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tian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教育”是一个新词。“创新”英文是“Innovations”,其含义,它一是指前所未有的,即像现在说的创造发明的意思;二是引入到新的领域产生新的效益也叫创新。创造性能力是创新精神的前提和保障。而教育是一个民族兴盛的前提,所以,一个民族要有创新精神,首先要从教育、学生抓起。
  【关键字】物理 创造性 培养 新课改
  
  物理是一门多元化的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表达性。并且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然而纵观如今的初中物理教学,基本上都充满着应试教育的阴影。众多的教师认为物理教学内容深度浅,范围广,定性的多,定量的少,因此无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少的教师都走入“接受---理解----巩固---解题”的套路,更热衷于重复机械操作为主的题海战术。以致学生发现不了新的问题,更不可能提出具有创造性德问题。物理教学的现状与时代所需求的创造性人才有天地之差距。创新是事物发展过程中量的积累,是量变过程。同时创新又是创造,是事物的突变,是一个全新事物和方法,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而教育是为未来培养新型人才的,作为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也为科学起萌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是时代的召唤,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需要。
  “观察、实验、思维、运用”是初中物理教学的特点,所以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上,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究和改进。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物理知识往往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才能获得,所以,要想使学生学会、灵活的应用物理知识,必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无论在教学中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自己的操作实验,都引到学生学会仔细观察实验过程所出现的变化。同时,物理源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往往是非常有趣的,一些物理课堂可以请到室外讲授。在此,我举一个我教学中的一堂室外课:在讲授《力》时,我们在室外上课。让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因为换了一个学习环境,学生学习兴趣很高。首先让学生观察“力”,在学生自由观察中,我故意偷偷的观察他们,当他们到室外时,学生都非常仔细的观察,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一个学生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的观察了20分钟,更让我吃惊的是,他是在观察一群蚂蚁搬家。这只是我在我日常教学中例举的一个例子。这样,使学生养成“见物思理”和“以物讲理”的习惯,从而以兴趣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要贯穿实验这一主线。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把握好“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探究实验”这三个关键环节。在此我对我在日常教学中的分组实验作一些简单的描述:在分组实验中的最重要环节是如何分组,要点是“责任为头,学习为辅,注重性别”。其次是要集中学生的注意能力。我们在上实验课时,往往会出现老师讲时,学生只管自己看和玩桌上的实验仪器,导致学生在一些基础知识点上发生错误。还会出现仪器损坏的现象,即在教师在介绍实验原理时,因为都是一些静态的物体,以致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大下降,没有听懂老师说的注意事项,造成实验器材的损坏。针对以上两点,我在实验课中改进,如在讲原理时,可以用动态的视频投影来代替教师的独白,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可以有时间观察和监督学生的行为,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只要做好了以上两点,学生就能在以后的实验课中,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的实验操作技巧,从而培养学生优良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培养学生发问和讨论能力
   创造教育的倡导者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问千千万,关键在一问。”而培养学生的发问能力让学生敢于提问,学会提问,自由提问,有的创新的提问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要想达到后者“有创新性的提问”,必须要突破前者“敢于提问”。因此,首先因让学生敢于提问,人各有异,一个班上总存在一些胆小的学生,其实胆小是可以通过锻炼慢慢改善地。首先要找个充分的理由说服自己去改变自己,给自己一个无法阻挡的动力。其次从小处改变。比如平时说话(或在班里读书)时声音比以前响亮,要显得底气十足;慢慢尝试在集体面前发表演讲(或歌唱),开始时语速要慢;还可以先找个空旷的地方大声的与自然对话、歌唱等。最后是坚定信念的持之以恒的去锻炼自我,超越自我,要相信自己能行。当然所有的这些都要经过我们(老师)的指导和对他的关注以及相信和鼓励他。相信学生,肯定学生,这是让学生迈出关键一步的重要条件。当然,只要迈出第一步,相信不远的“有创新性提问”就在不远处。“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学习与学生之间在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差异很大,对于物理学科中德问题,笔者通过讨论课上让学习各抒己见,收到很好的效果。通过讨论甚至引起争论,在否定和肯定的博弈之间,学生的认知更加完善,知识的巩固更加扎实,表现出很强的互补性,更为重要的是,在讨论时,大家为否定和肯定积极的开动脑筋,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产生了智慧的火花,创造性思维被激活,能力得到培养。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创新精神。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思考教育问题就不能离开这个重大的课题。必须强调的是,创新是有层次的。我们所说的“创新”,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只要做到以上几点,就一定能有效的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力邦《高等师范理科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学物理教师专业成长系列丛书 2010
其他文献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问题,是底线要求。农产品和食品安全,既是产出来的,也
摘要:随着我国教学事业的发展,教育部越来越重视各个阶段的教育问题,小学阶段作为学生的基础阶段,要做好相关的教学工作。在新课改之后,教育部对小学阶段的教学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在小学阶段,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是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和成长,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为我国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所以本文主要论述
从根本上说,一个社会利益格局的大体均衡是社会不同群体利益博弈的结果。不同群体在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权利与能力上存在巨大的差异。现阶段强势群体不仅已经形成一种比较
语文学科是个基础性学科,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上好语文课,并使其具有一定的教学特色,它不仅是本学科的需要,同时也会给其他学科以导向和引领的作用。笔者想就这方面的问题提出如下浅见,以求与同仁共勉。  一、语文课怎样上才算是符合新课改  要探讨这个问题,首先和必须的一点是要转变观念,积极树立新的学生观、语文观。在教学实践的具体操作中要求教师至少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要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以
摘 要:本文以某水电站为例,简要介绍了拟建项目的基本情况和确定评估级别的方法。分析了评价区地质灾害发展的类型和基本特征,描述了地质灾害风险状态的预测评估。报告的方法和内容确定了危险区域和施工场地的适宜性,最后作出了总结。  关键词:水电站;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7-0232-01  1 工程项目概况  某水电站建设项
美育是立德树人教学工作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时刻需要以心灵美和行为美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文本内容,是结合小学生的成长特点,从社
摘要:技术人员在给食品作质量检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专业技术上的科技手段,来检测食品质量情况。当然,某些食品质量检测也可以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原理,来进行检测,也可以得出较为合理的检测结论。   关键词:质量检测,含权因子模糊集,模糊关系集,隶属度,模糊综合评判。  质量检测,是指检查和验证产品或服务质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的活动过程。它可以分为空气质量检测、工程质量检测、产品质量检测、环境质量检测、食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