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我见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sk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创新能力就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开展积极主动地思维活动,对原有知识和经验进行重新加工组合,产生新设想,创造新事物或新观念的能力。他是在人的心理活动的最高水平上实现的综合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地都着眼于发展科技,培养科技人才。而发展科技,培养科技人才的着眼点又聚焦在从小培养儿童的创新性思维上。今天的教育是否成功,主要看能否为明天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在我国,科技革新日新月异,新产品层出不穷,激烈的竞争告诉我们:优胜劣汰,这就需要广大公民具有一种更强的创新精神的创新能力。因此,国际大环境的要求,我国小环境的具体需要,都在迫切地向我们宣告:时不我待,行动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下面仅将本人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点做法总结如下:
  一、保护好奇心,激发创造欲望,培养创新型人格
  创新性人格指创造者所具有的对完成创造任务和对创造力发展起促进或保证作用的个性特征。例如:好奇心强,勤奋热情,坚定自信,不迷信权威等等。创新性人格是创新能力发展的源泉和保证。
  要培养创新型人格,教师必须发扬教学民主原则,允许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允许学生向教师质疑问难,对于有见解的观点,教师充分肯定,赞扬鼓励,对于偏颇的意见,教师不训斥,不鄙视,启发诱导。教师本着“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和学生一起探讨新知。这样,学生才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展开自己思维和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中到的天空尽情的翱翔,这样,教师才能充分值得学生信赖和尊重,和平、民主、平等、和谐的创新氛围才能真正形成。这样,有创新热情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格的学生。
  例如,在教学《最大公约数》时,当讲完表示两个数的公约数的韦恩集合图后,学生主动问:三个数的公约数该如何表示?李光远同学信心百倍地这样板演:
  6的公约数有:1,2,3,6,
  8的公约数有:1,2,4,8,
  14的公约数有:1,2,7,14,
  再如:教学《求最小公倍数》时,教材上讲授了分解质因数法和短除法,辛鑫同学在此基础上发明了“交叉相乘求最小公倍数法”。
  5 15 25 25×3=75 3 27 36 27×4=108
  3 5 或 3 9 12 或
  15×5=75 3 4 36×3=108
  最小公倍数75 最小公倍数108
  如今数学课成了学生创造发明的乐园,积极探索中的学生学习的兴趣,勇于创造成了学生学习的愿望。学生今天追着我讲:“老师,我又发现了什么,什么。”我欣喜我眼前的一切。
  二、注意要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是创新能力的核心。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探求答案的思维形式。如:根据算式编应用题,一题多解等等。而集中性思维与之相反,它是在思维过程中依据一定的标准,在多种假设或方案中确认、选择一种最理想、最合适的设想、方法或经过检验,才采用一种假设,得出一个标准的理想结论。如:脱式计算时最佳方法的确定,应用题解答时最佳方法的选择等等,其中发散性思维对创新能力的发展起着更为直接的作用。
  我常常结合适合发展思维的题目类型,启发学生:“假如……那么(怎么样)?”“谁还有不同的想法?”“你有什么新观点?”等等发散性提问给学生以丰富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充分思考,充分阐述个人观点,已达“条条道路通罗马”的境界。
  例如:讲解《同分母带分数加减法》时,有这样一道题:
  (1)常规解法。
  (2)孙旭辉同学做。
  (3)李涛同学做。
  我不禁为这些同学喝彩,因为知识在他们头脑中真正得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并且他们的创新才能是那样的灿烂夺目,熠熠生辉,
  而应用题数学更是训练发散思维的绝佳“土壤”。
  例如:有6000块砖用小卡车运要运15次,如果改用大卡车运,可以少于5次,大卡车比小卡车每次多装多少块?
  (1)常规解法:6000÷(15-5)-6000÷15=200(块)
  (2)马苗同学做:6000÷15×5÷(15-5)=200(块)
  再如:长沙到广州的铁路长726千米,一列火车从长沙开往广州每小时行69千米,这列火车开出后1小时,一列客车从广州出发开往长沙,每小时,行77千米。再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1)常规解法:(726-69)÷(69+77)=4.5(小时)
  (2)李光远做:(726+77)÷(69+77)-1=4.5(小时)
  “学林探路贵涉远,无人迹处有奇观”。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要紧密结合,交替进行。当学生举例,陈述各自不同意见后,我们要从中选择,论证,从而找出最合适,最切实有效地解题途径。让学生能优中选优,通过分析、比较,使集中性思维得到发展。
  三、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创新性活动
  如果说:培养创新性人格为创新能力的发展做好思想上的准备,训练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为创新能力发展提供了训练方法的话,那么,热爱生活,参加创新性活动则是创新能力发展的生命之源。因为,毕竟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的创新机会是有限的,而生活中,活动中给予学生的创新机会则是无限的,丰富的,精彩的。
其他文献
英国教育专家研究表明,教师应用白板教学一般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增加视觉效果(Supported didactic)。教师通过白板增加教学的视觉效果,仅作为一种说教的工具,而不能作为一种信息化手段很好地整合在教学中,促进学生概念的掌握。这个阶段的课堂很少互动,学生也很少参与和讨论。  第二阶段:互动阶段(Interactive)。教师能够利用白板操作系统中的某些功能,使知识与概念的讲解和演示
期刊
双指示剂法是用于确定可能含有NaOH、Na2CO3、NaHCO3的混合物成分及各物质含量的一种定量测定方法。  指示剂:酚酞、甲基橙试液。  依据先用酚酞、再用甲基橙这两步实验所消耗的盐酸的体积关系或将试液分为两份,一份用酚酞、一份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分别进行滴定,依据所消耗的盐酸的体积关系,便可确定其成分并计算其物质含量的一种定量测定方法。  下面是对测定混合碱的具体分析。  实验原理  混合碱是N
期刊
诗歌的语言具有形象性、抒情性、含蓄性、凝练性等特点,因而被称为“语言之花”。这是诗人苦心推敲,千锤百炼的结果。  百炼为字,千炼成句。(唐 皮日休)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唐 卢延让)  可见 ,诗歌的语言尤其是那些经过诗人反复琢磨才敲定的字眼是诗歌中最大的亮点,也成为高考常考题型-炼字型。  诗歌的语言之美考生都能感受到,可是究竟美在哪?鉴赏时,许多考生感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很难找准
期刊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是典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之一。生活中的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模型很多,其运动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也很广泛,下面列举几例进行分析。  一、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运动规律为:① 速度公式 ;② 位移公式 ③ 速度-位移公式  应用1:测定人的反应时间  【例1】 如图-1所示,两位同学合作,甲捏
期刊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过程中,我感觉到新课改的课堂是充满活力的,它越来越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这是因为新课程标准在确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它意在改变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有利于学生主体发展、主动参与的新的课堂形式。在新课堂形式的探索中,我深刻的体会到:只有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其创新能力,才能迎来新课改的春天。  在过去一年的新课改探索过程中,我着眼于自身业务素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但作文难,难作文,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同感慨。许多同学一拿到作文题目就开始抓耳挠腮,都说作文难写,为何?那么,如何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更有魅力呢?在此,我谈四点关于写作教学的思考:  一、重视阅读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期刊
中职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发育趋于成熟,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及生理上的重大变化,感到自己已成为大人了。并且,自信能应付生活中的一切事务,因而越来越强烈地向成人提出独立自主的要求,力图摆脱父母和教师的监护。但中职学生还未摆脱应试的束缚,没有更多的时间、更广泛的空间来体验中学生活,发展自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中职学生心理处于未成熟期,但是由于他们面对环境的变化,心理表现往往存在着独特性和不确定性。如自我意
期刊
目前实施高效课堂的教育教学改革已全面展开。通过对高效课堂的实践,我认识到高效课堂确实是一种最佳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所以我们不仅积极地进行学习,而且在教学中积极地推行实施。那么,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高效课堂的教学,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初中生对于历史的学习还处于初级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历史教学任务除了让学生知道历史“是什么”、“为什么”以外,还得培养学生初步的唯物史
期刊
古人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读的位置多么至关重要。特别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学生就会更加事半功倍,受益终生。深感遗憾的是,我们在教学中并没有特别重视读的训练,而是把功夫都化在了对课文的分析上,以讲代读,以答代读,造成了学生不会读书,害怕作文的严重后果。培养良好的语感更无从谈起。教学中,我大胆改进课堂教法,十分重视学生读的训练,千方百计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期刊
摘要:研究性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发展的势趋,应用信息技术是开展研究性教学的重要保障。信息技术应用于英语研究性教学有利于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研究性教学效果和质量。针对中学应用信息技术幵展英语研究性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英语研究性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英语;研究性教学  研究性学习是围绕高中英语的教育目标,在教师的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