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语言艺术性的创新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jjj8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依托,是沟通教材与学生的桥梁,是启迪心智的一把金钥匙,是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的重要策略。那么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如何体现新理念呢?
  1 思想性
  亚里斯多德说:“语言是表达思想的,能够使我们把握新的思想的语言,是最为我们所喜欢的语言。”教师担负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任务,为此,教学语言应做到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决不允许教师信口开河,把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语言带进课堂。
  2 精确性
  “精”是少而有分量,强调的是“少”字。“确”是能够正确、规范地表达内容,强调的是“准”字。“精”与“确”二者并列,结合学科特点对“确”字要求更迫切些。所谓“确”要求教师理解编者意图,准确传承,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明确、清晰的数学概念。如“三角形”这一概念,要突出三个要素:①三条线段:②围成;③平面图形。不能将“三条线段”说成“三条线”,不能把“围成”说成“组成”。当然,教师的语言在表达科学、准确的基础上,还要生动,富有表现力,要做到有抑扬顿挫,有轻重缓急,跌岩起伏,错落有致。再说“精”。马克思说:“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语,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实践证明,数学教师的语言要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要言之有物,落地有声。数学课上教师要使用专用术语,用普通话授课,努力做到“五个不”:不能有语病;不能使用方言土语;不能用大白话代替术语;不能过多使用长复句;不能过多地夹杂修饰语。
  3 启发性
  启发性有两重含义:一是对学生学习目的进行启发,对学习情绪进行启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热情和求知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有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审美情趣。一位教育家说:“数学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确,平等意味着人格平等基础上的灵魂交融。师生只有在平等中才能“教学相长”,才能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相互回应,相互营养,相互生成;只有平等,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只有平等了,民主了,才能和谐、愉悦。二是启发学生联想、想象、分析、对比、归纳、演绎,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此,必须重视课堂提问,以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一课中,我设计的问题是:“同学们,在模拟影院中,赶快用电影票来找一找自己的座位,看一看发生什么现象,想一想,这是为什么?从而将大家带到了解数对,掌握数对,应用数对的新天地。
  4 生动性
  文学家契诃夫说:“不懂得开玩笑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课堂上教师幽默的表情、诙谐的语调都会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引起共鸣,使学生在身心愉悦中感受知识之美,语言之美,生活之美。学生将条形统计图的直条画斜了,师批阅“比萨斜塔吗?”又宽又短,师批阅:“武大郎吧!”寓教于乐,效果甚好。大量试验表明,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此,教师要重视以下几种体态语言:首先是注视,教师鼓励的眼神,会让学生充满自信,充满灵性;教师善意的责备的目光,会让学生心领神会,受教育得启发。其次是表情,教师和蔼的微笑,轻轻点头,会使学生心中充满阳光。再次是动作,教师得当的体势语言,给课堂增添了无穷的活力。
其他文献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象以前那样详细地讲解课文,而是“授之以法”、“自悟自得”。这样,教师必须重新审视小学的阅读教学,充分地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1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务必达到“六个读懂”  1.1 要读懂文章的题目。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如《小路》,一看题目就知道是写小路的“小”;《可爱的草塘》从题眼上看,就是写草塘的可爱程度。  1.2 要读懂文章的内容。文章的内容是文章
期刊
在作文改革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借鉴了很多名师的快速作文教学模式,收到了很好的习作教学效果。但时间一长,我又发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学生的写作速度的确是普遍提高了,四十分钟之内写六百字左右的文章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已不是难事。但从文章的质量来看,真正能够做到内容充实,语言流畅,立意新颖的文章却不多见。归结起来,我们发现学生作文的弊病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写作范围狭小,有种种限制,这不能说,那不能说;②不真实,虚
期刊
【摘 要】 本文在备课研究的基础上,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结合本班小学生的学习实际,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课后教学反思,以及对新课程教学的认识与体会,阐述了如何组织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口算乘法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课后教学反思、体会与认识。  【关键词】 三年级 学生 口算 乘法 教学 感悟    每一学期的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可以说紧张忙碌而
期刊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行语文教学,尤为关键的问题还在于怎样将学生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构建者。笔者通过实践和思考,从让学生走进文本,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要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就要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是上好语文课的前提。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运用各
期刊
新课程实施更应注重课堂心理环境的优化。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以教学班为单位的教学活动中,为班级成员所感知和体验到的人际环境,如班风学风、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教师期望、课堂气氛等。课堂心理环境不仅对课堂教学活动产生影响,也对学生认知、情感、行为产生影响,更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优化课堂心理环境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的良好开端和最佳切入点。  1 强化师德修养  教师是课堂
期刊
课程改革着重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和课程教学形式的改革。《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探究性方式。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首先教师要认识到探究性学习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懂得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  1 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以便激起学生迫不及待地要求获取新知的情感和积极自主探究的动机。同时也要更好地为
期刊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新课程课堂标志之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大家认识的一次飞跃,让学生自主学习确实取得可喜的成绩,但是我们初中语文教学不能不看到的现实,许多学生在小学自主学习的习惯没有养成,到了初中以后,自主学习信心不足,兴趣不高,形势严峻,道路艰巨。如果没有自主学习习惯,就等于抽去自主学习的灵魂,哪里谈得上自主学习的效果。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1 激发学生自主学
期刊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是指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依据一定合作形式和方式促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从而利用合作性人际交往促成学生认知、情感的教学策略体系。如何才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  1 合理分组  建立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合作学习不仅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动,因此各组间成员的搭配必须要合理。教师首先必须了解班中各
期刊
教材是教师备课、教学的主要依据,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好教材却是一门学问。传统的做法是“教教材”,而现代课程论则主张“用教材教”。两年新教材的使用,使我感觉到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要“活”,必须立足于学生实际,必须体现实用,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思想品德课的魅力。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在吃透教材、挖掘教材、把握好教材的基础上,着力体现政治教学的多样性。  1 把“远离现实”变为“回归生活”  众所周知,过
期刊
十几年来,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呼声很高,涉及面很广,成效也很显著。于漪、钱梦龙、宁鸿彬等许许多多的专家学者广采博取、融会贯通,逐步探索出了各有特色的教学理论和教改路子,影响之大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些闪光成果的产生几乎都是以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为起点和终点,而涉足高中语文教学的差不多还是些零敲碎打、修修补补,既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也没有总结出一套或几套理论,不客气的说,高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