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入佳境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晓飞: 迄今为止,您的艺术道路算是标准的科班了,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始正式画风景画?
  袁元: 虽然我接触绘画比较早,但真正开始画风景画是在附中,当时主要是学习比如印象派的技术,驾驭的不是太熟练,基本上是学习的起步阶段。
  
  孙晓飞: 在美院算是您艺术创作重要的基础阶段了。
  袁元: 对,那个时候画的东西更多的还是比较被动,风景画训练就是拼了命的要“把颜色画结实”,这个训练其实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极其困难。这一条是杨飞云老师对我们的要求最多,比如你画那一个房子就得是那一个房子,农村里面有很多都是红砖房,也许这个跟那个有一点不一样,但是你画的红砖房就得是这个而不是那个,这就提高了你对自己技术的要求,其间要解决问题很多,不是说你很容易把这个画出来的,简单几笔背后是长时间的训练,准和不准之间就是这种训练所累积的差异,当然我理解这种再现的准确到了创作阶段就必然会转化为表达的准确。
  
  孙晓飞: 在这个过程中也算是技术的积累和熟练吧。
  袁元: 这就像大楼,把地基弄差不多你才能往上盖,你可以盖一层,那个人也许盖二十层,这个会有差别,每个人都需要基础,尤其对我们这些画画的,都是要具备一定的基本能力。但这种技术的熟练和累积又不是死的,如同“庖丁解牛”其实就是技与艺的转化,时间和训练的累积最后也需要通过悟性来实现突破,画画这东西挺有意思的,尤其当你能够熟练的控制时,就会变的更有意思。
  
  孙晓飞: 您的风景画在创作的时候如何去寻找灵感?
  袁元: 其实写生就是很好的方式,回到自然,从自然中寻找灵感。在旅行中观察风景,会有新的刺激,有刺激就会有表达的欲望,这里面包括比较特殊的地貌,也可能有风土人情,总的来说跟你平时看的有一点不同,但又能纳入到你绘画里面,能进入你绘画的语言体系中。比如最近几次去西藏,对人的精神,心灵,胸怀,都会有挺多震撼,有可能是周围地貌、人的精神力量各种因素把人脆弱、敏感的神经勾起来了,这种刺激就会促使你想表达那种纯净的、神性的情绪。
  
  孙晓飞: 作为比较典型的学院派,您在创作的时候算是画画比较较真的艺术家了。
  袁元: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跟西画的创作方式并不十分吻合,中国人的思维比较中庸,比较模糊和经验性,油画是西方的画种,你如果不把自己固有的习惯性思维调适到西方理性的作画观念,就很难画好油画。你看西方人做一个东西,比如说发明手机这样的事,这里面包含多少理念、逻辑性的成分在其中,西方人画画也是这个东西,很多最后画面的结果都是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得到的结论,对我们这些中国人而言,画油画就需要较劲。
  
  孙晓飞: 您刚才说为画画较劲,对创作来说肯定是一个褒义词,前段时间看靳先生《向维米尔致意》的展览也是这种感觉,这几张画如果一个半外行或者是半内行都会感觉“很像就足够了”,但靳先生反复临摹细节,这种感觉有点钻牛角尖,但艺术创作就需要这样吧。
  袁元: 对。艺术创作方法不应该轻易下结论,结论下面有它背后逻辑的支撑,我也特别赞同靳先生说的,画画,尤其我们中国人画西画的,真是得把全部的劲儿使出来。因为你在把这些问题都弄懂了情况下,都不能保证能够很顺畅的去完成一个作品。
  
  孙晓飞: 就是很顺利驾驭油画语言的那种感觉。
  袁元: 对,绝对的自由的驾驭还是很难做到,按照靳先生的说法就是你稍微一不注意,各种各样的问题,各种瑕疵就会出现,油画的某些规律你就可能违背了,这个地方违背一点,那个地方违背一点,画就不行了,所以说画画得要像他们这些老先生所说的,特别特别较劲,对自己要求特别特别严格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说我这张画基本上没有毛病,包括你像刚才提到的《向维米尔致意》的三幅画,靳先生对那三张临摹的画作,对某些局部仍然还有不满,并不是展出来就对自己很满意了,没有这样的,他对自己的认识其实很清醒。像他们这些人自我批评意识很强,其实我们这些小字辈的跟他们比起来,更是需要这样,因为虽然我们成长的环境比他们要优越,但是真正说受到训练,特别是西画训练严格的程度可能比他们还要差一点。
  
  孙晓飞: 像您刚才说自己开始逐渐感觉自己可以驾驭画的语言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袁元: 单纯从写生这个角度去看的话,我估计在04、05年,算是很晚了,之前也画了一些画也可以,也开始有一些自己的风格,但不像后来画的面貌那么成形、清晰,我说的成形不是说以前画的画不好,而是自己的语言相对清晰,这与很多方面有关系,甚至跟你画画的工具材料都有关系。你用了一个很顺手的表达方式后你就会觉得你表现的很顺畅,过去在学生阶段画的一些作品,可能没什么大毛病也符合教学要求,你也可以表现,也许表现的也还不错,但是和现在的这种体验还是差别挺大的,其实我是特别喜欢画风景,尤其后来我在画风景中找到了一种方式,自己感觉能比较“顺畅”的画画方式以后,画人物也随之比较自然,比较顺畅,也觉得有意思了,你从画画中间会得到各种乐趣,塑造的乐趣,表现的乐趣,实现的乐趣。
  
  孙晓飞: 清华美院杜大恺教授曾经评价您在驾驭油画工具上已经“从容与自在”,这算是很高的评价了,自从油画被介绍到中国以来,这也是很多人一直努力地方向。
  袁元: 随着岁数越来越大,对画画这个问题有越来越认识的深入。随着控制画面的能力增强,自己对画画的兴趣也会增强,跟你过去完全学生的状态不太一样,学生时候其实还在摸索怎么画,比较纠结,比较被动,现在更多的是去主动尝试,因为跟风景对话的渠道变的顺畅,方式变的很自然,这样就更加有兴趣,你知道什么地方可画,什么地方一般,什么地方特别有意思。
  你画风景还是画人物其实都是在画对象,实际上到最后画人或者画风景画,一棵树或一个人都是一样的,实际上就是一个绘画语言和观念的表达,到最后都是画那么几笔,你画的比别人传递的信息多和准,自然就会比别人画的好,最后都是一个水平的问题,与风格无关。
其他文献
浅灰的画面中央放置着一只手的枯骨,微曲的手指纤细修长,仿佛正在握紧或摊开,手心里是一块假山石。整个画面出奇的干净,有一种受洗之后的庄严与美好,凸显出石头与手骨天然契合的质感。那是时间造就的奇迹,当一切归于尘土,生命和自然便显出了它们同出一源的本相……  一只乌龟,驮负着在我们看来很小、在它本身却是覆盖了整个脊背的山石,爬出水面,爬行在干涸的乱石、沟洼和危机四伏的公路上,那是一条消失的航线,曾经的水
期刊
未来艺术,理论家能否为文艺发展做出趋势性的给定?事实是个无容置疑的肯定句式。  贯以敏锐并冷暖先知之文艺者,所谓灼见人士必是会信己亦通晓世界。且我以为,卓越之理论于时代应该在先,盖因艺术工程其性质之滞也,作品实现必定乃充满时间沉淀之活动思维,譬如文学对文字,绘画于形象。  《未来艺术档案》没有否认艺术实践对其理论形成的价值。“档案”所言就已坦而陈之,此正是预知性文化之合理因素,而非一种充满自圆其说
期刊
我真的很喜欢这些画,我第一次见你画儿的时候就印象深刻,应该是2007年,那时我从美国回来不久。我观察那个时候你似乎更多的还是用笔在画,是吧?  是,我使用大刷子,然后刮掉,我会先画得很厚,几种颜色,分几层,画上去,再整个的刮掉。  通过对画面直观地看,是平平的刷,而且控制的很精密。在那个阶段,你便尽量不露笔触的痕迹,经过制作,无论是刮刀也好,海绵也好,或者是滚子之类的工具也好,你延续了曾经做版画的
期刊
姬子先生的画室曾一度在上苑,我们常有接触。上苑艺术家工作室开放展时我曾去他画室看画,那时他的山水画已经探索墨道山水多年,显露出一些大的气象,但手法上仍然属于传统。但近两年姬子先生的画风突变,真让我刮目相看。先生已是近70的年龄了,在艺术上尚如此精进不懈,很是让我感慨。  姬子的新作主要体现在《墨道系列》和《构成系列》中。在这两个系列中,画家突破了山水画的传统格局和惯常手法,放弃了以往那种对物理时间
期刊
关系是我们日常经常用到的一个词语,用在不用的语境下面,它可能意味着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或者褒义、或者贬义的相互制约的某种联系;那么,把“关系”当作一个展览的框架或者方法而不是“主题”,来呈现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又会是什么样的面貌呢?现在,由英国伯明翰艺术与设计学院、中国视觉艺术中心主任姜节泓策划,在今日美术馆开展的“关系:中国当代艺术”展览,不仅仅是现在展厅里呈现的作品这一部分,它最早开始于策展人与各
期刊
作为今年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外围活动的大拿项目,同期民生现代美术馆揭幕的《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之—中国影像艺术(1988—2011)》大展以绝佳的成色,成为唯一能与上海当代相比肩的展览单元!此展是民生系继2010年成功举办三十年系列展览的绘画篇后,历时一年时间筹集资料,再次力图书写中国当代艺术史“三部曲”—绘画篇、 影像篇、 装置篇的第二章:全展以美术史的视野对中国当代重要影像艺术家及其作品进行研
期刊
“今日”再现视觉“关系”  "Today" Re-Presents Visual "Relation"  2011年10月9日,《关系:中国当代艺术》在今日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是中国首次以“关系”为主题的当代艺术展,意在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种种“关系”。本次展览继广东美术馆展出之后,以今日美术馆为巡展第二站,由策展人姜节泓携手13位当代艺术家,蒋志、邱志杰、邵译农、石青、史金淞、向
期刊
艺术已进入当代,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代艺术这个词也被我们这些艺术圈内人时常挂在嘴边,但是,究竟什么是当代艺术,当代艺术的特点是什么,却很少有人能说得明白。  英国艺术史论家、现任伦敦大学考陶尔德艺术学院教授朱利安·斯塔拉布拉斯(Julian Stallabrass)撰写的 《当代艺术》(Contemporary Art: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作为牛津大学近年来陆续
期刊
2012年,中国建筑界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建筑界的一件大事,就是正在美国哈佛大学任教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Thomas J. Pritzke)建筑奖, 这是中国本土建筑师首次获得这个年轻的被称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王澍的作品已经进入世界建筑界的视野。  在揭晓评委的决定时,普利兹克先生表示:“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评委会决定将奖项授予一名中国建筑师,这标志着中国在建筑理想发展方
期刊
两年前我曾撰小文指出:“马志明选择了一条借助于再现大自然风化的痕迹来反思物质化文明之限制性的道路。”在当时的画作中,西北窑洞的形象依稀可见,它们被摹仿黄土高原沙漠化和风化效果的油画颜料和塑形膏反复涂抹,原本具像的窑洞变得模糊和抽象起来,而色彩和笔触还有肌理越来越成为独立的视觉语言元素。时隔两年,马志明又有了新的一批作品,他起名为《往事遗韵》,整体面貌与以前相比有了不小的变化,其中透露出的意趣也随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