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如何生存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mAir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布莱希特的寓意剧《四川好人》讲述了妓女沈黛欲做好人而不得的故事。我们可以从剧中人们对好人不同的判断标准以及对待好人的态度上,看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和人类生存处境的担忧。
  关键词:四川好人; 标准; 意义; 生存
  《四川好人》是德国著名戏剧家、诗人布莱希特1940年完成的一部寓意剧,该剧以“好人”这一关键词为线索,写神仙找到的唯一的四川好人沈黛因为做好人而使自己陷入了绝境,为了生存,她只得以表哥隋达的身份出现。隋达冷酷无情、贪婪残忍,但却能解决沈黛遇到的各种难题,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利益。然而,“好人”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本身就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对于不同的人,“好人”具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意义。之前,“对于这部戏剧的解读,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布莱希特与中国(戏曲)文化的关系以及他的‘间离效果’在剧中的运用上。”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剧中各类人对于“好人”相异的判断标准和具有的意义来探讨布莱希特在《四川好人》中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一、何谓好人
  “好人”是贯穿故事戏剧始终的关键词,也是主人公孜孜追求的目标,然而,到底何谓“好人”呢?
  故事一开始就采用“神仙下凡”的中国神话故事模式,写天上三位神仙为了反驳“两千年来总有人在呐喊,像现在这样的世界不能继续存在下去,没有人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做个好人”[2]的观点,来到人间寻找好人。对于此刻的神仙们来说,好人就意味着愿意为他们提供住的地方的人,意味着具有善良的品格和乐于助人的精神的人。历经一番曲折之后,他们找到了愿意牺牲自己赚钱的机会来提供帮助的妓女沈黛,完成了寻找好人的任务。
  沈黛是一个靠卖身生存的的妓女,艰难的生活使她认为自己与“好人”这个称呼之间横着不可跨越的鸿沟,对于沈黛来说,好人的定义就是“能够守住德行,孝顺父母,诚实做人”、“不会伤天害理,损人利己,不会偷抢无依无靠的人。”但就是这些对一个正常人来说最基本的要求,却足以剥夺沈黛生存的资本——“我很愿意做个好人,但是我怎么交付房租呢?”因此,她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好。
  而在原香烟店主刑氏、不请自来的原房东的八口之家等苦难的群众看来,好人就是可以给他们提供食物和栖身之地的人;在沈黛的情人杨森看来,好人就是可以无条件帮助他实现飞行员梦想的人。
  综上可以看出,在《四川好人》中,好人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和统一的标准,不管是神还是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评判好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自己有价值的,就是好人。那么,好人的存在,到底有何意义呢?
  二、好人存在的意义
  三位神仙是带着发现“足够按照人的尊严生活的好人”的使命来寻找好人的,如果找到了他们认为的好人,这个世界就能继续像这个样子存在下去,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统治也就得以维持,对于神仙们来说,好人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此。但他们不曾想过,在这样的世界里,他们已不再被崇拜,也不再有权威。
  毫无疑问,对于在沈黛庇护下的穷人来说,好人的意义就是食物,就是房屋,就是走投无路时的最后归宿,也是受尽剥削和委屈后心里仅存的最后的希望。所以,当沈黛长时间消失时,他们才会如此迫切地期待她的再次出现。事实上,他们期待的,只是一个可以被他们随心随欲榨取的人罢了。
  沈黛是一直想做好人的,在没有获得神仙的帮助之前,她因为自己的妓女身份,觉得自己不符合好人的标准。所以,一旦有条件时,她便毫不犹豫地扮演起起了好人的角色。然而,人心的贪婪和人性的自私使她为做好人付出的代价是最后自己也落入绝境。这段做好人的经历让她明白“正像战争必须要通过战争来消除一样,一个生活于充满着邪恶的社会环境里的人,如果想要保持其正常甚至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唯有采取必要的“以恶抗恶”的方式。”于是,出于无奈,她只能以表哥隋达的面目出现用尽各种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且屡试不爽。
  于是,就像不同的人对好人的判断标准也不同一样,好人存在的意义也因主体的变化而变化。如此看来,这个世界的混乱是不言而喻的。
  三、好人如何生存
  当初作为妓女的沈黛希望当一个老实本分、德行高尚的好人,但当她真正成为好人时却发现,在这个世界上,谁要想做好人,他就无法生存,相反,成为手段残忍、自私贪婪的隋达后,能如鱼得水,名利双收。沈黛和隋达的形象在剧中形成鲜明对比:“如果说沈德的形象(主要)体现了人性中的爱、良知、慷慨、仁慈、同情,从而成为善的象征,那么崔达则使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狡诈多端、见利忘义、冷酷无情那恶的一面。”如此对比,布莱希特在《四川好人》中要表达的批判思想就可见一斑,正如他在剧本正文前的说明里提示的那样“发生在四川省的这个故事,今天已不适用于这个地方。它适用于所有存在人剥削人的制度的地方。”所谓人剥削人,不仅指的是富人剥削穷人、资本家剥削工人,布莱希特更犀利地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一向被同情的劳苦大众,正是他们对沈黛无止境地索取和剥削,才使好人也无法生存。神仙下凡是为了找到好人以维持现存秩序,然而布莱希特却让观众深刻意识到了改变世界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这里,他试图通过戏剧来变革社会的用意是很明显的,他一向认为“戏剧能够而且必须更多地表现世界是发展的,并且还要继续发展,任何一个阶级也不能按照它的需要给这种发展划定界限。”因此,戏剧要从“帮助解释世界的阶段,进入帮助改变世界的阶段。”这种戏剧理论,在《四川好人》中得到了很好的实践。
  既然好人无法生存,善良柔弱的沈黛只得扮演成粗暴凶恶的隋达。沈黛以隋达的面目成功地解决了许多棘手的问题:毫不留情地赶走了烟店开张时在那里白吃白住最后成为她沉重负担的穷朋友,保住了小店。这次经历让沈黛初次体会到了不做好人的好处,“看见了一条出路”;第二次是为了试探她的恋人杨森,然而这让本来对爱情抱有很大热情的沈黛再一次明白自己只是被他人利用的工具,人世的险恶使他进一步泯灭了了她的善良和同情心,悲哀的处境和爱子之心不得不第三次戴上隋达的面具,后来兴隆,成为烟草大王。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布莱希特的深刻之处在于,他没有让资本家隋达随心所欲地继续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像前两次那样圆满地解决问题:因为人们在感激隋达的同时,从来没有忘记过善良的沈黛,时时刻刻以警惕的心理对待隋达,最终断定沈黛为隋达所害,把隋达推上了法庭。在法庭上,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隋达不得不撕下面具,恢复沈黛的身份,这就表明,在这样的世界里,坏人隋达也无法生存。
  剧情发展到这里,沈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作为好人,她被人利用,受尽剥削,无法生存;而成为剥削他人的冷酷资本家之后,他受人嫉妒和监督,仍然不能与大家相安无事地继续生存。而就连一向被人们认为神通广大的神仙,在沈黛因为自己尴尬的处境向他们苦苦哀求时,他们都不能给她指出一条明确的出路,不是不想,而是神仙们自己也不知道出路何在,只能逃离一般地火速归天,留下沈黛独自迷茫和痛苦。这就使观众和读者看到一个残酷的现实:在这样的世界里,不论是好人,还是“坏人”,都无法生存。至此,布莱希特在剧中所要表达的对人类生存处境的担忧也昭然若揭:不管人们如何挣扎,总是处于两难处境中,生存成为无法解决的难题,“诗意地栖居”就更是奢望了。这种结局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作为二十世纪上半期的德国作家的布莱希特的迷茫:频繁的战争,混乱的世界,时而坚定时而动摇的信仰让他看到了人们价值观的混乱,看不清国家和人类未来的出路在何方,他不知道人类该以什么样的状态生存下去。
  一个世界,当人们只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来定义好人和判断好人时,当不论是好人还是坏人都无法生存时,这个世界无疑是需要改变的。然而面对这样的难题,却没有人知道答案。因此,在剧中,我们除了看到作者对存在着人剥削人的制度的批判外,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作者对人类两难的生存处境的担忧。
  参考文献:
  [1]吴文霞.论《四川好人》中沈德的双重人格与悲剧性[J].安徽文学,2015年(2).
  [2][3][7]布莱希特.四川好人[M].丁扬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第7-8、15、15、2页
  [5]朱新颖.布莱希特叙事剧《四川好人》艺术特色探略[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9).
  [6]谢芳.好人何以变成坏人?——评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J].外国文学评论,2001(4).
  [8][9]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M].丁扬忠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第179、176页.
  作者简介:
  栗换(1992~ ),女,河北省驻马店人,现就读于天津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其他文献
2014年8月,迎来了我现在这一届学生,回顾这一年多带班时间,再看看现在班级面临的问题,“只是当时已惘然”,感触良多,也是让我无从开口。说到我的班主任工作,真的是没什么好说的,用句成语就叫乏善可陈。只能是不辞鄙陋地将这两年的带班经历和心路历程做个简单回顾,以求教于各位前辈,或许使自己能有所进益。  因为从上一届成绩较好的班级下来,刚接班的时候我自认为是轻车熟路,虽千头万绪,但自认为也是有条不紊。所
期刊
在阅读英语材料时或是在考试过程中有很多人感到自己的阅读速度实在是跟不上需要,有些同学就认为是自己的英语基础不行,然后就拼命的背单词,其实如果能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快速阅读训练的话,即使在原有的基础上也可以在阅读速度方面取得显著的提高,更何况很多情况下根本就不是英语基础的问题。  “读”是外语学习中获得信息的一种手段,也是外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各类考试中阅读题必不可少。这种阅读是在有限的
期刊
摘 要:教师自我认同是一个教师衡量自身的重要标准,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研究从吉登斯的现代性自我认同理论为出发点,讨论教师在现代性下面临的危机,进而推动教师在现代性下构建反思性的自我认同。  关键词:教师自我认同;专业发展;自我认同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学相关理论研究的加深,自我认同似乎转眼间成为了教育学研究的热门话题。简单来讲,所谓的自我认同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稳定
期刊
摘 要:这些年来,体育拓展训练已经变得越来越热门,由于拓展训练对于学生提升综合能力与完善学生人格方面起到的作用重大,意义非凡,在当前体育教学越来越受重视、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之下,学校更应该将拓展训练加入中职体育教学中,这样不但可以提高体育的教学质量,培养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一种顺应改革大潮的行为。本文将着重探讨拓展训练在中职学校中应用的意义以及内涵内容,并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体育顾名思义是“身体”、“教育”,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体术”,养成健康的体育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中职院校中的体育教育,面对的学生资源较为复杂,通过高效的体育教学,实现体育的教育目标,对于中职学生今后的发展极为有利,对于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也极为有利。本文中,笔者对于中职体育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做出了阐述。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问题;解决
期刊
摘 要:作为一项英语的输出技能,写作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近年来,在大学英语四级作文的类型中,正反对比议论文、图表作文、漫画作文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而漫画作文更是成为难点和热点。因此,本文将过程教学法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以大学英语四级漫画作文为例进行课堂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从而提高四级写作成绩。  关键词:过程教学法;小
期刊
摘 要:《大师与玛格丽特》是米·布尔加科夫最重要的文学作品,被称为20世纪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之一。作家将现实和深化融合,揭露了惩恶扬善等主题。同时,我们从这部小说中,也能看到作家为写作倾其一生的价值观。  关键词:大师;玛格丽特;希望;写作  每当我们沉浸在《大师与玛格丽特》这本书的世界中,就好像立刻拥有了撒旦沃兰德一样无边的法力,拥有了大师的阴郁和因爱情而又灿烂的内心;有恨,有爱,有追求真理
期刊
摘 要:本文以“范进中举”为窗口,通过对当时儒林丑类命运上的贫与富、等级上的尊与卑、人际关系上的冷与热等方面强烈对比的分析,论证了《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与真实性结合起来,二是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与悲剧性结合起来。而这两点正是这部小说现实主义讽刺艺术的本质特性。  关键词:辛辣讽刺;严肃写实;人情世态  《儒林外史》是我国小说史上最负盛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第三
期刊
摘 要:萨特是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本文从萨特的存在主义入手,通过萨特的存在主义解读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葡萄牙文学家若泽·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立足文本本身,基于文本与存在主义理论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分析解读这部作品的内容、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失明症漫记》;灵魂  在这个世界上,心灵的盲目往往比生理上的失明更为人所畏惧。《失明症漫记》为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葡萄
期刊
摘 要:生与死是人类最根本的价值取向问题,一直以来受到人们关注。《史记》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自杀叙事艺术成熟的标志,展现了司马迁对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人物形象的看法,也展现了他的生命价值观。司马迁运用文学的手法塑造多种类型自杀者的形象,“重诺报恩”的自杀者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主要以《史记》中的侯赢、程婴为例,分析其自杀叙事的文学性。通过分析人物与自杀的原因,探寻自杀叙事与文学人物塑造的关系。正文分为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