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叙事与感知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i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在参观完某个展览后,通常会对展览有一个模糊的感受,作品内容、展览规模、观展时长、审美愉悦、场馆设施、工作人员状态甚至观展同伴等因素都会被考虑在内。总的来说,一次愉快的观展经历对于每一位参观者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如何能为参观者提供更为优良的观展体验,是摆在美术馆从业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在此文中将观展体验概括为叙事(展览场馆设计与展览作品陈列)、行走(展览动线路径)、感知(展览现场管理与维护)这三方面并展开研究,试图阐释一个优秀的展览呈现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要素。
  一、良好的展览场馆设计
  展览离不开对于展出场馆的利用与再设计,这其中包括对场馆现有条件的利用与现场的再改造,优秀的展览呈现设计必然是与展览场馆高度结合的。对于展览的策展人来说,最好的展出场馆莫过于可以随意分割的完整空间,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调配展览空间以达到隐没空间凸显展品的目的,但现实情况是多数展出场馆并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此对于现有展览场馆的再设计就成为展览设计的重要环节了。
  场馆设计的内容包括:
  空间设计:立足于现有场馆的空间,通过活动展板或现场搭建等方式进行再分割,目的是重新划分展览区域、拓宽展线及调整展览动线路线。
  色彩设计:通过改变场馆色彩,强化或弱化环境色(通常是墙面),可以有效划分主题性展览区域,也可以配合相关作品达到凸显其主体的作用。
  光源设计:包括对环境与作品光源设计。良好的光源设计可以有效提升展览作品的视觉效果,对作品合理的照射角度也可以緩解因作品炫光产生的视觉疲劳感。在特定的展厅环境与作品中使用一些特殊的光源效果(如切片灯、logo灯等),会使展品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文字设计:展览设计中的文字设计是展览重要的辅助部分。虽然文字并不是展品的组成部分,但文字的品质可以直接影响展览的效果,毕竟展品不会说话,观众了解展品的途径之一便是展览文本,展览中的文字信息最终会被观众吸收并形成理解展览的一部分,而文字设计可以有效辅助展览呈现,文字设计的重点在于以正确的方式和数量提供信息。优秀简洁的文字内容、布局合理的前言、字体大小适合的标签、有效的提示标语,在被观众阅读到的同时又不会过于影响展览作品的呈现。
  宣传物料设计:宣传物料包含海报、大型宣传喷绘、展览画册及网页或自媒体宣传设计等,在此笔者并不展开详述。展览总是有始有终,但留存在网络或纸质印刷品上的展览相关信息却因为媒介的不同而将长久流传下去。因此,优秀的宣传物料设计是展览设计也可以说是展览的灵魂所在。如日本的大部分美术馆在阅读休息区会有印制成A4纸大小的展览预告单供观众随意取阅,这是展览宣传并吸引有效观众的途径之一。
  展具设计:展具作为单体展出作品呈现的辅助条件,在展览设计中也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现实情况下,受制于运输包装及展览成本等条件,大部分在美术馆内的展出作品在进馆前不会配备相应的展具(如展台、悬挂装置、防盗装置等)。因此,在展览呈现的前期设计中,设计师需将展具设计考虑在内。原则上,展具设计需考虑到艺术家意愿、场馆匹配度、美观度、安全性、防盗性等几个方面的因素。
  二、优秀的展览陈列
  展览陈列是一个展览的总体框架,如果把展览呈现以建筑为喻,那作品陈列就是建筑的地基,没有好的地基,优秀的建筑就不能拔地而起,或者就算是建立起来也会在某一环节或时间点产生致命的结构性错误导致整体建筑的轰然倒地。同时,展览陈列也需要把握节奏感与观展心理。按照正常的视觉习惯,通常观众在进入展厅后会更多地被位于右侧展示区的作品所吸引,而因为“博物馆疲劳”的关系,在出口附近的展品往往会被忽视等。因此,如何把精心筹划准备的作品以何种方式陈列出来是决定一个展览成败的重要步骤,而优秀的展览陈列也是一个展览是否能达到期望目的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从美术馆的陈列方式这个角度分析,展览陈列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陈述型展览陈列,此种陈列方式多用于画廊及经营性美术场馆的个展及群展,陈列方式多以无明显脉络的并置为主类。由于展出作品主要以销售为目的,因此在展品陈列时不会刻意强调展览整体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者逻辑关系,主要以作品群组分类排列或时间、画册顺序等线性因素进行安置。
  一类是叙事性展览陈列,多用于专业美术场馆的重要个展及主题性群展。此类展览陈列的目的不止于让观众只是感性理解展出作品,更希望通过一次完整的展览观看使观众对于整个展览的叙事型结构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展览呈现类似于纪录片形式,观众通过空间及时间的叙事结构逐步了解展出作品与展览主题,并通过观看作品与艺术家产生进一步的交流与思辨。因此,主题性展览陈列更多应考虑的是展览整体的叙事结构是否合理,以及如何在张弛有度的陈列中突出展览需表述的重要观点。
  第三类是主题性展览陈列。主题性展览通常会分为数个展览单元,不同展览单元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逻辑性的相互联系,作为当下艺术群展的主要形式,其呈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并且形式也不停的创新与变化中,在此笔者不作过多赘述。这一类的展览陈列方式作为未来美术馆绝大部分展览的主要形式,仍然需要美术馆工作人员与艺术家合作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三、合理的展览动线路径
  动线,是建筑与室内设计的用语之一。意指人在室内室外移动的点,连合起来就成为动线。优良的动线设计在博物馆等展示空间中特别重要,如何让进到空间的人,在移动时感到舒服,没有障碍物,不易迷路,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如何让观众完整而有效地参观完一个大型的艺术展览,这是在展览动线路径设计上需要考虑的问题。
  动线大致分为棋盘格状、放射状、树状及单一回环曲线四种模式。就美术馆而言,单一回环曲线是较为常用的动线路径模式,类似于“宜家模式”的动线设计,在尽量不需要导引牌情况下使参观者走完整个项目所有角落:主动线回环曲折,串起所有节点和功能区的主线,同时设置一些主动线之间的捷径作为辅助动线,便于参观者临时离开和按照自己需要顺序安排观展路线。美术馆动线设计的目的,是使得参观者比较容易把握理解展览项目布局的逻辑性,建立可以快速离去的安全感从而可以放心流连。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导参观者人流不重复地自然(半被动)流动到项目每一个展区,以提高每一展区的参观率和项目的均衡性,各部分共享人流增强系统性效果;同时尽量避免回头路带来的效率降低以及心理与感官的疲劳。   同时,动线路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参观者的心理习惯性,例如,在其他因素等同的情况下,右转是一个明显的趋势。这或许与大多数人是右撇子及本国家的右向交通规则相关。根据梅尔顿氏在宾夕法尼亚艺术博物馆所做的观察表明,82%以上的参观者进入展厅时会向右转,置于入口左侧的展品比放在右边的较少受到注意,如果出口沿右墙设置,大多数观众不愿走过整个展厅,而只是在走向出口时对其他的作品仓促地瞥上一眼。
  因此,在展览动线设计时需要考虑展品陈列的因素,合理安排展览中的主次作品,避免因陈列位置不当导致参观者与重要作品“擦肩而過”。
  四、细致的展览现场管理与维护
  通常情况下,开幕式是一个展览的高潮与精华的呈现,但一个优秀的展览背后必然需要一个良好的团队参与管理与维护,关于展览的管理与维护,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展览设备与装置的维护管理。展览设备是展出作品的载体或组成部分,在维护上需尽量做到高抗干扰性、高安全性与低操作难度相结合,以便于操作人员快速操作设备及对突发事件做出响应。
  展厅安保人员配置安排。合理配置展厅安保人员是展览日常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在视野开阔的展厅中只需要配备一名安保人员巡视即可确保展厅的正常运行。如遇到有较多隔墙的展厅时,就需要在同一空间配备多名安保人员了。原则上是要确保安保人员的巡视视域覆盖整个展厅的作品。与此同时,在重要作品或可操作互动作品旁需加派工作人员或志愿者指导与维护。
  展览现场导览。现下大部分当代艺术展的展出作品都比较晦涩难懂,在这种情况下,展览的现场导览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就显得比较重要了,导览最好的方式当然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沟通,由美术馆统一组织志愿者进行导览培训,并在展出期间分时段进行人工导览。当然,在参观人数较多的展览中自助的导览机也不失为一种合理而又便捷的方式,参观者可以在缴纳部分押金与使用费的情况下租用一部随身携带的“导览员”。
  综上所述,优秀的展览呈现需要经过细致的前期筹划设计,有条不紊的现场实施与分工合作以及细致的后期维护等几个环节才能将精心策划的展览内容最大限度地呈现给参观者。基于此,“人性化”一直是美术馆展览设计与管理的最高宗旨。如何在充分考虑到参观者观展舒适度的前期下进行合理的安排,使得展览呈现内容与参观者产生有效的共鸣与互动,是留给所有美术馆从业人士共同的课题与研究方向。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以现象学为哲学基础,建筑现象学及场所精神为探索背景,叙述了场所及场所精神的概念,并从建筑场所现象学出发对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部分建筑作品进行赏析,探讨了场所精神在安藤忠雄建筑作品中的体现以及建筑与场所精神之间的联系和所产生的现实效益。  关键词:场所现象学;场所;空间;场所精神;安藤忠雄  一、背景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标准化和模式化的元素和符号在城市中迅速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利用周末节假日的时间来到乡村来体验乡村的自然生活等。在扬中朝阳湖生态园的基础上加入农业观光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从园区定位、园区总体布局、景观规划、设施规划等方面对乡村生态观光景观进行了深入探究,并总结扬中朝阳湖生态观光景观的不足等,从而更好地构建生态文明下的乡村生态景观。  关键词:乡村生态;观光休闲;趣味农业;景观设计  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
期刊
摘 要:照明是人们视觉感知不可或缺的条件,人性化绿色照明对人们的生理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在运用绿色照明满足空间基本照明的同时,怎样为人们提供一个更舒适、有趣、多样性的照明环境尤为重要,这也是低碳经济社会环境下空间绿色化、节能化的召唤。从绿色照明概念出发,结合现商业空间绿色照明设计必要性及新需求,探讨通过合理利用科学技艺手段,如何为人们创造绿色、环保的商业空间照明环境,给设计师在进行商业空间绿色照明设
期刊
摘 要:城市景观的民族性回归,旨在传承、弘扬城市内特有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人们在生活中耳濡目染,更加直接地接触、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从而获得更为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心。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地域性、民族性文化的代表。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相继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虽然国内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上形式各异,但是更多的表现在研究、展览层面,但是如果与城市景观相结合,就会让这
期刊
摘 要:公共艺术的核心问题是作品的“公共性”问题,而“公共性”问题其实是公共权力问题。公众参与公共艺术创作是“公共性”的一种重要体现。通过不成熟的创作实践以求抛砖引玉,对公共艺术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做一个简短论述。  关键词:公共艺术;公众参与  一、关于公共艺术  从广义上讲,公共艺术就是设置在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从这方面讲我们对公共艺术的认识显得过于表面化,而没有认识到它的内在价值。公共空间只是
期刊
摘 要:针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向有秩序性、规律性、变化性转变,运用结构主义的理念来设计雨湖公园,从雨湖公园规划的整体性结构、可转换空间、内部的可生长和自身调整性来论述。通过对城市公园景观空间结构的研究,可以给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带来不同的设计理念,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结构主义;景观结构;整体性;可调整性  随着城市的变化和发展,人们更趋向于享受自然带给我们心理上的愉悦。随之,每个城市都修建
期刊
作者單位: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期刊
摘 要:当前中国地铁正处在快速发展期,作为公共文化艺术的新载体——地铁空间,对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对于彰显地域特色、引导市民行为和推动城市文明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以西安地铁为例,在分析其空间艺术装饰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地铁公共文化艺术设计的建议。  关键词:公共艺术;地铁文化;城市文化  一、地铁空间——彰显城市文化底蕴的新维度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历史底蕴的优秀传统文化,它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精
期刊
摘 要:“禾木人家”民宿位于素有“花果之乡”的龙泉驿区山泉镇的山腰上。该民宿区域占地不大,由于前期无系统的规划布局,植物道路散乱分布,浪费了大面积可以利用的空间。庭院中可用可看的仅仅剩下毫无特色的几栋普通农舍。因此花费了不少心思来重新改造布置,努力使庭院空间中的每个构成要素都发挥其最大功能和特色,庭院让室内空间得到延续的同时也在视觉艺术与感官体验中充分感受其特色和使用价值。根据该项目的方案设计过程
期刊
摘 要:现代景观意境创造是将艺术与科学融合到一起的专业学科,可以说它汲取了精神氛围与物质景观的精华。在现代景观意境创造当中,人们逐渐对个性化展开了关注,始终秉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历史、艺术与文化等多个因素融入其中,并在设计过程当中表现出来,提倡与本土文化的巧妙结合,把文化精神和个性特点表露无疑,对现代化的空间设计是有极大帮助的,充分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文章主要以现代景观意境展开视角,将创造思想带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