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恰当地运用纵比、横比、类比等比较法来进行选修阅读教学,有助于锤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彰显选修课的本真意义。
[关键词] 比较法 选修 阅读教学 自主探究
语文选修课程承担着“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的任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途径,自主探究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而在选修阅读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纵比、横比、类比等比较法,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意义非凡。孙绍振教授就非常倡导运用比较法来切入文本,比较的方法很多,比如可以比较定稿和原稿,从中窥探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可以比较内容相同而形式不同的作品,从中明确不同艺术形式的特性。下面就以苏教版《〈史记〉选读》为例,具体介绍比较法在选修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情况。
一、纵比法
所谓“纵比”,就是把同一事物或同一人放在不同发展阶段进行比较,以深入了解其过去和现状,进而探索出其发展变化的趋势乃至于规律。“纵比法”一般适用于单篇的文章,比如学习《高祖本纪》一文,在重点探讨出身微贱的一介布衣刘邦最终赢得天下的缘由这一问题时,我就引导学生在课文内部作了纵向的比较探究。具体而言,此中的“纵比法”就是指将刘邦一人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相关状况加以比较的方法,借以揭示其由“沛公”至“汉王”再至“高祖”这三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共性与个性特征。例如,刘邦自始自终都表现出求贤若渴、知人善用的优秀品质,而在其成就霸业之后,还依然通过《大风歌》表达了对于能“守四方”之“猛士”的无限渴求。如此学生就比较清楚地明白了刘邦集团由弱到强,一步步发展壮大乃至到最后赢得楚汉战争从而一统天下的的必然趋势。如此纵向探究一下子就从丛杂的文本中归结出一条鲜明的主线来,这对于学生整体把握文本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在此过程中,学生还注意到在不同历史阶段,太史公始终都没有忘记去揭示刘邦性格中的缺陷,如此,学生对太史公的创作意图也就更加明了了。
而在此之后,学生就似乎对纵比探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不同文本的探究学习过程中屡试不爽,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探究能力也与日俱增。比如,他们在学习《项羽本纪》时,通过纵比探究,归结出了“性格决定命运”的主线,预示了项羽注定走向灭亡的人生悲剧;在学习《淮阴侯列传》时,通过纵比探究,归结出了韩信由忍而骄,一步步走向毁灭的人生走向。所以,教师一定要善于通过合适的问题探究来引导学生以“纵比法”走进一段段厚重的历史,走进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而在纵向比较的同时,再契机引入横向比较法,那么学生的自主探究将会变得越发的得心应手。
二、横比法
所谓“横比”,就是把具有可比性的不同人事物放在同一场合进行比较,以见出真伪、正误、好坏,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特质。继续以前文《高祖本纪》中的问题探究为例,“横比法”亦可发挥重要作用。此中的“横比法”就是指把刘邦和项羽这同等地位的竞争对手在同一历史阶段表现出来的相关情况加以比较的方法,借以揭示刘、项二人在作战、用乃至于性格等各个层面的差异。比如,刘邦优待秦王子婴,而项羽则是诛杀了子婴;刘邦“还军霸上”,项羽则“屠烧咸阳秦宫室”;刘邦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以“为父老除害”,而项羽“所过无不残破”……如此等等,终使秦人“唯恐沛公不为秦王”,而对项羽则“大失望”。于是,孰成孰败,便不言自明了。
而就多篇而言,“横比法”更是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比如,我在单篇横比探究之后,还系统地整合了《高祖本纪》与《项羽本纪》两篇文章,让二人进行一次近距离、全方位的“PK”,以全面深入地去探究刘、项二人的异同,去探究二人成败得失的功过是非,去探究司马迁“摹形传神”的艺术技巧以及其中所透露出来的对二人的不同情感态度。二人有许多共同之处。皆有异相:刘邦“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项羽“重瞳子”。皆有大志:同样观秦始皇,刘邦嗟叹“大丈夫当如此也”,而项羽则以为“彼可取而代也”。皆疏于学:刘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项羽“学书不成”,“学剑,又不成”。皆“歌”而“泣”:刘邦自为歌诗《大风歌》,“泣数行下”;项羽自为诗《垓下歌》,“泣数行下”。可同中更有异:起于“布衣”的刘邦极力“神化”自己,而将门之后的项羽自当不凡;刘邦对于王位“津津不胜其羡”而又心是口非,项羽则霸气十足而又失于肤浅;刘邦“歌”于功成名就后,“泣”乡土与江山之不舍;项羽则“歌”于穷途末路时,“泣”美人与霸业之逝去。除此之外,二人还有许多不同之处:刘邦一心“王关中”,项羽时“思欲东归”;刘邦“慢而侮人”而又从善如流,项羽“仁而爱人”而又刚愎自用……经过一系列的横比探究,学生终明白:项羽的确残暴,但是刘邦同样有屠城之举;项羽的确贪图享乐,但是刘邦同样喜欢享乐;项羽的确喜欢炫耀,但是刘邦同样喜欢炫耀;这些都不是刘项的本质区别。最为关键的是项羽不懂得收揽人心,不懂得放弃,不懂得用人,而刘邦则反之。两相比较,褒贬自现!如此抽丝剥茧,一一比照,将探究逐步引向深入,学生怎不变得灵动而智慧!
三、类比法
而在多篇文章间,“类比法”亦可以运用自如。“类比法”就是指把同一类事物或现象置于一起进行比较,以归结出一种共同性结论的方法。比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司马迁很注意音乐的描写:在《刺客列传》中,他曾用“易水之歌”——“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写荆轲的壮士之别,令“士皆垂泪涕泣”;在《留侯世家》中,他用“鸿鹄之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使戚夫人“嘘唏流涕”;在《项羽本纪》中,又用“四面楚歌”和《垓下歌》作为项羽英雄末路垓下之围的序曲,使“左右皆泣”。由此,我们就适时地引导学生去探究司马迁对于音乐感发作用的深遂理解,明确了其用以刻画人物形象的独特作用。
以上主要为显性的类比探究,而我们还应该注重隐性的类比探究,因为这样的比较内涵更为丰富,更能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我在教授《刺客列传》一文时,我明确告诉学生此文与《战国策·燕策》中的文字基本如出一辙,而唯独多了前五段。就此,我便引导学生来探究此部分内容的独特作用。学生很快就发现其在情节方面的伏笔铺垫作用,也明确了其在丰富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学生也由荆轲在盖聂、鲁勾践面前看似“懦弱”的表现自然联想到了《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面对廉颇时的表现和《淮阴侯列传》中韩信受胯下之辱的表现。那么此类情节为何屡次出现呢?如此再结合司马迁的生平,一切问题就不言自明了。可前五段的内涵还远不止如此,它与后文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司马迁创作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是全隐藏于其中,这就需要我们更深入地从隐性层面去类比探究了。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到荆轲先是不被卫元君所知,接着不被盖聂、鲁勾践所知,后又不被太子丹所知。由此,学生就能通过这隐性的类比探究去把握文本的深层结构了——荆轲有远大的理想却不被人所知。于是司马迁花三分之二篇幅来写失败者荆轲一人的缘由便十分清楚了。如此探究,包含了两个类比,作用可见一斑。
以问题探讨为主的学习是立足于课内的探究,同时在课内探究的基础上向课外拓展,逐步走向综合,而各种类型的“比较法”则在此“大行其道”。而选修阅读学习并不仅仅限于《史记》,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懂得触类旁通,从教学实际出发合理地去运用比较法。
[关键词] 比较法 选修 阅读教学 自主探究
语文选修课程承担着“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的任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途径,自主探究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而在选修阅读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纵比、横比、类比等比较法,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意义非凡。孙绍振教授就非常倡导运用比较法来切入文本,比较的方法很多,比如可以比较定稿和原稿,从中窥探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可以比较内容相同而形式不同的作品,从中明确不同艺术形式的特性。下面就以苏教版《〈史记〉选读》为例,具体介绍比较法在选修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情况。
一、纵比法
所谓“纵比”,就是把同一事物或同一人放在不同发展阶段进行比较,以深入了解其过去和现状,进而探索出其发展变化的趋势乃至于规律。“纵比法”一般适用于单篇的文章,比如学习《高祖本纪》一文,在重点探讨出身微贱的一介布衣刘邦最终赢得天下的缘由这一问题时,我就引导学生在课文内部作了纵向的比较探究。具体而言,此中的“纵比法”就是指将刘邦一人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相关状况加以比较的方法,借以揭示其由“沛公”至“汉王”再至“高祖”这三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共性与个性特征。例如,刘邦自始自终都表现出求贤若渴、知人善用的优秀品质,而在其成就霸业之后,还依然通过《大风歌》表达了对于能“守四方”之“猛士”的无限渴求。如此学生就比较清楚地明白了刘邦集团由弱到强,一步步发展壮大乃至到最后赢得楚汉战争从而一统天下的的必然趋势。如此纵向探究一下子就从丛杂的文本中归结出一条鲜明的主线来,这对于学生整体把握文本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在此过程中,学生还注意到在不同历史阶段,太史公始终都没有忘记去揭示刘邦性格中的缺陷,如此,学生对太史公的创作意图也就更加明了了。
而在此之后,学生就似乎对纵比探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不同文本的探究学习过程中屡试不爽,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探究能力也与日俱增。比如,他们在学习《项羽本纪》时,通过纵比探究,归结出了“性格决定命运”的主线,预示了项羽注定走向灭亡的人生悲剧;在学习《淮阴侯列传》时,通过纵比探究,归结出了韩信由忍而骄,一步步走向毁灭的人生走向。所以,教师一定要善于通过合适的问题探究来引导学生以“纵比法”走进一段段厚重的历史,走进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而在纵向比较的同时,再契机引入横向比较法,那么学生的自主探究将会变得越发的得心应手。
二、横比法
所谓“横比”,就是把具有可比性的不同人事物放在同一场合进行比较,以见出真伪、正误、好坏,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特质。继续以前文《高祖本纪》中的问题探究为例,“横比法”亦可发挥重要作用。此中的“横比法”就是指把刘邦和项羽这同等地位的竞争对手在同一历史阶段表现出来的相关情况加以比较的方法,借以揭示刘、项二人在作战、用乃至于性格等各个层面的差异。比如,刘邦优待秦王子婴,而项羽则是诛杀了子婴;刘邦“还军霸上”,项羽则“屠烧咸阳秦宫室”;刘邦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以“为父老除害”,而项羽“所过无不残破”……如此等等,终使秦人“唯恐沛公不为秦王”,而对项羽则“大失望”。于是,孰成孰败,便不言自明了。
而就多篇而言,“横比法”更是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比如,我在单篇横比探究之后,还系统地整合了《高祖本纪》与《项羽本纪》两篇文章,让二人进行一次近距离、全方位的“PK”,以全面深入地去探究刘、项二人的异同,去探究二人成败得失的功过是非,去探究司马迁“摹形传神”的艺术技巧以及其中所透露出来的对二人的不同情感态度。二人有许多共同之处。皆有异相:刘邦“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项羽“重瞳子”。皆有大志:同样观秦始皇,刘邦嗟叹“大丈夫当如此也”,而项羽则以为“彼可取而代也”。皆疏于学:刘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项羽“学书不成”,“学剑,又不成”。皆“歌”而“泣”:刘邦自为歌诗《大风歌》,“泣数行下”;项羽自为诗《垓下歌》,“泣数行下”。可同中更有异:起于“布衣”的刘邦极力“神化”自己,而将门之后的项羽自当不凡;刘邦对于王位“津津不胜其羡”而又心是口非,项羽则霸气十足而又失于肤浅;刘邦“歌”于功成名就后,“泣”乡土与江山之不舍;项羽则“歌”于穷途末路时,“泣”美人与霸业之逝去。除此之外,二人还有许多不同之处:刘邦一心“王关中”,项羽时“思欲东归”;刘邦“慢而侮人”而又从善如流,项羽“仁而爱人”而又刚愎自用……经过一系列的横比探究,学生终明白:项羽的确残暴,但是刘邦同样有屠城之举;项羽的确贪图享乐,但是刘邦同样喜欢享乐;项羽的确喜欢炫耀,但是刘邦同样喜欢炫耀;这些都不是刘项的本质区别。最为关键的是项羽不懂得收揽人心,不懂得放弃,不懂得用人,而刘邦则反之。两相比较,褒贬自现!如此抽丝剥茧,一一比照,将探究逐步引向深入,学生怎不变得灵动而智慧!
三、类比法
而在多篇文章间,“类比法”亦可以运用自如。“类比法”就是指把同一类事物或现象置于一起进行比较,以归结出一种共同性结论的方法。比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司马迁很注意音乐的描写:在《刺客列传》中,他曾用“易水之歌”——“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写荆轲的壮士之别,令“士皆垂泪涕泣”;在《留侯世家》中,他用“鸿鹄之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使戚夫人“嘘唏流涕”;在《项羽本纪》中,又用“四面楚歌”和《垓下歌》作为项羽英雄末路垓下之围的序曲,使“左右皆泣”。由此,我们就适时地引导学生去探究司马迁对于音乐感发作用的深遂理解,明确了其用以刻画人物形象的独特作用。
以上主要为显性的类比探究,而我们还应该注重隐性的类比探究,因为这样的比较内涵更为丰富,更能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我在教授《刺客列传》一文时,我明确告诉学生此文与《战国策·燕策》中的文字基本如出一辙,而唯独多了前五段。就此,我便引导学生来探究此部分内容的独特作用。学生很快就发现其在情节方面的伏笔铺垫作用,也明确了其在丰富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学生也由荆轲在盖聂、鲁勾践面前看似“懦弱”的表现自然联想到了《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面对廉颇时的表现和《淮阴侯列传》中韩信受胯下之辱的表现。那么此类情节为何屡次出现呢?如此再结合司马迁的生平,一切问题就不言自明了。可前五段的内涵还远不止如此,它与后文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司马迁创作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是全隐藏于其中,这就需要我们更深入地从隐性层面去类比探究了。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到荆轲先是不被卫元君所知,接着不被盖聂、鲁勾践所知,后又不被太子丹所知。由此,学生就能通过这隐性的类比探究去把握文本的深层结构了——荆轲有远大的理想却不被人所知。于是司马迁花三分之二篇幅来写失败者荆轲一人的缘由便十分清楚了。如此探究,包含了两个类比,作用可见一斑。
以问题探讨为主的学习是立足于课内的探究,同时在课内探究的基础上向课外拓展,逐步走向综合,而各种类型的“比较法”则在此“大行其道”。而选修阅读学习并不仅仅限于《史记》,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懂得触类旁通,从教学实际出发合理地去运用比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