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被迫紧缩的欧美,有学者提出一种说法,即长时间的经济繁荣容易让人产生错觉,以为世界会一直如此。所以在环境骤变、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时,很多欧美企业、个人,甚至政府都极度不适,重寻定位的历程尤其坎坷。
“木秀于林”的中国经济,权威预测今年仍能保持9%~9.5%的高增长,加之改革开放以来持续高增长积累的家底,使得中国在应对全球经济变化时仍步履从容。
即便如此,前述学者的观点仍值得重视。
经济学界对于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的普遍看法是,全年增速相较于今年会温和放缓,多数预测在8%~9%之间;对中长期发展的共识则聚焦于温和增长。
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在高速增长32年后,无论是资源要素秉赋、还是体制变革的能量释放,抑或外部世界的环境变化,不太可能长时间支撑每年两位数的增长。中国很可能进入一个温和的调适期。
对“温和增长”理解各异,但中国此前32年高速增长的诸多条件已发生重要变化,却成为各界共识。
这些变化既包括国内人口红利的减弱,资源环境承载力弱化,也包括开放和体制创新空间的逐渐收窄,全球经济失衡导致的外需环境持续紧缩。
研究显示,我国的劳动参与率自2003年达到峰值后便逐年递减,以往依靠剩余劳动力支撑的低成本中国制造,若不升级将影响优势发挥;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开始加速,用于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支出面临急增——这一进一出,中国的发展成本将明显抬升。
同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后,中国依靠大量消耗能源资源支撑的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近期社会对PM2.5空气监测指标的呼唤,便表明中国已进入一个必须关注环境成本的发展期。
在开放和体制创新的空间方面,32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年均9.9%的持续高速增长,入世十年增速高至两位数,这同时也意味着,未来中国发展依然要靠体制创新,但体制创新的难度会增大——容易改的地方都改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和改革成本。
而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则因全球经济不平衡而进入震荡和收缩期,鉴于不平衡的原因难以在短期内消除,中国以往发展中对外需的倚重,将面临持续的艰巨转轨。
凡此种种,再加之中国已站上总量全球第二的席次,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要增加六百多亿美元,一个点的绝对值远远大于十年前,中国从高速增长进入相对平缓温和的持续增长,有其必然性的一面。
如果认同这样一个中长期判断,那么,政府、企业乃至个人如何从已习惯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的惯性中走出来,从关注增量到同时整合存量,从关注增长到注重转型,从粗放走向集约,将比简单地延续既有惯性增长轨道更为艰难,也更有价值。
事实上,改革开放32年,中国从来不缺的就是GDP增长动力。国家确定的“十一五”规划年均增速为7.5%,实际增速则达11%。
再比如近年的调控。中央政府每年将增速指标定在8%左右,实际运行的情况是,一旦月度、季度同比增速回落到9.5%以下,来自全国各方的告急之声便会响起。
不可否认,这其中有中国经济和国情的特殊因素。由于增长的粗放及结构失衡,很多原本靠增长质量就可解决的问题,现在只能靠GDP的增速来支撑。比如就业,如果我们产业结构中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服务业比重能更高一些,就不会在增速稍缓时收到太多的就业“告急”。
应当对各个环节进行认真的审视,对各种“告急文书”细加辨认——哪些是真实的“急切”,哪些是高速增长惯性依赖,哪些是来自利益集团的诉求。
国家“十二五”规划将五年平均增速确定为7%,中央希望的是以一个较为适宜的增速,将各级各地政府的注意力从单一的GDP增速引导到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协调发展上来。这是明智之举。毕竟,一个协调的稳定增速,更符合国家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以及百姓的福祉。
从目前情况看,要如何适应可持续的增速,需要学习,更需要观念的更新和行为的调整。
“木秀于林”的中国经济,权威预测今年仍能保持9%~9.5%的高增长,加之改革开放以来持续高增长积累的家底,使得中国在应对全球经济变化时仍步履从容。
即便如此,前述学者的观点仍值得重视。
经济学界对于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的普遍看法是,全年增速相较于今年会温和放缓,多数预测在8%~9%之间;对中长期发展的共识则聚焦于温和增长。
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在高速增长32年后,无论是资源要素秉赋、还是体制变革的能量释放,抑或外部世界的环境变化,不太可能长时间支撑每年两位数的增长。中国很可能进入一个温和的调适期。
对“温和增长”理解各异,但中国此前32年高速增长的诸多条件已发生重要变化,却成为各界共识。
这些变化既包括国内人口红利的减弱,资源环境承载力弱化,也包括开放和体制创新空间的逐渐收窄,全球经济失衡导致的外需环境持续紧缩。
研究显示,我国的劳动参与率自2003年达到峰值后便逐年递减,以往依靠剩余劳动力支撑的低成本中国制造,若不升级将影响优势发挥;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开始加速,用于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支出面临急增——这一进一出,中国的发展成本将明显抬升。
同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后,中国依靠大量消耗能源资源支撑的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近期社会对PM2.5空气监测指标的呼唤,便表明中国已进入一个必须关注环境成本的发展期。
在开放和体制创新的空间方面,32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年均9.9%的持续高速增长,入世十年增速高至两位数,这同时也意味着,未来中国发展依然要靠体制创新,但体制创新的难度会增大——容易改的地方都改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和改革成本。
而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则因全球经济不平衡而进入震荡和收缩期,鉴于不平衡的原因难以在短期内消除,中国以往发展中对外需的倚重,将面临持续的艰巨转轨。
凡此种种,再加之中国已站上总量全球第二的席次,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要增加六百多亿美元,一个点的绝对值远远大于十年前,中国从高速增长进入相对平缓温和的持续增长,有其必然性的一面。
如果认同这样一个中长期判断,那么,政府、企业乃至个人如何从已习惯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的惯性中走出来,从关注增量到同时整合存量,从关注增长到注重转型,从粗放走向集约,将比简单地延续既有惯性增长轨道更为艰难,也更有价值。
事实上,改革开放32年,中国从来不缺的就是GDP增长动力。国家确定的“十一五”规划年均增速为7.5%,实际增速则达11%。
再比如近年的调控。中央政府每年将增速指标定在8%左右,实际运行的情况是,一旦月度、季度同比增速回落到9.5%以下,来自全国各方的告急之声便会响起。
不可否认,这其中有中国经济和国情的特殊因素。由于增长的粗放及结构失衡,很多原本靠增长质量就可解决的问题,现在只能靠GDP的增速来支撑。比如就业,如果我们产业结构中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服务业比重能更高一些,就不会在增速稍缓时收到太多的就业“告急”。
应当对各个环节进行认真的审视,对各种“告急文书”细加辨认——哪些是真实的“急切”,哪些是高速增长惯性依赖,哪些是来自利益集团的诉求。
国家“十二五”规划将五年平均增速确定为7%,中央希望的是以一个较为适宜的增速,将各级各地政府的注意力从单一的GDP增速引导到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协调发展上来。这是明智之举。毕竟,一个协调的稳定增速,更符合国家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以及百姓的福祉。
从目前情况看,要如何适应可持续的增速,需要学习,更需要观念的更新和行为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