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教师的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课文插图,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参与为纽带,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故意创造机会,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课后提问,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应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使他们乐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以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兴趣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效率
一位著名教育家曾说:“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骄傲。”小学生天真、活泼、爱好广泛、求知欲强,正处在生理与心理发展的旺盛时期。但是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老师把课堂当讲堂,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老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使学生把学习看成一种痛苦,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顺应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使他们乐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努力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摸索,得出以下心得。
一、以教师的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要教师有了情趣,就很容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处于欢乐、轻松的学习环境之中。在教学中只有老师进入角色,教学语言充满激情,才能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效果。因此,教师应注重以自己的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鲸》一文时,老师应首先考虑到多数学生从来未见过鲸,如果直接教学,学生就会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应该在课前带领学生观看一些有关鲸的科教片,教學时,老师再向学生提问:“你们看过鲸吗?鲸有多大?它属于什么动物?人们常说鲸鱼对吗?我们学过了《鲸》一课就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老师一番富有情趣的话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兴趣。在阅读时,再让学生扮演“鲸”、“大象”、“大肥猪”等角色,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二、利用课文插图,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色彩鲜艳、形象优美的课文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富饶的西沙群岛》,这是一篇描写祖国南海美丽风光的课文。作为苏北的农村孩子,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见过大海,对海底世界的奥秘,海岛上的奇异景色感到陌生、新奇。我利用课文插图、彩色挂图教学本课,把五光十色的海水、嬉戏的鱼群、蠕动的海参、披甲的龙虾、美丽的珊瑚、海滩上各种各样的贝壳,庞大的海龟,不计其数的海鸟等真实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边看画面边听老师解说,深深陶醉于西沙群岛的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神奇世界中,产生了新奇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以参与为纽带,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进行吸引,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把成绩参差不齐、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的感情都调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的参与。如教学《负荆请罪》时,可进行分角色表演,使课堂气氛愉快活跃。我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选三名学生上台表演,分别化妆成蔺相如、廉颇、门客,配上背景音乐,要求扮演蔺相如的学生要表现出顾全大局、深明大义、宽宏大量,语气要舒缓、稳重;扮演廉颇的学生要表现出高高在上、狂妄自大、知错就改、光明磊落,语气要急促、真挚;扮演门客的学生要表现出愤愤不平、不理解,语气要气愤、疑惑。要把蔺相如、廉颇和门客的性格特点表演得很精彩,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其余学生也都跃跃欲试,都想参与角色表演,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令学生在课堂学得生动有趣。
四、故意创造机会,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习成功带来的愉快感和胜任感,可以增强信心,能产生新的需要和更浓的学习兴趣。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创造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使学生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小学生的闪光点主要是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在教学中应注重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优势,从而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可以在课间时把问题的答案大概故意透露给他们,上课时再让他们回答,这样他们一定能回答对。教师再抓住时机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快乐,他们就会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并向更深处、更广阔处发展。
五、抓住课后提问,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贵有疑”,教学中应注意揭示矛盾,引导学生多思、深思、爱思,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课后教师可提问:“焦急”是着急的意思,“耐心”却是心里不急躁,这两个词放在一个句子里有没有矛盾?针对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再次细读课文,再积极思考,顺利地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学生明白了:老奶奶爱总理,她要亲眼看看总理的灵车,与总理告别,因此不管是多长时间,她也要耐心地等下去。两个词的意思虽然相反,但用得贴切,表达了老奶奶对总理的无限深情和无限热爱。教学中我一直把质疑当做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课后必须留一定的时间提问学生或让学生提问,逐步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一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能更加积极、主动、快乐地学习知识,能力也就会不断得到发展。近几年来,我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7.
[3]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 兴趣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效率
一位著名教育家曾说:“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骄傲。”小学生天真、活泼、爱好广泛、求知欲强,正处在生理与心理发展的旺盛时期。但是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老师把课堂当讲堂,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老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使学生把学习看成一种痛苦,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顺应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使他们乐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努力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摸索,得出以下心得。
一、以教师的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要教师有了情趣,就很容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处于欢乐、轻松的学习环境之中。在教学中只有老师进入角色,教学语言充满激情,才能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效果。因此,教师应注重以自己的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鲸》一文时,老师应首先考虑到多数学生从来未见过鲸,如果直接教学,学生就会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应该在课前带领学生观看一些有关鲸的科教片,教學时,老师再向学生提问:“你们看过鲸吗?鲸有多大?它属于什么动物?人们常说鲸鱼对吗?我们学过了《鲸》一课就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老师一番富有情趣的话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兴趣。在阅读时,再让学生扮演“鲸”、“大象”、“大肥猪”等角色,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二、利用课文插图,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色彩鲜艳、形象优美的课文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富饶的西沙群岛》,这是一篇描写祖国南海美丽风光的课文。作为苏北的农村孩子,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见过大海,对海底世界的奥秘,海岛上的奇异景色感到陌生、新奇。我利用课文插图、彩色挂图教学本课,把五光十色的海水、嬉戏的鱼群、蠕动的海参、披甲的龙虾、美丽的珊瑚、海滩上各种各样的贝壳,庞大的海龟,不计其数的海鸟等真实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边看画面边听老师解说,深深陶醉于西沙群岛的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神奇世界中,产生了新奇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以参与为纽带,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进行吸引,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把成绩参差不齐、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的感情都调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的参与。如教学《负荆请罪》时,可进行分角色表演,使课堂气氛愉快活跃。我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选三名学生上台表演,分别化妆成蔺相如、廉颇、门客,配上背景音乐,要求扮演蔺相如的学生要表现出顾全大局、深明大义、宽宏大量,语气要舒缓、稳重;扮演廉颇的学生要表现出高高在上、狂妄自大、知错就改、光明磊落,语气要急促、真挚;扮演门客的学生要表现出愤愤不平、不理解,语气要气愤、疑惑。要把蔺相如、廉颇和门客的性格特点表演得很精彩,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其余学生也都跃跃欲试,都想参与角色表演,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令学生在课堂学得生动有趣。
四、故意创造机会,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习成功带来的愉快感和胜任感,可以增强信心,能产生新的需要和更浓的学习兴趣。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创造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使学生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小学生的闪光点主要是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在教学中应注重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优势,从而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可以在课间时把问题的答案大概故意透露给他们,上课时再让他们回答,这样他们一定能回答对。教师再抓住时机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快乐,他们就会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并向更深处、更广阔处发展。
五、抓住课后提问,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贵有疑”,教学中应注意揭示矛盾,引导学生多思、深思、爱思,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课后教师可提问:“焦急”是着急的意思,“耐心”却是心里不急躁,这两个词放在一个句子里有没有矛盾?针对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再次细读课文,再积极思考,顺利地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学生明白了:老奶奶爱总理,她要亲眼看看总理的灵车,与总理告别,因此不管是多长时间,她也要耐心地等下去。两个词的意思虽然相反,但用得贴切,表达了老奶奶对总理的无限深情和无限热爱。教学中我一直把质疑当做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课后必须留一定的时间提问学生或让学生提问,逐步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一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能更加积极、主动、快乐地学习知识,能力也就会不断得到发展。近几年来,我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7.
[3]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