑料袋米,奔去塞在他手里,站着听他拉完一首曲子,然后好奇地问这问那。慢慢知道他是个无儿无女的孤老头儿,得了极严重的青光眼,后来就瞎了,家乡又遭了灾,这才不得不出来乞讨。
大约过了半年,他不再到我们那里讨饭了,我猜想他又带着他的二胡去了别处。到我升了初二之后,一天放学,竟又意外地在路上碰见他。他还是穿得整整齐齐,虽然衣服很旧,仍然拿着二胡拄着竹竿,只是竹棍顶端用尼龙绳绑着一个蛇皮袋子。
我从口袋里搜出几块钱来塞在他手里说:“这钱给您。”
他愣了愣,说:“哦,多谢了!我不要。”
我以为他受之不安,便说:“这钱您拿着,拉首曲子给我听吧!像原先您在我们巷子里头拉的那些曲子。”
他脸上现出慈祥的笑,却摸索着又将钱塞还给我。“好心人哪,我现在不要饭了,四处去收些废纸破瓶儿的过日子。哪个人情愿老跟人讨饭吃呢?”说罢还是拉了首曲子给我听,如泣如诉的《二泉映月》,引来许多路人。
等到他与路人都走了,我还在那里待了半天,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
此后,我再也没碰到过他。
前不久的一日,我午睡起来出门洗脸。刚开门,就看见一个陌生人正对着水龙头狂饮。听见开门的响声,那人转过头来,满脸胡茬,一身难辨本色的破衣,袖管捋过手肘,露出粗黑的胳膊。
也不知是干什么的,我想。谁知他可怜兮兮地道:“姑娘,给点米吧!”一双粗手微曲着伸到我面前。
我吃惊地端着脸盆抓着手巾站在原地——讨饭的?
再重新打量他一番:人高马大的,虽然灰头灰脸,却仍不难看出他还不到40岁。
“行行好吧!”他又乞求道,“行行好,给点米吧,姑娘……”
我盯了一眼他粗壮的手臂,一声不吭地进屋用塑料袋装了些米给他。他弯腰接过,连声道谢。待他转身准备走时,我对自己说:“人要是有力气干活儿,还是找点事做好。”或许是我声音大了,他微微停了一下,旋即离开了。不一会儿,隔壁传来女主人的声音:“走开走开!老大不小的人,又没缺胳膊少腿儿的,好意思开口讨……”
我不禁又想起几年前那位盲人老者。
这世上乞讨什么的都有,什么样的乞者也都有。像今天这人,在伸手的一刹那丢了自己的尊严。而那位失明的六旬老人,我不认为他是一个乞者。因为他并非光伸着手向人乞讨,而是用婉转凄清的二胡曲唤起舍物于他的人们心中的善良。
(选自《中学生》,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