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电影:不如常在旅途

来源 :电影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c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路电影(ROAD MOVIE)身为类型片(GENRE)的一种,与西部片(FRONTIER MOVIE)颇有相似之处,两者都是美国文化特有的产物,两者描绘的也都是对美国边疆的探索。
  但两者也有很不相同之处:西部片的时代背景是19世纪到20世纪初,片中的英雄们骑马越过辽阔的草原沙漠,公路电影的时代背景则高定在20世纪,车辆成为冒险探索的工具。
  就像老练的旅人总会找人结伴而行,以减少一个人食宿花费的开支和旅途中的寂寞,聪明的导演和编剧通常也会把两个人凑在一起,以藉他们之间的互动制造出更多的戏剧效果。结伴同行的人可以是各种身份:旅人、流浪汉、淘金者、因伤心而逃避的人。可是最常出现的角色还是亡命者。理由其一,在真实世界里通常只有亡命者会马不停蹄从一地赶到另一地,逃亡本身成了他们唯一的使命。理由其二,逃亡的过程本身悬疑精彩,后面又有人紧追不舍,剧情本身有足够的强度产生戏剧张力。理由其三,逃亡者使得公路电影能把不同类型片的成分拼凑在一起——动作片、文艺片、悬疑片;因此得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对票房收益有所帮助。因此我们就经常在公路电影中,看到亡命天涯的雌雄大盗了。


  
  《邦妮和克莱德》Bonnie and Clyde
  阿瑟·潘(Arthur Penn)导演的《邦妮和克莱德》(Bonnie and Clyde),无疑是亡命者公路电影的经典之作。这部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Bonnie Parker和Clyde Barrow是一对雌雄大盗,在30年代横行德州,持枪抢劫银行,最后为警方击毙。而阿瑟·潘在1967年所拍的这部电影,用的手法变颇受争议。他们抢银行在电影中被正当化为向当时社会秩序挑战的行为。30年代美国全国笼罩在一片不景气的低潮下,失业率急剧攀升,银行关门,股市崩盘,许多人生计发生问题。当国家机器不能够保障个人生存时,社会大众开始对现有的秩序怀疑。Clyde在一间空屋前面看见一家人驻足观望,依依不舍,询问之下才知道这原是他们的房子,后来因为付不起贷款被银行没收了。激于义愤,Clyde对屋门前银行的封条开了一枪,而决定开始抢银行。影片的背景虽是30年代,但其中所表达对现存体制和国家机器不满的情绪,正好与60年代末美国社会反战反政府的气氛相吻合。


  车子在全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男女主角相遇是因为Bonnie看到Clyde正要偷她妈妈的车,而两人的结局也是以在车中被乱枪打死而告终。他们每抢劫一次就换一次车,当然一辆比一辆更好更新。车子在本片中不仅作案逃亡的工具,也正是对物质欲望的投射和通往自由的机器。
  
  《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
  尼古拉斯·凯奇(Nicholas Cage)现在红极一时,恐怕很少有人记得他在1990年演过的那部《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吧?这部电影由大卫·林奇(David Lynch)导演,根据Barry Gifford的短篇小说改编。他的原著只有五页,电影却洋洋洒洒地扩充到两小时。林奇的电影以悬疑和风格诡异著称。这部片在表现形式上诡异,本质上则不折不扣是个爱情童话。
  Sailor和Lula是一对恋人,但是Lula的母亲极力反对二人交往,还派了一个混混去对付Sailor。Sailor一下子就把混混干掉,他也因而坐了两年牢。出狱后他携女友远走高飞,Lula的妈妈间接找上一群变态杀手去追问女儿并解决那小子。于是情节就在漫长的汽车旅程中诡异的经历,杀手的追杀,和由回忆中抖中抖露出Sailor的妈妈与人勾结害死丈夫的阴谋中展开。


  
  《末路狂花》Thelma &Louise
  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导演的《末路狂花》(Thelma &Louise)为公路电影开启了新的方向——成功地引介女性主义到这一向为男性阳刚意识形态所主宰的文类。Thelma和Louise是一对闺中密友,Thelma是一个小女人,平凡的家庭主妇,Louise则是个长相普通(甚至有些丑陋),有些男子气慨的餐厅女侍,两人相偕开车出游。这原本应是一次简单而愉快的旅行,但最后却成为两上女人对抗男性社会压迫的奋斗。
  在一间酒吧里一个男人与Thelma搭讪,原本只是单纯的应酬,但是那男人却进一步企图强暴她。情急之时Louise赶到开枪将男人打死。原本这是单纯的自卫杀人,但是现场没有其他证人,在恐惧证据不足会判重罪下,两人展开逃亡的旅程。
  
  《天生杀人狂》Natural Born Killers
  奥利弗·斯通(Oliver Stone)摄于1994年的《天生杀人狂》是这里提到的公路电影最晚近的部。它放映后也造成极大的争议。与《邦妮和克莱德》不同的是,《天生杀人狂》并非改编自某一社会事件,却似乎“预演”了社会事件:该片放映之后有一个棉花工人在密西西比州被谋杀,凶手被逮捕后宣称自己的举动是受到该片的启发。


  承袭了《生于7月4日》、《刺杀肯尼迪》的主题,斯通在《天生杀人狂》也以谴责美国主流社会的文化为主。这一次的对象是媒体。电影描写一对杀人不眨眼的雌雄大盗Mickey和Mallory 的故事,两人绝非正义的化身,而是如片所说的“Natural Born Killers”,所到之处腥风血雨,只留下一个活口宣扬他们的事迹。但是他们的事迹被新闻媒体渲染以后,竟成为全世界崇拜模仿的对象。
  两人在一次枪战中被捕,分别被关入监狱。但是一家电视台的新闻主播希望在“Amercian maniacs”的节目中访问Mickey,于是说服典狱长让他在狱中访问。不料当访谈节目传到狱中时,其他囚犯群起暴动。Mickey趁机劫持记者一行,救出Mallory并闯出监狱。记者为了要抢新闻,也想到他们为了出风头不会杀他,于是和他们一起劫狱冲出重围。但最后仍免不了一死。两个杀人累累的黑天使从此逍遥法外,过着幸福的生活。
  
  《德州巴黎》Paris, Texas
  维姆·文德斯(Wim Wenders)是所谓“德国新浪潮”运动中的精锐导演。虽然身为德国人,文德斯对公路电影和美国西部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却特别着迷。他的作品几乎都是公路电影,而且甚至把自己的制片公司命名为“Road movie production”,对公路电影的执着可见一般。


  《德州巴黎》(Paris, Texas)是一部以发掘一个人过去主题的公路电影。Travies在德州的沙漠里独自行走了好几年,当他回到文明的世界时起初他拒绝说话,即使最关心他的弟弟Walt一再追问,他也三缄其口,不肯透露这几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沉默着继续从德州到洛杉机的旅程,车子驶过沙漠。突然
  Travies讲了一句“巴黎,德州”,那是德州中部的一处荒芜之地,他父母第一次做爱的地方,也应该是他开始的地方。
  他们回到Walt家以后,Travies渐渐适应文明生活,也渐渐学会和儿子Hunter相处。但是他始终不肯透露他和妻子Jane发生了什么事。
  从Walt的妻子Ann的口中,Travies得知Jane的下落,于是带独生子开车前往德州,在一家银行门口等待妻子。Jane出现又走了,Travies跟踪她到一栋老旧的建筑前。他来到一个小房间,墙壁是半透明的可以看到对面,但是对面看不过来。他的妻子在这里从事色情行业。Travies将过去的事娓娓道来,终于让妻子认出是自己:一心想要离开,他则因妒嫉把妻儿锁在车库。半夜醒来发现家里失火,赶忙去车库看,但他们已经走了。这时他心中一片空白,只是漫无目的地跑着,跑着,跑出文明的疆界。
  Travies告诉妻子儿子旅馆的住址,让她们母子团聚。
  这又是公路片题材的一次开拓。旅程有时候不仅是空间中的漫游,它也是时间的展开或追忆,人,在这样的时空流转中迷失或者寻回自己。


  
  《玻璃玫瑰》The Voyager
  《玻璃玫瑰》(Voyager)是德国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Volke Schlondorff)1991年的作品。这部电影与其称为公路电影不如说是“旅行电影”(因为搭飞机和坐船亦占有很重的份量)。全片是由两个相关的片段组成。男主角Wklt Fabor搭乘的飞机中途失事,迫降在墨西哥的沙漠中。他闲来与一个德国商人攀谈,发现商人的同学正好是他在二次大战前的同窗好友。而好友的妻子亦正是他的青梅竹马的女友。
  本片看似普通的爱情文艺片,不过前后两段迥然相异的旅行经验,却足以丰富其本身的意义。男主角身为一个理性主义者,对任何事都抱持科学的态度冷然对待,连飞机失事也无动于衷。然而理性并不能解释他为什么要和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去墨西哥丛林找寻多年未连络的朋友,不能解释他为什么会和自己的女儿坠入爱河,更不能解释花样年华的少女为什么会猝然而死。他在旅程中的经历,除了跟他过去的回忆牢牢纠结在一起以外,也凸显出人生的偶发性和荒谬性。
  
  
其他文献
从去年开始,台湾娱乐圈掀起了一股强烈的“本土超级帅哥”旋风,一大批台湾土生土长的美少男在日本、韩国和香港靓仔的夹击下,顺利突围而出,成为台湾时下娱乐圈最为炙手可热的超级偶像。而在这些超级美少男中,又以主演《流星花园》的言承旭和《吐司男之吻》的李威最受万千少女影迷喜爱。  所以问题就来了。如果硬是让你在这两位超级帅哥中,选出人气最旺、实力最强的一位,你会作何选择呢?  暴龙V.S.威龙?两条龙初在华
期刊
中国人所擅长的似乎更多的是一种冷肃而含蓄的幽默,电影《大腕》再次委婉地向我们暗示,某种热闹背后的虚空,繁华背后的荒诞。  影片一开始,由葛优饰演的摄像师尤优正在接受导演秘书露茜(关之琳饰演)的面试,并由此成为国际大导演泰勒的私人摄影师。泰勒原计划在紫禁城内拍摄一部反映清迁末世的电影,但由于迟迟难以找到与之相通的艺术感觉,因此内心非常沮丧。在同尤优等一起参观了京郊的佛寺后,泰勒了解到了“喜丧”的风俗
期刊
作为一个新人,仅以一首单曲《找回自己》在电台半个多月的播出时间,就在上海、北京、南京、武汉、长沙、成都、广州等地形成了很大反响,随即引起各地电视、平面媒体和演出单位的关注:各种演出、演出邀请纷至沓来。武汉电视台《音乐百分百》节目更是多次相邀,并最终成功为其举办了个人专场电视歌友会。  对于一个刚刚推出处女专辑——《懂了爱》的新人魏雪漫来说,第一首单曲推出,就受邀请做专场的电视歌友会以及引起这么多的
期刊
由峨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我的格桑梅朵》,改编自著名作家裘山山的军旅小说《我在天堂等你》,通过十八军先遣团团长欧战军与女战士白雪梅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表现了当年修筑川藏公路的指战员们的激情与信念、苦难与牺牲、爱情与婚姻……不久前,记者跟随该摄制组进行了实地采访,了解到很多不为人知的拍摄艰辛。  拍摄:在500米的高原上  为真实再现当年18军进藏的艰辛和官兵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影片的外景地多选在甘孜至
期刊
继《庭院里的女人》之后,《晚娘》也火了起来,二者在敏感问题上确有惊人的相似。最明显的是前者因有性心理和性变态的少量镜头,特在宣传海报上加了“少儿不宜”四字。而《晚娘》则因有一些情欲及乱伦的成份,故而发行时也有如下警语:“伪君子和18岁以下儿童不要看本片。  即使这两部影片属于“少儿不宜”,并贴上了鲜明的标签,但不难发现,很多“不宜者”依然心安理得地坐进电影院,而租盗版碟的小观众更是屡见不鲜。至于当
期刊
年轻绝对是一种武器,盛产少男少女偶像的韩国2002年又将SZ、J推向中国市场。人靓歌甜是基本条件,热歌劲舞是重要因素,SZ、J闪亮登场……    (一) SZ《梦中的世界》太精彩  SZ可以翻译成Street Zine,其含义为试图用音乐来表现繁华都市街头的一切流行动向。也许“都市街头一切的流行动向”这个范围过于广泛,但SZ经过长达近三年的时间,把它演绎的几乎完美无瑕。  SZ的三位美少女分别是M
期刊
当电视连续剧《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在一个东方大国制造出万人空巷的轰动效应,凯丽、李雪健、葛优、吕丽萍因此名声大播、春风得意的时候,谁也没有去留心那个为在我国室内剧发展中竖起两座不朽丰碑做奠基的美工。几年后就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美工,在哥伦布当年发现的美洲大陆上,让骄傲的美国人在他的杰作前折腰。  1994年3月5日至26日,中国油画家刘亚明在美国俄亥俄州首府哥伦布的罗伊·比夫艺术馆举行。参观者
期刊
何静以她特有的音质,给沉寂已久的歌坛带来一份清新和活力。她近年来的一系列作品,如《月亮偷着哭》、《呼吸看世界》、《有了你的爱》、《在爱里》,一改往日的风格,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变的演唱功力,长期以来,歌坛始终在混乱中徘徊,并试图重建深远、明快的情感秩序,何静为这种重建带来了值得期待的可能。  何静,在这个迷失精神家园的歌坛,执着坚守着自己的内心,任情爱缱缱如影相随,印象中总是形单影只,和繁复的人群若即
期刊
好莱坞当红明星要拍片演戏,唱歌赚大钱,拥有迷人的身材是成功致胜的法宝之一,“因为苗条的身材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必要条件,是身处好莱坞的求生之道”明星和导演们都这么说。许多大牌明星抑或尚属寂寂无名之辈,都在为如何瘦身绞尽脑汁,讲起来道理不难懂,遇美食忌口、闲来没事多运动就是减肥不二法门。但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饮食有讲究  俏女郎帕梅拉·安德森三围够“魔鬼”,分别为34C—24—34,外界盛传她动过
期刊
第一次见到唐国强是在八十年代中期,那时电影学院表演系特设了一个“明星班”,唐国强、宋春丽、吴玉芳、宋晓英、赵静、何伟、寇振海等当时的明星大腕都在这个班里当学生。在我所接触过的这些明星中,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当属唐国强、宋春丽以及何伟。唐国强坦荡、平和,宋春丽谦逊、质朴,何伟豪爽、仗义。虽然时光过去了这么多年,但那种印象却记忆犹新。  那时的唐国强就是国人公认的标准帅哥了,以至于有人把他和郭凯敏等冠之
期刊