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宋任穷不让群众称“官衔”

来源 :红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rui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任穷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的卓越领导人。1964?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的宋任穷到辽宁省金县三十里堡公社蹲点,要求干部不要让群众称“官衔”,体现了老一代革命家的高尚情操。
  不让群众称“官衔”,既是党员干部应有的党性修养,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时任东北局书记的宋任穷可谓位高权重,在群众眼中是个典型的大官。但是,宋任穷并没有以高官自居,而是一贯主张和倡议:“党内一律用同志称呼,不要以职务相称”。干部和群众以“同志”互称,体现的是“官民平等”,尊重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有利于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增加党员干部的亲和力、凝聚力、公信力。
  遗憾的是,这种好的传统、好的作风似乎并没有得到坚持和发扬。时下,人们对官员的称呼五花八门,什么张科、李处、王局,一把手、头儿、老板等等,而官员们似乎并没有对这些官衔感到反感,反而乐于接受这种“尊称”。很显然,此类称呼,反映出一种等级观念和尊卑意识,折射出一种崇拜权力、敬畏特权的社会意识。正是在这种庸俗的称谓和交往中,不知不觉丢掉了我们党多年形成的同志间的平等关系,也损害了连接普通民众的感情纽带。
  现阶段,重温宋任穷“不要让群众称官衔”的教诲,有利于提醒和告诫党员干部:称呼问题非小事,它反映的是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和道德修养,体现的是党员干部的权力观和地位观。党员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就应该用来为民谋利,而不能用来摆谱讲派头。领导干部应以宋任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榜样,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做一名老百姓口头叫的和心里想的“同志”。
  (作者刀笔寻欢,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其他文献
1933年,由于毛泽东正确的军事路线被排挤,导致红军战事吃紧,根据地越打越小。但“左”倾教条主义临时中央领导人仍一味高调宣传所谓“堡垒对堡垒”的 “正规战”,这让邓小平心里十分着急。如何针砭时弊,又不给临时中央留下“把柄”,主编《红星报》的邓小平为此煞费苦心。  一天晚饭后,忙碌了一天的邓小平信步来到几里外的中央人民政府所在地元太屋。毛泽东正坐在大樟树下的石板凳上专心致志地看书。见邓小平来访,他笑
期刊
1946年6月29日下午,离愁的气息笼罩在大鹏湾沙鱼涌的海滩上,东江纵队的将士们即将踏上北撤征程,紧握的长满老茧的手,亲密战友的拥抱,亲人不舍的叮咛,以及偶尔响起的啜泣声,让久经沙场的战士们心情异常沉重。远处三艘美国登陆舰缓缓驶近了,人群渐渐有了骚动,个别小鬼兵终于忍不住哭出了声。然而,为了即将到来的胜利,战士们毅然走向了舰艇。30日拂晓,在黎明即将到来的时分,美军登陆舰起航驶向了大海,东江纵队北
期刊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第一次阅兵在天安门前举行。这次阅兵历时两个半小时,共有19248人参加。  由于参加这次阅兵的大部分装备,都是在战争中缴获的,所以被戏称为“万国牌”。1949年7月,聂荣臻司令员给了田申一个任务,让他在开国大典上,带领坦克方队经过天安门受阅。田申当时是华北独立战车团的代理团长,他决定使用日式20吨的中型坦克接受检阅。按照长安街的宽度,并排3辆,一共10排,再准备10辆备
期刊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以蒋介石为首的新军阀大批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国民党反动派和各地军阀捕杀的中共领袖人物就有陈延年、赵世炎、陈乔年等人,其中大多数人是被叛徒出卖而被捕的。因此,1927年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决定成立特别委员会,由向忠发、周恩来、顾顺章三名政治局委员组成,任务是保卫党中央机关的安全。特委下设中央特科,由顾顺章负责。特委是决策机构,特科是执行机构。特科下面设一科(总务
期刊
刘少奇的七姐刘绍意比刘少奇大两岁,姐弟俩几乎是一起长大的,感情非常好。解放后,七姐到北京看望刘少奇时,还曾开玩笑地对他说:“别看你当了国家主席,我也是你姐姐。小时候我还打过你屁股呢。”  1950年春,刘少奇接到了七姐的一封来信,说家乡土地改革情况和自己的一些想法。七姐家因为解放前将家里的土地全部出租,自己不耕种,所以在土改时被划为地主。七姐想到自己过去也劳累了一辈子,如今划个地主,一时想不通,对
期刊
党中央要求要把“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贯穿整个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回顾一下老一辈革命家习仲勋公开“小人物”麦子灿的批评信,很有现实意义。  1978年9月25日,广东惠阳地区检察院麦子灿写了一封批评信给习仲勋,信的开头:“我同你不熟悉,也未见过面,感觉到你还是一个爱听汇报,爱听漂亮话,喜欢夸夸其谈的人。”信中说,习仲勋对惠阳地区两个治水工程的评价太高,不符合事实,处理群众信访不
期刊
关于叶剑英元帅和他母亲的故事,专家学者已做了不少的论述,其中以已经去世的原军事科学院《叶剑英传》编写组组长范硕先生的研究成果最为细致。本文将从传统的“忠孝”视角,也来谈谈这个故事。  中国从古到今,都有忠孝不能两全的说法。大凡有志之士,抛家离舍,远离父母,多年乃至数十年不能回家,他们为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尽了力,堪称忠臣。然而按照古训,例如“父母在不远行”、“养儿育女防备老”、“儿行千里母担忧
期刊
在长征中,陈赓任红军干部团团长,尽管拖着伤残的双腿,但他仍然精力过人,快乐无比。每到一个宿营地,他总是精神抖擞。他不是先歇着,而是先安排工作,安排好工作后,他就到处走走,找人闲聊。他常常喜欢到女兵那里走走,找女同志“侃大山”。由于他幽默机智,女同志都很欢迎他。  时间长了,他就有意识地把女兵往干部团领,他知道他的搭档——干部团政委宋任穷那时还是光棍一个。陈赓当着女兵的面指着宋任穷介绍道:“这是我们
期刊
解放战争时期,让一个国民党军俘虏掉转枪口为解放军作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融化改造他们,解放军政治部专门研究了一套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新战士到连队后,连里首先组织诉苦会,老战士上去诉说自己受地主压迫的经历。许多新战士也是被抓壮丁来的,这些很容易勾起他们心底的伤痛,初步明白了解放军是为谁扛枪,为谁打仗。老战士与新战士朝夕相处,生活、行军、战斗都在一起,随时随地都可以谈心,交流思想。班长宿营时帮新战
期刊
金秋十月,在这样一个硕果飘香的日子里,我们专访组来到了位于广州番禺区的广东文艺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广艺”),叩响了这座南国艺术殿堂的大门。走进学院,即能感觉到一股浓郁的艺术气息和学术气氛。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文艺职业学院院长陈学希十分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历史的延续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从解放初期叶剑英元帅亲自主持创办至今,已有62年的历史。她是艺术家成长的摇篮,曾培养了无数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