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午的沙龙,三午的诗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a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三午是当代著名教育家、出版家,是叶圣陶先生的长孙,编辑出版家、科普作家叶至善先生的长子。他身患残疾,命运多舛,却是一位天才的青年诗人。在“文化大革命”中,他的小屋成了吸引当年“愤青”的文化沙龙,而这段往事早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近来,为修订长篇传记文学《叶圣陶和他的家人》,我重又拾起历史的碎片。
  
  三午的沙龙
  
  叶三午生于1942年4月19日。“三午”这个名字是叶圣陶取的,缘自一种巧合——叶圣陶生于甲午,叶至善生于戊午,而这个长孙生在壬午,祖孙三代各相差二十四岁,都属马,因此叫“三午”。叶三午很早就显露了语言、文学、艺术方面的才华。但他小时候不是一个规矩听话的孩子,在学校也不是一个用功的学生,他是按着一种另类的轨迹成长的,这样的孩子往往最令大人操心。
  师范学校毕业后,叶三午去一所小学教书。他的个性并不十分适合做小学教师的工作,不久就下放到密云的林场。他的爷爷和爸爸认为叶家的孩子没什么特殊,到大山里种树也是很有意义的工作,都支持他去。但是,叶三午在林场工作期间发生了不幸的意外:一次,他在干活时不慎从山坡上摔下来,诱发了强直性脊柱炎。他的病情逐渐加重,腰背越来越弯曲,竟至丧失了劳动能力,只得回到北京养病。
  命运之神没有给叶三午以健康,却给了他文学、艺术上的天赋。伤病后的叶三午有了大量的时间读书。北京东城区东四八条71号是个四合院,住着四世同堂的叶氏一家,叶三午住西厢房的一间。在这里,他如醉如痴地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学名著。他不仅自己读,还绘声绘色地讲给家人和朋友们听。这样,他和他的小屋渐渐吸引了一群年轻的朋友。这些年轻人在“文革”所造成的文化沙漠中闷得发慌,在三午这里发现了一片文学艺术的绿洲。
  那段时间,这些年轻人几乎每天都会聚集在叶三午西厢房的小屋里,听他“讲书”,听他放唱片,欣赏中外古典名曲,俨然一个小小的文化沙龙。而叶三午,就是这个沙龙的主人。
  三午口才很好,甚至连爷爷都被吸引来听他讲书。叶老1976年4月11日的日记中记着:“下午听三午续讲《基度山恩仇记》。此书情节繁复,听之有味。再听一次,即可毕其全部矣。”
  有趣的是,我为这次修订进行采访,竟发现了好几位当年经常出入“三午沙龙”的朋友。他们中间,年龄较大的有翻译家傅惟慈,当时他四十八九岁;有文史专家王伯祥先生的小儿子、后来也是文史专家的王浞华,当时三十七八岁——他们可以说是比三午长一辈的人,由于文学、音乐方面的共同爱好,成了“三午沙龙”的常客。当然,沙龙中更多的还是三午的同辈和同龄人,也就是所谓的“老三届”——“文革”前的初、高中学生,他们中间有不少人后来成了名,如小说家阿城,朦胧派诗人多多、毛头,还有“小不点”——三午的堂弟叶兆言。
  有个叫周涌的男生,被朋友带着来沙龙听音乐,一听就被吸引了,成了西厢房的常客。这位周涌日后成了三午妹妹叶小沫的夫婿。
  那时出入过“三午沙龙”的到底有多少人,谁也说不清。因为那本来就不是什么有形的组织,而是青年们出于共同兴趣爱好的一个松散的聚会场所。一个年轻人被朋友带去了,觉得有趣,下次又带另一位朋友去。但是,有一个细节可以让我们想像一下当时它对京城知识青年的吸引力:我供职的出版社,编辑不过十多个人,就有两位当年曾去过“三午沙龙”的,一位老高中生,一位老初中生。
  在那个“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年代,这样一个聚会场所,可以说是个硕果仅存的异数。也许因为叶圣陶是得到周恩来总理特别关照保护的,也许因为叶三午是个不幸的残疾人、“长病号”,赋闲在家。这种种因缘巧合使我们看到,在文化专制严酷的20世纪70年代初中期,竟然还保存了这样一个地方——在这里能读被禁的文学名著,听被禁的西洋古典音乐,还能为各种艺术问题切磋争论。
  作家叶兆言在《文学少年》一文中回忆说:“北京这地方多少有些巴黎的沙龙气氛,即使在‘文化大革命’后期这一特殊阶段也不例外。……我的堂哥三午长年累月在家歇病假,他的客厅永远有人,高谈阔论,胡说八道。”“三午的客厅常常为了文学吵架。诗人最多,有作曲的,有唱歌的,有画画的,有摄影的,还有研究哲学的。有的显然是风流潇洒的公子哥,一脸的八旗子弟样;有的却像乞丐,衣衫褴褛,只差随地吐痰擤鼻涕。所有的这些人都是野路子,是诗人一定颓废,一定朦胧,画画的离不开一个怪字,都喜欢留长发。”
  现已86岁高龄的翻译家傅惟慈回忆说:1972年,我和其他被发配干校的知识分子回到北京,上班没事干,精神很苦闷。那两年,经常与几位年轻的朋友——诗人多多、画家黄瑞等一起来到三午的小屋——东四八条71号院的西厢房。小屋20多平米,能坐七八个人。大家有时候交流一些有关时局的信息,但更多的时间是在一起欣赏西洋古典音乐,互相转录、交换唱片。三午有很好的电唱机,收集的唱片、录音带也不少。歌剧《茶花女》《卡门》《波西米亚人》等大段的咏叹调,我都是在那里听到的。多多是个男高音,有时还唱上一段。傅先生还说:三午在音乐方面有丰富的知识。记得听完《波西米亚人》中的咏叹调“冰冷的小手”,他还给大家讲了这个“绣花女”的故事。他身体不好,有几次让人用车推着来到西城四根柏胡同我的家,专门来翻录我儿子从外地新买的录音带。
  叶三午广为收集唱片,后来又玩老式大盘子录音带,再后来是盒带。叶兆言说,如果不是过早地离世,叶三午一定会成为激光唱盘的收藏者。一段时间里,他收集的盒带在北京这个玩音乐的小圈子里很有些名气。有一次,他与一位诗人朋友闹了点别扭,那诗人提出和解的条件是任他挑选两盘盒带。三午觉得,即使暂时放弃和好的机会,也不能牺牲两盘最好的盒带,那等于挖他心头的肉。三午对音乐迷恋得如醉如痴,常常“一个人听着听着,就会手舞足蹈嚎啕大哭”(叶兆言《人,诗,音乐》),虽然在专业搞音乐的人眼里,他对音乐完全是外行,“他只是喜欢听音乐。‘喜欢’这两个字概括了他对音乐的一切感情。音乐仿佛是烟,是酒,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奢侈品”(同上)。
  
  三午的诗
  
  叶三午喜欢摄影,他有一架老式的德国照相机。他拍的人像,一时有“三午肖像”之美誉,当时许多人慕名请他拍照。三午常与沙龙中的摄影爱好者们一起交流照片、切磋技艺,还常和妻子姚兀真一起陪爷爷去公园等地游览拍照,自己洗印,为叶老留下了许多难得的生动的照片。然而,三午最有价值的艺术活动,还是写诗。
  对“三午沙龙”里的诗歌气氛,叶兆言是这样追忆的:“三午的客厅是当年北京一些诗人们经常光顾的地方。都是些看上去神经兮兮的年轻人,没日没夜,高兴时来,尽兴则去。三午的客厅 常常有人高声朗诵诗。有时候是诗人自己朗诵,又时则由漂亮的女郎代劳。漂亮的女人多半是诗人的崇拜者,多才多艺,会唱会弹钢琴。”(《文学少年》)
  三午自己就是个很不错的诗人。在漫长而寂寥的养病生涯中,他写下了近百首诗歌。他有诗人敏锐的感觉,“文革”中的社会空气是最令青年人窒息的,病残在身的三午又得比常人多经受一层心灵磨难。他的诗歌抒发了这种深深的苦闷:
  千古绝壁上/悬在空中的人/铺设着铁路的桥/渺渺的星际/火箭跃向太空/闪着流星似的光芒/公 路轨 道航线/马达 铁轮银翼/人心的扩展/手臂的延长/想起距离,想起遥远/我是这样黯然神伤……
  在不容我转身的小屋里/红木的家具/追忆着赤道如火的骄阳/陶土的磁器/苦恩着江西碧清的溪水/杯中的苦茶/冥想着洞庭的春洞庭的雨/就连我心中奔腾的热血/它的盐分/都饥渴地思念海洋……
  家具在身边/磁器在手中/茶水在唇边/血液在心脏/可,可这中间/距离是怎样的渺茫/怎样的遥远/手是常常握的/热的真诚/冷的敷衍/笑是常常露的/明的善良/暗的虚伪/拥抱在一起——/和暖的春/严寒的冬……
  同一个字,一个词/在千万张唇边滚动,那便是/千万个面貌/千万个重量/支配着两个单调/小小的脉搏/从没有一个共同的节奏!/你靠着我/我依着你/他搂着我们/我们都有/心脏/嘴唇/脉搏……
  可,可这中间/距离是怎样的渺茫/怎样的遥远/年来岁去/伤痕/疼涌/苦笑……
  我越来越明白了/懂得了/险恶的/不是千丈绝壁/遥远的/不是宇宙星际
  再看这首:
  摸熟了块块斑驳的门牌/翻厌了张张糟杂的脸儿/从来到人世,我,就揣着一封无法投递的信∥羞愧 不安 焦急/憧憬 痛苦渴望/从来到人世,我/就揣着一封无法投递的信
  有的诗,透露出叶三午对“四人帮”戕害青年心灵的强烈反感,表现出自己鲜明的个性:
  我们像块木头/被削着 刨着/钉着 锯着/最后 连自己看着/都陌生了/对整个宇宙 我们还将/嘲笑地说:/心 总还是那一颗
  我们像块石头/被砸着 砍着/雕着 磨着/最后 连自己瞧着/都害怕了∥对整个宇宙 我们还将/骄傲地说/心 还是那一颗
  再看这首,用“沉默”表达了内心的愤懑:
  古铜的肌肉锭满/粗大的手掌拧紧/胸膛不平地一起一伏/想喊吗?想叫吗?∥不/——沉默是黄金∥目光互相凝视/瞳仁像深深的夜/那里有清风 月亮 启明的星星/想哭吗?想说吗?∥不/——沉默是黄金。
  然而,在他的诗中,还是充满对生活中美好和爱的渴望,请看,他曾这样吟咏杨树:
  年复一年/我在你身边徘徊/摸着你/满是疤痕的身躯∥年复一年/仰望你枝头上/那青春/幸福的芽群∥他们/乱乱拥挤着/声声喃语着/腾腾喧闹着/口口争吵着/虎虎有生气/——多幸福的一群!∥年复一年/如今我/鬓已苍白/腿已跄踉/腰已弯曲!∥你/依旧勃勃有生气!/蓝天依着你/白云偎着你/拥着/又歌又唱的芽群/向着蔚蓝的天空/用力钻去……
  写诗,是三午的一种生活状态。他写诗并不是为了发表,而是心灵的寄托,是情感的宣泄。
  叶小沫回忆说,有时候哥哥写完一首诗,不管多晚,他总会兴奋地立刻跑来敲小沫的窗子:“小妹,我又写了一首,你听听!”说着,就充满感情地朗诵起来。小沫是大哥这些诗作的第一读者,也是大哥苦吟这些诗句的见证人。她为大哥的诗所感动。叶三午的一位朋友曾对小沫说:“你的哥哥是大海。”而她自己则觉得“望三午眼睛就能看到他的内心”。她把大哥那些散落的写满诗句的纸片收集起来,工工整整地抄录在本子上,久而久之,竟抄满了一个硬皮笔记本。
  堂弟叶兆言也曾在叶三午的客厅里朗诵过他的诗。叶兆言后来回忆说:“我所以在客厅里卖弄他的诗,原因是三午在念自己的诗时大哭起来。事实上我也是一边流眼泪,一边朗诵。在三午的客厅里,感动得哭起来是一桩雅事,没什么可难为情。”
  三午的诗也打动了他身边的年轻朋友,他们传抄着,朗诵着,和他一起悲伤、一起欢喜、一起愤懑、一起呐喊。一首根据叶三午的诗作曲的歌,在当时北京一个年轻人的小圈子里曾很流行:
  不要碰落麦芒上/凝结的露/不要抹去睫毛上/颤抖的泪/露珠里映着/整个的太阳/泪滴上闪着/我们走过的路……∥手捧起滴滴露珠/便成一道瀑布/心积起颗颗/泪滴,那是无边的海……
  在那苍白的,真、菩、美严重匮乏的年代,叶三午的诗,成了一群年轻人一笔小小的精神财富。叶三午虽在诗坛上从未见诗名,但凡读过他的诗的人,都不能不把他称为诗人。叶兆言说:“我早逝的堂哥三午,是我们这一代中最有文学才华的一个人。”可以说,叶三午是“文革”时期,中国许许多多“地下诗人”中的一个代表。那些带有强烈时代特色的民间“地下”诗歌,在我国当代诗歌史上应当被记上一笔。
  谈到对三午诗歌的评价,叶兆言认为,“不合时宜”四个字,“适合于他那一代过早来临又过早凋谢的年轻诗人们”,“三午的诗毕竟只适合于他曾经活着的那个时代,他的诗,包括他在内的那一代诗人,说到底仍然是时代的产物”。但他认为,即使这样时代痕迹很重的诗歌,也有发表的价值。三午的叔叔叶至诚与儿子叶兆言谈到三午遗诗时说:“时至今日,三午的诗完全可以发表。”
  有人说,三午的诗过于悲观,调子太灰。叶兆言评论说:“他的诗免不了有些颓废,有些痛苦,当然也有些矫情。”这话说得也许不错,但是,对于一个因病残长期羁于一室,心灵极为敏感、感情极为丰沛的青年人来说,对于主要诗歌创作都产生于“文革”那个特定年代的“地下诗人”来说,我们还能苛求什么呢?看了三午的诗,我只能说,祖父的文学才华在三午的血液中流淌。虽然形式、格调和色彩是那样的不同,但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摒弃,在作为作家、诗人的叶家三代身上却是一脉相承的。
  叶三午是在1988年患中毒性痢疾突然去世的,从发病到咽气还不到24小时,年仅46岁。叶三午去世的前几天,有人给他送去了一盘福瑞的《安魂曲》。他一边听,一边对妻子姚兀真戏言,如果他死了,就用这首曲子代替哀乐。谁知这话竟成谶语。他死以后,朋友们就在《安魂曲》的乐曲声中,向他的遗体告别。“哀乐低低徘徊,三午像生前那样苦着脸,坐在花丛中,朋友们手持康乃馨,一一走上前,把康乃馨往他身上扔。康乃馨是三午生前最喜欢的鲜花。”(叶兆言《人,诗,音乐》)
  这位命运坎坷、才华横溢的中年人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令人叹息不已。但是他的诗,仍然在喜爱它的亲友们手里保存着;那颗丰富、善感、激情的诗心,仍旧在那字里行间跳动着。
  
  (实习编辑 张月婷)
其他文献
以梁存秀学兄主编(主译)的五卷《费希特著作选集》终于由商务印书馆出齐了。这个选集从1986年开始翻译,到2000年第五卷译毕,已经是15年的时间,而第五卷的出版,更是2006年的事情了。因此这个选集,从选题、翻译、校对到出版、发行,可以说的上是精雕细刻了!  大概是出到第二卷的时候,我深受梁兄那种认真负责、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之感动,贸然说了一句,“等五卷出齐,我要写一篇书评”,实际上,我明知自己是
对话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担负着表达、实现潜在意图的功能。而在双方利益激烈冲突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对话传递信息,充分展示自己的诉求,则需要讲究语言艺术。方式、方法得当,便可一语千钧,立见成效。《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出城,对话秦伯,力挽狂澜,使郑国免于亡国之厄。他的这段说辞是“三寸舌胜于百万师”的成功典范,在对话艺术上给我们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借鉴。   课文如此记述烛之武的精彩言辞:
《寻找北大》,钱理群主编,中国长安出版社2008年3月版,29.80元。    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钱理群主编一本书,取名为《寻找北大》。为什么要取这样一个书名呢?钱主编在序言中解释说:这本书“包容了几代人(从‘30年代后’到‘80年代后’)的北大记忆”,并展现出“北大的伟大在于其丰富”。但“出于现实的不满”,“对理想,信念,以至信仰的追求”,大家还是要“寻找北大”。因此,“寻找北大”几
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鲁迅逝世于上海北四川路大陆新村内九号寓所。最早向外界发布鲁迅病逝消息的是上海《大沪晚报》:  中国文坛巨星殒落  鲁迅先生今晨逝世  昨日起突发恶性气喘症医治罔效  今晨五时长逝遗体送万国殡仪馆  杂志则是《生活星期刊》,时间是1936年10月25目。它刊出的悼念文章仅两篇——胡愈之《鲁迅,民族革命的伟大斗士》和白危《记鲁迅》。在逝世当月出版的刊物还有:《学生
《鸿门宴》给我们展示了一场以刘项为主角的历史盛宴,这一场由范增导演项羽主持的大宴对赴宴者刘邦而言,是一场不想去又不得不去、去了就想如何逃离的宴会,更是一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危机四伏的刀斧宴,最后刘邦成功化解危机,靠的是谁,张良!可以这样说,与其说是刘邦化解了宴会上的危机,成功逃脱必杀局,还不如说是张良稳住了项羽,打败了范增,救“活”了刘邦,在这场宴会危机中,张良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一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水浒传》的第十回,也是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中的一篇。从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的任何一个角度出发设计教学,其丰富的内容都值得深入探究。这就是经典名著的“经典”,值得读,反复读,常读常新。同时这又给课堂教学增加了难点:   1.中学语文教学,面对经典名著的各种解读,如何在落实基础知识的同时求新,如何在求新的同时传递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和思维值得探究;   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齐桓晋文之事》的教学只是把握孟子“譬喻论证”的言语形式秘妙还不足以揭示这篇文本的生命形式。一切还需“返自然”“归本源”,从孟子的说理开始。孟子为了要劝说好战的齐宣王实行王道,宣扬自己的学说,在朝堂上要做的就是告诉齐宣王要去实行王道。可这对于正在全面进攻燕国的齐宣王来说是十分困难的,这种困难体现在文章一开始齐宣王迫不及待地询问“齐桓晋文之事”。一个对春秋五霸称王称霸感兴趣的君王,孟子决不能开门见山
“学习‘文学阅读与写作’这个任务要达到的目标是提升‘审美体验’。”[1]文学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常常被理解成以阅读积累促进写作水平的提升。但事实上,写作与阅读是互为因果的,两者互相作用能够提升审美体验。皮亚杰曾提出同化、顺应、平衡是审美接受的三个阶段,审美体验的发生有赖于这三方面的能力。本设计以此为据,以《最后的常春藤叶》为例进行探究。   一、以写促读,在同化中质疑   写作活动设计包括两块内容: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地指出语文核心素养包含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标志着语文教学关注的重点已由《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版)》颁行之前的“双基”和颁行之后的“三维目标”转向学科核心素养。鉴于不少语文教师还致力于让学生在教师“串讲”基础上熟记词汇解释、文言译文和教参结论的不良倾向,本文拟以《咏雪》为例,阐述根据选文特
哲学家常给人以深奥、玄远的感觉。可是任继愈先生恰恰相反,他待人真诚平和。言语间蕴含沉着深远的理性思维,又不失慷慨炽热的情感。  笔者1994年首次采访任老。此后晋京,再三聆教。任老辞世,无以寄托哀思,特将访谈任老的笔记综合整理出来(其中重要部分,曾经任老亲自审改),以纪念这位把思想光芒留给未来的哲人。  有些记忆不应该尘封。    究天人之际    问:任老,您说哲学的永恒主题是“究天人之际”。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