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横空出世,世界经济形势引人关注。
2009年,至少有如下一些问题需要特别关注:
2009年上半年,首先要关注扩大内需和保增长的问题。如果经济增长率下行太多,不仅整体经济回旋余地小,也会因为增长下滑产生一系列经济社会综合性矛盾。最为明显的是就业形势已经越来越复杂。2008年上半年,受就业问题影响比较大的还限于加工制造业,比如广东东莞,农民工失业数量有所增加。虽然春节将会是这部分人群的就业缓冲,但春节过后就业压力会有所增加。而到2008年底,就业受阻人群不断扩展,一些就业层次较高的城市劳动者、高技术产业的从业人员等等,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目前,国家已经在政策上采取了一些措施,以避免失业面的进一步扩大。
需要关注的第二个问题,是宏观经济扩张政策实施后,众多投资项目能否真正落实,项目的有效性到底有多大?这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投资启动以后,项目建设过程本身是否得到了有效管理与监控;其次是项目完成后,投入运营过程所取得的效益如何。另外,虽然目前投入的很多项目并非短期内论证而成,但整体经济情况已发生变化,当时宏观经济状况下的项目论证已经出现变数,比如论证铁路或者港口建设,当时可能预计吞吐量很大,投资效益很高,但目前金融危机使得需求减少,投产建成后可能实际没有那么多运输需求量,整个项目的成本回收和利润率就会偏离预期。类似的问题都需要关注。
第三个问题是,扩张性政策中的民生性支出,包括公共支出和减税,产生的宏观经济效果会如何,是否会真的像想象那样拉动内需?民生性投资涉及到个人的消费行为,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很难准确预期民生性公共支出和民生项目投资能否和生产性项目投资产生同样的需求拉动。比如,投资政策准备大量建设保障性住房,理论上讲,百姓解决了住房需求后,能够安心消费,从而扩大消费需求。但是,实际是否真的会这样?是否会反而导致房地产回升更缓慢?从目前来看,民生性支出和项目投资对于宏观经济的拉动效果还不明确。
2009年,需要关注的第四个问题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否会导致价格总水平的反弹?目前来看,经济增长率已经下行,通货膨胀也得到了控制。但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否又会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如果出现滞胀现象,情况就会更加复杂。这个问题要高度警惕。在众多研究者看来,美国金融危机的出现和爆发,与格林斯潘不断降低利息率从而导致流动性过多不无关系。而我们现在一方面批评格林斯潘降低利率,另一方面在进行救市和解决需求不足问题时,又不得不继续降低利率,力图增加流动性,似乎是在“以毒攻毒”。目前没有问题,但到了2009年下半年,会不会产生通货膨胀?大规模投资之后的银行坏账率会不会增加?
第五个问题,是需要从经济危机的根源来找出化解危机的办法。可以说,到目前为止,经济学家们用现有的理论还不足以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这次金融危机,并且金融危机会如此广泛而深刻地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当下也只能采用凯恩斯理论来假定危机的出现是因为总需求不足。
大家对美国经济失去信心,表面的关注点是在金融领域,是金融衍生品的泡沫破裂造成了此次危机。在我看来,此次经济危机实际是源于美国的实体经济。一切金融虚拟资产的扩张,本质上都要基于某种实体经济。而美国金融出现这么大的问题,不仅仅因为华尔街的贪婪、无知、欺诈和规则不健全所导致。
上世纪80年代产生的通信信息技术给了金融虚拟资产扩张以有效的技术支撑,使其迅速膨胀,而所有金融产品的信心归根到底来自于对于产业发展前景的信心。美国经济危机的深刻性在于,其整个经济的产业层面的技术路线前景,非常不清晰,也就是说,究竟是什么产业能够支撑如此庞大的金融体系和虚拟经济肌体?因此,投资人处于严重的困惑状态。
上世纪80年代之前,可以被称为“石油时代”,传统产业是这个时代的经济基础。80年代以后,钢铁、汽车、房地产等等开始被称为夕阳产业,高技术产业风生水起,并且由于对高技术产业的高度乐观,逐渐产生了泡沫。
但是2000~2001年,以网络企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股票泡沫大规模崩盘,大众对于高技术产业的前景,对于高技术产业如何保证商业性投资持续的营利性失去信心。高技术产业不足以支撑整个经济,而庞大的金融投资需求和金融资产又瞄准了这样一个发展前景不明朗的产业基础,所以恢复信心非常不容易。
对高技术产业的信心不足,使得投资资金特别是金融创新方向又转向传统产业,包括房地产业等。而房地产业出现问题又导致严重的金融危机,那美国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方向究竟是什么呢?
中国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中国发展的产业空间到底是什么?中国经济凭什么保持高速增长?现在中国劳动人口占世界人口25%左右,即世界1/4的劳动力在中国土地上,而创造的GDP仅占世界的5%多,许多产业已经发生产能过剩问题、转型或者出口市场饱和的声音不断,那么,中国产业究竟该发展什么?
当前,中国产业发展的空间可能比美国更大些。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产业还远没有饱和,还处于发展的过程,特别是产业深度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所以,2009年,需要探讨的是,哪些产业还可以在中国发展?4万亿元投资其实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基础设施和民生性公共支出都还不是真正的生产性产业。那么,活跃的生产性产业究竟是什么?是房地产、汽车、装备制造、重化工,还是已经变成了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人们的投资信心须要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产业发展在技术上是有前途,值得发展;二是商业性投资可以持续获得利润。金融危机之前,很多人认为中国不能再发展重化工产业,不能再发展过多的出口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似乎已经走到头。但是,我们看到,金融危机之后,要刺激恢复的却还是重化工、基础设施领域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这些产业与就业密切相关,这就是中国当前的现实。
转型需要一个过程。中国经济之所以出现很多问题,一方面因为外需减少;另一方面就是对于转型路径和方式的选择,当时看得并不是很准确,过于乐观,采取的政策过于集中和猛烈。比如,经济增长过热后,猛烈收缩宏观政策,收缩流动性。认为出口太多,就大幅降低出口退税,让人民币快速升值。还有环保、劳动法等多方面的限制因素。尽管这些都很重要,但是否该在短时间内集中下如此猛烈的药?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年。这30年中,有些最基本的改革经验还是需要去遵守:第一,承认我们的发展阶段。中国现在仍然处于工业化阶段,工业化过程和城市化过程远远没有结束。第二,要依靠更快的发展来解决发展中存在和新出现的问题,而不是停止发展。
实际上,中国目前很多产业只是外延性扩张达到了较大规模,但多数产业的深度拓展仍远远不够,所以,不能轻易说某某产业已经不适合中国发展。实际上,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谈论“夕阳产业”和“朝阳产业”还完全不是时候。产业升级不是一定要在产业结构的链条上很快地放弃某些产业,而是在产业链条的每一个阶段都进行深度开发,而这种开发的空间还很大。
这次金融危机是个很好的警示。让我们认识到,中国30年的工业化道路,还远远没有把以石油为代表、以重化工为核心的传统产业道路走完,至少还要继续发展10~15年。在产业转型过程中,传统产业还需要占多少比例?产业转型需要多少时间?需要有非常科学的认识,不能急于求成,政策上也不能下猛药,管制制度的实行不能过于集中,要循序渐进,要给中国的企业留下消化资源成本上升的时间,而转型过程中对企业产生的客观压力,也必须控制适度。
金融危机会使我们看问题的角度更加辩证客观。金融危机已经让世界经济规则发生很大的变化,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高度依赖,GDP和就业密切相关,环境和增长,资源与重化工业的关系,都需要辩证地看待。
要彻底渡过这次危机不是太容易。但对中国来说,或许也是一件好事。改革开放30年中,发展最快,开放最彻底的是中国的工业企业,而危机会使得企业更加强大。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实体经济实力,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都会不断提升。可以说,2009年之后的中国,将进入实现全面小康和强国之路的一个新阶段。
2009年,至少有如下一些问题需要特别关注:
2009年上半年,首先要关注扩大内需和保增长的问题。如果经济增长率下行太多,不仅整体经济回旋余地小,也会因为增长下滑产生一系列经济社会综合性矛盾。最为明显的是就业形势已经越来越复杂。2008年上半年,受就业问题影响比较大的还限于加工制造业,比如广东东莞,农民工失业数量有所增加。虽然春节将会是这部分人群的就业缓冲,但春节过后就业压力会有所增加。而到2008年底,就业受阻人群不断扩展,一些就业层次较高的城市劳动者、高技术产业的从业人员等等,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目前,国家已经在政策上采取了一些措施,以避免失业面的进一步扩大。
需要关注的第二个问题,是宏观经济扩张政策实施后,众多投资项目能否真正落实,项目的有效性到底有多大?这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投资启动以后,项目建设过程本身是否得到了有效管理与监控;其次是项目完成后,投入运营过程所取得的效益如何。另外,虽然目前投入的很多项目并非短期内论证而成,但整体经济情况已发生变化,当时宏观经济状况下的项目论证已经出现变数,比如论证铁路或者港口建设,当时可能预计吞吐量很大,投资效益很高,但目前金融危机使得需求减少,投产建成后可能实际没有那么多运输需求量,整个项目的成本回收和利润率就会偏离预期。类似的问题都需要关注。
第三个问题是,扩张性政策中的民生性支出,包括公共支出和减税,产生的宏观经济效果会如何,是否会真的像想象那样拉动内需?民生性投资涉及到个人的消费行为,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很难准确预期民生性公共支出和民生项目投资能否和生产性项目投资产生同样的需求拉动。比如,投资政策准备大量建设保障性住房,理论上讲,百姓解决了住房需求后,能够安心消费,从而扩大消费需求。但是,实际是否真的会这样?是否会反而导致房地产回升更缓慢?从目前来看,民生性支出和项目投资对于宏观经济的拉动效果还不明确。
2009年,需要关注的第四个问题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否会导致价格总水平的反弹?目前来看,经济增长率已经下行,通货膨胀也得到了控制。但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否又会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如果出现滞胀现象,情况就会更加复杂。这个问题要高度警惕。在众多研究者看来,美国金融危机的出现和爆发,与格林斯潘不断降低利息率从而导致流动性过多不无关系。而我们现在一方面批评格林斯潘降低利率,另一方面在进行救市和解决需求不足问题时,又不得不继续降低利率,力图增加流动性,似乎是在“以毒攻毒”。目前没有问题,但到了2009年下半年,会不会产生通货膨胀?大规模投资之后的银行坏账率会不会增加?
第五个问题,是需要从经济危机的根源来找出化解危机的办法。可以说,到目前为止,经济学家们用现有的理论还不足以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这次金融危机,并且金融危机会如此广泛而深刻地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当下也只能采用凯恩斯理论来假定危机的出现是因为总需求不足。
大家对美国经济失去信心,表面的关注点是在金融领域,是金融衍生品的泡沫破裂造成了此次危机。在我看来,此次经济危机实际是源于美国的实体经济。一切金融虚拟资产的扩张,本质上都要基于某种实体经济。而美国金融出现这么大的问题,不仅仅因为华尔街的贪婪、无知、欺诈和规则不健全所导致。
上世纪80年代产生的通信信息技术给了金融虚拟资产扩张以有效的技术支撑,使其迅速膨胀,而所有金融产品的信心归根到底来自于对于产业发展前景的信心。美国经济危机的深刻性在于,其整个经济的产业层面的技术路线前景,非常不清晰,也就是说,究竟是什么产业能够支撑如此庞大的金融体系和虚拟经济肌体?因此,投资人处于严重的困惑状态。
上世纪80年代之前,可以被称为“石油时代”,传统产业是这个时代的经济基础。80年代以后,钢铁、汽车、房地产等等开始被称为夕阳产业,高技术产业风生水起,并且由于对高技术产业的高度乐观,逐渐产生了泡沫。
但是2000~2001年,以网络企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股票泡沫大规模崩盘,大众对于高技术产业的前景,对于高技术产业如何保证商业性投资持续的营利性失去信心。高技术产业不足以支撑整个经济,而庞大的金融投资需求和金融资产又瞄准了这样一个发展前景不明朗的产业基础,所以恢复信心非常不容易。
对高技术产业的信心不足,使得投资资金特别是金融创新方向又转向传统产业,包括房地产业等。而房地产业出现问题又导致严重的金融危机,那美国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方向究竟是什么呢?
中国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中国发展的产业空间到底是什么?中国经济凭什么保持高速增长?现在中国劳动人口占世界人口25%左右,即世界1/4的劳动力在中国土地上,而创造的GDP仅占世界的5%多,许多产业已经发生产能过剩问题、转型或者出口市场饱和的声音不断,那么,中国产业究竟该发展什么?
当前,中国产业发展的空间可能比美国更大些。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产业还远没有饱和,还处于发展的过程,特别是产业深度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所以,2009年,需要探讨的是,哪些产业还可以在中国发展?4万亿元投资其实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基础设施和民生性公共支出都还不是真正的生产性产业。那么,活跃的生产性产业究竟是什么?是房地产、汽车、装备制造、重化工,还是已经变成了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人们的投资信心须要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产业发展在技术上是有前途,值得发展;二是商业性投资可以持续获得利润。金融危机之前,很多人认为中国不能再发展重化工产业,不能再发展过多的出口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似乎已经走到头。但是,我们看到,金融危机之后,要刺激恢复的却还是重化工、基础设施领域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这些产业与就业密切相关,这就是中国当前的现实。
转型需要一个过程。中国经济之所以出现很多问题,一方面因为外需减少;另一方面就是对于转型路径和方式的选择,当时看得并不是很准确,过于乐观,采取的政策过于集中和猛烈。比如,经济增长过热后,猛烈收缩宏观政策,收缩流动性。认为出口太多,就大幅降低出口退税,让人民币快速升值。还有环保、劳动法等多方面的限制因素。尽管这些都很重要,但是否该在短时间内集中下如此猛烈的药?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年。这30年中,有些最基本的改革经验还是需要去遵守:第一,承认我们的发展阶段。中国现在仍然处于工业化阶段,工业化过程和城市化过程远远没有结束。第二,要依靠更快的发展来解决发展中存在和新出现的问题,而不是停止发展。
实际上,中国目前很多产业只是外延性扩张达到了较大规模,但多数产业的深度拓展仍远远不够,所以,不能轻易说某某产业已经不适合中国发展。实际上,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谈论“夕阳产业”和“朝阳产业”还完全不是时候。产业升级不是一定要在产业结构的链条上很快地放弃某些产业,而是在产业链条的每一个阶段都进行深度开发,而这种开发的空间还很大。
这次金融危机是个很好的警示。让我们认识到,中国30年的工业化道路,还远远没有把以石油为代表、以重化工为核心的传统产业道路走完,至少还要继续发展10~15年。在产业转型过程中,传统产业还需要占多少比例?产业转型需要多少时间?需要有非常科学的认识,不能急于求成,政策上也不能下猛药,管制制度的实行不能过于集中,要循序渐进,要给中国的企业留下消化资源成本上升的时间,而转型过程中对企业产生的客观压力,也必须控制适度。
金融危机会使我们看问题的角度更加辩证客观。金融危机已经让世界经济规则发生很大的变化,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高度依赖,GDP和就业密切相关,环境和增长,资源与重化工业的关系,都需要辩证地看待。
要彻底渡过这次危机不是太容易。但对中国来说,或许也是一件好事。改革开放30年中,发展最快,开放最彻底的是中国的工业企业,而危机会使得企业更加强大。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实体经济实力,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都会不断提升。可以说,2009年之后的中国,将进入实现全面小康和强国之路的一个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