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清朝末年,我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有识之士积极推动社会变革,希冀救亡图存。在教育改革方面,书院的改制有其必然性。针对清末江西的书院改制,进行其内外因之分析。新式学堂的建立,有其历史功绩,书院改学堂,也有其局限性,于文章最后,提出我的看法。
关键词:清末江西;书院改制;内外因;评价
一、清代江西书院改制内因
(一)传统的教育内容是“六艺”,延至明清,书院的教学内容科举化严重。
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对书院采取怀柔政策,但“不许别创书院,群聚党徒,及号召他方遊食无行之徒,空谈废业”[1]。实行“八股”取士,士子们热衷于科举考试。在书院教学过程中,内容越来越生硬死板,悬置于实际生活外。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清代江西书院主要有经史之学、诗赋之学、圣谕广训、字画之学等等,这些已经与急需务实人才的时代相背离。
(二)在教学方法上,也逐渐僵化单一。
有清一代,考课已成为教学主要方法,考课内容也与科举内容联系紧密,这已经与最初设置考课的目的相背离。在考课中,内容大多是“四书文、经文、作诗、经解、策、论、时艺、古学等。”其中四书文、经文和作诗考试频率最多。而且考试以写八股文为例,都要按照规定的书目来回答,僵化无创新。这种考课方式只是把学生当做背诵的机器,教学方式单一、不科学,培养不出新式人才。
(三)在教学目标上,也是重在培养科举人才。
“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一直深入广大学子内心,在书院进行学习,在增长自身知识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仕途的期盼。“优”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通过科举考试,学院为了迎合科举考试,着重培养科举优秀人才。
二、清代江西书院改制外因
(一)江西社会政治局势变革。
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后,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和模式受到猛烈冲击,逐渐瓦解。《马关条约》签订后,九江被迫开埠,教会有办学的权利,教会书院滋生,从一定程度上,催化了书院的变革。清政府苟延残喘,为了维持清朝统治,不得不进行外交,国际外交形势迫使清政府学习西方文化和语言。1861年,恭亲王奕等提出《统筹全局善后章程》,一方面检讨时局,另一方面建议挑选八旗子弟学习外国语言以作翻译,开办外语学堂。
(二)江西自然经济遭受冲击,人民生活条件堪忧,书院艰难维持。
江西在鸦片战争之后,经济地位严重下降,尤其是在太平天国期间,为了筹措军费,采取了“筹饷以江西为本”等政策,漕运在咸丰初年被废除,江西的田赋就日益严重,地方官吏又大肆勒折浮收,江西农民“半年糠菜半年粮”。沉重的赋税,长期的战争,没有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完全丧失了发展农业生产的能力与积极性。
(三)救亡图存运动的需要。
清末民初,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以李鸿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积极变革,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张之洞在奏请开设广东水陆师学堂时强调:“特是时局不同,船炮机算诸端至今日而巧者易巧,烈者益烈。若欲应时制度,固非设学不可。”[2]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提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举,在变科举。”[3]全国上下强烈呼吁政治和教育改革,培养有用的人才,以便挽救国家于危亡。
三、书院改制之我见
书院的改制,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教育变革。清朝末年,清廷权衡各方利弊,在戊戌变法、洋务运动中,断断续续的进行书院的改制,最后,于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初二日( 1901年9月14日)宣布書院改制为学堂。新式学堂的创办,的确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是普及了近代科学知识。比如说江西大学堂,设于南昌进贤门内书院街,“内开中文、历史、地理、外语、体操、植物等课程。”普及了近代科学知识。
新式学堂有包括师范学堂、实业学堂、女子学堂等等。1907年,江西高安县“素产土布向来行销最旺,近因洋纱盛行,土布滞销”,在“实业救国”的影响,该县县令集股五百元以及典商胡玉成大力捐助创设工艺学堂,以抗衡洋纱。
二是,改革了教学方法。新式学堂的课堂讲授方法有分专业和分课程的教学,反映了工业生产的大规模化和专业分工的日益精细,比小农经济和手工业生产的私塾书院授徒方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而且新式学堂的授课对象更多,受教育的社会面也相对扩大,使那些社会较底层的子弟有受教育的机会,社会结构重新整合。
三是造就了一批新型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不同于以往的士大夫和旧式学究,其中不少人视野开阔,思维敏锐,富有理想,追求进步,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他们走出学堂,奔向社会的各个层面,成为一支影响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力量。新式学堂是国家、社会的造血机器,它们通过不断地向社会输送新鲜血液,逐步完成文化更新的伟大历史使命。
虽然新式学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于长远的教育来看,我们需要秉持着批判的眼光。在我看来,书院最初的改制,到最后的废书院、毁书院,实在是教育之不幸。
书院改制不仅使书院在制度层面消失,而且使书院在千年发展过程中累积下来的优秀传统亦随之丧失。一直以来,针对书院改制有赞同和反对两种声音。蔡元培和胡适等人持反对意见,胡适说: “书院之废,实在是吾中国一大不幸事。一千年来学者自动的研究精神,将不复现于今日了。”胡适认为为适应时代需求,可通过大力挖掘与倡导书院优秀传统,将其融入到现代教育体制之中去,便就可以“培养成一种很有价值的教育制度”。清代,书院是在超高速的发展之中,被强令改制,成为了改革的牺牲品。书院并不是天生与新学、西学为敌,教育改革,并不一定要改学堂,可以改造旧书院、创建新型书院等等。
曾去参观过许多书院,很多书院已经沦为地方旅游景点,毫无学习之风,好一点的书院,成为规范所谓“问题少年”的场所,学生离开父母身边,实施封闭式的教学,课程有琴棋书画,但是,深入与他们交流,内心的发展及其不平衡,也没有达到我国古代书院传统文化学习的宗旨,何其悲哀!
书院是我国的瑰宝,是我国古代学术教育的最高学府,书院强调学术独立和自主探索。学习与道德修养并驾齐驱,尊师重道,师生关系和谐。更重要的是,在书院,每个人都关心国家大事,有一种文化的自信和民族的责任感。
书院已然被改制,退出了教育的主要平台,历史无法重来,但是,对书院之重要性,我们已经有了觉悟,相信有一天,书院会站在其真正的位置!
参考文献:
[1]《古今图书集成·选举典·学校部》卷三八三,转引自邓洪波.中国书院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430.
[2] 沈云龙.近代中国史资料丛刊·张文襄公(之洞)全集·卷二十一·奏议二十一[G].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1725.
[3]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2版,第553一554页.
关键词:清末江西;书院改制;内外因;评价
一、清代江西书院改制内因
(一)传统的教育内容是“六艺”,延至明清,书院的教学内容科举化严重。
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对书院采取怀柔政策,但“不许别创书院,群聚党徒,及号召他方遊食无行之徒,空谈废业”[1]。实行“八股”取士,士子们热衷于科举考试。在书院教学过程中,内容越来越生硬死板,悬置于实际生活外。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清代江西书院主要有经史之学、诗赋之学、圣谕广训、字画之学等等,这些已经与急需务实人才的时代相背离。
(二)在教学方法上,也逐渐僵化单一。
有清一代,考课已成为教学主要方法,考课内容也与科举内容联系紧密,这已经与最初设置考课的目的相背离。在考课中,内容大多是“四书文、经文、作诗、经解、策、论、时艺、古学等。”其中四书文、经文和作诗考试频率最多。而且考试以写八股文为例,都要按照规定的书目来回答,僵化无创新。这种考课方式只是把学生当做背诵的机器,教学方式单一、不科学,培养不出新式人才。
(三)在教学目标上,也是重在培养科举人才。
“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一直深入广大学子内心,在书院进行学习,在增长自身知识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仕途的期盼。“优”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通过科举考试,学院为了迎合科举考试,着重培养科举优秀人才。
二、清代江西书院改制外因
(一)江西社会政治局势变革。
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后,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和模式受到猛烈冲击,逐渐瓦解。《马关条约》签订后,九江被迫开埠,教会有办学的权利,教会书院滋生,从一定程度上,催化了书院的变革。清政府苟延残喘,为了维持清朝统治,不得不进行外交,国际外交形势迫使清政府学习西方文化和语言。1861年,恭亲王奕等提出《统筹全局善后章程》,一方面检讨时局,另一方面建议挑选八旗子弟学习外国语言以作翻译,开办外语学堂。
(二)江西自然经济遭受冲击,人民生活条件堪忧,书院艰难维持。
江西在鸦片战争之后,经济地位严重下降,尤其是在太平天国期间,为了筹措军费,采取了“筹饷以江西为本”等政策,漕运在咸丰初年被废除,江西的田赋就日益严重,地方官吏又大肆勒折浮收,江西农民“半年糠菜半年粮”。沉重的赋税,长期的战争,没有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完全丧失了发展农业生产的能力与积极性。
(三)救亡图存运动的需要。
清末民初,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以李鸿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积极变革,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张之洞在奏请开设广东水陆师学堂时强调:“特是时局不同,船炮机算诸端至今日而巧者易巧,烈者益烈。若欲应时制度,固非设学不可。”[2]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提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举,在变科举。”[3]全国上下强烈呼吁政治和教育改革,培养有用的人才,以便挽救国家于危亡。
三、书院改制之我见
书院的改制,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教育变革。清朝末年,清廷权衡各方利弊,在戊戌变法、洋务运动中,断断续续的进行书院的改制,最后,于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初二日( 1901年9月14日)宣布書院改制为学堂。新式学堂的创办,的确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是普及了近代科学知识。比如说江西大学堂,设于南昌进贤门内书院街,“内开中文、历史、地理、外语、体操、植物等课程。”普及了近代科学知识。
新式学堂有包括师范学堂、实业学堂、女子学堂等等。1907年,江西高安县“素产土布向来行销最旺,近因洋纱盛行,土布滞销”,在“实业救国”的影响,该县县令集股五百元以及典商胡玉成大力捐助创设工艺学堂,以抗衡洋纱。
二是,改革了教学方法。新式学堂的课堂讲授方法有分专业和分课程的教学,反映了工业生产的大规模化和专业分工的日益精细,比小农经济和手工业生产的私塾书院授徒方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而且新式学堂的授课对象更多,受教育的社会面也相对扩大,使那些社会较底层的子弟有受教育的机会,社会结构重新整合。
三是造就了一批新型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不同于以往的士大夫和旧式学究,其中不少人视野开阔,思维敏锐,富有理想,追求进步,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他们走出学堂,奔向社会的各个层面,成为一支影响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力量。新式学堂是国家、社会的造血机器,它们通过不断地向社会输送新鲜血液,逐步完成文化更新的伟大历史使命。
虽然新式学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于长远的教育来看,我们需要秉持着批判的眼光。在我看来,书院最初的改制,到最后的废书院、毁书院,实在是教育之不幸。
书院改制不仅使书院在制度层面消失,而且使书院在千年发展过程中累积下来的优秀传统亦随之丧失。一直以来,针对书院改制有赞同和反对两种声音。蔡元培和胡适等人持反对意见,胡适说: “书院之废,实在是吾中国一大不幸事。一千年来学者自动的研究精神,将不复现于今日了。”胡适认为为适应时代需求,可通过大力挖掘与倡导书院优秀传统,将其融入到现代教育体制之中去,便就可以“培养成一种很有价值的教育制度”。清代,书院是在超高速的发展之中,被强令改制,成为了改革的牺牲品。书院并不是天生与新学、西学为敌,教育改革,并不一定要改学堂,可以改造旧书院、创建新型书院等等。
曾去参观过许多书院,很多书院已经沦为地方旅游景点,毫无学习之风,好一点的书院,成为规范所谓“问题少年”的场所,学生离开父母身边,实施封闭式的教学,课程有琴棋书画,但是,深入与他们交流,内心的发展及其不平衡,也没有达到我国古代书院传统文化学习的宗旨,何其悲哀!
书院是我国的瑰宝,是我国古代学术教育的最高学府,书院强调学术独立和自主探索。学习与道德修养并驾齐驱,尊师重道,师生关系和谐。更重要的是,在书院,每个人都关心国家大事,有一种文化的自信和民族的责任感。
书院已然被改制,退出了教育的主要平台,历史无法重来,但是,对书院之重要性,我们已经有了觉悟,相信有一天,书院会站在其真正的位置!
参考文献:
[1]《古今图书集成·选举典·学校部》卷三八三,转引自邓洪波.中国书院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430.
[2] 沈云龙.近代中国史资料丛刊·张文襄公(之洞)全集·卷二十一·奏议二十一[G].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1725.
[3]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2版,第553一5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