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穆罕默德·巴拉迪,被德国《时代》周报称为核卫士。
2004年12月13日,美国白宫发言人麦克莱伦一次看似不经意的表态,让各大媒体记者们咀嚼再三;“联合国机构的负责人只能连任两期,我应该强调的是他们的任期不能超过两任。”尽管麦克莱伦没有明确提到哪个人,但几乎所有媒体都在第一时间读出了他的矛头所指———巴拉迪。
敏感的国际观察家们马上把麦克莱伦的话跟一天前的一则爆炸性新闻联系起来。12月12日,《华盛顿邮报》头版披露:布什政府曾几十次窃听巴拉迪与伊朗外交官之间的电话交谈。不过,尽管情报人员仔细分析了监听录音,却没能找到巴拉迪包庇伊朗的蛛丝马迹,“一些人认为他对伊朗人说话口气太温和,仅此而已”。
巴拉迪,1997年12月起两次连任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的前任布利克斯四次连任,担任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16年,也从没见美国说什么话。所以,这次美国政府明里暗里硬是急着把巴拉迪赶下台的做法的确耐人寻味。俄罗斯的《生意人报》给出了一个理由:那就是为进攻德黑兰扫清道路。
伊拉克战争后,伊朗被美国认为是推行“大中东民主计划”的心腹大患。美国在核问题上一直对伊朗采取极其强硬的态度,要求把这个问题提交到安理会,对伊朗实施严厉制裁,甚至进行惩罚性打击。而巴拉迪却希望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范围内,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问题。“国际社会应该客观地评价伊朗核问题。”这是一年前巴拉迪的公开表态。
美国多次批评巴拉迪对伊朗手软,指责他对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隐瞒伊朗的“罪证”。然而11月29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依旧作出决定:暂不将伊朗核问题提交安理会,而且决议明确指出,伊朗中止铀浓缩是自愿而不是法律义务。
从决议通过的那一刻起,伊朗核问题暂告平息,但巴拉迪有了更大的麻烦。俗话说,风起于青萍之末。巴拉迪和美国之间的矛盾也正应了这句话。伊朗核问题并不是双方矛盾的源头。因为早在伊拉克战争之前,在伊拉克是否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上有着重大发言权的巴拉迪就和美国讲话不是一个调门。
2003年1月19日,巴拉迪和联合国监核会主席布利克斯第二次千里迢迢来到巴格达,劝说萨达姆在剩下不多的时间里,向国际社会重申伊拉克在核查问题上认真合作的态度。这一天,离他们向安理会提交对伊核查最终报告的关键日子只有一个星期。难怪当时的《中东时报》感叹:巴拉迪的巴格达之行背负着一个国家的命运。1月27日,巴拉迪向安理会提交核查报告,要求再给核查人员一些时间。但是54天之后,战争,还是爆发了……
2004年10月6日,美国“伊拉克调查小组”的最终调查报告认定,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巴拉迪直言不讳地表示,这份调查报告“证明我们是正确的,从伊拉克战争中得到的教训就是,国际社会应该认真仔细地听取我们的意见”。
相信很少有人注意到巴拉迪名字前的“穆罕默德”。其实,出生在埃及的巴拉迪是阿拉伯人,他曾在埃及外交部工作过20年。不过,在伊拉克危机期间,巴拉迪接受中东媒体采访时从来都拒绝使用阿拉伯语。这样的做法甚至让不少阿拉伯人称他是“中情局的间谍”。但巴拉迪一笑了之。因为作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要公正,就要承受压力。
2004年7月6日,巴拉迪作为以色列原子能委员会的客人对以色列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访问。以色列有一个“公开的秘密”,那就是核武器。但数十年来,以色列政府以不变应万变———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巴拉迪访以的核心任务是劝说以色列放弃核武器,而第一步则是让以色列首先承认拥有核武器。
对于国际社会的核现状,巴拉迪不无忧虑:“一些国家仍在偷偷获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假如我们坐视不管,这种趋势就会愈演愈烈。假如这个世界不设法扭转这个势头,人类就有可能自我毁灭。”
“核问题很棘手,小错误就可能致命。”这是巴拉迪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据说每当他要写一篇讲稿或文章时,都会让下属依次传阅草稿,直到每个词都恰如其分,有一次甚至修改了25遍!因为在这位核卫士的工作中,有时一个词就可能决定是战还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