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这是我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实际和国际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提出来的一个具有创新意义和战略意义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在具体分析我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因的基础上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6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4-0205-0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迫切需要。
一、我们党为什么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两个方面全面把握。
(一)和谐社会是我们要努力实现的理想目标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社会和谐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列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目标,发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的目标。而且我们还要看到,过去由于长期受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强调对立和斗争而不注意团结与和谐;由于长期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影响,忽视社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由于我国社会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当前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发育水平较低,所以我国社会建设是比较落后的,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很不协调,把社会和谐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把社会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的一部分,所以它已经成为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全局性的战略性问题。我们还要看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既是一个阶段性的建设任务,又是一个持续不断的长远建设任务,即使是在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后,社会建设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一样,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实现社会和谐仍然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而且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社会主义越是向前发展,人的自主和自由越会增强,国家的功能将越来越让渡给社会,社会建设也变得更加重要,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国家将完全消亡,整个社会将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他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从而使人类的社会和谐达到了最完美的理想状态。在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因、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时候,仅仅从目标的视角把握还是不够的。
(二)我们党现在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目标还有其现实的原因和思考
这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我国经济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多年虽然发展起来了,但采取的基本上是粗放的发展方式,现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问题突出来了,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突出来了,资源和环境问题突出来了,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不解决,就会严重制约我国今后的继续发展,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我国在前30年的发展中着力于放开搞活,打破僵化体制和平均主义,实行了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大政策。现在我们在继续坚持这个大政策的同时,根据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要把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增加后富群众的收入,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提到议事日程,更加注意社会公平问题。第三,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根据国际的经验,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 000—3 000美元,既是一个“发展的黄金期”,又是一个“社会矛盾多发期”,如果矛盾多发得到妥善处理,就有可能获得黄金发展,如果矛盾多发导致社会动乱,发展就会停滞甚至会出现倒退。所以,实现社会和谐对于我们有效把握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性问题。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理论上应该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有机统一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在地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经过建国以来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针对这种情况,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强调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是要在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同时,使社会更加和谐;强调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因此,社会更加和谐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目标之一。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一个有利的社会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活力,集中表现在切实保证和充分发挥社会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在全社会切实贯彻落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第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是全面性的,要使目前达到的小康从低水平发展到更高水平、从不全面发展到更全面、从不平衡发展到比较平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是全面性的,要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并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来的。这个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只有经济、政治、文化三者协调发展,才是全面、真正的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的和谐发展,具体地表现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之间的和谐、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又是有机统一的。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可以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可以不断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不断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
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比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提出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现阶段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完全一致的。最理想的和谐社会,就是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就要努力地使社会更加和谐。因此,我们在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奋斗。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一要坚持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二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是: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二要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三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认真贯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由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本质规定所决定的。
第一,加快经济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决定于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必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繁荣和兴旺,是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撑的。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充分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从而实现我们党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中,要防止因强调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而忽视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我们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从目前情况看,尽管我国经济长时期保持了快速增长,但我们与发达国家人均GDP和收入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现有的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还不相适应,经济社会中的很多不和谐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与发展还不充分有联系。因此,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把发展放在首位,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经济发展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有充分的物质保障。
第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本,即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谐相处,并且为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和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创造出一个公平竞争、机会均等的机遇。特别是要为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不断进步。这样才能构建真正的社会主义和谐。
第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主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涵。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只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在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条件下,逐步理顺各方面的经济社会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健康有序,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和创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持续巩固,党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只有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和谐创业、和谐安邦、和谐兴国的伟大使命。当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开发资源,改造自然,再造山川秀美的热潮在全国迅猛发展,伤害自然以及遭受自然报复的事件也在增加。在这种形势下,中央做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决策,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概念,要求人们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减少人对自然的破坏和自然对人的报复,从而形成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可见科学发展观中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又一个思路。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当前,我们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比较复杂,既面临大好机遇,也遭遇严峻挑战。团结一心,保持稳定,我们才能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应对挑战。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确保稳定,才能抓住和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确保稳定,才能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确保稳定,才能妥善解决我们面对的各种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在现代化建设的大局面前,我们必须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维护社会稳定。
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一个重要问题是依法有序地看待和处理我们面对的问题。依法治国这句话,大家都拥护,这就意味着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社会的发展总会面临着矛盾和问题,也总是在不断解决矛盾和问题中前进的。当今世界很不平静,会有这样那样的摩擦和问题;国内改革建设不会一帆风顺,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只能冷静理智、依法有序地进行。
和谐与稳定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和谐与维护稳定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之中,都希望国家尽快地富强起来,人民富裕起来,都希望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那么,人人应该为和谐稳定尽责,为和谐稳定出力。只要我们上下同心,各方协力,和衷共济,团结稳定,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相信,一个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文明的中国必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理论上正确处理好这几方面的关系,在实践中就能构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房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性考察[J].生态经济,2005,(12).
[2]《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第一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白占群.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究的若干重大问题[J].党政论坛,2007,(1).
[4]李清华.构建和谐社会要正确处理五大关系[J].半月谈,2004,(22).
[5]何振华.从构建和谐社会看稳定[N].人民日报,2005-04-17.
Consideration of the Socialism Harmonious Society Construction
FANG Yan 1,2
(1.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2.Sh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Hnazhong 723001, China)
Abstract: 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16th 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CPC put forward setting up" socialism harmonious society", this is my party is actual according to the our country society development to develop the trend with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ociety to put forward come of a has the creative meaning and strategic meanings of target. To carry out this target must at analyze my party to put forward setting up the socialism harmonious the society in a specific way of reason of foundation up processing good following several relation: Set up the relation of the socialism harmonious social and overall construction middle-class family society; Set up the socialism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persistence sciences develops the relation of view;Set up the social and social stable relation of the socialism diapason.
Key words: construction; harmonious; socialism harmonious society
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6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4-0205-0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迫切需要。
一、我们党为什么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两个方面全面把握。
(一)和谐社会是我们要努力实现的理想目标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社会和谐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列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目标,发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的目标。而且我们还要看到,过去由于长期受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强调对立和斗争而不注意团结与和谐;由于长期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影响,忽视社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由于我国社会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当前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发育水平较低,所以我国社会建设是比较落后的,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很不协调,把社会和谐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把社会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的一部分,所以它已经成为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全局性的战略性问题。我们还要看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既是一个阶段性的建设任务,又是一个持续不断的长远建设任务,即使是在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后,社会建设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一样,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实现社会和谐仍然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而且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社会主义越是向前发展,人的自主和自由越会增强,国家的功能将越来越让渡给社会,社会建设也变得更加重要,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国家将完全消亡,整个社会将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他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从而使人类的社会和谐达到了最完美的理想状态。在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因、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时候,仅仅从目标的视角把握还是不够的。
(二)我们党现在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目标还有其现实的原因和思考
这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我国经济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多年虽然发展起来了,但采取的基本上是粗放的发展方式,现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问题突出来了,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突出来了,资源和环境问题突出来了,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不解决,就会严重制约我国今后的继续发展,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我国在前30年的发展中着力于放开搞活,打破僵化体制和平均主义,实行了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大政策。现在我们在继续坚持这个大政策的同时,根据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要把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增加后富群众的收入,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提到议事日程,更加注意社会公平问题。第三,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根据国际的经验,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 000—3 000美元,既是一个“发展的黄金期”,又是一个“社会矛盾多发期”,如果矛盾多发得到妥善处理,就有可能获得黄金发展,如果矛盾多发导致社会动乱,发展就会停滞甚至会出现倒退。所以,实现社会和谐对于我们有效把握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性问题。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理论上应该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有机统一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在地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经过建国以来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针对这种情况,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强调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是要在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同时,使社会更加和谐;强调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因此,社会更加和谐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目标之一。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一个有利的社会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活力,集中表现在切实保证和充分发挥社会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在全社会切实贯彻落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第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是全面性的,要使目前达到的小康从低水平发展到更高水平、从不全面发展到更全面、从不平衡发展到比较平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是全面性的,要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并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来的。这个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只有经济、政治、文化三者协调发展,才是全面、真正的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的和谐发展,具体地表现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之间的和谐、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又是有机统一的。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可以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可以不断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不断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
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比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提出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现阶段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完全一致的。最理想的和谐社会,就是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就要努力地使社会更加和谐。因此,我们在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奋斗。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一要坚持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二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是: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二要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三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认真贯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由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本质规定所决定的。
第一,加快经济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决定于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必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繁荣和兴旺,是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撑的。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充分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从而实现我们党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中,要防止因强调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而忽视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我们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从目前情况看,尽管我国经济长时期保持了快速增长,但我们与发达国家人均GDP和收入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现有的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还不相适应,经济社会中的很多不和谐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与发展还不充分有联系。因此,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把发展放在首位,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经济发展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有充分的物质保障。
第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本,即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谐相处,并且为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和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创造出一个公平竞争、机会均等的机遇。特别是要为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不断进步。这样才能构建真正的社会主义和谐。
第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主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涵。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只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在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条件下,逐步理顺各方面的经济社会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健康有序,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和创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持续巩固,党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只有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和谐创业、和谐安邦、和谐兴国的伟大使命。当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开发资源,改造自然,再造山川秀美的热潮在全国迅猛发展,伤害自然以及遭受自然报复的事件也在增加。在这种形势下,中央做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决策,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概念,要求人们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减少人对自然的破坏和自然对人的报复,从而形成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可见科学发展观中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又一个思路。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当前,我们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比较复杂,既面临大好机遇,也遭遇严峻挑战。团结一心,保持稳定,我们才能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应对挑战。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确保稳定,才能抓住和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确保稳定,才能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确保稳定,才能妥善解决我们面对的各种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在现代化建设的大局面前,我们必须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维护社会稳定。
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一个重要问题是依法有序地看待和处理我们面对的问题。依法治国这句话,大家都拥护,这就意味着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社会的发展总会面临着矛盾和问题,也总是在不断解决矛盾和问题中前进的。当今世界很不平静,会有这样那样的摩擦和问题;国内改革建设不会一帆风顺,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只能冷静理智、依法有序地进行。
和谐与稳定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和谐与维护稳定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之中,都希望国家尽快地富强起来,人民富裕起来,都希望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那么,人人应该为和谐稳定尽责,为和谐稳定出力。只要我们上下同心,各方协力,和衷共济,团结稳定,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相信,一个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文明的中国必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理论上正确处理好这几方面的关系,在实践中就能构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房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性考察[J].生态经济,2005,(12).
[2]《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第一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白占群.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究的若干重大问题[J].党政论坛,2007,(1).
[4]李清华.构建和谐社会要正确处理五大关系[J].半月谈,2004,(22).
[5]何振华.从构建和谐社会看稳定[N].人民日报,2005-04-17.
Consideration of the Socialism Harmonious Society Construction
FANG Yan 1,2
(1.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2.Sh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Hnazhong 723001, China)
Abstract: 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16th 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CPC put forward setting up" socialism harmonious society", this is my party is actual according to the our country society development to develop the trend with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ociety to put forward come of a has the creative meaning and strategic meanings of target. To carry out this target must at analyze my party to put forward setting up the socialism harmonious the society in a specific way of reason of foundation up processing good following several relation: Set up the relation of the socialism harmonious social and overall construction middle-class family society; Set up the socialism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persistence sciences develops the relation of view;Set up the social and social stable relation of the socialism diapason.
Key words: construction; harmonious; socialism harmonious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