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构主义理论来源于西方,归属于教育学范畴,主要就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设计等问题进行探讨。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性、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它改变了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关系,呈现出一种更为积极而活跃的情势,整个系统更加开放、灵活,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设计的弊病。乍看起来,建构主义与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我们抛开它的理论范畴,单从其理论内核和主旨出发,便会发现它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重建,对于更新工作观念,改善工作方法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启迪作用。本文力求从另一个角度审视我们的学生工作,开拓思路,为学生管理工作顺应新时代要求进行一点初步的探索。
一、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识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在皮亚杰的理论基础上,科尔伯格、斯腾伯格、卡兹、维果斯基等人又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为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
二、建构主义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转换
1.转移工作重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在我们以往的工作中体现得不明朗,甚至根本避而不谈。所有工作唯上级指挥棒是瞻,对上级负责,而上级又对上级的上级负责,层层负责,森严有序。好比一个合唱团,一个总指挥指挥大指挥,大指挥指挥小指挥,小指挥指挥演唱者,每一名指挥都听从上一级的安排,而合唱团的声音特点,爱唱什么歌,能唱好什么歌,则不予考虑。学生恰好是合唱团员,是金字塔的底座,是管理过程中的被动者,“拨一拨,动一动,不拨不动”。这种“上面指哪儿打哪儿”,听话而被动的工作思路,就造成了学生管理工作量大,事无巨细,管理工作者疲惫不堪,而工作却缺乏实效,缺少活力的局面。这不得不说是传统管理模式的一大弊病。
如果我们适当转换管理者与学生间的关系,把学生放在首位,一切工作围绕学生展开,辅导员只处于帮助者、引导者的从属地位,那么,不但可以减轻辅导员的工作负担,而且还会收到良好效果,这是因为:首先,针对学生需要开展工作,能够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工作能够见实效;其次,为学生解决困难,工作会最大程度得到学生的支持和配合,双方互动,易于开展;最后,有利于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学生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学生的学校荣誉感。
比如说,每学期开学初,采取问卷或座谈会、个别谈话形式了解学生的要求,让学生们参与到学生工作的计划制定中来。对学生们的意见去粗取精,认真采纳。在各项工作中首先考虑到学生的需要,以学生为圆心,以他们的合理要求、建议为半径画圆,圈定我们一个学期的工作范围。在工作中,摒弃居高临下的说教者形象,树立起为学生服务的精神,做学生的后盾。改变上级主管部门对学生管理工作“一锤定音”的评价方式,在评价体系中加大学生评价的比例,让学生们的意见发挥作用。
2.转变工作观念,加强主体意识,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
在我们以往的工作中,管理者即辅导员唱主角,往往是一个人管理上百名学生,而且是大到思想道德小到早操卫生,无处不管,事事过问。“襁褓式”管理造成了工作繁杂琐碎,只重细节,忽视宏观,有限精力耗费在了日常管理的细枝末节中,无暇去思考学生们的思想问题,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搞理论研究。而学生们,也被这种管理方式培养成了“婴孩”,很多问题不去自己思考,或只听老师的,或与老师讲的反其道行之,而且尤为严重。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的原则,管理者应该从台前走到幕后,把舞台让给学生来表演。也就是,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们自觉地、由衷地来按照规定去做。比如说,在实施“校园文明工程”时,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开始时由管理者进行倡导,并用典型的为大家所公认的几个“不文明行为”来启发学生;然后开展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辨别、思考。讨论的过程中管理者要适时提示,避免论题偏离。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思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管理者引导监督,学生们自己能够认识到哪些是不文明行为,哪些是文明行为,能够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诚然,我们并不认为,只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令所有问题迎刃而解。在我们的现实工作中,毕竟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因素干扰着我们的工作。那么,之所以要强调学生的自律,其感情基点是充分信任学生,相信他们都是好样的。我们认为,作为一名学生工作者,不管自己有着什么样的人性观念,在对待学生的时候,必须是一个“性善论”者,要相信“性相近,习相远”,学生们之所以有一些思想上的差距,并不是他们的本性有好坏,而只是后天的教化不同。不能把学生看成是“危险分子”,成天去防、去管、去惩治他们。而是要通过潜移默化的工作去调动他们身上闪光的东西,并将之进一步扩大。
3.转变工作方式,变直面为侧面,多在“情境”上下功夫
环境决定人的性格,从不同生活环境中出来的人有着很大的差别。学生工作者肩负着完善学生人格的重大使命,这项工作漫长而艰巨,绝不是简单地说教所能完成的。建构主义认为,要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学习,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鉴于此,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应该多在“情境”、“氛围”上做文章,变反复说教为“不言之教”,通过改善学生的生活环境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这样的例子很多:当身处在干净整洁而静穆的展览馆欣赏书画、艺术品的时候,人们会不自觉地轻手蹑脚,放低语声,举止有礼;而在喧闹的农贸市场,购买各种食品,与商贩讨价还价时,人们则会变得急躁,高声争辩,面红耳赤,举止随便。
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积极占据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图书馆等学生学习、生活场所,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比如说,我们要让学生们抓紧时间,刻苦学习,就可以在教学楼悬挂标语、张贴科学家画像;在宿舍楼布置板报,悬挂鼓励学生们努力学习的书画作品;在图书馆挂一些督促学习的公益广告等,让学生在随时随地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而当一部分人开始行动起来的时候,就会带动身边的其他人,这样逐渐扩展开来,就形成了一个氛围,就会对个别不努力的学生造成一种环境压力,使他们开始不舒服,这时辅导员、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就会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侧面的“情境教育”也包括了开展各种活动,组织学生看好的电影、好的书籍,倡导有益的文体活动,活跃校园文化。这里顺便提一个问题,校园文化应该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能够真正给予足够的重视。有益的活动应该多搞,让学生们的课余时间被健康向上的活动占领,这样不但不会耽误学习,反而会对其有所促进。相反一味讲学习,校园文化一片贫瘠,精力充沛的年轻学生就会自己去寻找娱乐方式,看录像、打游戏、玩扑克牌等。适当的校园文化活动既调节紧张的情绪,又能让学生在其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这里面,学生的群团组织、学生会、团委应该唱主角。
4.重建工作目标,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结合
学生工作要有近期目标,但更要有长远规划,眼光放远,也就是说,教育过程的最终目标是在学生素质的建构上。学生工作应该有一个总体思路,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大学一年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什么教育?大二的时候,大三的时候等等,然后,我们的学生工作按照这个思路去开展,完成每一个近期目标,都是向远期目标迈进了一步。工作要有思路,有规划,探索不能没有,但是探索一定要与规划相吻合。工作如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失去了主动性、连续性,显得手忙脚步乱,毫无章法。远期目标要建立在完善学生素质上,而非完成各种指标,通过各种检查,“本立而道生”,只要“根本”牢固了,那么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源头活水就是素质教育。
一、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识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在皮亚杰的理论基础上,科尔伯格、斯腾伯格、卡兹、维果斯基等人又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为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
二、建构主义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转换
1.转移工作重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在我们以往的工作中体现得不明朗,甚至根本避而不谈。所有工作唯上级指挥棒是瞻,对上级负责,而上级又对上级的上级负责,层层负责,森严有序。好比一个合唱团,一个总指挥指挥大指挥,大指挥指挥小指挥,小指挥指挥演唱者,每一名指挥都听从上一级的安排,而合唱团的声音特点,爱唱什么歌,能唱好什么歌,则不予考虑。学生恰好是合唱团员,是金字塔的底座,是管理过程中的被动者,“拨一拨,动一动,不拨不动”。这种“上面指哪儿打哪儿”,听话而被动的工作思路,就造成了学生管理工作量大,事无巨细,管理工作者疲惫不堪,而工作却缺乏实效,缺少活力的局面。这不得不说是传统管理模式的一大弊病。
如果我们适当转换管理者与学生间的关系,把学生放在首位,一切工作围绕学生展开,辅导员只处于帮助者、引导者的从属地位,那么,不但可以减轻辅导员的工作负担,而且还会收到良好效果,这是因为:首先,针对学生需要开展工作,能够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工作能够见实效;其次,为学生解决困难,工作会最大程度得到学生的支持和配合,双方互动,易于开展;最后,有利于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学生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学生的学校荣誉感。
比如说,每学期开学初,采取问卷或座谈会、个别谈话形式了解学生的要求,让学生们参与到学生工作的计划制定中来。对学生们的意见去粗取精,认真采纳。在各项工作中首先考虑到学生的需要,以学生为圆心,以他们的合理要求、建议为半径画圆,圈定我们一个学期的工作范围。在工作中,摒弃居高临下的说教者形象,树立起为学生服务的精神,做学生的后盾。改变上级主管部门对学生管理工作“一锤定音”的评价方式,在评价体系中加大学生评价的比例,让学生们的意见发挥作用。
2.转变工作观念,加强主体意识,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
在我们以往的工作中,管理者即辅导员唱主角,往往是一个人管理上百名学生,而且是大到思想道德小到早操卫生,无处不管,事事过问。“襁褓式”管理造成了工作繁杂琐碎,只重细节,忽视宏观,有限精力耗费在了日常管理的细枝末节中,无暇去思考学生们的思想问题,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搞理论研究。而学生们,也被这种管理方式培养成了“婴孩”,很多问题不去自己思考,或只听老师的,或与老师讲的反其道行之,而且尤为严重。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的原则,管理者应该从台前走到幕后,把舞台让给学生来表演。也就是,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们自觉地、由衷地来按照规定去做。比如说,在实施“校园文明工程”时,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开始时由管理者进行倡导,并用典型的为大家所公认的几个“不文明行为”来启发学生;然后开展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辨别、思考。讨论的过程中管理者要适时提示,避免论题偏离。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思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管理者引导监督,学生们自己能够认识到哪些是不文明行为,哪些是文明行为,能够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诚然,我们并不认为,只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令所有问题迎刃而解。在我们的现实工作中,毕竟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因素干扰着我们的工作。那么,之所以要强调学生的自律,其感情基点是充分信任学生,相信他们都是好样的。我们认为,作为一名学生工作者,不管自己有着什么样的人性观念,在对待学生的时候,必须是一个“性善论”者,要相信“性相近,习相远”,学生们之所以有一些思想上的差距,并不是他们的本性有好坏,而只是后天的教化不同。不能把学生看成是“危险分子”,成天去防、去管、去惩治他们。而是要通过潜移默化的工作去调动他们身上闪光的东西,并将之进一步扩大。
3.转变工作方式,变直面为侧面,多在“情境”上下功夫
环境决定人的性格,从不同生活环境中出来的人有着很大的差别。学生工作者肩负着完善学生人格的重大使命,这项工作漫长而艰巨,绝不是简单地说教所能完成的。建构主义认为,要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学习,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鉴于此,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应该多在“情境”、“氛围”上做文章,变反复说教为“不言之教”,通过改善学生的生活环境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这样的例子很多:当身处在干净整洁而静穆的展览馆欣赏书画、艺术品的时候,人们会不自觉地轻手蹑脚,放低语声,举止有礼;而在喧闹的农贸市场,购买各种食品,与商贩讨价还价时,人们则会变得急躁,高声争辩,面红耳赤,举止随便。
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积极占据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图书馆等学生学习、生活场所,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比如说,我们要让学生们抓紧时间,刻苦学习,就可以在教学楼悬挂标语、张贴科学家画像;在宿舍楼布置板报,悬挂鼓励学生们努力学习的书画作品;在图书馆挂一些督促学习的公益广告等,让学生在随时随地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而当一部分人开始行动起来的时候,就会带动身边的其他人,这样逐渐扩展开来,就形成了一个氛围,就会对个别不努力的学生造成一种环境压力,使他们开始不舒服,这时辅导员、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就会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侧面的“情境教育”也包括了开展各种活动,组织学生看好的电影、好的书籍,倡导有益的文体活动,活跃校园文化。这里顺便提一个问题,校园文化应该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能够真正给予足够的重视。有益的活动应该多搞,让学生们的课余时间被健康向上的活动占领,这样不但不会耽误学习,反而会对其有所促进。相反一味讲学习,校园文化一片贫瘠,精力充沛的年轻学生就会自己去寻找娱乐方式,看录像、打游戏、玩扑克牌等。适当的校园文化活动既调节紧张的情绪,又能让学生在其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这里面,学生的群团组织、学生会、团委应该唱主角。
4.重建工作目标,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结合
学生工作要有近期目标,但更要有长远规划,眼光放远,也就是说,教育过程的最终目标是在学生素质的建构上。学生工作应该有一个总体思路,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大学一年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什么教育?大二的时候,大三的时候等等,然后,我们的学生工作按照这个思路去开展,完成每一个近期目标,都是向远期目标迈进了一步。工作要有思路,有规划,探索不能没有,但是探索一定要与规划相吻合。工作如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失去了主动性、连续性,显得手忙脚步乱,毫无章法。远期目标要建立在完善学生素质上,而非完成各种指标,通过各种检查,“本立而道生”,只要“根本”牢固了,那么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源头活水就是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