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是围绕教学活动展开的一系列知识养成、操作提升、经验累积、思考创新等综合素质的再生产活动。互联网 为英语师范生的专业能力发展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和参考指标,是目前信息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与关键。本文利用互联网 平台,从学科知识构建、教学认知、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教学评价与创研、教学智慧寻求中学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实现基础英语教师素质发展与现代信息化教育之融合与磨合,对信息化时代赋予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的诸多具象进行逐一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 ;英语师范生;专业能力发展
【作者简介】范丽娜,李金姝,湖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教改课题“互联网 中学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研究”湘教通[2018]436号
湖南文理学院重点教改课题“互联网 中学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研究”JGZD1815。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勸学》)。现代教育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改革基础教学,正如假舆马和假舟楫的君子,正掀开新型教育进程的序幕。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00 后”新兴学生群体,其离散性、碎片化、兴趣驱动的认知与学习风格迫使中学英语教师在新世纪背景下不得不借力互联网 完成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互联网 教育渗透进工作学习的各个角落,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师主体早已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成为信息的加工者和建构者。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更迅速、高效、多层次地发展中学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和提高教学效果成为教育界最重要的话题。中学英语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其特殊性决定了中学英语教师的职前专业能力发展的可以从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教学认知、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教学评价与研创和教学智慧这六大方面来实现,本文试图从英语语言知识个基础层面展开论述。
课堂英语语言的运用内容和方式不仅能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作为受众的语言输入质量,还能有效帮助教师脱离课堂传统的单向信息传递,达到师生的双向互动和意义协商,并促使学生知识内化的高质量和技能产出的高效率。教师要完成课堂上的提问、反馈、示范、启发等教学任务,或是创设情境引导生生互动,无一不需要借助语言表达这一直接目标化的工具。无论是达成学习任务的目标语言,还是形成有效沟通的课堂用语。都有赖于教师英语语言知识的夯实和发展。作为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语言信息,被英语教师通过课堂传输给学生,并在有选择性的整合之后达到输出的目的,并完成从陈述性到程序性的知识过渡,从而最终实现社会交际和把知识转化成头脑活动材料。在这些复杂的过程中,提高教师输入层面的高水平叙述,克服单调重复,激发学生深入细致加工语言形式的兴趣,是中学英语教师继续发展的专业能力之一。
而身处互联网 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往往容易忽视教育的对象是人。如果钻进了“培养单向度接受知识的人”这一死胡同,教育也就会逐渐远离生命的本真,而非指向自我整全生命的幸福人。新东方教育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也对于互联网 教育做出过评述,认为教育的本质一部分正被互联网抹杀,无法真正从思想和境界上达到教育和塑造,而流于知识传授的表面浮华。种种迹象表明,中学英语教师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在互联网环境中完成的学科知识积累都会或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教学,这往往需要教师在自身英语学科知识的构建中具有很高的甄别能力,避免无视人的作用而单纯累积知识、忽略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内容的人文特点、忽视能否达成教学质量与学成反馈等偏差。一定要坚定语言作为人类表达思想、交流感情及传达信息的重要交流工具而突显的艺术性这一宗旨,围绕着“人文精神”的培养这一教育主旨来展开自身英语学科知识的搭建和能力的发展。艺术性的语言魅力是否能通过教学和课堂传达给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学科知识的来源。在互联网 环境下的信息获得已经在深度和广度上为教育和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也更进一步考验着教师的甄别和挑选能力。针对信息原住民的学生之年龄、心理、社会等特点,有鉴别的学习作品、话剧、诗歌、小说、电影等文学语言形式,并在教学实践中将这些具有高度艺术欣赏性的语言内容通过英语语言本身,饱含艺术感染力地展现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对于语言信息的处理能力、人文情怀的吸收能力和艺术素养的欣赏能力。所以英语学科的特殊性使得教师在利用互联网资源的同时应着重关注学科知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尤其在面对特殊学生群体时往往宜更突出知识和语言信息的艺术性色彩。
无疑,互联网为中学英语教师的学科知识构建提供了较完整和高效的平台。从教师课堂语言塑造这一角度来看,互联网供应的音频视频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英语学习中的“语音标准抽象化”这一严重问题。教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接触到地道而纯正的英语发音,从而帮助自己完成口齿清楚、口语流利而富有感染力的课堂语言输出。同时,教师对于目标语言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背景知识的输入亦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语言本身也早已不是英语学习的全部,熟习跨文化交流能力,了解他国优秀文化历史,借鉴他人先进经验已然成为中学英语课堂上需要打造的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中国文化的悠久灿烂同样需要通过英语这门世界通用语言传播开来。
参考文献:
[1]王楷.不学不成:工夫论视角下的荀子知识观[J].社会科学,2017 (9):128.
[2]Hargreaves,A.Changing Teachers,Changing Times:Teachers’Work and Culture in the Postmodern Age[M].London:Cassell, 1994:38,56.
【关键词】互联网 ;英语师范生;专业能力发展
【作者简介】范丽娜,李金姝,湖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教改课题“互联网 中学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研究”湘教通[2018]436号
湖南文理学院重点教改课题“互联网 中学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研究”JGZD1815。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勸学》)。现代教育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改革基础教学,正如假舆马和假舟楫的君子,正掀开新型教育进程的序幕。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00 后”新兴学生群体,其离散性、碎片化、兴趣驱动的认知与学习风格迫使中学英语教师在新世纪背景下不得不借力互联网 完成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互联网 教育渗透进工作学习的各个角落,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师主体早已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成为信息的加工者和建构者。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更迅速、高效、多层次地发展中学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和提高教学效果成为教育界最重要的话题。中学英语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其特殊性决定了中学英语教师的职前专业能力发展的可以从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教学认知、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教学评价与研创和教学智慧这六大方面来实现,本文试图从英语语言知识个基础层面展开论述。
课堂英语语言的运用内容和方式不仅能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作为受众的语言输入质量,还能有效帮助教师脱离课堂传统的单向信息传递,达到师生的双向互动和意义协商,并促使学生知识内化的高质量和技能产出的高效率。教师要完成课堂上的提问、反馈、示范、启发等教学任务,或是创设情境引导生生互动,无一不需要借助语言表达这一直接目标化的工具。无论是达成学习任务的目标语言,还是形成有效沟通的课堂用语。都有赖于教师英语语言知识的夯实和发展。作为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语言信息,被英语教师通过课堂传输给学生,并在有选择性的整合之后达到输出的目的,并完成从陈述性到程序性的知识过渡,从而最终实现社会交际和把知识转化成头脑活动材料。在这些复杂的过程中,提高教师输入层面的高水平叙述,克服单调重复,激发学生深入细致加工语言形式的兴趣,是中学英语教师继续发展的专业能力之一。
而身处互联网 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往往容易忽视教育的对象是人。如果钻进了“培养单向度接受知识的人”这一死胡同,教育也就会逐渐远离生命的本真,而非指向自我整全生命的幸福人。新东方教育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也对于互联网 教育做出过评述,认为教育的本质一部分正被互联网抹杀,无法真正从思想和境界上达到教育和塑造,而流于知识传授的表面浮华。种种迹象表明,中学英语教师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在互联网环境中完成的学科知识积累都会或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教学,这往往需要教师在自身英语学科知识的构建中具有很高的甄别能力,避免无视人的作用而单纯累积知识、忽略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内容的人文特点、忽视能否达成教学质量与学成反馈等偏差。一定要坚定语言作为人类表达思想、交流感情及传达信息的重要交流工具而突显的艺术性这一宗旨,围绕着“人文精神”的培养这一教育主旨来展开自身英语学科知识的搭建和能力的发展。艺术性的语言魅力是否能通过教学和课堂传达给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学科知识的来源。在互联网 环境下的信息获得已经在深度和广度上为教育和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也更进一步考验着教师的甄别和挑选能力。针对信息原住民的学生之年龄、心理、社会等特点,有鉴别的学习作品、话剧、诗歌、小说、电影等文学语言形式,并在教学实践中将这些具有高度艺术欣赏性的语言内容通过英语语言本身,饱含艺术感染力地展现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对于语言信息的处理能力、人文情怀的吸收能力和艺术素养的欣赏能力。所以英语学科的特殊性使得教师在利用互联网资源的同时应着重关注学科知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尤其在面对特殊学生群体时往往宜更突出知识和语言信息的艺术性色彩。
无疑,互联网为中学英语教师的学科知识构建提供了较完整和高效的平台。从教师课堂语言塑造这一角度来看,互联网供应的音频视频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英语学习中的“语音标准抽象化”这一严重问题。教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接触到地道而纯正的英语发音,从而帮助自己完成口齿清楚、口语流利而富有感染力的课堂语言输出。同时,教师对于目标语言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背景知识的输入亦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语言本身也早已不是英语学习的全部,熟习跨文化交流能力,了解他国优秀文化历史,借鉴他人先进经验已然成为中学英语课堂上需要打造的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中国文化的悠久灿烂同样需要通过英语这门世界通用语言传播开来。
参考文献:
[1]王楷.不学不成:工夫论视角下的荀子知识观[J].社会科学,2017 (9):128.
[2]Hargreaves,A.Changing Teachers,Changing Times:Teachers’Work and Culture in the Postmodern Age[M].London:Cassell, 1994:3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