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在多年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也在不停的探索反思。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我认为课本是学生阅读的基础材料,应充分利用这个阅读之“本”, 充分利用阅读教学过程的读前、读时和读后活动三个阶段,使阅读教学交际化,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初中英语学习和考试中,阅读理解在试卷中所占比重较大,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学生的得分。因此阅读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是大部分学生以后接触英语的主要途径。很多同学因为单词储备量不够、没有掌握好阅读技巧,英语成绩总是徘徊不前;还有许多老师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教学方法简单、陈旧,没有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自然没有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是一句空话。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呢?以下我结合自己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阅读过程主要包含符号辨认和文字信息理解两阶段,即读者的思想、观点通过词、句传达给读者,而读者需要对一连串的单词和句子进行信息处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假如老师只是简单地播放课文录音,朗读课文并讲解语法知识而忽视组织学生参与阅读活动,都是违背阅读心理规律的。我认为我们的阅读教学设计一定要体现以学生“学”为中心,不要停留在培养阅读能力的表层面上,阅读环节必须立足课堂教学,依托课本教材,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阅读教学过程的读前、读时和读后活动三个阶段,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训练。
一、读前活动
富有创意的读前活动是阅读课的导入关键,教师要选择一些与课文话题相关的材料,运用适当的手段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产生阅读的愿望。教师可以在课前搜寻大量的和阅读文章相关的背景资料,然后就资料提问,或者这些资料的搜集也可以在课前布置给学生做。
二、读时活动
这一段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语篇。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在阅读中设疑质疑,在介绍课文时可适当地安插一些阅读会遇到的关键生词,为下一步的阅读扫除障碍。下面举几种常用的提问方法。
比如问题导读,限时阅读: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根据课文的主题,提出一二个与文章中心有关的问题,可为阅读指明方向,减少盲目性,即所谓的带着问题去读。有了任务,学生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无形中产生了一种责任感。限时阅读通常为2-3分钟,即要求学生可以忽略与问题无关的句、词,直奔主题,找到问题答案。这样的训练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通过导读问题,学生能对课文进行有效的预测,此时我们应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阅读技巧,如寻找中心词与主题句,猜测词义和推知文章含蓄意义的能力等等,引导学生阅读,提高阅读的效率。平时我们都习惯采用“老师问,学生答”,“老师讲,学生记”的方法,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我认为要改变这种模式。我常鼓励学生在我教学过程中随时可提出问题,就课文内容互问互答,开展提问竞赛等。对于学生有质量和准确的答复,都给与表扬,成就感的获得可以大大地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对于一些学生无法解决的疑难,老师可作进一步地讲解,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重要的词组、短语、句法在书上要有记号。这样处理的好处是,做到听说读写的全面提高的同时又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
三、读后活动
通过上述活动,学生对背景知识和阅读材料提供的信息有了完整的框架,接下来我们应该用交际化的手段巩固和提高学生掌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比如复述课文,老师可给出课文的key words,借助教学挂图、图表等,帮助学生整理出复述课文的主线索,让学生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出来。以达到书面巩固的目的;就课文主题,利用课堂中讨论过的相关话题的大量素材,设计一些适当的写作活动,使学生逐步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有助于阅读的深化。另外,我经常要求学生熟记背诵课文中出现的一些精彩句子、语段,让他们建立自己的“语料库”,为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我还会选择源于课文而又超出课文,且为学生所熟悉的话题,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讨论,这是对阅读更高层次的要求,也是将阅读技能转化成交际运用的过程。
还有在教学中对阅读要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初一开始就慢慢带着他们读一些简短易懂的小短文,随着他们词汇量的增加,英语水平的提高,再慢慢适度的将阅读材料加难加长;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老师可给学生推荐一些内容丰富、篇幅较短、难度适中、材料新颖、有时效、针对性强的课外阅读材料给学生。有趣的课外阅读材料不仅能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而且能有效地获得知识和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并培养学生阅读热情。
总之,我们在平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运用已有的课本阅读教学资源组织好阅读教学,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初中英语学习和考试中,阅读理解在试卷中所占比重较大,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学生的得分。因此阅读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是大部分学生以后接触英语的主要途径。很多同学因为单词储备量不够、没有掌握好阅读技巧,英语成绩总是徘徊不前;还有许多老师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教学方法简单、陈旧,没有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自然没有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是一句空话。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呢?以下我结合自己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阅读过程主要包含符号辨认和文字信息理解两阶段,即读者的思想、观点通过词、句传达给读者,而读者需要对一连串的单词和句子进行信息处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假如老师只是简单地播放课文录音,朗读课文并讲解语法知识而忽视组织学生参与阅读活动,都是违背阅读心理规律的。我认为我们的阅读教学设计一定要体现以学生“学”为中心,不要停留在培养阅读能力的表层面上,阅读环节必须立足课堂教学,依托课本教材,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阅读教学过程的读前、读时和读后活动三个阶段,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训练。
一、读前活动
富有创意的读前活动是阅读课的导入关键,教师要选择一些与课文话题相关的材料,运用适当的手段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产生阅读的愿望。教师可以在课前搜寻大量的和阅读文章相关的背景资料,然后就资料提问,或者这些资料的搜集也可以在课前布置给学生做。
二、读时活动
这一段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语篇。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在阅读中设疑质疑,在介绍课文时可适当地安插一些阅读会遇到的关键生词,为下一步的阅读扫除障碍。下面举几种常用的提问方法。
比如问题导读,限时阅读: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根据课文的主题,提出一二个与文章中心有关的问题,可为阅读指明方向,减少盲目性,即所谓的带着问题去读。有了任务,学生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无形中产生了一种责任感。限时阅读通常为2-3分钟,即要求学生可以忽略与问题无关的句、词,直奔主题,找到问题答案。这样的训练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通过导读问题,学生能对课文进行有效的预测,此时我们应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阅读技巧,如寻找中心词与主题句,猜测词义和推知文章含蓄意义的能力等等,引导学生阅读,提高阅读的效率。平时我们都习惯采用“老师问,学生答”,“老师讲,学生记”的方法,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我认为要改变这种模式。我常鼓励学生在我教学过程中随时可提出问题,就课文内容互问互答,开展提问竞赛等。对于学生有质量和准确的答复,都给与表扬,成就感的获得可以大大地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对于一些学生无法解决的疑难,老师可作进一步地讲解,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重要的词组、短语、句法在书上要有记号。这样处理的好处是,做到听说读写的全面提高的同时又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
三、读后活动
通过上述活动,学生对背景知识和阅读材料提供的信息有了完整的框架,接下来我们应该用交际化的手段巩固和提高学生掌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比如复述课文,老师可给出课文的key words,借助教学挂图、图表等,帮助学生整理出复述课文的主线索,让学生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出来。以达到书面巩固的目的;就课文主题,利用课堂中讨论过的相关话题的大量素材,设计一些适当的写作活动,使学生逐步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有助于阅读的深化。另外,我经常要求学生熟记背诵课文中出现的一些精彩句子、语段,让他们建立自己的“语料库”,为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我还会选择源于课文而又超出课文,且为学生所熟悉的话题,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讨论,这是对阅读更高层次的要求,也是将阅读技能转化成交际运用的过程。
还有在教学中对阅读要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初一开始就慢慢带着他们读一些简短易懂的小短文,随着他们词汇量的增加,英语水平的提高,再慢慢适度的将阅读材料加难加长;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老师可给学生推荐一些内容丰富、篇幅较短、难度适中、材料新颖、有时效、针对性强的课外阅读材料给学生。有趣的课外阅读材料不仅能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而且能有效地获得知识和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并培养学生阅读热情。
总之,我们在平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运用已有的课本阅读教学资源组织好阅读教学,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