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当沉默被打破

来源 :优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2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静简介:
  山西人。生于1976年。
  19岁开始在湖南人民广播电台主持《夜色温柔》节目;
  22岁到北广学习电视编辑,并在湖南卫视主持《新青年》节目。现为《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主持人。《新闻调查》栏目出镜记者。
  活着本身就是为了活着,这并不羞耻。我以前只是能接受这种活着,但是我现在赞美这种活着。
  
  上学的时候,我是那种既不聪明也不反叛的人,裹在人群里面,能够得到表达自己的机会很少。
  
  小时候,我是一个比较寡言的人,不太会表达,看到别人也都是很羞涩。比如说,我在路上看到邻居或者熟人过来的时候,我一定会躲在角落里,等人家走过了,我再出来,因为我不知道该怎样跟他打招呼。那时候,如果要让我单独去公共场合,我做不到。
  到了高中的时候,我更沉默了。我没有朋友,拒绝跟别人交流,我坐在教室的第一排,每天最晚一个进来,最早一个走。我对人群比较反感,对他们说话的方式还有谈话的内容都很敏感,他们聊的东西让我觉得很不舒服。比如,我清楚这两个人本来是彼此仇视的,但是一见面,他们却满脸堆笑、寒喧。在我眼里,这是很丑陋的,我就觉得很难忍受,不知道人为什么这样。
  那个时候,我经常一个人走很远的路到山里去,我妈妈觉得很奇怪,这孩子干吗呢?她还跟踪过一次。我在房间里种过苔藓,因为山西是一个很贫瘠的地方,基本上没有什么植被,河流很浑浊,更谈不上什么花了。只能挖苔藓回来,把它种在盆里面,起码能看得见一些绿色。
  其实,像我这个状态的小孩在世界上最多了,我们在学校里,既不是特别聪明,特别出色的,也不是落后生,我们裹在人群里面,能够得到表达自己的机会最少,因为我们既不可能像落后的孩子那样招人讨厌和注意,也不可能像优秀出色的孩子那样得到那么多的表扬。所以,我们更多的是沉默。
  但是每个人都渴望能表达自己。我那个时候写日记,我在日记的扉页这样写:能够呆在一个最静寂的角落里,但是能听到最热烈的声音。
  当年,我妈妈经常跟我姥姥说:这孩子长大会不会有问题,不爱说话,也不爱笑。
  
  跟抽象的人交流比跟具体的人交流容易多了,受众是最好的雇主,他们最公平。
  
  我第一次在许多人面前表达自己,是通过一个职业的方式来完成的,而且面对的是抽象的人群。
  在19岁的时候,我开始接触广播,这是我踏入传媒的开始,我发现了能表达自己的最初的一种方式,而且从发现我的方式之后,我就决心不再脱离它。因为它让我知道了作为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做什么。
  1990年,我考上了湖南大学,是会计专业。我这个年龄的人,很多人都会选择读会计专业,这个专业好像也很适合女性,不会有太大的风险。我却很难应付得了这门功课,整个的学习过程给我的自尊心带来很大的挫伤,我觉得我已经够努力了,但是我永远不能有我的同学们那么好。
  


  在那以前,我惟一的跟外界交流的渠道就是听收音机,我妈妈给我买的“红灯”牌录音机,能听到 “亚洲之声”这样的电台。我羡慕里面说话的人,人可以用这种方式对外人说话,我觉得非常亲切。我写信给他们,内容大概是很喜欢他们,感谢他们带给我安慰。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被邀在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做一档节目,我自己写的文字,然后加上我自己喜欢的音乐,我用了那个年龄能够想到的所有好方式去做,效果还不错。那个节目做了三个月,这个过程中我明白了一件事:跟一个抽象的人去交流,要比跟具体的人交流容易得多,而且要贴近的多。从我做节目的第一天,我就感觉到了,只需要敞开内心就够了,非常简单,我喜欢这种交流方式。大众是最好的雇主,他们非常公平,付出多少,就得回多少。慢慢的,我开始建立一种对人群的信任。那个时候,我还在学校,我对学生时代没有任何眷恋。因为我过的是一种集体生活,人际关系当中,永远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的社会因素。幸运的是我在学校后半时期的生活全都寄托在工作上了。
  在我最初工作的那三年:我只做我的事情,其它事情跟我没有关系,我也没有热心去跟更多的人交流。我的节目从来都被评为最差的那个等级。因为可能我从来没跟领导去谈过,说我这个节目是怎么难做出来,没有沟通,他们都认为我的节目是最容易做的。
  对我来讲,所谓的寂寞,或者没有人理睬,都是太习以为常的事情。那时,我一个人在长沙工作,我听不懂这个地方的方言,没有任何朋友,在这个城市的边上租了一间房子住。在这个城市,我惟一可以赖以生存的,就是这个工作,除了它,我没有别的任何愿望。
  
  我做了一个减法,把那些多余的姿态,无用的情绪都减掉了,生活简单了,生命却丰富了。
  
  让我真正从自我封闭的状态中走出来,就是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栏目做出镜记者。在报道SARS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有一个很大的变化。
  《新闻调查》把我的自我意识降到了最低点,做记者是能够让我做到忘我的程度。以前在演播室做主持的时候,我得很刻意地问自己:今天妆好吗,衣服得体吗?现在做记者了,采访的时候头发被风吹得乱蓬蓬的,脸上很可能沾满被风扬起的土,但没有关系,我不介意,我相信电视观众也不会介意。做主持人,总感觉自己是盆栽植物,免不了自怨自艾,而做记者,感觉自己就成了一头被放回森林的野兽,突然就强大了。
  


  我经历并报道了SARS的全过程,我变得相信别人,我相信那些搞防疫的,相信那些医生,他们是很寂寞的,他们能得到什么呢?得不到什么。
  SARS捣乱的时候,我因为去过危重病房采访,被隔离在酒店。酒店下面一个有篮球场,第一天,我从窗前望去,都是年轻健壮的男孩子在打篮球,看到他们我感觉特别镇定和安慰; 第二天,没有人了,看到的是他们晾的衣服;第三天衣服也没有了,篮球场变成了一片死寂;到第四天,酒店通知我们说:对你们的服务已经停止,然后所有的服务生都撤走了。宾馆的门口拉了隔离带的,不允许我们到别的地方去,我们有专用电梯,电梯里面只有我们住的那个楼层的灯是亮着的,其它的全用木板封上,因为我们不可以到其它的楼层去。那个时候,车行驶在北京,大街上空空荡荡的,没有见过那样的北京。就觉得北京像一个被煮沸的锅一样,被盖子盖上了。真不知道怎么就遭遇了这么大一个事儿呢?那个时候我想:要是我能再见到我的朋友,我一定要紧紧地拥抱他们。
  有一天晚上,从病区采访回来,我在房间洗脸,闭上眼睛,涂洗面奶的时候,那个瞬间我感觉好像被死神抚摸了一下。睁开眼睛,我忽然明白了一件事:人的大脑皮层里会分泌一种叫“力比多”的物质,它会让人产生愉悦感,让你去工作,恋爱,让人上瘾。我以前老觉得生命有时候就是个骗局,好像生命就只是为了分泌一种叫“力比多”的物质。但就在被死神抚摸脸的时候,我就突然明白,那个“力比多”就是生命本身,而在此以前我一直否定生命的意义。但在面对灾难的时候,你必须调动全身所有的机能和细胞去活着,你的生命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以前我就会觉得这很卑微,现在看来却是特别庄严。其实余华很早已经说过,他说活着本身就是为了活着,这并不羞耻。我以前只是能接受这种活着,但是我现在赞美这种活着。
  SARS逆转了我自以为不可逆转的性格。有些人我从前根本不会去交际,认为他们属于另外一部分,但现在我明白了,在这个世界上感情有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每一种都无可厚非。
  我做了一个减法,把那些多余的姿态,无用的情绪都减掉了,生活简单了,生命却丰富了。以前我总是跟自我在一起,现在,我知道我跟很多人在一起,人应该跟人在一起。
其他文献
汉字入了日本籍以后,对于大部分的字,“望文生义”还是行得通的,但是也有少部分的,文和义已经相差十万八千里了。简单举例,“切手”,意思绝对不是让你剁手,而是指寄信用的邮票,是不是连词性都变了。同样地,日本料理里面有“三绝”,是日本人最为称道,也最引以为自豪的东西,这“三绝”,分别是寿司(SUSHI)、生鱼片(SASHIMI)和天妇罗(TEMPURA)。这里面的“天妇罗”,也是不能望文生义的——“天妇
期刊
廖海英是个漂亮而性感的女人,廖海英的雕塑也漂亮而性感。我这样一说,很多熟人和同行可能以为我是开玩笑,但其实这里面包含的问题一点都不玩笑。  廖海英早期的雕塑《亲情》、《新娘》等,将女人身体的性感部位,意象化为盛开的花树,并呈现出旺盛的生长趋势。造型很肉感,颜色也很肉感,软化的塑造手法和刺激的毛发使用,使整个作品充满欲望和诱惑意味。这些作品作于1995年前后,女性艺术刚刚在中国兴起,海英这种毫不掩饰
期刊
期刊
女人 芭蕾 秀  文:倩倩    奢华,贵气,性感和实用是本系列的精髓所在。  好莱坞的华丽与巨星的风姿合二为一,从里到外的精工设计和刺激,贵气逼人的狐毛和豪华精致的珠链……以上种种,既是包带又是配饰,可谓一箭双雕。  一场魅力四射的女人秀, 在这个春夏由您主演了……  芭蕾,这个永恒的浪漫经典,成为DIOR的新春灵感。  BALLET系列是力量与柔美并存的演绎:裙褶和鞋带的表现形式被运用于其中;
期刊
切诺基在沿着高速公路的立体交叉桥向下坡冲,太快了,于是美景只在我醉酒朦胧的眼前那么一闪而过。  方向盘被一只大手掌按住并带动着旋转起来,切诺基就随着这旋转向后向上倒退回去。开车人的技术娴熟,眼神和表情都没有表现出来对我刚才的话有过注意。  但我知道他注意了,他正在往回倒车。  切诺基回到立交桥的至高点,美景又重新回到我眼里。连成线的守夜的灯像一串星星约好了一起整齐地跳进海里,闪着。  我半躺在副座
期刊
或许提起一些甚至比甲壳虫还要久远的歌坛名字,你会觉得有点陌生。但当那些真正值得收藏的经典名字和经典歌声又随着怀旧风潮的起伏而重现,你会发现这些传奇歌手和传奇名曲对于我们,其实并不陌生——它们早已在我们还没有察觉的时候,进入了我们的记忆之中。  比如纳塔·金·科尔(Nat King Cole),只有当歌声开始流转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原来他就是在《花样年华》中唱着《Quizas Quizas Quiza
期刊
香奈尔2003年新出的太空装、齐眉的PAGE-BOY发型、苍白的脸和孩童般的胭脂;迪奥的街头疯狂,皮尔·卡丹的炫目色彩……许多细节都像沉迷到了六十年代的炫丽和夺目中,熟悉的过去,总是让人感到温暖.六十年代的人们,依旧在今天影响着我们的时尚,回首看一看,那年,他们都做了些什么。    1964年,会思考的时装    在五六十年代,人类开始探索宇宙的秘密,时装尽心尽力地记录下人类的每一个行为。时装与服
期刊
他对爱情的独到见解,使他甚至有了台湾新生代“爱情顾问”甚至“情感教父”的头衔。  吴若权,曾经IBM、惠普、微软等大型外资企业台湾地区企划专员和高级主管。却在成为行业翘楚的时候告诉大家——他要成为爱情的歌咏者。他阳光俊朗,他因为相信爱情,书写爱情,他在台湾的拥趸无数。他的每一个爱情故事FLASH的点阅,都有五百万之多。  他的爱情观简直是个铭刻碑文的句子:“相信爱情得永生”。    爱情观察家  
期刊
“唇”真时代绝代光彩    引领时尚潮流的纽约美宝莲近期推出突破性的美宝莲水晶3D星光唇膏(3D Glitter),以其更闪亮、更丰盈、更持久的产品特点,让唇妆成为超乎想象的愉悦体验,更让品位独特的你成为派对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美宝莲水晶3D星光唇膏,将3重闪亮效果融于一体---丰盈水润、闪亮立体、持久璀璨,瞬间营造迷人双唇,尽显你的全新风尚!它蕴含3D晶亮反射微粒,可从多角度反射光线,让你的双
期刊
《遇到1967年的女神》    导演:罗卓瑶 主演:露丝·拜恩 黑川奇力矢  日本的男青年柳屋良安用朋友破译的密码偷了一大笔钱,前往澳洲买他在网上订购的“女神”,当他上门拜访卖家时,发现车主夫妇已身亡,家中只有一个红发盲少女迪雅扎,少女要求他带她穿越澳洲去找她的亲戚。一路上闪现红发盲少女的童年阴影……电影从这里开始给人强烈的震撼:在澳洲奇瑰美丽的大自然景色的衬托下,是人性的畸形和黑暗:原来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