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京剧”、“国粹”的释义
(一)“京剧”在《中国音乐词典》中的释义
京剧:戏曲剧种。流行于全国各地。来源于徽调和汉调。安徽的徽班于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进京。汉调艺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公元1796-1850年)进京。徽调和汉调在北京吸收了昆曲、梆子诸腔之长,形成早期京剧。京剧已成为皮黄声腔中的代表剧种。西皮、二黄唱腔的主要伴奏乐器是:京胡、京二胡、月琴和三弦。
(二)“国粹”的释义
1.在现当代字词典的释义:选取了《辞源》、《大辞典》进行释义。
《辞源》“国:国家;粹:精粹,精华”。
《大辞典》中的释义:“国粹,一国历史文化的遗产中最精粹的部分。”
笔者通过将现当代字词典中“国”、“粹”的单字释义一一筛选组合,得出:国粹,即某一国家精华纯美的事物。
2.在专著论文中的释义
(1)“国粹”一词,是来自日本的外来语。起初,人们把它和“国学”一类说法混用,无严格之界说。大意无非是指中国的学问,中国的道德,中国的精神。用今天的习惯用语来概括,大体就是:中国固有文化的精华。
(2)“国粹”一词并非日本首创,最初由英文Nationality一词转译而来,它含有“民族”、“民族性”、“民族主义”、“民族精神”诸多意义。当日本国粹派将Nationality转译为“国粹”加以使用时,曾对之进行过一般的界定,即一种无形的精神;一个国家特有的财产;一种无法为其他国家模仿的特性。
由以上部分字词典以及专著论文,笔者在“国粹”字词典的释义上,作进一步总结。国粹,即有且仅属于某一国家,在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中的最精华纯美的部分。
二、历史缘溯
(一)清王朝时期
满清朝廷的日益腐败与荒淫,导致其更加追求声色的享受,而此时诞生于民间且又融合了各地戏曲之长的京剧正趋于完美与丰富。为此它适逢其会地成为清皇室乐此不疲的消遣与娱乐。
1.清皇室以其大量人力、物力为京剧的发展提供了丰足的物质基础。如:清宫内于康熙年间设有遴选艺人进宫演戏的机构——南府(道光七年,1827年改为“升平署”。慈禧年间,在升平署外成立一个新的戏曲组织——“普天同庆”科班。(《升平署档案》记载)
2.清皇室于表演水平上的严格要求,促使京剧艺术精益求精。如:光绪帝最擅长的是打鼓、尺寸、点子都非常讲究,而慈禧则以精通皮黄而著称。他们要求演员必须依照“串贯”(宫内戏目详细总讲)上所记录的表演时间、人物扮相、唱词念白、板式锣鼓、武打套数,以及眼神表情、动作指法、四声韵律、尖团字音等等,一丝不差地表演。(《升平署档案》记载)
3.清皇室对于京剧的迷恋于钟情,于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与推广作用。如:文化风尚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高统治层的喜好。清末年间帝王们对于京剧的爱好也同样如此,它使得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将京剧作为最主要的也是最时髦的娱乐方式
(二)近代
中国社会步入了近代化的进程,面临着一个求变与改革的重要局面。
1.思想的解放,促进了人们对京剧社会功能的认识。如:1916年张謇在给梅兰芳的一封信中写道:“致于改良社会,文字不及戏曲之捷,提倡美术工艺,不及戏曲之便。”为此,有识之士们一方面严厉抨击旧戏中是种种弊端(如男尊女卑、封建迷信等),一方面则对京剧的出路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2.艺人地位的提高,促进了京剧艺术的发展。京剧的社会功能的逐步被认识,致使京剧艺人们的社会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梨园人士纷纷组织起来,革除“私寓”,废弃堂会,不用外号改用真名。
3.先进的科学手段,为京剧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技术条件。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影技术由西方传入中国。当时所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即是京剧艺术片——“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以谭鑫培为主演拍摄了《定军山》中‘请缨’、‘舞刀’、‘交锋’等场面......这便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4.京剧艺术的海外推广。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戏曲作为一种舞台艺术对外传播与交流的自觉期和高潮期。在这一时期,除了海外华侨圈中演出的继续(如20年代初期京剧演员唐景云、唐韵笙父子和高庆奎、周信芳等人在海参崴的公演;东南沿海剧种在海外尤其是东南亚的演出,唐人街常年的粤剧演出等),梅兰芳、韩世昌等人,不仅将戏曲带出国门,而且带出了华侨圈外,在国际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
5.“国剧”。
抗战胜利后,南京政府承认京剧为“国剧”,由张古愚召集上海名流中热心京剧者成立该会并创办会刊,旨在“保存国粹,改进剧艺”,刊登京剧评论和 探讨京剧表演艺术的文章及有关中国戏剧史的论述,介绍 当时戏剧界名艺人的遗闻轶事。
(三)当代
20世纪中后期,京剧成为“文艺革命”的艺术载体。
样板戏——革命现代京剧。“京剧冲破了反革命修正主义的牢笼,在戏曲舞台上高高树起了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把被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所盘踞的舞台,变为工农兵大显身手的舞台;把宣传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阵地,变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一种艺术形式受到政治权力的如此器重,载道的功能被看重是不言而喻的。
笔者未找到当代专著论文中直接明确说明“京剧是国粹”的依据,但最早隐性提到“京剧是国粹”这个概念,相关的文章是:
(1)1988年,杨曾宪《论电影民族化及其创作任务》:“关起门来,国粹主义,‘样板戏’反复演、‘红楼梦’读十遍的方法是既满足不了人民时时更新的审美要求,又只能窒息民族艺术生命。”
(2)1989年,张宝彝《戏曲导演刍议》:“变化多段的中国戏曲脸谱,特别是我们京剧脸谱,艺术价值之高,令人想象不到......老朽不是“国粹主义”者,但国粹毕竟是国粹,不能当破烂一样一扔了了事。”
顯性提到“京剧是国粹”这个概念,相关的文章是:
1990年,许建中《论明清之际通俗文学社会价值取向的嬗变》:“如唐诗之繁盛、京剧之流行,官方的倡导是它们之所以成为‘国粹’的重要因素。”
二、总结
笔者以为,京剧之所以成为现目前我国“国粹”,除了它本身所包含的艺术价值外,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巨大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王如昆.京剧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演员.2008年第二期.
[2] 叶少兰.京剧·国粹.[N].人民政协报.2017-12-25.
指导教师:冯雷
(一)“京剧”在《中国音乐词典》中的释义
京剧:戏曲剧种。流行于全国各地。来源于徽调和汉调。安徽的徽班于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进京。汉调艺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公元1796-1850年)进京。徽调和汉调在北京吸收了昆曲、梆子诸腔之长,形成早期京剧。京剧已成为皮黄声腔中的代表剧种。西皮、二黄唱腔的主要伴奏乐器是:京胡、京二胡、月琴和三弦。
(二)“国粹”的释义
1.在现当代字词典的释义:选取了《辞源》、《大辞典》进行释义。
《辞源》“国:国家;粹:精粹,精华”。
《大辞典》中的释义:“国粹,一国历史文化的遗产中最精粹的部分。”
笔者通过将现当代字词典中“国”、“粹”的单字释义一一筛选组合,得出:国粹,即某一国家精华纯美的事物。
2.在专著论文中的释义
(1)“国粹”一词,是来自日本的外来语。起初,人们把它和“国学”一类说法混用,无严格之界说。大意无非是指中国的学问,中国的道德,中国的精神。用今天的习惯用语来概括,大体就是:中国固有文化的精华。
(2)“国粹”一词并非日本首创,最初由英文Nationality一词转译而来,它含有“民族”、“民族性”、“民族主义”、“民族精神”诸多意义。当日本国粹派将Nationality转译为“国粹”加以使用时,曾对之进行过一般的界定,即一种无形的精神;一个国家特有的财产;一种无法为其他国家模仿的特性。
由以上部分字词典以及专著论文,笔者在“国粹”字词典的释义上,作进一步总结。国粹,即有且仅属于某一国家,在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中的最精华纯美的部分。
二、历史缘溯
(一)清王朝时期
满清朝廷的日益腐败与荒淫,导致其更加追求声色的享受,而此时诞生于民间且又融合了各地戏曲之长的京剧正趋于完美与丰富。为此它适逢其会地成为清皇室乐此不疲的消遣与娱乐。
1.清皇室以其大量人力、物力为京剧的发展提供了丰足的物质基础。如:清宫内于康熙年间设有遴选艺人进宫演戏的机构——南府(道光七年,1827年改为“升平署”。慈禧年间,在升平署外成立一个新的戏曲组织——“普天同庆”科班。(《升平署档案》记载)
2.清皇室于表演水平上的严格要求,促使京剧艺术精益求精。如:光绪帝最擅长的是打鼓、尺寸、点子都非常讲究,而慈禧则以精通皮黄而著称。他们要求演员必须依照“串贯”(宫内戏目详细总讲)上所记录的表演时间、人物扮相、唱词念白、板式锣鼓、武打套数,以及眼神表情、动作指法、四声韵律、尖团字音等等,一丝不差地表演。(《升平署档案》记载)
3.清皇室对于京剧的迷恋于钟情,于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与推广作用。如:文化风尚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高统治层的喜好。清末年间帝王们对于京剧的爱好也同样如此,它使得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将京剧作为最主要的也是最时髦的娱乐方式
(二)近代
中国社会步入了近代化的进程,面临着一个求变与改革的重要局面。
1.思想的解放,促进了人们对京剧社会功能的认识。如:1916年张謇在给梅兰芳的一封信中写道:“致于改良社会,文字不及戏曲之捷,提倡美术工艺,不及戏曲之便。”为此,有识之士们一方面严厉抨击旧戏中是种种弊端(如男尊女卑、封建迷信等),一方面则对京剧的出路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2.艺人地位的提高,促进了京剧艺术的发展。京剧的社会功能的逐步被认识,致使京剧艺人们的社会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梨园人士纷纷组织起来,革除“私寓”,废弃堂会,不用外号改用真名。
3.先进的科学手段,为京剧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技术条件。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影技术由西方传入中国。当时所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即是京剧艺术片——“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以谭鑫培为主演拍摄了《定军山》中‘请缨’、‘舞刀’、‘交锋’等场面......这便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4.京剧艺术的海外推广。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戏曲作为一种舞台艺术对外传播与交流的自觉期和高潮期。在这一时期,除了海外华侨圈中演出的继续(如20年代初期京剧演员唐景云、唐韵笙父子和高庆奎、周信芳等人在海参崴的公演;东南沿海剧种在海外尤其是东南亚的演出,唐人街常年的粤剧演出等),梅兰芳、韩世昌等人,不仅将戏曲带出国门,而且带出了华侨圈外,在国际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
5.“国剧”。
抗战胜利后,南京政府承认京剧为“国剧”,由张古愚召集上海名流中热心京剧者成立该会并创办会刊,旨在“保存国粹,改进剧艺”,刊登京剧评论和 探讨京剧表演艺术的文章及有关中国戏剧史的论述,介绍 当时戏剧界名艺人的遗闻轶事。
(三)当代
20世纪中后期,京剧成为“文艺革命”的艺术载体。
样板戏——革命现代京剧。“京剧冲破了反革命修正主义的牢笼,在戏曲舞台上高高树起了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把被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所盘踞的舞台,变为工农兵大显身手的舞台;把宣传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阵地,变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一种艺术形式受到政治权力的如此器重,载道的功能被看重是不言而喻的。
笔者未找到当代专著论文中直接明确说明“京剧是国粹”的依据,但最早隐性提到“京剧是国粹”这个概念,相关的文章是:
(1)1988年,杨曾宪《论电影民族化及其创作任务》:“关起门来,国粹主义,‘样板戏’反复演、‘红楼梦’读十遍的方法是既满足不了人民时时更新的审美要求,又只能窒息民族艺术生命。”
(2)1989年,张宝彝《戏曲导演刍议》:“变化多段的中国戏曲脸谱,特别是我们京剧脸谱,艺术价值之高,令人想象不到......老朽不是“国粹主义”者,但国粹毕竟是国粹,不能当破烂一样一扔了了事。”
顯性提到“京剧是国粹”这个概念,相关的文章是:
1990年,许建中《论明清之际通俗文学社会价值取向的嬗变》:“如唐诗之繁盛、京剧之流行,官方的倡导是它们之所以成为‘国粹’的重要因素。”
二、总结
笔者以为,京剧之所以成为现目前我国“国粹”,除了它本身所包含的艺术价值外,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巨大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王如昆.京剧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演员.2008年第二期.
[2] 叶少兰.京剧·国粹.[N].人民政协报.2017-12-25.
指导教师:冯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