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标准,不是他占有知识的多少,而应该是他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幼儿的创造才能,使更多的幼儿将来成为创造型人才,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语言是人类生存、生活、工作的基本前提。语言也是幼儿认识世界、认识事物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幼儿期的语言教育也是其他各时期不可替代的。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不能只重视对幼儿进行语言知识的灌输,而更应重视幼儿对语言的发展。面对新世纪和创造教育的要求,怎样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实现幼儿对语言的主动建构呢?
一、要营造鼓励幼儿创造的氛围,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宽松活跃的环境、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幼儿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催化剂。仿编活动是诗歌与散文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它非常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因为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是既有模仿,又有创造的,他的学习不仅仅是单纯记忆的过程,而是通过模仿,不断总结,使语言形式和语义内容结合得日益灵活多变。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习运用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模仿诗歌的韵律格式,自编诗歌,以培养幼儿学习迁移的能力。
二、让幼儿在探索操作中发现问题,从而引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
以往单一的集体活动的组织形式,很难达到促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发展,如何将这种“我讲你听”式的课堂氛围改变为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气氛?在教学方法上,我注重进行小组教学,通过观察讨论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讲出自己的想法和思维过程,使幼儿有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这样做的好处是,突破了原有的教师教,幼儿呆板学的模式,而是遵循了教师在后,幼儿在前的原则。例如,在《分房子》这一活动中,幼儿观看完木偶剧后,教师启发“如何给小动物们分到满意的房子?”然后进行小组活动,讨论并动手粘贴(分房)。这样,小组成员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幼儿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加强了幼儿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使幼儿在探索活动的过程中,发现某种矛盾、某种现象、某一问题。如:猫和老鼠不能住在一个楼里;大象太沉不能住二楼三楼等等。幼儿在操作中,找到了问题的方向和线索,并运用创造型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教师再加以引导让幼儿把内部语言转变为外部语言,用“因为……所以……”说明理由。在小组活动中,幼儿不但在轻松、有趣的氛围里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实现了对语言的主动建构,而且它还确保了幼儿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泼、主动的状态,使教学活动成为一系列幼儿主体活动的展开过程。
三、鼓励求异,深化思维,培养幼儿的扩散型思维
求异思维也称为发散思维,它的特点是多端、灵活、精细、新颖。幼儿园的课程要求的是一种多样性的、参与性的学习,对幼儿来说,获取信息的渠道是众多的,幼儿身体的许多器官、部位都可以成为幼儿了解事物的有效途径。幼儿主要通过游戏及其他感性活动使身心得到发展。例如,在教幼儿学习反义词时,我让幼儿用触觉来感知物体,并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发散思维是一种多向层次的思维方式,幼儿借助发散思维广泛地自由联想,思想流畅、开阔,获得了许多新颖、独特的想法。
四、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变化性,活动设计要富于创造性
活动的变化对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不同的活动可以吸引不同的幼儿,同时,还因为变化最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富于变化性则体现在活动对幼儿是完全开放的,材料不能过于复杂,使幼儿不用太复杂的技巧就可以获得满足感,要吸引幼儿更多地直接参与活动。例如,在《分房子》中,幼儿学会了“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后,如何进行巩固呢?我在设计时以哭声引出手偶小鱼,让幼儿发挥想象:“小鱼为什么会哭?”这时,幼儿的思维、想象空间更大、更自由了,他们能完整地用关联词来讲明原因,并且很活跃,言语也很出人意料。最后,让幼儿动手绘画去帮助小鱼,使小鱼快乐起来。同一活动,变换了活动方式,活动材料,不但让幼儿获得了帮助别人的快乐和满足感,更有效地激发出幼儿创新探究的兴趣、信心和勇气。
五、采用各种教学手段,给幼儿一个乐于创新的环境
幼儿的天性就是玩,而且注意力不持久、不稳定,如果整整一堂课让他们坐着不动,既难做到,又有害于健康,所以我们要解放幼儿。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要做到“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让幼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光要动嘴巴,还要动脑、动手、动脚,充分调动他们身体的各个部分,因为只有动静交替,才能引人入胜。我们班的幼儿很喜欢音乐,他们总是很高兴随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我抓住这一特点,在设计《熊猫盼盼过生日》时,充分利用音乐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学习并掌握重叠词。如放小兔跳的音乐,鼓励幼儿积极思考“谁来了?怎样来的?还有谁是蹦蹦跳跳来的?”接着再放大象慢慢吞吞走的音乐,启发幼兒想象。幼儿通过倾听音乐,模仿动作发散联想等一系列活动理解了重叠词,然后出示动物挂图,放“生日快乐”歌,让幼儿真正地融进这种愉快的氛围中,仔细观察,根据小动物各自的特点,用重叠词练习说完整话。幼儿各抒已见,他们都有自我表现的愿望,特别是受到教师的夸讲时,甭提有多快乐了。因此,在活动中要让幼儿展示自我,幼儿边说边模仿动作,教师在这时再配一段欢快的小曲子,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过去的教学模式不但老师教起来累,幼儿学起来也累,更难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效果也不好,课堂气氛也显得生硬,而这堂由音乐贯穿始终,打破了以往单一的、划分式的教学,使幼儿的素质得到了多方面的提高。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在活动中,我们要努力做到,尊重幼儿的个性特长,尊重幼儿的情趣爱好,不拘泥常规,不一成不变。不论内容上、形式上、层次上都要坚持灵活多变,不断创新,引导他们在活动中有新发现,想新问题,学新知识,长新本事,有新创意,做新世纪的创新型人才。
语言是人类生存、生活、工作的基本前提。语言也是幼儿认识世界、认识事物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幼儿期的语言教育也是其他各时期不可替代的。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不能只重视对幼儿进行语言知识的灌输,而更应重视幼儿对语言的发展。面对新世纪和创造教育的要求,怎样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实现幼儿对语言的主动建构呢?
一、要营造鼓励幼儿创造的氛围,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宽松活跃的环境、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幼儿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催化剂。仿编活动是诗歌与散文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它非常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因为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是既有模仿,又有创造的,他的学习不仅仅是单纯记忆的过程,而是通过模仿,不断总结,使语言形式和语义内容结合得日益灵活多变。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习运用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模仿诗歌的韵律格式,自编诗歌,以培养幼儿学习迁移的能力。
二、让幼儿在探索操作中发现问题,从而引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
以往单一的集体活动的组织形式,很难达到促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发展,如何将这种“我讲你听”式的课堂氛围改变为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气氛?在教学方法上,我注重进行小组教学,通过观察讨论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讲出自己的想法和思维过程,使幼儿有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这样做的好处是,突破了原有的教师教,幼儿呆板学的模式,而是遵循了教师在后,幼儿在前的原则。例如,在《分房子》这一活动中,幼儿观看完木偶剧后,教师启发“如何给小动物们分到满意的房子?”然后进行小组活动,讨论并动手粘贴(分房)。这样,小组成员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幼儿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加强了幼儿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使幼儿在探索活动的过程中,发现某种矛盾、某种现象、某一问题。如:猫和老鼠不能住在一个楼里;大象太沉不能住二楼三楼等等。幼儿在操作中,找到了问题的方向和线索,并运用创造型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教师再加以引导让幼儿把内部语言转变为外部语言,用“因为……所以……”说明理由。在小组活动中,幼儿不但在轻松、有趣的氛围里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实现了对语言的主动建构,而且它还确保了幼儿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泼、主动的状态,使教学活动成为一系列幼儿主体活动的展开过程。
三、鼓励求异,深化思维,培养幼儿的扩散型思维
求异思维也称为发散思维,它的特点是多端、灵活、精细、新颖。幼儿园的课程要求的是一种多样性的、参与性的学习,对幼儿来说,获取信息的渠道是众多的,幼儿身体的许多器官、部位都可以成为幼儿了解事物的有效途径。幼儿主要通过游戏及其他感性活动使身心得到发展。例如,在教幼儿学习反义词时,我让幼儿用触觉来感知物体,并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发散思维是一种多向层次的思维方式,幼儿借助发散思维广泛地自由联想,思想流畅、开阔,获得了许多新颖、独特的想法。
四、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变化性,活动设计要富于创造性
活动的变化对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不同的活动可以吸引不同的幼儿,同时,还因为变化最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富于变化性则体现在活动对幼儿是完全开放的,材料不能过于复杂,使幼儿不用太复杂的技巧就可以获得满足感,要吸引幼儿更多地直接参与活动。例如,在《分房子》中,幼儿学会了“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后,如何进行巩固呢?我在设计时以哭声引出手偶小鱼,让幼儿发挥想象:“小鱼为什么会哭?”这时,幼儿的思维、想象空间更大、更自由了,他们能完整地用关联词来讲明原因,并且很活跃,言语也很出人意料。最后,让幼儿动手绘画去帮助小鱼,使小鱼快乐起来。同一活动,变换了活动方式,活动材料,不但让幼儿获得了帮助别人的快乐和满足感,更有效地激发出幼儿创新探究的兴趣、信心和勇气。
五、采用各种教学手段,给幼儿一个乐于创新的环境
幼儿的天性就是玩,而且注意力不持久、不稳定,如果整整一堂课让他们坐着不动,既难做到,又有害于健康,所以我们要解放幼儿。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要做到“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让幼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光要动嘴巴,还要动脑、动手、动脚,充分调动他们身体的各个部分,因为只有动静交替,才能引人入胜。我们班的幼儿很喜欢音乐,他们总是很高兴随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我抓住这一特点,在设计《熊猫盼盼过生日》时,充分利用音乐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学习并掌握重叠词。如放小兔跳的音乐,鼓励幼儿积极思考“谁来了?怎样来的?还有谁是蹦蹦跳跳来的?”接着再放大象慢慢吞吞走的音乐,启发幼兒想象。幼儿通过倾听音乐,模仿动作发散联想等一系列活动理解了重叠词,然后出示动物挂图,放“生日快乐”歌,让幼儿真正地融进这种愉快的氛围中,仔细观察,根据小动物各自的特点,用重叠词练习说完整话。幼儿各抒已见,他们都有自我表现的愿望,特别是受到教师的夸讲时,甭提有多快乐了。因此,在活动中要让幼儿展示自我,幼儿边说边模仿动作,教师在这时再配一段欢快的小曲子,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过去的教学模式不但老师教起来累,幼儿学起来也累,更难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效果也不好,课堂气氛也显得生硬,而这堂由音乐贯穿始终,打破了以往单一的、划分式的教学,使幼儿的素质得到了多方面的提高。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在活动中,我们要努力做到,尊重幼儿的个性特长,尊重幼儿的情趣爱好,不拘泥常规,不一成不变。不论内容上、形式上、层次上都要坚持灵活多变,不断创新,引导他们在活动中有新发现,想新问题,学新知识,长新本事,有新创意,做新世纪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