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层央行有必要建设区域金融数据综合分析利用平台吗?基层央行有能力建设区域金融数据综合分析利用平台吗?上述两个问题,地处云南边陲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人民银行文山中心支行作出了明确的回答。该行与人行昆明中支科技处历经一年的探索努力,于今年7月1日成功建成文山州金融数据综合分析利用平台,并顺利通过项目验收。平台运行了3个月,收到了系列实效,闯出了一条金融数据资源区域化集中耦合、管理和利用的新思路,引起了云南金融界的瞩目;其创立的“云南方案”“云南标准”“云南经验”,将在云南金融系统内推广。
建平台要有紧迫感
“大数据利用迫在眉睫,要以实现“数字央行”为目标,加快构建以大数据为职称的央行决策平台。”中国人民银行领导的上述话语,时刻警醒着人行昆明中支和人行文山中支行领导班子成员。2016年8月,人行昆明中支向全辖印发了《关于开展云南省人民银行系统金融数据综合分析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云上央行”项目,全面推开云南省金融大数据应用创新试点。人行文山中支领导坐不住啦:文山州中越国境线我方一侧。著名的老山、者阴山就在其境内,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和社会发展曾一度落后。近年來,文山利用沿边区位优势,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各项事业迅速赶超上来,给金融事业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也带来不少新问题,亟待解决新问题的新办法、新手段、新平台诞生。建设金融大数据综合分析利用平台就是一个解决新问题的良方,而争取到列为先行先试地区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良机。经过争取并经人行昆明中支批准,文山州成为云南全省唯一试点地区,区域金融数据综合分析利用平台由人行文山中支与昆明中支科技处共同建设。
强烈的紧迫感,促使人行文山中支领导不敢懈怠。平台建设前期,人行文山中支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该项工作,对平台建设的意义、可行性、初步构造等关键要素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成立了以行长为组长、分管副行长为副组长、专业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局,抽调全行精英骨干组成核心团队,把平台建设作为全行全年的重点,亮点工作持续全力攻坚。并始终坚持全行上下“一盘棋”的思想,践行“一个平台服务全辖”的建设理念。先后召开机构和专业会议、研讨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的专题会,统一全行干部职工思想,形成“人人”为平台建设建言献策的热烈氛围,从项目申报、集中采购、推进建设、应用测试等各个环节,充分调动科室负责人及业务骨干积极投入,实现“全辖建设平台,平台服务行业”的目标。
强烈的紧迫感,促使合作双方确立了高效的目标。平台建设要突出央行监管特点和区域发展需求,有别于商业化大数据模式,力争在建设中实现系列突破;率先将贷款从抽样监测向区域全面监测突破,形成了一套大数据统计指标体系和云计算产品体系;率先做成央行系统内第一个大数据平台成品;率先建立区域贷款大数据清洗技术标准,形成“云南标准”,填补“空白”;创新形成多个金融数字化动态监测模式和指标体系,拓展履职空间和监管半径;系统性建立大数据生产管理、权限管理、使用管理等管控制度体系,在平台运转管理上形成“云南经验”、拿出了“云南方案”。实现上述目标,唯一的出路就是敢于创新、勇于创新。
强烈的紧迫感,促使合作双方群策群力,拧成一股奋斗绳,建设方案确立之后,人行文山中支主要负责人多次带队前往昆明中支汇报工作情况。昆明中支科技处先后4次通过电视电话会议从平台建设的目标、框架、作用、功能、应用场景以及后期推广维护等具体细节给予了全方面的指导。文山中支除下发关于推进此项工作的通知外,还先后两次组织全州金融机构召开工作会,充分宣传平台建设的意义、目标、背景及整体方案,统筹金融系统“孤立的金融资源”;与金融机构签订平台建设数据共享协议和保密协议,将工作推进在制度框架下加以固化,保障项目稳定推进;通过上下联动,内外借力,构建形成了“上级规划,部门指导,基层实践,机构参与,团队突破”的平台建设工作格局。
2017年7月1日,文山州金融数据综合分析利用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实现了对区域金融信息资源的高效整合利用,为促进基层央行强化履职提供了创新平台。
全面发力见成效
平台找准区域金融资源整合共享的突破口和发力点,从金融机构和业务系统源头批量抓取数据和指标,由人民银行主导,结合监管需要和服务需求,统一制定数据加工标准,点面共同支撑,形成全量、实时的金融数据采集、清洗、整合、运算和输出加工流水线,依靠千万级数据产品作支撑,通过“贷款全量 生态全量 金融信息”的供给结构,从六方面发力,积极实践总行“服务综合决策支持精准施策”的平台建设导向。
一是服务地方党委政府决策。平台从地区经济金融发展最为关注的方面,提供了19个市场主体、21个产业、2个城乡分类、3个押品类别、5个普惠特征等总计65个方面的贷款大数据信息,贯穿以时空分布、行业聚集、对象覆盖、风险累积和融资成本等5个维度,全量、多样地勾勒出325项信息点,为有效把握经济金融运行走势,提供了“全量 共享 实时”有力支撑。解决了传统模式下地市一级数据指标缺失面大的瓶颈问题,弥补了过去难以通过定量准确地定性不同主体和各行各业资金获得面个融资成本高低得短板,提升了发现区域金融配置薄弱点、过剩点和风险点的敏锐度和洞察力,为地方党委政府快速作出正确的贷款鼓励和限制、引导利率上浮和实施财政贴息、介入和退出贷款风险基金运作等判断,制定出台科学的区域金融政策和指导意见,提供了务实管用的数据量化支持和决策参考。
二是服务基层货币政策传导。平台从解决问题入手,立体式构建“数据池”和“指标池”,从信贷大数据和非信贷指标两方面集中整合信息,让过去割裂于不同部门、不同机构和不同系统的数字资源,通过网络手段统筹整合到平台中,聚成合力,扩大功效,突破了过去评估维度来源单一、角度不够开阔的短板瓶颈。引入了信贷风险状态、资金流量变化、资金使用成本和时间空间分布等核心要素,完成对贷款结构、利率、风险、投向等基本信息的全覆盖,实现大额贷款、多头贷款、贷款用途、贷款主体、贷款产品和个性化定制信息精准到点的统计与查询,推动数据来源由过去的抽样统计向全面统计升级转型,在现有基础上将信息参考面扩容了35%,补上了90%的信息量缺口,同时实现数据信息调度“照单点菜”和灵活自由组合,为基层各部门更接地气、更有效率和更具针对性的实施窗口指导、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扶贫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服务地区金融数字监管。以往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实施非现场监测,尽管发现一些异常波动,但因没有统一的参照线作为标尺和原始信息来源作支撑,难以果断、及时地作出判断并下发整改意见。区域金融数据分析利用平台依靠每期收录的超过20万条的原始条目、超过800万个原始数据和超过60个维度的大数据统计监测结果作支持,将区域内央行分支机构引向金融数字化监管时代,背靠网络联通的优势,让平台成为了实施金融非现场监督管理的“千里眼”。 首先,带动了人民银行再贷款管理模式的创新,通过“人民银行再贷款”项目调阅金融机构台帐,通过比对大数据统计结果和金融机构提交台帐,即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虚造编列情况,同时还扩大了过去的信息半径,对再贷款后期落地实现动态跟踪,掌握利率定价结构、对象分布和风险演变情况。其次,带来了金融稳定监测的指标创新,在“不良率”基础上,创新增加“贷款不良面”指标作补充,建立“大数据风险监测双指标体系”。第三,带来了调查统计非现场监管的创新,调查统计部门将大数据统计结果与央行统计结果相比对,配合以精准到点的“个案”查询,有效识别统计数据错报漏报、人工干预瞒报虚报等问题线索。
四是服务所辖机构良性发展。平台动态发布57个利率定价水平线,把区域贷款利率定价向市场化方向深入引导,推动市场利率定价机制。提供多头贷款综合统计和明细查询,让金融债权人委员会在指导、协调和共同处置贷款过桥、申请动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时更为有序、稳妥。对大数据显示高风险加速积累的行业,在金融稳定联系框架机制内,及时发出预警避免盲目跟进。
五是服务区域金融生态建設。以“指标池”作为理念构建数据仓储和调阅结构,同时实现“指标”按需搭配,以数据强制推送机制为保障,打破部门和机构的障碍,编织了货币信贷、金融服务、金融环境和金融稳定等四个“收纳袋”,将分散的数据集中到平台共享。通过机构柱状图、地区热力图、时序折线图和数据面板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描绘出区域金融发展较为完整的生态面貌,解决了金融资源跨界重组难、资源仓储难、组合共享难等老大难问题,动态满足不同阶段、不同层面的信息需求,以相对较高的效率、相对宽阔的供应面支持各种决策、分析、调查研究的开展。
六是服务业务规范运作。着眼于各个条件的业务管理和信息获取需求,平台从“六个方面”开辟了空间:在“公告通知”中,让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各种考核、处理、通报和整改结果快速到达;通过“政策参阅”,收纳各级各部门金融政策,为服务政策传导落地提供实时调阅支撑;开辟“分析参考”,广集金融调查、分析和研究成果,为解放思想和开拓思路提供智囊支撑;设立“统计披露”,发布人民银行法定统计数据和三大制度性调查结果,为部门和机构获取统计信息创造便利;建立“规章规范”,收纳金融业务规范文件、操作流程标准、考核检查依据,做到岗位“人走但资料走不了”,解决资源积累因人断档问题;通过“报备事项”留底跨机构风险应急处置、金融稳定履职涉及的重要资料,提升工作协同性。
建平台要有紧迫感
“大数据利用迫在眉睫,要以实现“数字央行”为目标,加快构建以大数据为职称的央行决策平台。”中国人民银行领导的上述话语,时刻警醒着人行昆明中支和人行文山中支行领导班子成员。2016年8月,人行昆明中支向全辖印发了《关于开展云南省人民银行系统金融数据综合分析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云上央行”项目,全面推开云南省金融大数据应用创新试点。人行文山中支领导坐不住啦:文山州中越国境线我方一侧。著名的老山、者阴山就在其境内,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和社会发展曾一度落后。近年來,文山利用沿边区位优势,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各项事业迅速赶超上来,给金融事业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也带来不少新问题,亟待解决新问题的新办法、新手段、新平台诞生。建设金融大数据综合分析利用平台就是一个解决新问题的良方,而争取到列为先行先试地区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良机。经过争取并经人行昆明中支批准,文山州成为云南全省唯一试点地区,区域金融数据综合分析利用平台由人行文山中支与昆明中支科技处共同建设。
强烈的紧迫感,促使人行文山中支领导不敢懈怠。平台建设前期,人行文山中支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该项工作,对平台建设的意义、可行性、初步构造等关键要素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成立了以行长为组长、分管副行长为副组长、专业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局,抽调全行精英骨干组成核心团队,把平台建设作为全行全年的重点,亮点工作持续全力攻坚。并始终坚持全行上下“一盘棋”的思想,践行“一个平台服务全辖”的建设理念。先后召开机构和专业会议、研讨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的专题会,统一全行干部职工思想,形成“人人”为平台建设建言献策的热烈氛围,从项目申报、集中采购、推进建设、应用测试等各个环节,充分调动科室负责人及业务骨干积极投入,实现“全辖建设平台,平台服务行业”的目标。
强烈的紧迫感,促使合作双方确立了高效的目标。平台建设要突出央行监管特点和区域发展需求,有别于商业化大数据模式,力争在建设中实现系列突破;率先将贷款从抽样监测向区域全面监测突破,形成了一套大数据统计指标体系和云计算产品体系;率先做成央行系统内第一个大数据平台成品;率先建立区域贷款大数据清洗技术标准,形成“云南标准”,填补“空白”;创新形成多个金融数字化动态监测模式和指标体系,拓展履职空间和监管半径;系统性建立大数据生产管理、权限管理、使用管理等管控制度体系,在平台运转管理上形成“云南经验”、拿出了“云南方案”。实现上述目标,唯一的出路就是敢于创新、勇于创新。
强烈的紧迫感,促使合作双方群策群力,拧成一股奋斗绳,建设方案确立之后,人行文山中支主要负责人多次带队前往昆明中支汇报工作情况。昆明中支科技处先后4次通过电视电话会议从平台建设的目标、框架、作用、功能、应用场景以及后期推广维护等具体细节给予了全方面的指导。文山中支除下发关于推进此项工作的通知外,还先后两次组织全州金融机构召开工作会,充分宣传平台建设的意义、目标、背景及整体方案,统筹金融系统“孤立的金融资源”;与金融机构签订平台建设数据共享协议和保密协议,将工作推进在制度框架下加以固化,保障项目稳定推进;通过上下联动,内外借力,构建形成了“上级规划,部门指导,基层实践,机构参与,团队突破”的平台建设工作格局。
2017年7月1日,文山州金融数据综合分析利用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实现了对区域金融信息资源的高效整合利用,为促进基层央行强化履职提供了创新平台。
全面发力见成效
平台找准区域金融资源整合共享的突破口和发力点,从金融机构和业务系统源头批量抓取数据和指标,由人民银行主导,结合监管需要和服务需求,统一制定数据加工标准,点面共同支撑,形成全量、实时的金融数据采集、清洗、整合、运算和输出加工流水线,依靠千万级数据产品作支撑,通过“贷款全量 生态全量 金融信息”的供给结构,从六方面发力,积极实践总行“服务综合决策支持精准施策”的平台建设导向。
一是服务地方党委政府决策。平台从地区经济金融发展最为关注的方面,提供了19个市场主体、21个产业、2个城乡分类、3个押品类别、5个普惠特征等总计65个方面的贷款大数据信息,贯穿以时空分布、行业聚集、对象覆盖、风险累积和融资成本等5个维度,全量、多样地勾勒出325项信息点,为有效把握经济金融运行走势,提供了“全量 共享 实时”有力支撑。解决了传统模式下地市一级数据指标缺失面大的瓶颈问题,弥补了过去难以通过定量准确地定性不同主体和各行各业资金获得面个融资成本高低得短板,提升了发现区域金融配置薄弱点、过剩点和风险点的敏锐度和洞察力,为地方党委政府快速作出正确的贷款鼓励和限制、引导利率上浮和实施财政贴息、介入和退出贷款风险基金运作等判断,制定出台科学的区域金融政策和指导意见,提供了务实管用的数据量化支持和决策参考。
二是服务基层货币政策传导。平台从解决问题入手,立体式构建“数据池”和“指标池”,从信贷大数据和非信贷指标两方面集中整合信息,让过去割裂于不同部门、不同机构和不同系统的数字资源,通过网络手段统筹整合到平台中,聚成合力,扩大功效,突破了过去评估维度来源单一、角度不够开阔的短板瓶颈。引入了信贷风险状态、资金流量变化、资金使用成本和时间空间分布等核心要素,完成对贷款结构、利率、风险、投向等基本信息的全覆盖,实现大额贷款、多头贷款、贷款用途、贷款主体、贷款产品和个性化定制信息精准到点的统计与查询,推动数据来源由过去的抽样统计向全面统计升级转型,在现有基础上将信息参考面扩容了35%,补上了90%的信息量缺口,同时实现数据信息调度“照单点菜”和灵活自由组合,为基层各部门更接地气、更有效率和更具针对性的实施窗口指导、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扶贫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服务地区金融数字监管。以往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实施非现场监测,尽管发现一些异常波动,但因没有统一的参照线作为标尺和原始信息来源作支撑,难以果断、及时地作出判断并下发整改意见。区域金融数据分析利用平台依靠每期收录的超过20万条的原始条目、超过800万个原始数据和超过60个维度的大数据统计监测结果作支持,将区域内央行分支机构引向金融数字化监管时代,背靠网络联通的优势,让平台成为了实施金融非现场监督管理的“千里眼”。 首先,带动了人民银行再贷款管理模式的创新,通过“人民银行再贷款”项目调阅金融机构台帐,通过比对大数据统计结果和金融机构提交台帐,即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虚造编列情况,同时还扩大了过去的信息半径,对再贷款后期落地实现动态跟踪,掌握利率定价结构、对象分布和风险演变情况。其次,带来了金融稳定监测的指标创新,在“不良率”基础上,创新增加“贷款不良面”指标作补充,建立“大数据风险监测双指标体系”。第三,带来了调查统计非现场监管的创新,调查统计部门将大数据统计结果与央行统计结果相比对,配合以精准到点的“个案”查询,有效识别统计数据错报漏报、人工干预瞒报虚报等问题线索。
四是服务所辖机构良性发展。平台动态发布57个利率定价水平线,把区域贷款利率定价向市场化方向深入引导,推动市场利率定价机制。提供多头贷款综合统计和明细查询,让金融债权人委员会在指导、协调和共同处置贷款过桥、申请动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时更为有序、稳妥。对大数据显示高风险加速积累的行业,在金融稳定联系框架机制内,及时发出预警避免盲目跟进。
五是服务区域金融生态建設。以“指标池”作为理念构建数据仓储和调阅结构,同时实现“指标”按需搭配,以数据强制推送机制为保障,打破部门和机构的障碍,编织了货币信贷、金融服务、金融环境和金融稳定等四个“收纳袋”,将分散的数据集中到平台共享。通过机构柱状图、地区热力图、时序折线图和数据面板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描绘出区域金融发展较为完整的生态面貌,解决了金融资源跨界重组难、资源仓储难、组合共享难等老大难问题,动态满足不同阶段、不同层面的信息需求,以相对较高的效率、相对宽阔的供应面支持各种决策、分析、调查研究的开展。
六是服务业务规范运作。着眼于各个条件的业务管理和信息获取需求,平台从“六个方面”开辟了空间:在“公告通知”中,让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各种考核、处理、通报和整改结果快速到达;通过“政策参阅”,收纳各级各部门金融政策,为服务政策传导落地提供实时调阅支撑;开辟“分析参考”,广集金融调查、分析和研究成果,为解放思想和开拓思路提供智囊支撑;设立“统计披露”,发布人民银行法定统计数据和三大制度性调查结果,为部门和机构获取统计信息创造便利;建立“规章规范”,收纳金融业务规范文件、操作流程标准、考核检查依据,做到岗位“人走但资料走不了”,解决资源积累因人断档问题;通过“报备事项”留底跨机构风险应急处置、金融稳定履职涉及的重要资料,提升工作协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