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华:只要对世界保持好奇心,就不缺写作素材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国华,笔名易水寒。中国作协会员。出版有《五毛钱,吵半天》、《微笑是一种力量》、《推开虚掩的门》、《等待是另一种形式的行走》、《你不知道的历史细节》、《万人围着二人转》、《学林碎话》等作品集。
  
  请简单地描述一下自我。
  一个曾经豪放不羁的人,一个目前循规蹈矩的人;一个曾经以文学为终生梦想的人,一个今天靠写字养家糊口的人;一个唯唯诺诺、心慈面软、听不得别人哭泣的人,一个心中爱恨激荡、偶尔爆发的人……
  对你影响最大的一段生活经历?
  高考失利,给了我强烈的挫折感,影响我一生。我们那时候录取率很低,真正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大学几乎是人生唯一目标。现在回头看,当初没考上大学的同伴,都过得不错,而那些从小门门功课都是第一的人,反而一般般。社会是个大学堂,学校里那些东西真的不能左右你的未来。
  从什么时候对文学产生兴趣的?
  我从小学就对文学感兴趣。这应该有遗传的成分,我的爷爷和父亲都没念完小学,却极爱读大部头的小说。记得父亲从别人那里借过一本繁体竖排的《三言二拍》,我也跟着囫囵吞枣读完了。但大多数时候,父亲反对我看“课外书”,见到我读就给我撕掉。读中学后住校,父亲才不限制我了。
  第一篇文章是什么时候发表的?
  小学六年级时,我在《少年智力开发报》上发表了童话《聪明的狐狸》。此前我给编辑李霞投过好多稿,她也给我回过信,对我鼓励有加。那短短的几封信笺,给了黑暗中的我极大力量。
  中学时代的你是作文高手吗?
  是的。我中学时已发表过多篇作品,始终以“小作家”的面目出现在校园里,那是唯一带给我自信的身份。
  没有灵感的时候你会逼着自己写东西吗?
  说实话,我从未遇到过没有灵感的时候,总觉得要写的东西太多,一辈子都写不完。只要一直对世界保持着好奇心,就不缺乏写作素材。
  写作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惑?是如何解决的?
  最大困难是表达问题。心里本来是那么想的,却找不到一个最准确的词汇或者句子描述它,写出来后,跟自己心里想的有差距。我至今还没有克服这个问题。我想告诉同学们,如果你遇到这样的问题,不要太在意,因为这个问题很多人都要面对。
  写作给你带来了什么?
  我现在主要靠稿费养家糊口,这样说,一点也不庸俗,历史上靠写作吃饭的大作家比比皆是。为稻梁谋,不见得写不出好作品。恰恰相反,正因为把人逼到了绝地上,其他事你干不了,你只能靠写作生活,所以你就必须写,而且必须写好。这似乎有点唯心主义,但这确实是我的个人体验。
  最喜欢的作家是?最喜欢的作品呢?他们对你有何影响?
  我喜欢过很多人的作品,比如鲁迅、梁实秋、丰子恺,现代作家比如王小波、连岳、止庵等,都不错。一个人的风格形成,若是只受一个人影响而成,他就永远成不了他自己。他要接受很多信息,汲取很多人的精髓,最后变成自己的东西。
  你认为中学生应该如何提高写作能力?
  要有热情和爱。热情是写好作文的动力。你可以沉默寡言,但内心里要热爱交流、热爱生活,热爱你周围的人,你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文字告诉别人。如果培养出这样的天性,其他技术性问题,都容易解决。
  你对《润》杂志的评价?
  清新、睿智、美好。一本杂志的风格就是办刊人的情怀。
其他文献
小戈先说一个故事给古古听。“美人鱼爱上了人类的王子,她很想到陆地上去找王子,就跑去找海底的女巫,要女巫把她的鱼尾巴变成一双可以在陆地上行走的腿。”  “后来呢?”古古问。  这是小戈讲的故事,他的悬疑是“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轮到古古讲个故事给小戈听。“又穷又饿的老婆婆,路过一个全村人都非常小气的村子,老婆婆请村民随便给点吃的,村民却把吃的赶快都藏起来,不给她吃。老婆婆没办法就在路边捡了一堆小石
期刊
每年秋季开学时,总会有学生请我做推荐人,或为其写免试直升外校研究生的推荐信,或写申请国外大学的推荐信。绝大多数的要求我都会欣然同意,但也曾拒绝过,原因是我不记得那个学生。  在电话里,那个学生着急了:“我选过你两门课呢!”我更愕然了:教过两学期的学生,我竟然不认识?“我一般坐在最后一排。”  怪不得,坐最后一排的同学不仅在空间距离上离老师远,在心理上距离老师也很远。  我愿意认识每个学生,希望能记
期刊
中文说“弹”钢琴,西方人说“play”(玩)钢琴。不但如此,西方所有乐器都是用来“玩”的,我们所有的乐器却都是用来“演练的”。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面对同样必经的失败过程,play把“失败”当成过程里面正常的一部分元素,并且善用“失败”这个元素带来的力量与乐趣。而“演练者”却极力逃避、避免失败。过程固然一样,但将来的人生,对于“音乐”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因此,找到一个态度,甚至是一种“玩”的想
期刊
朋友的“温度”    人们经常把“朋友”与幽默、忠诚和机智联系起来,现在,“朋友”又多了一个优点。科学家发现,站在挚友身边,感觉就像冬天的时候裹在羽绒被里一样温暖。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与自己喜欢的人站在一起,即便中间隔了有半米多远,你也至少能感觉暖和2摄氏度,而与自己志趣不合的人站在一起会感觉比较冷。这项研究可能解释了我们为什么喜欢用“冷”之类的词描述我们不喜欢的人,而使用“温暖
期刊
展望未来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展望未来都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即使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但那自由的想象就足以令人开心了。琳达阿姨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如果没有任何期望,那么他也就永远都不会感到失望,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但我认为,如果一个人因为害怕失望而放弃对未来的想象和期待,那么,人生也将变得毫无乐趣可言。   ——(加拿大)露西·蒙歌玛莉《期望》    相遇和命运  茫茫人海里,你遇见了这
期刊
张晓风,笔名晓风,桑科,可叵,1941年生,江苏铜山人,生于浙江金华。八岁后赴台,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并曾执教于该校及香港浸会学院,现任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她笃信宗教,喜爱创作,小说、散文及戏剧著作有三四十种,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年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编者管管称“她的作品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她又是极人道的”。她曾主编
期刊
朋友老张是一名人口普查员。他已经参加了四次人口普查,每次参加人口普查,他都用专门的本子,详细地记载下自己的工作经过——  1982年5月18日。吃过晚饭,按照计划,我上一个居委会的12号楼摸底。这是一幢三层的老居民楼。从楼下看,204室的灯是亮着的,我决定就从这家开始。一敲,门就开了,是个中年男人。一听我是人口普查员,他热情地邀请我进屋慢慢谈。他的妻子闻声从厨房走出来,给我倒了一杯凉开水。很快表格
期刊
我是一个很入世的人。但是我性格中也有很理想化的东西,受各方面的制约,客观条件达不成,只能曲线救国,慢慢来,一步步走。五年十年之后,再回头看看我们给中国出版界带来了什么,不一定是好的,当然也有可能是坏的,但是至少做出了一些改变,让人们看到了一些新鲜的东西,这是我对自己深信的一点。   几年前我想做杂志,我就铆了心思做杂志。我想做我就去做到最好,包括我写《小时代》,我不管别人说它是不是很拜金,充斥着名
期刊
都说天底下最疼孩子的是妈妈,可今天的妈妈知道孩子哪儿疼吗?   有一天,我忽然听见孩子背地里扎堆喊“疼”!  “父母皆祸害”——说得耸人听闻,而参与这网络论坛的孩子,一下子冒出来好几万。  “祸害”一词,我起先以为是网络小孩的雷人语录,再一想,妈妈们需要反思“祸害”的源头。孩子感觉到疼,妈妈却弄不清疼的来处,妈妈疼孩子的方法是不是存在严重错位?当众人都在批评现行的教育体制时,孩子则提醒我们,需要面
期刊
【主题感言】  特约主持:刘洋  ★改变很难,亦很容易。  ★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轻轻地跨出一步,顷刻间日月换新天,山重水复移作了柳暗花明;说它难,是为那山重水复,并非路障,是心障。  ★人们往往可以鼓起面对世界的勇气,却无力面对自己的心。就如那枚在手心颤颤浸了几十年汗湿也不敢佩戴的耳钉;就如一段走成习惯却当成了宿命的感情;就如世人眼中绚丽的光环,或许只日复一日地装耀着你眼底的残生。  ★不必担心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